上班路上,偶遇鄰居送妞妞上幼兒園。

“你家妞妞還不到三歲就上學?太早了吧?”

“唉,我這不是沒人幫帶孩子嗎?送到幼兒園,我就可以上班啦!”

的確,這也是衆多家長共同的想法。

但是,如何評判寶寶上幼兒園的最佳時機呢?

童童來爲爸爸媽媽們分析一下哈,看完你就明白了:

根據年齡入園?不一定!

公立幼兒園一般要求3歲以上方可入園;私立幼兒園就相對比較寬鬆了,只要寶寶會走路就能入園。

有人認爲:不到3歲的寶寶入園後,會產生一系列問題,如孩子變得沉默寡言或脾氣暴躁,或三天兩頭生病等,所以早入園不如晚入園。

也有家長髮現:我家寶寶兩歲半就送去幼兒園了,老師照顧得不錯,以前在家裏還尿褲子,現在都能自己上廁所了,所以早入園早成長。

這樣看來,年齡並不是判斷孩子上幼兒園的唯一標準,而是應從孩子和家庭的角度綜合判斷。

1 寶寶的自主能力

孩子能否自己喝水、喫飯、上廁所,這是很多家長擔心的,但也不是必須的入園前提。

有些寶寶入園後,在老師耐心的引導下,能夠漸漸學會自己喫飯喝水,甚至在家尿褲子的習慣也逐漸改善了。

不過,最好是等寶寶掌握了獨立喫飯、喝水、上廁所等基本能力再入園。

因爲,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學生多,老師少,老師不一定對每個孩子都能細緻入微地照顧過來。

如果孩子不會自己上廁所又不敢說,憋尿時間長了,會影響孩子的發育及健康。

2 寶寶的表達能力

寶寶是否做好入園的心理準備,得看父母提前和寶寶溝通的效果,比如:

寶貝,渴了記得向老師說要喝水;

想要玩小朋友的玩具時,應該先和他商量一下,徵求同意後再拿來玩;

身體不舒服了,一定要趕緊告訴老師“肚肚疼”“拉臭臭”“想瞌睡”……

這些基本的表達能力,爸爸媽媽要在寶寶入園前教會TA噢~

這樣,有利於寶寶更好地融入幼兒園生活。而不至於因“不敢說”或“不會說”而導致寶寶自卑內向的性格。

3 家庭的實際情況

很多家庭,或者老人幫忙照看孩子,或者寶媽全職在家帶娃。

如果是下面這兩種情況,倒不如讓寶寶早些入園,對孩子的成長更好:

老人邊帶娃邊搓麻將,或者一些原則性問題和寶媽有衝突,容易引發婆媳大戰;

全職寶媽只顧帶孩子,而全然與社會職場脫節,或者即便等到娃入園後,也很難重回職場。

記得有一位寶媽帶着1歲多的孩子搭地鐵去送外賣,震驚了無數網友。

若不是迫於生活的無奈,哪個寶媽會捨得讓孩子跟着自己在外奔波呢?

所以,寶寶何時入園,也要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考慮。

看過以上三點重要條件,爸爸媽媽們知道如何選擇了吧?

年齡不重要,只要符合以上三點,無論孩子是兩歲、三歲還是四歲,都可以上幼兒園了噢~

PS:你家寶寶是幾歲上幼兒園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