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貞女王終生未婚,不等於她同愛情絕緣。

羅伯特·達德利一度被大家認為是伊麗莎白一世王夫的不二人選。她和伊麗莎白年少時就認識,意外在倫敦塔重逢。兩個年輕人當時以為都必死無疑,但幸運地逃出生天。青梅竹馬,患難之交,兩個人的情誼自然非比尋常。這種經歷,就是影視劇的最佳素材和套路。

隨著伊麗莎白一世繼承王位,兩個人的愛情之路應該更加順暢才對。但是每一個登上王位的人,必定受到權力的詛咒。兩個人的情路更加艱難。伊麗莎白一世是女王,感情和婚姻就不在是一個人的事情,牽扯到方方面面。首先是議會。國王的婚姻必須得到議會的認可和支持,政局才會穩定。但議會認為羅伯特並不是一個好的人選,無法為英格蘭帶來福祉。其次羅比特·達德利經過父母安排,已經娶妻。臣民更不可能接受一個離婚再娶的王夫。同理可見,蘇格蘭瑪麗女王,選錯了丈夫,直接丟掉了王位。

所以,兩個人只能保持愛情,但無法結合。時間一長,女王身邊的寵臣越來越多,兩個人的差距越來越大。

女王深知不被人接受的婚姻,有多大的風險。她也害怕重蹈母親被政敵送進倫敦塔喪命的悲劇,也深以為戒。同時,女王不斷利用婚姻為誘餌,謀求國家利益,一次次的相親也不斷刺激了羅伯特。後來,女王甚至要求羅伯特去蘇格蘭求取瑪麗一世。這樁婚姻沒有成功,但另兩個人的矛盾更加惡化。

年少時的愛戀不足以抵消成年後的種種掙扎和苦澀,但又斷不開。一對情侶,只好這樣相愛相殺,顧念一生了。


「童貞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開創了英格蘭的黃金時代,她為了周旋國家的利益終身未婚,自稱嫁給了英格蘭。但是眾所周知,伊麗莎白一世精神上的情人是羅伯特·達德利,兩人磕磕絆絆的感情持續了終生。羅伯特·達德利的父親曾因叛國罪被處死,全家因此蒙羞。羅伯特因為皮膚黝黑被旁人譏諷為「吉普賽人」。他與伊麗莎白同歲,少小相識。兩人在瑪麗·都鐸執政初期都被關押在倫敦塔,他們共同被囚和臨近死亡的經歷使兩人有著同甘共苦以及相互理解的感情。羅伯特·達德利被伊麗莎白任命為負責女王安全事宜的騎兵統帥。羅伯特·達德利儘管向伊麗莎白求婚的外國王室和英國貴族絡繹不絕,但是女王已經堅守童貞表示終身不嫁。但是人們並不相信她真的不嫁人,而且誰都看得出羅伯特非常得寵,甚至傳出女王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會去達德利房間的風言風語。女王與羅伯特·達德利的親近使朝臣們深感憂慮,他們可以容忍羅伯特作為同僚在朝堂上見面,但作為一個潛在的國王,這是他們所不能容忍的。於是大臣們一再催促伊麗莎白選擇歐洲王公結婚,但她無論是出於國家利益的衡量還是個人的感受,都給予了否定答覆。羅伯特·達德利後來成了商業大臣,這更是讓政敵們大感威脅。羅伯特·達德利有個妻子名叫艾米·羅伯薩特,她一直病入膏肓,有傳言說羅伯特等待妻子死後就與女王結婚。結果在最敏感的時候,羅伯特和僕人們集體外出,回來時發現妻子艾米死在家中樓梯下,脖子摔斷了。皇宮裡立即謠言四起,人們認為是羅伯特想早點和女王結婚而殺死了妻子。如此嚴重的指控自然讓伊麗莎白名譽受損,她不能容忍如此醜聞玷污自己的聲望,只好將羅伯特·達德利逐出宮廷。調查此事的結果是達德利夫人意外死亡,羅伯特本人沒有責任,但是他的名聲受到了極大損害,只能先避風頭為上策。他與女王的親密關係也宣告終結。後來為了政治利益,伊麗莎白想讓蘇格蘭女王瑪麗嫁給羅伯特,但是瑪麗女王拒絕了。羅伯特對伊麗莎白也不是那麼專一,他有過重婚罪的惡名,也有情人和私生子。不過礙於女王的情面他不敢過於張揚。羅伯特很會體諒伊麗莎白的心思,女王對他不過是一時發怒,過不了多久就會原諒羅伯特。羅伯特·達德利56歲去世,女王為此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吃不喝。朝臣擔心她發生意外不得不破門而入,後來羅伯特的繼子埃斯科斯伯爵二世繼承了他在女王心中的位置。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歡迎點贊和評論

性質不同,作用不同。情人是私器,丈夫可不一樣,很可能是政治聯姻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