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後主字叔寶,是南朝最後一位皇帝跟李煜一樣被世人稱為陳後主,作為亡國之主他做到了淋漓盡致。陳叔寶童年是在流浪中度過的,為啥呢?原來他的父親陳宣帝陳頊並不掌權,真正的權利都在陳霸先手中。

童年缺少父親的教育

陳頊被魏軍擄至長安,陳叔寶與母親柳氏、胞弟陳叔陵作為人質,被扣留在穰城(今河南省鄧縣)。

他雖然早年為質子,但是生活還是不錯的。《陳書·卷六·後主本紀》 中記載:

初懼阽危,屢有哀矜之詔,後稍安集,復扇淫侈之風。賓禮諸公,唯寄情於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軸

因為缺少父親的教育,由母親一手帶大,身邊和他玩的人都是以他為中心,所以從小這樣教育陳叔寶就成了驕縱跋扈的皇帝,喪偶式教育從皇家體現的淋漓盡致。從古至今多少昏庸皇帝都有一個慈母,並未受到父親的教導,往往都是父親勤政愛民沒時間教育兒子,但是在無形之中又忽略了下任皇帝的教育這在歷史上屢見不鮮。比如勞碌命的雍正有一個喜歡吃喝玩樂的兒子乾隆。所謂富不過三,就是前一輩為後代過分拼搏奮鬥,本意是收拾好爛攤子給後代一個好環境,殊不知後代在享受父輩的福蔭時不懂得珍惜,不明白自己的生活來之不易。

自北朝南歸後,陳頊逐漸掌握了南朝大權,陳叔寶也跟著開始了他開掛式的人生,太建十四年(隋開皇二年,582年)正月,陳宣帝陳頊病重。命他的皇子一併來到榻前,不曾想到次子對太子之位一直垂涎已久,欲對陳叔寶下手,陳叔寶在柳皇后及乳母吳氏的幫助下逃出。

《資治通鑒·卷一百七十五·陳紀九》:太子哀哭俯伏。叔陵抽銼葯刀斫太子,中項,太子悶絕於地;母柳皇后走來救之,又斫後數下。乳媼吳氏自後掣其肘,太子乃得起;叔陵持太子衣,太子自奮得免。

陳叔寶派大將蕭摩訶討伐陳叔陵,最後陳叔陵被殺,他的兒子們也被賜死。到這裡陳後主看起來都很正常,有不少歷史學家認為陳叔寶之所以如此荒唐「歸功於」其貴妃張麗華,這裡別誤解了,不是劉秀皇后陰麗華。陳叔寶受傷的那段時間都只有張麗華一人陪伴。

後宮奸妃把持朝政

張麗華很有辯才,而且記憶力很強,善於察言觀色。也受宮女們的尊重,就是屬於情商很高八面玲瓏的那種人設吧。張麗華又會點祈禱之類的冷門技藝,借神佛旨意迷惑陳叔寶。不止如此,陳叔寶因為有了這個記憶超群的妃子便不理政事全仰仗貴妃張麗華處理。那麼張麗華的外戚如果犯了什麼錯,張麗華也會想方設法攔截那些投訴她親戚的舉報信。還誣陷不聽從她擺布的臣子,凡是張麗華投訴的臣子無不受到陳後主的制裁。

叔寶亡國,遇仁主楊堅

禎明三年(589年),隋朝派兵攻打陳朝,攻克陳朝的台城。陳叔寶得知隋軍已至,便與張麗華、孔貴嬪躲藏到井裡。隋朝軍隊在打算落井下石的時候陳後主大喊「饒命」於是隋軍將繩子拉上來。

不得不說隋文帝楊堅十分仁慈,就算亡了南朝對陳後主依舊以禮相待,吃穿用度陳叔寶還是跟以前一樣。而且怕他傷心不奏故國之樂,但是陳叔寶好不知足竟然恬不知恥的讓楊廣給他一個官號。

楊堅評價說:「陳叔寶的失敗皆與飲酒有關,如將作詩飲酒的功夫用在國事上,豈能落此下場!當賀若弼攻京口時,邊人告急,叔寶正在飲酒,不予理會;高熲攻克陳朝宮殿,見告急文書還在床下,連封皮都沒有拆,真是愚蠢可笑到了極點,陳亡也是天意呀!」

以上可以得出陳叔寶對隋文帝的江山一點威脅都沒有,他在亡國之後竟然毫無悲傷,儘管吟詩作樂,不但如此還在宴會上用詩句讚美隋文帝。此等亡國之主已經無藥可救,談何復興叛逆?所以隋文帝又何必髒了自己的手呢?有這樣荒唐的皇帝,估計南朝餘孽也不會為了這個皇帝而去奔波復國了。

陳叔寶投降隋朝的16年後,仁壽四年(604年)十一月,在洛陽城病死,終年52歲,追贈大將軍、長城縣公,謚號為煬,陳後主之墓位於洛陽縣鳳台鄉鳳台里,即今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送庄鎮鎮鳳凰台村北。與陳後主之墓一起的還有吳末帝孫皓和古朝鮮百濟國王扶余義慈等亡國之君,可以說是亡國之君的專門的葬身之處了,這是對陳後主的極大侮辱。


因為陳後主是沒心沒肺的廢物,所以隋文帝沒必要髒了自己的手。

楊堅對陳叔寶極為優待,准許他以三品官員身份上朝。又常邀請他參加宴會,恐他傷心,不奏江南音樂,而後主卻從未把亡國之痛放在心上。

一次,監守他的人報告文帝說:「陳叔寶表示,身無秩位,入朝不便,願得到一個官號。」文帝嘆息說:「陳叔寶全無心肝。」

監守人又奏:「叔寶常酗酒致醉,很少有清醒的時候。」隋文帝讓後主節酒,過了不久又說:「由著他的性子喝吧,不這樣,他怎樣打發日子呀!」

過了一些時候,隋文帝又問後主有何嗜好,回答說:「好食驢肉。」問飲酒多少,回答說:「每日與子弟飲酒一石。」讓隋文帝相當驚訝。

隋文帝東巡邙山,後主奉召前往,他在宴會上賦詩說:「日月光天德,山川壯帝居,太平無以報,願上東封書。」表請封禪,隋文帝不許。

楊堅評價說:「陳叔寶的失敗皆與飲酒有關,如將作詩飲酒的功夫用在國事上,豈能落此下場!當賀若弼攻京口時,邊人告急,叔寶正在飲酒,不予理會;高熲攻克陳朝宮殿,見告急文書還在床下,連封皮都沒有拆,真是愚蠢可笑到了極點,陳亡也是天意呀!」

陳叔寶死於隋仁壽四年(604年),得年五十二歲。追贈大將軍、長城縣公,謚號煬。


  1. 隋文帝楊堅為何對南朝後主以禮相待?

①要想知道楊堅為何這樣做,我們酒要先了解一下南朝陳後主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陳後主陳叔寶作為皇帝,跟明君實在搭不上邊,其一生在政治上沒有什麼大作為,貪圖享樂,好女色,寵愛張麗華,當然也有一定的文采。

②其次楊堅稱帝後,陳後主一直是貪圖享樂的本性,陳後主對他的帝位構不成什麼威脅,自然楊堅就不會再去理會他了。

③隋文帝楊堅是隋朝開國皇帝,登基以後是一位非常賢明的君主,而陳後主呢他並不是一位賢明之君,如果楊堅把他殺了,那楊堅的賢明就顯得虛偽了,反過來楊堅以禮相待反而會落得一個明君的名聲。

2.陳後主的結局

陳後主亡國之後,隋文帝楊堅對他是以禮相待,所以他依然過著富有的生活,盡情的享受。最後病死在異鄉,陳後主「無心肝」的表現讓隋文帝對他很放心,所以得以善終。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交流


其實歷代對待亡國昏君都這樣!代價不高,危害不大,又能得到好名聲!比如五代十國的劉悵,李煜,髙計沖等!但前提是不作死!像李煜天天寫懷念故國!宋太宗就不容他了!奇怪的是亡國的不是昏君的反而覺得禍害大,被弄死了了!比如孟昶!當地的人天天以他的名義造反!皇帝肯定不會放心!所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