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呢,首先去拍這個慈善午餐的人,都是帶著目的去的。他們去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曝光度,給自己加一道光環,方便更好的融資和收割韭菜。

天神娛樂董事長,這種去就是為了提高曝光度,方便自己的公司再融資,自己股權質押的時候有人接盤而已。

而這個孫宇晨,幣圈的事情,很多人都揭露過了。找幾個碼農刷個程序,寫點白皮書,就可以發行,而且很多人白皮書都是抄的,為的什麼呢,為的當然是割韭菜。

這是事件本身,事件本身之外還有別的事情。咱們簡單說說,這個午餐可以帶朋友前往,那麼這幾位朋友當然要給你分攤費用,而且他們為了這麼個機會還得對你感恩戴德。

另外,拍到之後就可以發布廣告招商,喫午餐的時候穿什麼品牌的西裝,帶什麼品牌的腕錶,穿什麼品牌的皮鞋,提那個品牌的手包。這些都是要出巨額的廣告費的。

接下來整出這麼大個新聞,那麼直播權,媒體首發報道,隨從記者,這個都是需要競拍的。

一連串眼花繚亂的操作之後,這幾個人不但通過跟股神共進午餐提高了全國知名度(只是全國,國外不喫這套),方便了他們以後割韭菜。而且全程經過策劃運作,不但自己一毛錢沒出,還賺了很多錢。

這就是他們要去拍這個午餐的原因。提高曝光度,給自己加一道光環,而成本早已轉嫁,自己出個人就可以了。


一頓牛排、可樂、蔬菜沙拉的簡單午餐,居然被拍出兩千萬人民幣的天價,這就是巴菲特午餐的魔力。

眾所周知,股神巴菲特是一個傳奇,富豪對這次午餐也是來吸取經驗,一個成功的經驗,巴菲特投資的祕訣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高深,他對一個公司的判斷常常來自於我們所忽略的常識,而不是那些硬性指標。在投資裏,巴菲特更看重現金流好的公司,通過這些現金奶牛每年收穫大量現金,再拿這些現金去購買更多的現金奶牛股票,以此實現公司的複合增長,在巴菲特看來,只有公司收穫回來的現金纔是真的。巴菲特在午餐裏談過一生不該做的三件事:一、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二、永遠不要做空股票,三、永遠不要用槓桿投資。理解起來其實並不難,股票下跌的次數是有數的,而上漲卻是無限的,所以永遠不要做空,槓槓投資更是對投資人的能力有極大的要求,而且不管前面成功了多少次,最後一次失誤就有可能回到原點。在投資中,少犯錯誤比多成功幾次更加重要。

抓住極少的優質公司,在合適的時機買入並且長期持有,最簡單最省心又能讓複利發揮出最大的價值。目前因為巴菲特年事已高,能聆聽巴菲特經驗的機會也越來越少,所以才會引起天價競拍。


90後中國小夥子、波場TRON創始人孫宇晨以4567888美元(摺合人民幣約3154.03萬元)

的競拍價格,拍下了第20屆巴菲特慈善午餐。

消息一出,舉世嘩然。

首先是孫宇晨的身份,這位史上最年輕的中標者是比特幣相關從業者,而巴菲特是公認的比特幣「頭號公敵」。所以這頓飯,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真是令人浮想聯翩……

另外,這次「天價」午餐不僅是刷新了成交紀錄,也是遠高於前幾年的價格。

在圖中,被標紅的年份,是之前成功拍下巴菲特午餐的三名華人,分別是2006年的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2008年的「私募教父」趙丹陽和2015年的天神娛樂前董事長朱曄。

和巴菲特共進「天價午餐」之後,段永平更多以捐資母校、設立基金等公益慈善活動形式,見諸報道。2009和2010年,段永平分別參與了VIVO和OPPO兩家手機公司的創辦,如今這兩家公司依然在國內手機市場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2008年年初,趙丹陽發布《致投資者的信》,高調主動宣佈私募基金清盤,隨後A股市場迎來了劇烈下跌。當年6月,拍得巴菲特午餐成為轟動中國金融圈的大事。2014年1月,趙丹陽再度回歸A股,發行兩隻私募產品。截至2018年底,累計收益分別為55.35%和47.02%。

這兩位可能都在午餐中得到了巴菲特的真傳,但朱曄的錢卻花得有點浪費。2017年5月起,天神娛樂遭遇股價暴跌。2018年,天神娛樂財務「暴雷」。朱曄也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隨後,朱曄辭去了董事長的職位。

就在此次孫宇晨傳出拍得巴菲特午餐,將與數位區塊鏈行業人士共同赴宴時,部分投資人認為幣圈又迎來重大利好,牛市已經「箭在弦上」。然而,6月4日凌晨42700億美元附近。而從上午7時開始,數字貨幣市場經歷了一場1個小時的狂跌,總市值降至2500億美元,跌幅近7%,一改近一個月以來數字貨幣市值瘋狂上漲的情況。

所以,這一頓「天價」午餐,對孫宇晨來說,到底是一場高調營銷,還是真心取經,著實難說。

對於廣大喫瓜羣眾來說,今年的巴菲特午餐是喫不上了,但投資到底該如何繼續?

據統計,今年在各路大神聲稱「牛市」已到,3月的跟風進入股市的202.48萬的新股民,基本上已經到了這輪行情的高點,而4月初開戶的153.11萬的新股民,更是直接進在了最高點。


據公開資料顯示,獲得與巴菲特共進午餐「殊榮」的除了今年的來自中國的90後小夥兒孫宇晨以4567888美元(摺合人民幣約3154.03萬元)拔得頭籌,成為今年的大贏家以外,歷史上還有三位中國人獲此殊榮:第一位段永平,步步高集團創始人,在2006年以62.01萬美元拍下;第二位是著名投資人趙丹陽,2008年,以211.01萬美元的價格中標,第三位則是天神娛樂公司董事長朱曄,在2015年花費235萬美元拍得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

中國人願意花天價與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 簡單來說,原因不外乎兩個:

第一個,學本事,取真經:段永平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繼步步高之後,段永平又成功投資拼多多、網易、騰訊、OPPO、VIVO等多家知名上市公司。段永平曾表示,「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第二個原因,傍名人蹭熱度,為公司為自己打廣告,藉此出名,雖然藉助名人效應取得了短暫成功,但最終也躲不過失敗的命運,象天神娛樂,先後遭遇股價暴跌,財務「暴雷",最終遭到證監會調查。

一個成功的企業,具備的條件有許多,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練好內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就像中國的科技企業華為公司一樣,擁有超前的過硬的技術和產品,無論外界如何變化,它依然會傲視羣雄!


商人無利不起早,所有事情都有目的,都有賺錢的訴求在其中。只是我們有時候不理解,總覺得不划算。用以前生意觀念做確實是巨大虧損,但是互聯網來做,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付出。中國人有這個習性: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又加上中國人口基數大,通過名人貼標籤更容易獲得推廣和認同感。互聯網世界現在就是英文互聯網和中文互聯網,通過互聯網傳播,這個在中國大基數情況下收益相當可觀!以前大家拍電影就去電影院看,自從愛奇藝用過大數據運算做生意之後,現在網路電影有了超過院線的感覺。愛奇藝用的辦法就是買斷韓劇電影的版權,價格也不是很高,只要新註冊會員一元會費即可觀看,結果愛奇藝花了300萬買的版權通過新會員會費足足賺了600萬。嘗到大數據的甜頭之後,現在各行各業都在抄襲這種做法。


,「做實業還行,炒股不行」的天神娛樂董事長朱曄花了2345678美元與巴菲特共餐,三年後,證監會對朱曄展開調查,天神娛樂的市值也從最高的400多億下跌到如今35億不到,天神娛樂還成為A股財報季的「虧損王」。


名人效應,和藝術品一樣,出價的人多了,自然就值錢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