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前言:

  據報道,康希諾生物已經開始簿記,並計劃於3月22日定價,3月28日登陸港交所發行。此次赴港IPO康希諾生物計劃發行5720萬股,每股定價21~22港元,預計募集資本12.6億港元(約合1.6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9年成立以來,康希諾一直都沒有實現營收。2018年,公司更是創紀錄的淨虧損1.38億元。此時赴港上市,籌資度過難關的意味兒很濃。

  根據計算,上市後的公司市值大概在5.84億美元到6.12億美元之間。在內地醫藥股赴港上市企業中算得上較大的企業。里昂證券和摩根士丹利是康希諾本次發行的聯席承銷商。

  成立10年以來,一直都沒有盈利

  從資本市場動態,以及康希諾自身發展來分析,選擇2019年赴港IPO對於康希諾生物而言,無疑是一次正確的選擇。一方面受益於港股新政政策上的利好。更重要的是,在2019年,其投入許久的研發即將轉化爲商業化的產品。

  成立於2009年的康希諾,是一家位於天津的疫苗研發企業。從經營範圍來看,康希諾主要從事研發全球創新、國內首創和國內最佳的三個疫苗類別。而在此前公佈的《中國硬獨角獸TOP100》中,康希諾名列榜單。

  目前,公司對於12種不同的疾病領域,研發15種不同的疫苗。而作爲我國首個研發出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公司,康希諾的研發實力可見一斑。

  2016年和2017年,康希諾在研發發麪的投入分別爲5170萬元、6810萬元。2018年一季度,公司虧損達到了1900萬元。同時,在一季度末,康希諾將MCV疫苗2130萬元的研發費用進行了資本化處理。如果MCV疫苗不能上市,企業虧損將會進一步擴大。

  目前爲止,康希諾並未有一款產品進入到商品化生產階段,而公司成立十年來,一直都處在虧損狀態。

  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康希諾淨利潤分別虧損4990萬元、6450萬元、1.38億元。顯然,如果未來疫苗產品線還是不能商品化,康希諾自身的財務虧損將會進一步擴大。當然,即便是疫苗成功商品化,還需要考慮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

  招股書中顯示,康希諾目前擁有員工289人,包括80人的研發團隊,77人的生產團隊以及商品化員工2人(數據源自2018年7月首次IPO申請說明書)。不難發現,僅有2人承擔疫苗商品化,渠道推廣相對乏力。

  不過,康希諾預計,在2019年年底,公司的內部商業團隊將會增員到100人,並準備在全國30多個城市組建營銷網點。

  中國的人口總數佔全球近四分之一,每年有約1500萬新生兒出生,使得中國有着全球最大的疫苗市場需求。

  眼下,康希諾生物的主要客戶還是疾控中心。未來,康希諾生物的發展重點或將放在私人疫苗市場。據估計,私人疫苗市場將於2022年之前主導中國整體疫苗市場。

  手握15種疫苗,康希諾生物市場空間巨大

  在康希諾生物目前15種在研疫苗中,Ad5-EBOV已獲批新葯臨牀申請,2項疫苗產品MCV-4及MCV-2已經臨近商業化。在這兩款疫苗開賣後,康希諾生物的營收狀況或將得到改善。

  不過,相比之下,Ad5-EBOV(重組埃博拉病毒疫苗)對於康希諾而言意義更大。

  作爲國內第一款經批准作應急使用及國家儲備的埃博拉病毒疫苗,Ad5-EBOV可謂是幫助康希諾生物“一戰成名”。

  全球埃博拉疫情蔓延之際,默沙東、強生、葛蘭素史克、康希諾生物等4家企業在埃博拉病毒疫苗研發領域展開競爭。作爲國內唯一的疫苗企業,康希諾生物不僅及時研發出可使用的疫苗產品,而且在疫苗保存等方面優勢明顯。

  默沙東生產的rVSV埃博拉疫苗必須要在-60℃的環境中保存。對於電力緊張,冷藏冷凍資源稀缺的疫區而言,這樣的存儲條件顯然難以滿足。

  相比之下,康希諾生物的埃博拉疫苗是在2~8℃保存,極大的增強了藥品的可實用性。恰如康希諾生物一位高管說的那樣:Ad5-EBOV的獲批使康希諾生物在融資中獲得了加分。

  當然,從短期來看,MCV-4及MCV-2 兩個疫苗品種的商業價值更大一些。

  在全部15種在研疫苗中,腦膜炎球菌結合疫苗MCV2是目前看來最有可能第一個商品化上市的。從臨牀試驗來看,MCV2較國內已獲批疫苗產品有着顯著的安全性。特別是就血清羣A抗原引起的GMT水平而言,在6至23個月年齡組中MCV2表現出顯著的免疫原性。

  至於另一款在研的流腦結合疫苗MCV4,因爲搭載了更先進的載體蛋白,無論是在安全性,還是防護性上都上升了一個臺階。康希諾MCV4疫苗適用於中國更小年齡組的需求,也是企業自身產品線上升級換代的一款產品。

  2019年年底,康希諾腦膜炎球菌結合疫苗MCV2或將商品化上市,並有望成爲有望成爲中國最佳的MCV2疫苗,而MCV4則預期在2020年實現商業化。

  備受資本關注,曾一次融資4.5個億

  事實上,一直以來,康希諾生物都備受資本寵愛,此前的幾輪融資表現非常不錯。

  根據已經公佈的數字,此前幾輪融資中,康希諾生物股權融資總規模接近8億。其中,僅在2017年4月,在一輪私募股權融資中,康希諾就實現4.5億元的融資。當然,這也是迄今爲止,內地疫苗行業最大規模的私募股權融資。

  根據灼識諮詢報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人用疫苗潛在需求市場。2017年,中國的疫苗市場實現銷售收入253億元人民幣。相比之下,美國的疫苗市場銷售規模達到了160億美元。考慮到雙方的人口規模,中國人用疫苗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隨着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深,以及疫苗接種觀唸的提升,在公共疫苗接種的同時,私人疫苗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

  2030年,中國人用疫苗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009億元。從2017年到2030年,年度複合增長率爲11.2%。同時,到2030年,私人疫苗市場佔比將達到90%。

  眼下,康希諾生物已經開始搭建商業化架構,並着手籌劃疫苗產品的商品化。

  不過,由於近幾年疫苗領域的質量問題、安全問題頻發,特別是2018年長生生物事件的發生,讓國內疫苗生產行業備受關注。

  在招股書中,康希諾生物坦承,任何與疫苗相關的重大安全事件都將會對市場銷售以及疫苗生產企業的財務狀況產生消極影響。未來成功上市後,一旦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將會對股票市值帶來衝擊,嚴重影響企業業績,也就是所謂的“股市黑天鵝”事件。

  結語:

  2018年港交所政策調整後,內地生物醫療企業開啓了赴港IPO的熱潮。華康生物、華領醫藥、歌禮制藥等企業均已經成功上市,未來或將有更多的藥企赴港IPO。

  從整體來看,康希諾生物擁有核心技術、出衆的產品,不斷創新的研發團隊……希望康希諾生物能夠順利的赴港IPO,並且生產出更多高質量的疫苗產品。爲更多的國人帶來如其企業核心價值觀一樣“健康,希望,承諾”。

  作者:李長祥

  編輯:李雨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