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統計,年逾50歲國中小教師佔比成長,至於高中教師未滿30歲人數,十年幾...
根據教育部統計,年逾50歲國中小教師佔比成長,至於高中教師未滿30歲人數,十年幾乎攔腰斬。圖為國小上課情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少子化發威,新進教師也受影響,進入職場難。根據教育部統計,國中小逾50歲教師佔比增加;高中教師新陳代謝也出現停滯現象,近十年來未滿30歲教師從7000多人,驟降至4000多人,幾乎少了快一半。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指出,年改上路後情況將加劇,恐演變成人力斷層問題。

教育部統計顯示,國中小師資年齡分佈,從96學年度迄今出現變化,國小教師年逾50歲人數佔比,從7.8%上升至15.6%;國中部分,教師年逾50歲人數佔比,也從9.1%上升至13.7%,主因在於年改制度促使資深教師延後退休,新進教師進不來。

高中專任教師也出現高齡化現象,根據統計,公私立學校教師中高年齡人數均有成長趨勢,若與十年前相較,教師未滿30歲人數,幾乎減半,96學年度公立高中未滿30歲教師為4000多人,106學年度剩下不到3000人;至於私校部分,96學年度未滿30歲教師為3408人,106學年度僅剩1500多人。

分析106年度專任教師年齡結構,以40到49歲教師居多,約佔整體的3成8;其次為30到39歲,約佔3成;再來為50歲以上,約佔2成,未滿30歲教師則不到1成。

進一步分析公私立學校,公校教師年齡在40到49歲,佔4成1,高於平均值;私校部分50歲以上教師佔比近3成,也高於平均值的2成。

張旭政表示,受少子化影響,新進教師員額減少,年輕教師佔比自然降低,形成教師整體年齡層偏高的情況。他認為年改上路後,未來衝擊將更明顯,以現況來看,50歲退休的教師已大幅減少,多是近60歲才退休,資深教師雖有豐富的教學經歷,但體力條件較差,與學生之間的代溝及摩擦也可能增加,呼籲應盡快引導資深教師培養新思維。

對於教師新陳代謝減緩,張旭政說:「不只是老化問題,更是人力斷層問題」。他發現近年教師員額減少後,當老師不再是熱門選項,反而被當成備胎,師培單位的錄取分數也下降,恐不利培養優秀人才,衝擊學生的受教品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