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韓信就是真的割據了一方與劉邦分庭抗禮到最後也還是一個失敗者!

因為韓信只會打仗!對於別的不是很懂!韓信在劉邦手下才能安心打仗,自己自立為王了那就不止要打仗,還要管後勤軍需兵員等問題!這些都不是韓信所擅長的!劉邦也不善於做這些,但是他的手下蕭何卻善長做這些事!正是蕭何在後方供應著軍需和兵員才保證劉邦能在前線源源不斷的戰鬥,直到最後勝利!

而且韓信自立為王之後還要清理軍中忠於劉邦的將領和兵士!這些人跟著劉邦南征北戰,戰鬥力很強!清理了他們韓信的手中沒有多少能打的人了!並且一動他們劉邦那裡可能就會知道!而且他們也不是韓信想清理他們就能清理的了的!一個不小心韓信可能就被他們給兵變了,被殺死或者被抓起來了!畢竟這隻隊伍是劉邦的,韓信只是目前負責管理而已!

還有韓信手底下沒什麼人才,只有蒯通一個人!而劉邦手底下光有名的謀士就有張良和陳平兩個!他們兩個哪個也不比蒯通差到哪去!光靠他們就能保證劉邦不被韓信所消滅了!更不用說還有曹參周勃灌嬰樊噲等人了!

就算劉邦沒有了任何人的幫助和韓信對戰他也不一定會輸!要知道劉邦還是很有軍事才能的!打仗除了項羽還真沒怕過誰!建立大漢以後那些異姓王的反叛多數都是劉邦親自去消滅的!甚至也包括英布和彭越這樣善戰的人!而韓信在垓下單獨和項羽打了一仗被項羽打敗這才三路並進打敗了項羽!也就是說韓信和劉邦對峙鹿死誰手還說不準呢!

劉邦經歷的風浪太多!剛再沛縣起兵的時候雍齒就反叛了他!佔據了一座縣城!當時劉邦手底下就兩座縣城,一座在他手裡,一座在雍齒手裡!雍齒的反叛對他的打擊很大,但他還是挺過來了!那樣的艱難險境他都挺過來了又怎麼會被韓信給打到了!韓信的反叛只會給劉邦增加麻煩,不會對劉邦完成實質性的威脅!只要劉邦穩紮穩打絕對能打敗韓信!


韓信若從蒯通之策,據齊而王,劉邦安能有漢;自古背主自立之舉,忠義一失,匹夫難保無禍!

當是時田氏治齊根基未去,將佐感高祖之恩未消。從其征懷漢之威德;聽其令享漢之俸祿。驟聞其變,肘腋之間,殺信一力士爾,此富貴未達而禍立至矣!高祖布恩而澤萬民,韓信威行而馭其眾。兵將家小多在蜀漢,較恩主叛將之所從者,立判也!故有韓信之猶疑失機,假齊王蓋棺之始。

僥倖功成,史無漢矣!身歿叛始,田氏復振,無可預知也!

劉邦之兵成韓信之名,韓信之能速劉邦之利。史無假設,名利不能兼得,鑒照如斯,聊博一哂!

一飯之恩報何深

胯下之辱薦軍門

釋恨昭然懷天下

假齊之始已無君

縱橫捭闔誰堪馭

運籌幃幄更驚心

焉留虎狼伺幼主

堪嘆生死兩婦人


韓信楚漢時期沒有聽信蒯通的話而自立,讓他失去了一次成王的機會。當然,就算韓信當時反了,我認為也未必是劉邦的對手,理由就是劉邦有蕭何和張良,不論古今,後方的穩固,是戰爭勝利的第一個條件。韓信反叛,擁有的就是剛剛打下來的幾國之地,不可能算穩固,第二韓信雖是卓越的軍事家,可是戰略層面和張良相差太遠。劉邦前有項羽壓迫,後有韓信反叛,看著很難挺過來,可是劉邦完全可以先和項羽(不用懷疑,不要忘了歷史上的楚河漢界),再戰韓信。第三知能善任,當時又有誰比得上劉邦?


功大不賞!韓信婦人之仁!劉邦兩次奪兵權就暴露出虛偽,奸詐的一面。韓信為自身考慮,就應該擁兵自重,割據一方。軍中劉邦的親信該清理的清理,不能清理的可以打發走人。這樣,三國演義會提前四百年上演。


蒯通是韓信手下的一名謀士,韓信佔領齊地後,實際上是有機會脫離劉邦自立,因為當時劉邦與項羽的戰爭仍處於膠著狀態。對於韓信來說,這是一個三分天下的機會。

為了說服韓信脫離劉邦自立,蒯通設了一個局。

他對韓信說:「我曾經學過相人之術。」韓信聽後很有興趣,問說:「先生您是怎麼相人的呢?」蒯通回答道:「看一個人的貴賤在於骨法,看一個人的憂喜在於面容,看一個人的成敗在於他的決斷心。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

韓信問:「那您看我的相如何呢?」蒯通說:「請您允許我單獨面談。」韓信便讓其他人退下,只留下蒯通。這時,蒯通拜謝道:「您的面相,不過是封侯之相,而且還殺機四伏,但您的背相,貴不可言。」

蒯通在這裡使用暗語,背暗喻背叛,只要選擇背劉邦而獨立,則貴不可言。他進一步說明:「如今漢王與項王對峙,兩大勢力難分高下,進退兩難。可以說,漢王與項王兩大雄主的命運,其實是操在您的手心,您倒向哪一方,哪一方便能取得勝利。如今最好的計謀,就是與劉、項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憑藉你的才能,擁有精銳的士卒,控制強大的齊國,聯合燕國與趙國,呼籲在西線陷入僵戰的漢楚弭兵,這肯定能得到天下的響應,誰敢不聽從您呢?憑藉您的軍事與政治影響力,削弱大國與強國的勢力,分封諸侯,到時天下都得聽從齊國,各路諸侯必定要爭先恐後前來朝見。這是天賜良機,如果不好好把握,必會帶來禍害,請您認真考慮。」

在軍事上有決斷力的韓信,在政治上卻優柔寡斷,他沉思片刻後說道:「漢王待我恩重如山,我怎麼能見利背義呢?」

蒯通一聽,又說道:「人心難測啊。您以為自己對漢王忠誠,漢王就不會加害於您,可是看看歷史,當年文種、范蠡竭心儘力,復興越國,到了越王勾踐稱霸後,就對功臣痛下殺手了。野獸捕殺完了,還要獵狗幹什麼呢,獸死狗烹啊。俗話說,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現在您如果歸附楚,楚王對您不信任;如果歸附漢,功高震主。您將要選擇怎麼樣的路呢?」

韓信含糊地回答道:「先生您先不要說了,我考慮一下吧。」

過了幾天後,蒯通見韓信沒有迴音,心裡很焦急,又跑去見韓信道:「將軍,有智慧的人,行事必然果斷,優柔寡斷者,事情沒有不失敗的。不要因小失大,您是有智慧的人,誠然深知這點,可是知道了卻不去做,這是禍害的根源。功難成而易敗,時難得而易失。時機稍縱即逝,逝不再來。您要想清楚啊。」

可是,韓信仍然猶豫不決地說:「我想了幾天,還是不忍心背叛漢王,而且我戰功卓著,漢王怎麼可能奪走我齊國的地盤呢?」

蒯通長嘆一口氣,料見韓信最後必然敗事,即使他把事情剖析得如此清晰,依然無法改變韓信的決心。他決定遠走高飛,裝瘋賣傻,以避開殺身之禍。

應該說,蒯通的分析是很有見地的,這的確是韓信三分天下的一次良機。倘若韓信聽從蒯通的建議,歷史或許要改寫的。


只是後人對歷史遐想而已,韓信手下大將全部是劉邦親信,大將手下還是自己人,監軍還是劉邦親家,所以說一開始就讓劉邦防範死了。韓信註定只能指揮作戰,如果造反,一群手下就會抓起來他。說漢王待我厚,不過是韓信怕走漏風聲,背後說的套近乎表忠心話而已。


天下照樣姓劉,因為韓信是軍事家是將才,但不是政治家。他可以是個金牌小弟,但絕對不具備當扛把子的素質。大哥,不是誰都能做的。


蒯通的計謀在我看來有點行不通,為什麼韓信沒有採納是正確,韓信雖然稱兵仙很會用兵,但他的兵都是劉邦的兵,還有一些關鍵的大將都是劉邦的親信,並且名不正言不順是不可能三分天下的,


真是這樣的話,在這裡提這個問題的人就是另外一個人了。


一個是當老闆的料,一個是當總工的料。當老闆的沒能力當總工,當總工的也不適合做老闆,各安其位才能成就彼此!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