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偉和林丹都可以說是當今世界羽毛球界的傳奇人物,兩人在賽場上是旗鼓相當拚死相爭的對手,場下又是情深意長的好兄弟。

李宗偉堪稱是羽毛球公開賽之王,幾乎拿遍了各項公開賽冠軍。唯獨缺失世錦賽和奧運會冠軍。在李宗偉與林丹的40場對決中,林丹也是佔據上風,特別是在重大的世錦賽和奧運會冠軍爭奪戰中林丹都戰勝了李宗偉獲得勝利。

2016里約奧運會羽毛球男單半決賽上,李宗偉戰勝林丹進入決賽,與奧運冠軍只一步之遙,遺憾的是在決賽敗給中國隊諶龍,再次與奧運會冠軍失之交臂。

今年6月13日因患病,李宗偉宣布退役,讓球迷感慨惋惜。林丹悲蒼問天:獨自上場沒人陪我。4月7日林丹奪得馬來西亞公開賽冠軍,頒獎嘉賓是李宗偉,這也是最近一次二人在一起露面。

「不朽老二」李宗偉已然掛拍,「常勝將軍」林丹也因年紀和體力而不隨心。世界羽毛球男子戰場又是一派新格局,桃田賢斗、安賽龍、諶龍等一代新秀崛起。

李宗偉宏願未了遺憾退役,他的世界排名也被國際羽聯移出。林丹也從職業生涯的高峰期開始下落,「林李大戰」已是歷史。現在還談誰的狀態好壞,何用之有?


其實不可以這麼說,2008年林丹完勝李宗偉,2012年險勝李宗偉,2016年惜敗李宗偉,這與林丹打法變化有很大關係。

2002年~2008年,暴力打法。剛剛出道的林丹,擁有特別好的身體素質,特別是手腕的爆發力,此時的超級丹速度快,殺球重,落點好。林丹年輕氣盛,19歲就成為羽聯男單世界第一,2004年到2008年林丹以驚人的速度和力量征服對手,雖然當時林丹的網前技術粗糙,防守和反手算不上頂級,但是「天下的武功唯快不破」,林丹用速度彌補本身這一缺陷。對手的技術再好,防守再好,守不住林丹頭頂快速突擊和快速上網,一切都白談。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單決賽林丹更是發揮到極致,再加上是主場作戰,取勝慾望極強,把李宗偉這樣以為世界頂尖選手打成業餘選手,單局出現個位數得分。

2008年~2012年,打法由暴力打法轉向控制打法。2008年奧運會過後,林丹開始反思自己,隨著年齡的增大,體力和速度相對來說不可能適合全程高速的打法,林丹開始轉向控制性打法。通過頑強到位的防守,多點控制和節奏變化,精確定位球的落點,讓對手付出更多的跑動和體能,對手回球不到位,使攻守之勢轉化,然後加速突擊得分。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單決賽,林丹的打法更多依靠控制,打亂李宗偉節奏。我們時常可以看到林丹壓邊線的球讓李宗偉誤判,球的落點到位的實在可怕。2012年的林丹和李宗偉在進攻和防守上處在最頂尖水平,但林丹依靠控制和穩定的心理狀態贏下比賽。以往我們看到的林丹是全程高速,此時的林丹速度並沒有減下來,他把最快的速度留在突擊殺上網的環節上。控制性打法讓林丹的狀態保持穩定。到最後決勝局21:19戰勝李宗偉。

2013年~2016年打法轉向太極打法。2013年的廣州世錦賽,休息了大半年的林丹再度復出,憑藉外卡參賽,當時很多球迷都對林丹產生質疑,然本以為能夠在最適合的節點拿下人生第一個世界冠軍的李宗偉卻被林丹打得累到腿抽筋最終放棄比賽。李永波曾經評價林丹,能力下降了,轉向啟動速度較慢,打球更加合理。以往我們看到林丹的暴力美學,現在我們看到林丹的太極打法。這時候林丹打球打的不是重殺,而是「頭腦」,技術越加完善的林丹依靠拉吊四方球,網前小球纏鬥,假動作反覆變化,多拍拉鋸相持,刁鑽的點殺和摸不透的頭頂突擊。靜如處子,冷靜的讓對手懼怕,落後時對方不專註必定被林丹抓住漏洞狠打;動若脫兔,一有機會必定閃電突擊,讓你防不勝防。太極打法剛柔並濟,讓林丹表現的穩定有效率。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男單半決賽首局林丹21:15,次局李宗偉21:11還擊,決勝局最後時刻,林丹17-20落後,李宗偉手握三個賽點!此時林丹發力連下三分追成20-20!萬萬沒想到最後一刻林丹腳滑了,沒有接到球!以一球之差輸給了李宗偉,賽後李宗偉也對林丹給予了高度評價:「今天比賽沒有想太多,我知道這是一場艱難的比賽,做好了困難的準備。關鍵分的膠著中,自己沒有著急,不過林丹要更敢打一點,決勝局20平的時候,我頭腦有些空白了,想起了倫敦奧運會,但還是一分一分地咬住,只想著把每一分都打回去,不要失誤。」


李宗偉始終是林丹手下敗將。


兩個人實力不分上下 林丹狀態不保持的好能拿這麼多冠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