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周朝開始,中原政權就一直飽受游牧民族侵擾之苦。 春秋戰國、秦漢時期,能把少數民族騎兵打的魂飛魄散,而到了宋明卻時刻受到游牧民族威脅,並被游牧民族所滅。

春秋戰國時期

在春秋戰國時期,隨著諸侯征戰日益頻繁,各諸侯國紛紛擴軍備戰,軍事實力稍弱的國家,根本就沒有生存空間。特別是到了戰國,經過混戰,剩下的七個大國,無一不是兵精將廣,久經戰場考驗,具有豐富的戰爭經驗,特別是全民皆兵的體制、獎勵軍功的制度,更激發著底層士兵的戰爭慾望。秦國、趙國、燕國等與游牧民族接壤的國家,在面對中原強國強大軍事實力的時候,紛紛把眼光瞄向了勢力分散、相對弱小的游牧民族,開疆拓土。秦穆公稱霸西戎,滅了二十多戎狄小國。秦昭王時期,宣太后誘殺義渠王,並滅掉義渠。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奪取婁煩,林胡等游牧民族大片土地。而這一時期,游牧民族勢力分散,《史記》稱這一時期匈奴,」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長,往往而聚著百有餘戎,然莫能相一」,單一的部族勢力,不足以與大國相抗衡,更有的游牧民族,建立政權後,弱化了騎射本領,比如,中山國,先後被魏國、趙國所滅。

秦漢時期

在秦漢時期,秦始皇攜滅六國餘威,派蒙恬帶領30萬大軍,「卻匈奴三百餘里」。隨著秦朝滅亡,楚漢爭霸,中原混亂,匈奴冒頓單于統一匈奴部落,使匈奴變得異常強大,有彎弓士卒三十多萬。漢高祖劉邦征討匈奴,反被匈奴在白登山包圍了七天七夜。之後,漢朝一方面採取和親和積極防禦政策,防止匈奴入侵,另一方面,積蓄力量,謀取反攻。到了漢武帝時期,各方面條件具備,開始反擊匈奴,通過漠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等一系列戰役,徹底擊潰匈奴主力,從此漠南無王庭。東漢時期,竇固、竇憲出兵征討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漢朝之所能能擊敗匈奴,首先,漢武帝的雄才大略和衛青、霍去病等一批傑出將領,以及之後的陳湯、竇固、竇憲等,漢朝上下都把匈奴看大敵,積極進攻;其次,經過漢初70多年的修養生息,漢朝國庫充盈、馬匹眾多,建立了一支能夠與匈奴匹敵的騎兵部隊。第三,漢軍裝備優良,單兵素質高於匈奴,陳湯曾說「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一。」可見,漢武帝時期五個匈奴兵才能抵擋一個漢兵,後來,雖然匈奴兵器改良,仍然需要三個匈奴兵,才能抵一個漢軍。第四,最重要的是當時秦漢時期無所畏懼、積極進取的精神,「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些豪言壯語體現的強大精神內涵、堅定信念,是擊敗匈奴的最有力支撐,這是以後任何一個朝代都不能比擬的。

宋朝時期

宋期,中原政權始終受在游牧民族的威脅之下,建國初期,擁有大量精兵良將,趙匡胤、趙光義兄弟,尚有開疆拓土意識強烈,尚有與契丹一戰之力,但是,趙匡胤採取了先南後北的戰略,雖著他的早逝,繼位者趙光義,有其志,無其材,最終被契丹打的大敗。中後期,隨著各種負面因素的增長,宋朝就只能採取守勢,最終被少數民族所滅。比如,宋朝建國後,由於後晉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讓中原王朝失去北邊屏障,時刻受到游牧民族威脅,特別是宋朝中央禁軍強大,邊軍弱,中央禁軍到邊地換防,又不了解邊地情況,制約了戰鬥力,不要說進取,就是自守都成問題;後來西夏建立,讓宋朝徹底失去了良馬出產地,無法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只能以重步兵為主,戰勝無法有效殲滅敵人,戰敗則有被全殲可能,最終無法與游牧民族爭鋒。同時,宋朝為防止五代軍閥割據、亂政的局面出現,杯酒釋兵權,重用文官,防範武將,使得宋朝中期以後很少有出色的大將,雖然出現了狄青、岳飛、韓世忠等良將,大多被朝廷防範,或殺或貶,百般掣肘,不能發揮作用。還有,朝野主張維持現狀,比主戰派勢力大。而同時期的游牧民族政權,他們都統一了部落,建立了政權,特別是大量重用漢人,學習先進文化。像蒙古在滅金以後,除了經濟,在各方面都已經超越了宋朝,滅宋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明朝時期

在明朝初期,對蒙古還保持戰略優勢,徐達、藍玉多次深入大漠攻擊蒙古,明成祖朱棣天子守國門,遷都北京,保持對蒙古戰略優勢,並幾次帶兵親征蒙古。除了明英宗時期土木堡之變,總體上能夠有效防止蒙古進攻,即使到萬曆時期,仍有實力出兵朝鮮,抵抗日本。明朝的滅亡,與宋朝有很大不同。明朝是在薩爾滸之戰後,才喪失對後金的主動權,由於朝廷的黨爭和崇禎的剛愎自用,能夠有效抵禦後金的孫承宗,熊廷弼,袁崇煥等大臣,或者被殺,或者被貶,最終喪失山海關外全部土地,但這一時期,明朝尚有關寧鐵軍能與八旗鐵騎交鋒。如果沒有李自成農民軍,明朝尚有能力把後金阻擊在山海關外。但是,政治的黑暗,加上天災頻頻,外有後金大軍牽制關寧鐵軍,最終被李自成攻破北京。由於李自成對吳三桂處置失當,惹得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投降後金,引多爾袞入關,才讓滿清佔領了北京。滿清入關是有很多運氣成分的,明朝的滅亡更多在內因,而非外因。即使到南明,各派軍閥、朝廷內部爭權奪利,不能一致對外,最終被個個擊破 。滿清征服中原更多依靠的是漢族軍隊。八旗鐵騎在入關後,迅速腐化,到平定三藩時,綠營兵發揮了重用作用。

雖然原因很多,但自宋朝以後中原人民尚武精神逐步弱化,秦漢時期積極進取、昂揚向上的精神不復存在,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宋明被滅於游牧民族的重要原因。


大家好,我是麻雀誠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雖然在古代都是農業社會,但是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宋明時期這三個時期分別屬於不同的階段,再說宋、明打不過還是要具體分析。

春秋戰國時期

先說打得過的階段,春秋戰國時期是屬於青銅時代向鐵器時代轉變的過渡階段,春秋時期中原國家與少數民族的戰爭很多,也不是都可以打得過的。舉個例子來說,齊桓公存邢救衛的典故當中,邢國和衛國就因為國家治理存在問題被山戎滅國,齊桓公帶領幾個國家聯合才打敗山戎,但是結果呢?竟然也是沒有救下來衛國,只好另外再為衛國重新建設一個國都。這個階段主要是華夏與戎狄的戰鬥。齊桓公帶領著大家一起抗擊山戎的入侵,包括為了保護燕國將燕國國君走過的邊境城邑送給燕國。所以孔子說,

「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

在當時華夏族穿衣服都是右衽,少數民族穿衣服才是左衽,如果不是管仲輔助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那麼中原的諸侯國都要受到少數民族的衝擊,那時沒準大傢伙都變成少數民族了。所以春秋時期能夠打敗少數民族主要是我們中原的諸侯國能夠聯合起來。從技術上講我們對他們的優勢並不大。

戰國時期各國兼并,戰爭打的非常慘烈。各個國家的動員能力都非常強,動不動就是幾萬幾十萬的兵力,這是由於戰爭不再是貴族之間的遊戲,作戰的主要力量是平民和奴隸。這個時期秦、趙、燕分別修建了北部的長城用於應對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秦國和趙國分別打擊過匈奴,燕國攻擊過東胡,應對他們都是以騎兵對騎兵。所以秦、趙、燕這些正規化的騎兵對上游牧民族的騎兵還是有優勢的,再加上國力強大,草原部族分散。所以這個時期中原軍隊稍稍佔了上風。

秦漢時期

秦朝統一後,秦始皇派遣蒙恬北擊匈奴,取得了一部分勝利,但主要還是把他們驅逐出去,離我們遠一些而已。這得益於秦軍強大的戰鬥力,再加上國家的後勤保障做得好,秦軍對匈奴那是完全的優勢。但是隨著陳勝吳廣的起義秦軍主要力量用於平定叛亂,北方的守軍不得不採取守勢。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秦末的大起義,實際上是秦國制度建設滯後的一個總爆發。國力強大也會被這樣的內耗打的只剩下殘軀。所以當西漢立國的時候劉邦甚至選不到毛色一樣的馬匹拉車,駟馬戰車看起來很跌份。大臣們只能用牛車拉著上朝。但是這時的草原已經被強大的匈奴統治了。所以一個統一的草原面對國力貧弱的中原政權,他的優勢就來了。於是劉邦想當然發動的對匈奴的戰役就失敗了,白登之圍如果不是賄賂了單于夫人,我們的漢高祖可能就是蘇武的下場,只能去北海牧羊了。

直到漢武帝時期,經過「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中原的國力恢復了,漢武帝建設了一直強大的騎兵部隊,但初期仍然要安排張騫出使西域聯絡大月氏共同攻擊匈奴。可想而知,當時的漢匈實力對比差距還是挺大的。漢武帝發動了幾次大的戰役,初期漠南是主要現場,戰役的主要目的是將匈奴驅逐出去,讓他們遠離這些水草豐美的地方。為了保證與匈奴戰役的勝利,漢武帝建立了河西四郡,主要還是為了保障漢朝有自己的養馬場。真正打敗匈奴,讓他們元氣大傷的是漠北戰役霍去病攻擊漠北王庭,封狼居胥。從此之後,漢朝對匈奴就是完全的強勢了。所以秦漢時期,並不是一直都保持著對少數民族的優勢,只有國力強大的時候才能保證全勝。

宋明時期

宋朝打不過少數民族,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一塊穩定的養馬場,中原王朝想要打敗草原政權,一定是騎兵對騎兵,步兵完全沒有優勢,他要打你的時候,一陣風的就過來了,你要打他的時候,兩條腿的跑不過四條腿的。北宋時,燕雲十六州被遼國佔據,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都曾經發動過戰爭試圖收回,結果還是大敗虧輸。西北的河西走廊本來是北宋的養馬地,但是党項人李元昊在此創建西夏政權以後北宋就沒有馬匹可以供給騎兵部隊使用了。王安石變法當中曾經嘗試將供養馬匹的工作交給普通老百姓,這樣國家可以節省投入,百姓也有自己的產業,但是百姓散養的馬匹的政府養的軍馬質量差太多,散養的馬匹根本不符合戰鬥的要求,於是也只能做罷。所以北宋對游牧民族基本上都是採取守勢,沒有騎兵就老實待著吧。

明代早期的朱元璋、朱棣時期,對著蒙古人當然有些非常大的優勢,首先創業時期的這些將領都是不世出的,騎兵部隊建設學習了蒙古人,所以打擊蒙古人一般都會勝利。明朝因為把國都建在了南京,所以朱元璋的北伐是一直打到了蒙古人的老巢,就是為了消除北方的隱患。朱棣把國都遷往北京,也是向草原出擊,保障北京的安全。於是蒙古人一部分投降,被朱棣安置在了遼河一帶。一部分被打跑,向更北的草原遷移。沒辦法啊,誰讓明朝人不好惹呢。說明朝人打不過少數民族,其實主要是指滿清勢力而言,滿清政權是一個漁獵民族建立的,他們學習中原文化,漢化很快。尤其是皇太極學習明朝政府建六部,設百官,與明朝分庭抗禮。能夠打敗明朝主要是騎兵有優勢,明朝的確在騎兵這方面是劣勢,但是火器應用是高於清朝的,所以守城還是沒啥問題,袁崇煥成名之戰就是寧遠保衛戰。

勝負的關鍵

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騎兵,一個是國力,沒有好的騎兵沒法對戰,沒有強大的國力支撐不住大規模北伐。

其實騎兵建設最主要的就是有一個良好的養馬地,從秦漢到隋唐再到宋明,主要就是河西走廊和遼西兩塊,他們都是水草豐茂、距離草原民族近的特點,建設騎兵實戰很重要,一直和北方打仗,騎兵就能保持戰鬥力,所以一旦中原丟失了這兩塊風水寶地,那麼騎兵就沒有對戰的優勢了。一般只能採取守勢,就是宋朝一樣。

除了騎兵上的問題,再有就是國力,中原政權國力強大的時候,我們的後勤補給跟得上,騎兵就能深入腹地打擊北方游牧民族。管他是統一的還是分裂的,管保把它打成分裂的。一旦國力不足,那麼北伐也就無從談起。所以打得過打不過核心還是國力的強大與否,漢唐都曾經向北方臣服,大家都知道那是權宜之計。但不妨礙我們國力恢復以後橫掃千軍,草原上人們見到中原騎兵也會膽寒。


初來乍到,不請自來,大家笑看。

歷史上有個很奇怪的現象,宋朝之前的王朝都可以吊打北方的游牧名族,比如漢武帝北擊匈奴,打通絲綢之路,唐朝覆滅東西突厥等等。貌似從宋朝開始,北方各族軍事上開始摩擦漢族,漢族再也無法打敗他們了。

宋朝被遼金打,一直到滅國,明朝么,雖然趕走了蒙古,但爆發了土木堡之變,蒙古再次崛起,統治長城以外的土地。

中國最後一個王朝還是少數名族政權,無疑佐證了這個觀點。那麼這到底是問什麼呢?

第一:漢人文化進步停滯,少數名族後來擊上。

漢人文化在春秋時期迎來一次爆發,諸子百家如花般到處綻放。其後再也沒有過這種文化,派系爆發的時期。頂多就是不斷完善他們留下的文化遺產。一部《孫子兵法》多少王朝都在研讀。自漢武帝後,一直都是獨尊儒術。

這套文化及文化衍生的統治,政策思想。在宋朝之前是領先世界的。但其實,契丹,匈奴等少數名族一直在學習並消化這種文化,形成了一套他們自己的東西,由於生化方式的不同,以至最後形成的戰力比漢朝強。游牧名族開始強大了起來。

這時候漢族還在啃百家的老本。文化上,政策,制度上沒啥進步,可能是獨尊儒術導致的後果,一家獨大,形成壟斷了。

第二:漢族人以前是盲目自大的,不會學習少數名族。

古時候稱少數名族是什麼:北狄、西戎、南蠻。看看這些稱呼,當時人的思想覺得就我這塊是明智開化之地,其他地方都還是部落時代,靠著野火,吃著生肉的時代。多麼自大。

但這時少數名族一直在學習漢族。這一贈一減,又加上少數名族的機動性和目標統一。慢慢的就追上來了。誰都想在皇帝位置上過一道,對中原虎視眈眈。

一個強大名族的衰退,都是從內部開始的,他們盲目自大,沒有汲取先進的營養,就會慢慢倒退。個人也是一樣。


沒好馬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