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摇滚品牌Marshall出的蓝牙喇叭~!

IMG_7336Folder(16:10).jpg


缘起

会入手这个音响完全是意外。

最初是去年11月底,某天晚上在FB看到Citiesocial的广告(应该算广告吧,会出现好像是有朋友按他们粉丝页赞),
那时秀出的照片就是这款Marshall喇叭。

Marshall这厂牌对我这个摇滚迷来说完全不陌生,我的第一个电吉他音箱就是Marshall(现在还在),也很喜欢这牌子,
但他们有出喇叭音响我倒是没听说,看到这广告才知道!
超熟悉的造型,和Rocker们都喜爱的Marshall的电吉他音箱头前级(head)很类似,只是迷你版~!

对于尚未拥有Marshall Stack(head+Cabinet)的我自然超受吸引,马上点进去看看;
经典的外型真的很漂亮、有质感,加上是Marshall出厂,声音应该有所保证,当下就有入手的意愿了!
尤其Citiesocial又打著限时优惠,算起来大概是88折,再送市价约2200的Marshall耳机,颇诱人~
但说到底也不是很便宜的东西,且音色到底如何也无法确认,如此贸然下手实在不符合我的个性........

犹豫了几天,期间又在FB见到几次,实在很诱惑、心动,
而很少有东西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引起我如此强烈的购买欲望(通常购物我都是要东看西挑选择比较、犹豫很久才决定下手),
因此,我想这种感觉应该就是种暗示,不,应算是明示了,
而我也早想一改买东西很龟毛的个性,那.....就趁这次试试吧~!^^Y~

决定出手后才发现,这音箱其实已经出好一阵子了,PChome 24h购物也有在卖,且直接就是88折价格,只是没送耳机,
(应该就是Citiesocial故意把定价定高)
再经确认,Citiesocial
竟然要今年的1/5号后才会依序出货,也太久了!!!!!(他们是和国外调货直接卖,得先确定订购达到一定数量)
反正我不缺耳机,12/11直接在PChome下订,隔天就收到,
一大箱,好爽好漂亮啊~~~
 

开箱

开箱前还是再小碎念、记录一下心情想法:
以前我很难接受开箱文、开箱照,
说难接受,其实是佩服,主要是通常买新东西,想拆开来看看、赶紧试用都来不及了,
竟有人能那么有耐心、闲情逸致,调整物品摆位、并依著拆封过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慢慢拍!!!
只是,没想到我也干这种事的一天,而且还是我这么想要的东西.......Orz.......
或许物极必反就是这道理:连盒子看起来也很漂亮!很想拍!又担心一拆封可能就不好塞回去!
因此这次真的是耐著性子慢慢拍......还拍了特多张......Orz.......


P.S.由于漂亮经典的外型让我久久不能自己,各种角度、各个细节都想记录,所以本开箱文图多、慎入;
      声音部分就大概重点描述特色;我认为声音这种东西讲太多、形容太多其实没什么必要,
      即便附上影片档(Youtube上有不少),也意义不大,毕竟仍是从每个人各自的扩音设备聆听啊.......
      真有兴趣,不少百货公司好像都有卖,直接去试听看看最实际~:)

IMG_7287.JPG

箱子正面;外观和官网、购物网站所示一样,而实际入手后更发现纸质触感相当精致光滑,颇有质感~ 

 

IMG_7288.JPG

右下方经典Marshall Logo,一定要照一下啊~:D~~~

 

IMG_7289.JPG

以这只雕满刺青的手臂来宣传实在很酷:
只需露一小段,就充分表现了Marshall所代表及想凸显的摇滚精神与产品形象!
F*cking Smart~~~~~~~~
此外,手臂横跨连结了两个不同维度的箱面,
虽然顶部只占了一小部分,却大大强化了立体感及层次~
关键就如魔鬼,总是藏在这些小细节中~:)
(i.e.看似平常的细节,在设计定案前,势必包含了不跨面的想法抉择;
   但若不跨面,其包装的整体性、简洁的设计感我想会差很多~......)

 

IMG_7294.JPG

侧面;很酷的组图~!
刺青的手臂做了更多的操作示范与配件表示,让这只手臂不单只是个照片意象,更是活生生且灵活的操作演绎者~
看似粗犷叛逆的刺青手臂,其实是以相当细致的动作来表现:
中下那张明显可见姆指、食指是轻触轻捏著开关,左上图右手握住Marshall黑纸片的方式也展露了轻柔感,
右下则更不用说了,其整个手势及3.5mm音源线于手指缠绕的走向,绝对是摄影师精心规划出来的~!:)

 

IMG_7290.JPG

对侧面的英文简介,
拍得很清楚,有兴趣者可自行阅读~

我喜欢其中两行:
"The Stanmore Packs a Punch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details. The Sound is Rich and Articulate Across entire Spectrum"
"Full of Energy and Drive"~!!!!!
"Drive"这个词很重要啊~~~!!!
中文很难精确翻译与解释,但有玩摇滚乐的应该对这词不陌生,很好感受这句的词语意境~!!!:D~~~

 

IMG_7293.JPG

背面,另一串英文解说;
第一行提到Stanmore是主动式双声道喇叭(Compact Active Stereo Speaker),
而之后有几句也说得正中下怀:
"Stanmore's Classic Design is A Throwback to the Golden Days of Rock'n'Roll."
没错~!经典复古(Vintage-Looking front fret)的造型!!!完全唤起与回到摇滚乐的黄金年代啊~>"<~~~
"The Stanmore is Right at Home with the Rest of Your Marshall Collection."
这句预设立场好强!好机车啊~~~(可是完全被说中~!~>"<~~~)


右上图是Stanmore上面板旋钮、按钮的解说图,
左下那排则是规格、配件的介绍,由左至右大致是:
一年的保固,数种音源输入方式,以及所具备的喇叭单体:两个高音单元(3/4" Dome Tweeter:2X)和一个低音单元(5 1/4" Woofer) :)

另外,此系列喇叭Marshall总共出了四款,
依等级分应该是:
HanwellWoburnStanmoreAction(直接点入可进官网,往下拉有规格表,可比较差异)
体积大小、重量、功率各不相同,
而台湾好像只卖后三款。
我的需求是要放在房间听,所以功率不必太高、太猛,也不想体积太大、太占空间,
当初认为Stanmore即已足够,

不过现在看了Hanwell的规格后也颇想要,可惜这款是Marshall 50周年的限量版产品,
官网也完售缺货,那就是买不到了......残念.....Orz.....
(但细看又发现Hanwell好像只有3.5mm输入.......

   而Woburn与Stanmore的价格差异不大,不过体积较大,也多了一个低音单元。

 

IMG_7296.JPG

拍完外盒终于可以开箱了~!
原以为就要见到Stanmore的真面目了,

但竟被一纸细致深褐色的绒布套包覆著,
搞得很像高贵奢华的精致品~XD~(能将摇滚的放荡不羁与制造商欲设定时尚、高雅脱俗的产品定位做如此细腻的结合真是不简单~!:D~

甚至连上方那份黑色保证书、保固卡也设计包装得如此精美、有质感~:)
(不过喇叭这种东西要坏其实还真的有点难度........)

 

IMG_7297.JPG

正上方来一张~:)

 

IMG_7298.JPG

将平凡的保丽龙套抽出来后,发现前方竟也嵌入了漂亮的配件~!!!

 

IMG_7300.JPG

右边那本是多国语言说明书,但没中文....Orz......(没见到强国文字却也有一种欣慰感~XD~)
不过音响喇叭应该是不太需要说明,尤其Stanmore的面板配置又如此单纯简单~
中间那条是3.5mm音源线(即手机、一般耳机所用的那种TRS端子),
做成这种电话线的线圈状实在太犯规了啊~~~>"<~~~
而整体配色又是我最爱的黑黄搭配(尤其是黑底黄字),完全命中要害、毫无抵抗力........囧rz..........

 

IMG_7301.JPG

摆个Pose来一张

 

IMG_7306.JPG

即将露脸!这个绒布套我也相当喜爱,一定会留下来收藏或装些珍藏物品~:D~

 

IMG_7307.JPG

以为要见到庐山真面目了,
结果褪开绒布后,刹时映入眼帘的却是深褐色皮革及金色面板、旋钮简单构成的圆弧型喇叭顶面!
简洁尊爵的配色与线条印象,意外强烈地烙印入我脑海中~!!!!
这张也是此次开箱照中我蛮喜欢的一张~~~

 

IMG_7406.jpg

终于见到了正面~!
经典复古格纹及代表摇滚精神的Marshall Logo!!!!!(绒布套上也印有Marshall~>"<~)
瞬时好像自己身处七、八零年代的英国伦敦街头,
被Jimmy Page粗麻又迷幻的电吉他五声蓝调推弦及Robert Plant充满浓浓雅痞味的尖锐嗓音所包围啊~>"<~~~~~

 

IMG_7405.jpg

慢慢褪去~........

 

IMG_7309.JPG

Pure Front View~:)

 

IMG_7339.JPG

完全露出!
终于完整见到Marshall Stanmore经典的面貌~~~!!!

 

IMG_7315.JPG

来张上方操作面板的特写~
和Marshall的音箱(Amp)一样,采金色面板与旋钮,
不过少了中音,只借由高音(Treble)与低音(Bass)来调整音质,较单纯~:)
最右方是电源开关,
再过来上下两个按钮,上方的"Source/Wake"是用来选择音讯输入方式,
按下即可在左方的"BLUETOOTH"、"OPTICAL"、"INPUT 1"、"INPUT 2"切换;
它同时也是"Wake"钮,Stanmore有节电模式(Powersaver),
进入节电模式后,要唤醒就按要这颗(节电模式的详细运作可参见下文)。
下方的"Pair"是选择以蓝牙讯号输入时,用以和音源端的蓝牙设备配对用。
而最左方是3.5mm音源线的插孔,也就是INPUT 1。

 

IMG_7316.JPG

正面大头照~:)

 

IMG_7319.JPG

经典Logo与漂亮格纹近拍~
也蛮喜欢从这角度见到的字体白色侧边~:)

 

IMG_7330.JPG

手插腰~

 

IMG_7329.JPG

换边~

 

IMG_7322.JPG

背面也来一张~

 

IMG_7437.JPG

侧边转折也不马虎,收得很精致~:)

 

IMG_7435.JPG

这张给我的感觉好像一个行李箱,
大概是的形状方正加上离地板有点距离而下方形成阴影所致,
也蛮喜欢这张的~^^

 

IMG_7432.JPG

 

IMG_7418.JPG

经典就是经典,没话说~!
(喜欢这张too~

 

IMG_7414.JPG

换个角度~

 

IMG_7416.JPG

对了,Stanmore除了复古棕,还有黑色、奶油白、沥青黑三种颜色,
黑色与奶油白看来是比较时尚,
若是依照我平日的喜好应该是会选白或黑,
大家好像也比较喜欢这两色(PChome当时这两色缺货),
不过这次是我毫不犹豫地就选了复古棕,很明显这颜色感觉才是经典啊~>"<~~~!!!
就是要这色才有能凸显价值啊~~!!!(白黑太时尚、太新潮了.....)

不过Po文时查一下,现在是复古棕缺货,白黑有货......(欣慰.........^^Y~)

 

IMG_7456.JPG

转到背面;
这角度线条的走向反而凸显了Stanmore的方正感,以及皮革外观的质感,
所以也很喜欢这张~

 

IMG_7347.JPG

这张的重点是在背面右侧有个"aptX"、"csr"的标示;
由于我之前喇叭都是以有线方式连接,没用过蓝牙传输来听音乐,
对蓝牙完全不熟,
不过在入手Stanmore后隔天,也就跑去买了个USB蓝牙传输器试试,
之后在网上查询时也有注意到csr晶片(蓝牙传输的晶片之一),
但直至整理这张照片时才见到这标示,想必是和蓝牙有关。
查询后得知,aptX是由CSR这家公司研发出来的一种音讯压缩技术(编码),
用来取代一般蓝牙以SBC编码传输音频(听音乐)时最为人所诟病的音质下降问题。

但要以aptX编码传输,
必须传输端与接收端设备都支援aptX。
具有aptX的设备可上其官网查询:
http://www.aptx.com/products/browse/categories
Marshall这么老、这么经典的牌子,敢标示aptX自然是有向官网认证http://www.aptx.com/brand/marshall
(官网上另可见许多手机的蓝牙也有aptX,但APPLE就是一直在装死.......Orz.......)
我原本买的USB蓝牙传输器并非CSR晶片,自然没有aptX,
因此托这张照片之福,我又费了些时间研究、寻找aptX的USB蓝牙传输器,
相关选择及以蓝牙聆听的心得于文末再详述。

 

IMG_7344.JPG

看一下背后的插孔:
最右侧是电源线插孔;
旁边的"OPTICAL IN"即是数位光纤线的输入插孔;
再往左,红白二色的接孔就是最常见、俗称"梅花头"的RCA类比双声道输入,这算是"INPUT 2"(INPUT 1是顶部面板的3.5mm输入);
而最左边的"STANDBY MODE"(待命模式)则有"POWERSAVER"(节电模式)与"STANDARD"(一般模式)两种选择可切换。


把使用手册上的说明也稍微附注一下;
光纤输入(optical)可接TV、Apple TV、Airport Express、Streaming Play、Satellite或Cable Reciever,
但重点是Stanmore的光纤输入只支援双声道的PCM,
所以若是经由光纤输入传送5.1声道(或以上)的音源讯号,Stanmore将无法运作,
说明书也特别提到,此种情况请将输出设备设定为双声道输出,即便原始音讯或影片是5.1声道。


另外也解释一下Powersaver Mode与Standard Mode的差异:
简单说,只要Stanmore在20分钟内未收到任何音源讯号,就会进入低电状态的待命模式(STANDBY MODE),
这时若是选择Powersaver Mode,之后要继续播放音乐,就必须按面板顶部的"WAKE"按钮才能唤醒Stanmore,
甚至在Powersaver Mode下进入低电状态,蓝牙也会断开,亦即在来源设备端(电脑、手机)的蓝牙清单上不会显示Stanmore。
相反的,Standard Mode就没这些顾虑与麻烦,即便20分钟内没收到讯号而进入低电状态,
只要设备端开始播音乐,Stanmore就会自动被唤醒,期间也不会从设备端的蓝牙清单消失。
当然,Standard Mode会比Powersaver Mode多耗一点电力~:)

 

IMG_7449.JPG

 

IMG_7444.JPG

漂亮、黑金色搭配的经典旋钮,也几乎可视为Marshall的代表了~

 

IMG_7427.JPG

皮革与金色面板交界的圆弧造型,无论是线条或弧面都相当经典、具美感~

 

IMG_7460.JPG

Try Another View~

 

IMG_7463.JPG

金瑟瑟、迷人的电源拨杆~

 

IMG_7464.JPG

这张特别表现了棕色荔枝皮纹路及复古的质感!也很喜欢这张~

 

IMG_7337.jpg

看完局部细部,再换回正常视角整体观之,还是觉得很漂亮啊~>///<*~~~

 

IMG_7348.jpg

放在地上,从上方远望:虽然小小一台,但还是相当精致美观~!

 

IMG_7336.JPG

Fantastic~!!!!!

 

IMG_7335.JPG

 

IMG_7354.JPG

原是拍到上一张就完结了,
 不过当拍完、终于要使用时,却找不到电源线,
找了一下原来是藏在保丽龙套左侧那面,
最初还以为是那也是使用手册之类的解说书或目录型号.......
把线收得这么好、设计如此之精致,又被震撼一次!!!~:D~~~~~
 
(其实黑色纸片上有写"POWER CORD",不过拍的时候根本没仔细看~XD~)

 

IMG_7356.JPG

附有两种规格的插头,左侧是台湾可用的,右侧则是欧洲常见的插头规格~:)(贴心~!)

聆听心得

我原来连接电脑的喇叭是Edifier S330,两小一大的2.1声道,
而最初买Stanmore是有点尝试的心态,毕竟不知道声音如何,
但自从Stanmore一接上电脑,我就真的不曾再换回Edifier!
交错比较一下都没有,等级差太多了,根本不用比~!!!XD~~~
连家人听到Stanmore的声音后也颇感兴趣,藏不住赞叹神情,直说真的有差~^^Y~
甚至连平时不听音乐、对音乐没研究也没兴趣、也从不过问我听啥音乐的老爸,当晚经过我房间听到音乐声,
都主动问起:「这是新喇叭播放的吗?」「嗯,不错!」


Stanmore声音的解析度很好,各乐器听来清晰而层次分明,
整个音场宽度或许没有带著两颗卫星及一重低音喇叭的2.1声道系统来的宽阔完整(因为摆位之故),
但因为能将乐器弹奏时原来就具备的空间声响及器乐本身的音质弹性、属性特色表现出来,显得颇有临场感,
听了Stanmore也体认到这种单颗喇叭听来不一定比多声道差(过往都不太考虑这种单颗或单件式一长条的Soundbar)~
尤其一些拨弦乐器,例如木吉他刷chord,其刷弦的力度、钢弦震动时的清脆回响、Q度,
都能透过阵阵声波感受,听来十分淋漓爽快~!
原来就是以制造电吉他、Bass Amp为本行的Marshall,
其所出品的Stanmore喇叭,听起摇滚乐自然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overdrive濒破边缘fuzzy、硬挺的阻滞感、distortion因high gain带来的成片酥麻绵密,
甚至solo时手指指版间按压移动的手感、picking的角度力道,
包含乐手所使用乐器、Amp的品牌特色等,都能传达而感受,听来好像现场收音~!但各声频又细腻分明不互打!
(真的现场听常会因环境的关系糊成一片,而一般较差的音响自然也无法将原音轨清楚、有层次地还原表现)
低音部分虽不如2.1声道有单独的重低音来得猛,
但还蛮扎实的,集中、清楚不含糊(许多喇叭的重低音听来虽然好像很猛,其实都只是轰XD~),
不过若能更沈、更厚重些会更好~^^!~

原以为Stanmore较适合听摇滚乐,但于古典乐竟也表现不俗!
甚至算是对我的聆听内容与习惯产生最大影响的部分~!
由于Stanmore对这些不插电的传统乐器都能表现还原其原有真实、自然的声响,
例如弦乐器拉弦的延展厚度及延续性都有不错的展现,钢琴敲击、触击的手感力道也可反应,
而各乐器层次、定位亦清晰明确,如此音声回响、空间感就能被建构
整体听来就是自然、舒适而无压迫感,
因此长时间聆听管弦乐,无论编制大小,或钢琴演奏,都不会听觉疲乏,
大大增加了我听古典乐的时间与意愿~:D~~~


而每次只要换了播放设备,无论是播放软体、线材或音响喇叭,
所有音乐听来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且各类型音乐的表现皆不相同,

因此各种早已听烂的曲子又被我很兴奋地拿来重听,
这大概就是更换播放设备时最大的乐趣~:D~~~~~
不过残酷的是,好的音响喇叭因为表现力较好,
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甚至还可以大小众类型来区分,
其专辑录音的品质、功力也能较清楚地被辨别了~^^!~~~

蓝牙传输及aptX使用心得


(2016.05.16 update:特地补充一个重点,传输器影响音质很大,千万不要小看、随便选,不要只注重蓝牙音响设备!)

如上文所述,由于过往很少使用蓝牙、对蓝牙也没研究,
不过却在入手Stanmore的隔天,突然心血来潮想要试试,
连24小时网购都懒得等,就直接跑到附近的黄色鬼屋选购,

鬼屋货色不多,其中看来比较好的是这款Well-Whole的"WED-210V4":
WED-210V4.jpg

(盒子丢了,图片取自网路)
Broadcom晶片、Widcomm驱动软体,Bluetooth V4.0+EDR,最大传输距离达50m(传输距离都是理想数字,蓝牙传输会受墙壁阻隔),
详细规格介绍可参考:http://24h.pchome.com.tw/prod/DCAD02-A65090899
(回来后查询才发现,黄色鬼屋竟然比PChome贵了一百元!真不愧是鬼屋!!!)

安装简单,驱动程式灌好后,马上就搜寻到Stanmore并连结上,
只是我的播放软体foobar V0.8.3+ASIO并没装相关蓝牙外挂而无法播放,
经一番小搞终于可听了~

透过无线传输,便可将Stanmore摆放到较适当的聆听位置,
感觉还不错爽~~~:D~~~~~
不过比起原来的有线连接,用了蓝牙却不断听到"啵、啵、啵"的杂音,
很显然是改变传输方式所造成的,

为此,我放弃了坚持十多年不换的foobar V0.8.3,改成最新版,
以foobar V1.3.6+WASAPI(push)聆听,可惜原因不在此,结果依旧.....Orz.......
WASAPI(event)虽有蓝牙输出,但声音会卡住、走调,完全无法听,也有其他网友反映此状况。
 题外话,新版foobar竟不支援旧版的播放清单fpl档!歌单得全部重拉、有些资讯得重新输入,
 结果原只是为了用foobar听蓝牙,最后弄了一整晚,超累!......Orz.....)


看演唱会蓝光时,也发现声音会有点延迟的现象,
某些拍子速度有时听来会慢一点点,但又不至于明显的影音不同步,很微妙~
经查才知道这也是用蓝牙传输音乐、看影片时被人极为诟病的一点........

在对情况不了解、问题无法解决的情况下,
贪图摆位带来的爽度,我就继续这么忍受了几天............

期间也一直考虑改走WiFi系统,但这样又好像完全浪费Stanmore的蓝牙功能啊,有点不符初衷的感觉~XD~

直到整理照片时,发现aptX这技术,
便赶紧查询
具备aptX的USB蓝牙传输器,
主要找到五款:
Creative BT-D1、
Sennheiser BTD 500、
AZIO BTD-V400、
ELECOM LBT-UAN04C1(C2)、
Esense D704,
前三款台湾都没卖,都要找网拍代购,但目前应该都买不到(没货、缺货、要订),
第四款虽为日本产品同样要代购,但网拍有在卖(货源较稳定貌),
第五款则是逸盛生产,在PChome或一般3C商家应都可买到。

听到评价最好的就是Creative BT-D1,
一只大概要一千五上下,以前有买到的都是透过代购从美国Amazon买的,
但现在连Amazon也缺货了;
此外,这支因为是早期产品,规格只到BT V2.1,
虽然短距离听音乐应该没差,不过要买当然是希望能买新规格的,但买不到根本也不必考虑了.......
Sennheiser BTD 500台湾也一样买不到,Amazon卖$50,但网拍代购要NT.2400,下订才会进货,还得等个十数天以上。

2016.05.16 update:
上个月查询,Amazon无论是Creative BT-D1、W2、Sennheiser BTD 500现在都有货,
而且价格不算贵,可接受,详可见文章下方我回复网友的留言里有提及~:)

2016.12.27 update:
我终于在11月买了Creative BT-W2尝试,心得请见文章最末!

AZIO BTD-V400是新规格BT V4.0,较让我心动,
不过看了评价发现很多人装在Win7系统有问题,
因此之故,AZIO在官网上特地注明Win7、Win8系统一定要安装.NET 4.0才能驱动,
真是麻烦,反正目前台湾也难买,算了.......

Esense D704是价格最便宜、最易取得的一只,
不过其具备aptX是看到有网友这么提及,

实际查询官网或购物网站上的介绍都没注明有aptX,
且听到使用过的网友说音质好像普普,和Creative BT-D1比差一截.......


(Po文时又查到一支,"LogiLink BT 4.0 micro",随便查一下没看到啥资讯,有兴趣者再自己找..........
   顺便再附上一个具备aptX蓝牙设备的清单网页:http://www.jessebandersen.com/2012/05/list-of-apt-x-compatible-devices.html

至于ELECOM LBT-UAN04C1(C2),
有网友使用后认为音质比起原本没有aptX的蓝牙有了显著改善,
且台湾网拍能买到,所以最后决定买这款~
(实际上这五支在aptX官网有认证的只有Creative与AZIO,所以这款是否具备aptX在购买前还是颇担心啊...........)

IMG_7579.JPG

这款有分C1、C2两种型号,Class 1传输距离较大,理论值可达100m,Class 2则是只有10m,
最初购买时网拍只剩C2有货,也就没得选择,
不过本文Po到一半时,查询发现C1有货,便马上订购一支(C1稍贵一点,价差台币一百多左右)。
上图是C2,右上角有aptX的标志,左下则有"10m"与"极小"的字样,
C1只是改成100m,其余包装都一样,就不再拍了。

(产品本身也有点不一样,C1较长,C2较扁)

驱动程式因为是日文而显示乱码,
只要选"CSR Bluetooth Stack"后就一直按下去,安装档解压缩完执行时就会变回中文~
安装好,找到Stanmore连上后,
电脑萤幕的右下角马上就浮现一个大大的"aptX CSR"图示(即如包装上所示),真是让人安心啊~:D~~~

最重要当然不是只有这图示,
有aptX真的有差,而且差很大!
不仅"啵、啵、啵"的杂音真的都没了,
音质比起Well-Whole那款也有非常显著的提升与改善~!
看演唱会蓝光、影片,声音也不太会有延迟现象。
(经由aptX编码提高传输效率,确实能有效减少延迟,
   但其实CSR公司针对看影片时蓝牙传输常见的延迟问题(latency),有再推出另一技术,"aptX Low Latency",
   主要是将蓝牙传输标准150ms的延迟降到40ms,但目前具备这技术认证的产品很少,

   详可见:
http://www.csr.com/products/technology/aptX   http://www.aptx.com/products-low-latency/browse/categories

不过为什么我有了C2又要再买C1呢?
实际上,C2有个致命的缺点,
由于其传输距离较短(能力较差),
一般使用是没问题,
但有时我只要稍微挡在蓝牙USB与Stanmore两者在空间上的直线,
讯号竟然就会被干扰!声音会变得断断续续,而一移开就马上恢复正常;
这如果发生在看影片或演唱会时,就会发生影音不同的情形,真的是颇逊!!!

(现在影片的影像与声音都是独立的,亦即影像继续,声音因受干扰而停顿,之后再继续便与影像出现了时间差,
   所以这与一般蓝牙所谓的延迟问题(latency)其实不太一样)
相形之下,最初买的WED-210V4虽然没aptX而音质较差,但因其传输距离达50m,传输能力较好,并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因是之故,又特地买了Class 1试试;
结果最令我讶异的是,不仅完全不会出现讯号受干扰而声音断续的状况,在使用上完全轻松,
(那真的有点小烦,有时挡在Stanmore前面拿东西或在那附近走动都会有些担心干扰到传输)
音质竟也意外地提升、改善了~!!!!!!

应该这么说,
最初用WED-210V4这款蓝牙传输器时,
虽然有"啵啵"杂音、音质也较扁平塑胶,
但各乐器音轨的解析度却还不错,亦即乐器的定位与层次清晰,空间感得以凸显,
特别是看一些演唱会的蓝光时,临场感十足,有点像在现场聆听听来超爽、超high啊~!!!XD~~~
所以即便已看过N遍的内容,又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爽度与享受度,心中因此充满兴奋与期待~!
(另,我觉得这种单颗喇叭的空间感及定位,在横向方面的表现相对于一般左右摆位的双喇叭仍较不明显,而是以前后的层次感为主、表现较强,
   但如前述,只要解析度够好,如Stanmore,听来还是很爽、很棒啊~:D~~~~~)

不过换了ELECOM LBT-UAN04"C2"后,
虽然音质变好,包括声音的厚度、清脆度、弹性、干净度、声响、颗粒等整体都得到提升,
但使用WED-210V4传输时,乐器的定位与解析度、空间感、临场感却不见了,
亦即ELECOM LBT-UAN04"C2"的声音听来各器乐的解析度与层次没那么强,较为一片、一体。


这让人颇困惑,
明明整体音质是变好,就刚好原来Stanmore让我听最爽的部分消失了?
因此当时我还以3.5mm有线输入为基准来相互比较;
ELECOM LBT-UAN04"C2"与3.5mm输入无论音质或层次都颇接近,
用WED-210V4时不仅音质明显较差、有杂音,甚至连音量都比前两者小得多(i.e.用WED-210V4时Volume得转大才能得到相同的音量),

虽然还是觉得WED-210V4仍旧有那特殊解析与临场的魔力,
最终也只好接受与相信ELECOM LBT-UAN04"C2"是较佳解

很幸运的,
这样的小困扰与小无奈在换成C1后就意外地得到解决了,
简单说,C1结合了C2的音质与用WED-210V4时的优点:清晰的解析度、空间感、深度与临场感。
而若要说C1与WED-210V4的共同处,就是都属于传输距离较远、传输力较强的transmitter,
所以是否因为都能接受到较微弱的RF讯号而在音质上与C2有所差异呢?
我不清楚,但以听到的效果来说,我觉得真的有差!
声音这东西就是这样,实际物理上的差异或许很细微,但听起来的感受与爽度却可能天差地别!
这就如同mp3等有损压缩与无损压缩的差别,听起来就是明显不同啊~!

另一方面,C2与用3.5mm输入及RCA双声道类比输入的音质其实是颇类似,

(我最初就是用RCA连接Stanmore与电脑,不过只用了一天就换蓝牙)
亦即音质虽不错,但就是比较平、一片,
换句话说,如果连有线类比传输在某些解析度上都比不上功率较高的aptX蓝牙传输器,
那就说明了Stanmore本身的DAC比电脑内建的DAC来得强,
不过这也是个理所当然、想当然尔的结果就是了~XD~~~

简单说结论,
如果要买ELECOM LBT-UAN04这款蓝牙传输器,可以的话记得要买C1!!!!!

此外,当CPU高负载、接近100%时,用蓝牙传输多少也会受影响,
而C1在这点的表现竟也比C2优异!状况轻微很多~
但这问题主要跟我的电脑太弱有关,还在用775脚位奋斗啊~XD~(还好也很少遇上这状况就是了~.......)


不过花了这么多工夫在蓝牙上,
之后若换成Mac系统,应该会改用Airport Express来传输吧~^^!~

2016.05.16 update:

由于需要一个无线耳机,所以在两个多前买了"Beats Studio Wireless",
但也因此又多弄了另一个蓝牙传输器"Avantree Saturn",原因下述会提及,
先看一下耳机好了。

IMG_6571.JPG

我知道发烧友对Beats很感冒,不过我听过urbeats入耳式接手机觉得还不错,
然后又想潮一下啊~~~所以就选了Beats Studio Wirelss~
但Beats假货超多,连仿冒的官网都好几个,
再加上价格考量,最后直接从美国Amazon订,而且是选Amazon直售的、非其他商家,
那应该就不用担心假货(后来有上网查询序号正品无误),加运费还比在台湾买便宜好几千~

Beats的包装设计真的很精细有质感,开箱就拍了好多张,但懒得Po了,一张代表就好~
不过刚听时觉得声音超惨啊~!!!超松散、超软、超无力,比Apple iPhone附的耳机还烂多了,超干,
但上网更新韧体后就还OK了~

来说重点,
也就是我现在有两个蓝牙音响设备,Stanmore和Beats Studio Wireless,
而Elecom C1只要连接上其中一个,就无法切换、再连上另一个,好像被占据一样,
但又有少数几次能正常切换,表示其实是OK的,但不知哪出问题大部分都不行,
我弄很久都搞不定,于是决定再另接一个蓝牙传输器。
有尝试上文提到、最早买的那个Broadcom晶片的"WED-210V4",
OK、可听,但觉得音质太烂,所以决定再找一个好一点的。
(我有试过再接Elecom C2,但电脑会把C1与C2当成同一个传输器,不会辨识成两个)
于是找到Avantree Saturn。
(如果我有早点回复下面的留言,有早点查询到Amazon现在Creative和Sennheiser都有货,
   没有买Avantree这支,应该就会买Creative的,但其实现在还是想找来玩玩试试啊~^^~尤其价格还可接受~)

 

IMG_7027.JPG

很明显的,Avantree Saturn也具备aptx,虽然Beats Studio Wireless没有aptx,
但我还是想找有aptx的,因为也可能会连接Stanmore。
Avantree甚至还有一款有aptx low latency,差没多少钱本想买那款,
但后来想想我完全没有具备aptx low latency的设备,买来也没用,所以算了.........

 

IMG_7029.JPG

Avantree Saturn和前述提及的那些蓝牙传输器都不同,
它可以当发射器、也可当接收器,且不是USB直接接电脑或设备,
必须透过线材来连结,
但它主打的就是让非蓝牙的设备也能透过它来做无线使用。
例如接在传统的音响喇叭、汽车音响上,就能接收蓝牙讯号,然后再传给喇叭播放;
或是和电脑、电视连结,就能把音讯经由它转成蓝牙讯号,再传给蓝牙喇叭播放。
(可见照片下方Reciever和Transmitter那两栏图示)
非常好用,其实当初买这个也是想说其他如电视或传统音响也可用上,一兼二顾,不会吃亏~
但由于需要透过线材来连接器材设备,其带来必然的缺点就是,需要充电(一般USB蓝牙传输器只要插上电脑就不用担心没电),
使用有时效性(可见片中的工作时数,9小时& 6小时),不过其实这也不算问题,因为可以边使用边充电,就像手机一样啊~^^

但我在前天拍这张照片时才发现原来它的规格只到BT 2.1,
真是有点逊啊~什么时代了还在BT 2.1,难怪我同样接Beats Studio Wireless,
它的传输距离与能力就不如iPad Air,走太远、走出房间有些隔间障碍就会断讯,好在我绝大部分都在房间内使用.........

 

IMG_7032.JPG

特写,其实很小一个。(我要购买时一直担心大小,怕太大,幸好不会

 

IMG_7033.JPG

Avantree Saturn和它所附的各种线材。可见到它真的还蛮小的~
最左边是USB充电线,再过来是可连接电视的红白音响线,
右边两个其实一样,都是3.5mm音响线,只是形式不同,我就是用这个插电脑耳机孔来接上Avantree Saturn的。

我有比较和Elecom Logitec C1的音质差异,
由于我是接电脑耳机孔,其实是走类比讯号,
即便用蓝牙传输,听来还是比较类比,而Elecom C1听来就比较麻、电一些,比较数位,
有著本质上的差异,
但其实我比较喜欢类比的声音,数位的声音听起来是很均匀地满满的,但较扁平些,
类比的声音听来则比较有层次、比较丰富而全面,也更能感受音乐本身的情绪、表情和力度~:)
简单来说,我觉得Avantree Saturn的声音不错,
更重要的是,再经过这回这么一搞,真的感受到要用蓝牙听音乐,不只蓝牙设备本身重要,
传输器对音质的影响真是他X的大啊~!!!!!!!
(想到若是买一个较昂贵的蓝牙耳机或喇叭,但随便用一个如WED-210V4的USB蓝牙传输器,那真是功亏一篑、整个鸟掉,
   而且没有去比较可能根本不知,不知有多少人是这样.........
.

2016.12.27 update:
想了好久,上个月初终于在Amazon订了Creative BT-W2来试试!先看图:

IMG_8625.jpeg

BT-W2是二代,比起一代BT-D1,除了仍有aptX,还多了更高阶的aptX Low Latency!
会买二代主要是因为二代是Amazon自己卖的,有送台湾,
Amazon上虽然也有一代,但是是个别商家贩售,不送台湾,要买还得找代购或转运,麻烦~

我在Amazon直接订,35.95镁,运费5.46镁,共41.41镁,记得当时刷卡是1305台币,再加刷卡1.5%手续费,
我觉得算便宜~美国寄到台湾运费才一百多不到两百啊~~~
然后我选一般运送,比较便宜,虽然结帐时显示运送时间会很久,
但依据我经验不会那么长,这次也差不多一个礼拜就收到了~^^Y~~~

 

IMG_8629.jpeg

 

IMG_8630.jpeg

上面有个按钮,插上电脑后按钮内的蓝灯会亮,
这款随插即用,完全不用安装任何驱动程式(也没附光碟),
长压按钮后,按钮蓝灯会急闪烁,表示在搜寻设备对频,对到频后蓝灯会恒亮,
若设备关闭,平时没用时,蓝灯则是缓慢闪烁,
使用蛮简单的,包装内说明书还附各国语言,也有中文,但是是简体中文。
不过对到频后,并不像Elecom那支在电脑萤幕会出现漂亮的aptX的Logo,
是否有对到频只能靠按钮那颗蓝灯来判断,觉得比较逊一点。

来说说优缺点。
主要都是和
ELECOM LBT-UAN04"C1"相比,因为我原本都是用这支连接Stanmore。


先说优点:
1.Elecom C1这支中高频解析度很好,听来很甜、很漂亮,但相较于BT-W2,C1低频就整个没力、整个糊,
而BT-W2低音就厚实、大颗很多,一些Bass或大鼓部分听来就相当清楚、明显、有力,
虽然中高频不若Elecom C1出色亮眼,表现较平均,不过因为有扎实的低音垫底,
音乐整体听来明显感觉较立体、完整、有一体性,整个音乐的厚度与力度也得以能表现出来,听起来猛、爽许多!


我在做这补充前,特别用比较一下两者,
是听
椎名林檎在2012年东京事变要解散的演唱会"Bon Voyage"蓝光,其中的"青春の瞬き"
这版本前奏与一开始的主歌都只有Piano与acoustic guitar,到第二次间奏时Bass与鼓才下去。
由于我现在都用BT-W2,
当我换成Elecom C1时,前奏的Piano和acoustic guitar突然让我听得好感动,如痴如醉、好有感情,
印象先前用BT-W2对这段都没什么特别感觉啊~
不过当Bass与鼓一出来,整个软掉,糊又没力,低音不足缺乏垫背的结果,整个头重脚轻。
接著我再换回BT-W2,
一开始的Piano与acoustic guitar听来果然平淡无奇,尤其吉他还不是很大声清楚,也不清脆亮耳,
不过还算平衡,但到了Bass与鼓出来后,整个落差就很明显了,
由于低音的力度让歌曲的力道整个表现出来,情绪因而转强,乐器这般先后出场的编曲用意也可以清楚很感受~!


再和另一个蓝牙发射器Avantree Saturn做比较:
由于Avantree这个我是用来接Beats Wireless耳机,所以都以耳机为准。
老实说,当初会想买BT-W2,就是因为Avantree是接主机板的耳机孔,
也就是经由主板晶片做DAC走类比,然后再经Avantree转成蓝牙数位再传到耳机,
而让主板做DAC已不怎样,再经这样多转换一次也很糟,所以才想找一支可直接由USB蓝牙传输的发射器。

两者相较,用Avantree听的声音虽经过类比再转数位,但听来明显还是很类比,
而且声音很扎实、很猛,
老实说一开始换BT-W2接Beats耳机时,感觉BT-W2根本没得比,
整个弱很多,声音整个没力很多(用BT-W2时是由Beats本身来做DAC),
所以我最初还是用Avantree连Beats。
不过我用Avantree听时一直也有个困扰,就是声音太强了,听一听耳朵常会很不舒服,会想拿下耳机,
因而一阵子后我又尝试用BT-W2连Beats,
虽然声音听来就是数位,也比较软一些,
但其实整体还蛮平衡的,乐器的位置及空间感听来都还不错,
(Avantree虽然扎实,但整个听来是整片的音墙)
最主要是耳朵听来很舒服,听久也不会不舒适,很棒~


2.第二点和Foobar有关,由于我原本是Elecom C1连Stanmore,Avantree连Beats,
(前情提要:因为Elecom连Beats常会有问题,所以才会买Avantree)
因为两者是不同输出管道,在foobar内也要跟著调,
要听Stanmore就要选成蓝牙输出,要听Beats就要换成主板输出,有些麻烦,
换成BT-W2后无论连结Stanmore或Beats都没问题,所以不用作这样切换,省事许多~
不过BT-W2只支援48000Hz,所以foobar一定要挂上Resampler转成48000Hz,
原先用Elecom C1则是44100Hz或48000Hz都支援。

3.第三点不知是否和我电脑老旧有关,
因为Elecom C1要换驱动,不知是否因此稍吃CPU,
所以像我用Chrome在FB或Youtube看影片时,用Elecom C1听声音时常会Lag,
看影片不会,只有看网页的才会,而我Chrome也常开一堆固定分页,很吃资源。
但我用BT-W2就不会,这点很爽~
另外,像看影片或演唱会,有时可能资源不足,或乱快转时,影片画面稍微顿一下后,用Elecom C1就会影音不同步,Lag了,
但用BT-W2一样不会~
从这点来看好像是aptX Low Latency的作用,
但Stanmore并没有支援aptX Low Latency,所以理论上应该不是这关系,
是纯粹资源不足的关系,还是aptX Low Latency可能整体编码上也比较进步,就不得而知了..........

再来说缺点。

虽然BT-W2声音表现不错,
不过它有个致命缺点,也是我在购买之前就让我有点犹豫的,就是它的蓝牙传输规格只有Bluetooth 2.1,
距离较短,和Elecom "C2"一样。(C2 50m,C1 100m)
结果果然和Elecom C2相同,就是偶尔挡在它和Stanmore的传输路径上,声音就会断续,
这点实在很逊,有时听来很不爽。

另一点更糟糕的是,应该也和传输距离短有关,
就是BT-W2连结设备的能力很差!
虽然说明书上写说它会记忆先前的几种设备,会自动连上,
也是会自动连没错,但也常常连不到,

过往我用Elecom无论是C1或C2,都是一开Stanmore就一定自动连上,电脑萤幕还会显示aptX的字样,
但用BT-W2时,开了Stanmore有时连的上有时连不上,它连上也不会显示,只能盯著它按钮上的蓝灯一直看,
甚至有时还会被iPhone或iPad抢走,但我的Stanmore根本不连iPhone或iPad啊,
常常得长按BT-W2的按钮重新搜寻,再走到Stanmore按Pairing键,
实在有够烂、有够烦!............
明明出到二代了,竟还不改成Bluetooth 4.0,还在用那么逊传输规格,鸟爆.........
不过它连Beats Studio Wireless却不会出现这种情形,大概是耳机距离比较近吧~

但基于Creative BT-W2声音听来较厚实、较猛、较一体,所以我还是忍受了这缺点....

以上,测了好几种蓝牙传输器,也试了最受好评的Creative,这篇应该完整了~


 



音乐类延伸阅读:
椎名林檎-垂涎三尺-台北演唱会@南港展览馆[林檎博'15 首次海外开唱]

安室奈美惠Live_Genic 2015-2016 台北演唱会@台北小巨蛋

Excellent!Steve Vai 2013台北演唱会心得、杂感(@ATT Show Box Taipei)

攻壳机动队S.A.C OST "I Do";重拾过往听"菅野よう子"的感动与兴奋...(致Origa)

无与伦比!!!STING Back to Bass 2012 台北演唱会观后感~!

MR.BIG LIVE

安室奈美惠台北小巨蛋演唱会心得、杂感(Amuro Namie Asia Tour 2013).........


延伸阅读:
工业风 Loft 复古开关、插座开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