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我看到很多人罵自殺博士生,所以我把他女朋友的訣別貼出來: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一樣,所以心態等都不一樣,我甚至覺得這個學生的心裡素質並不差,試想要是你讀博期間每天被導師奴役,沒有時間做科研,甚至被要挾,努力了多少年最後卻因為導師的原因拿不到博士學位,而被直接打回本科原型!

我驚訝於一個導師竟然能夠做出這麼多越格行為,驚訝於教師這個受人敬仰的稱呼在她這裡是多麼大的侮辱,驚訝於一個導師竟然能夠把學生逼到絕路!!!

其實我自己身邊就有這樣的事情,導師很菜,學生做出來的成果算在導師頭上,導師接了很多項目都要學生做,自己獲利,學生不做就威脅。

讀博期間因為種種壓力,導師的刻薄等自殺的太多了,但是我們也不能否定有好的導師的存在,如果遇到讓自己很絕望的事情,我們都千萬不要選擇自殺,活著就有無限可能,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就當邁入社會的第一堂課吧!

後面那個問題:

首先博士生導師應是本學科學術造詣較深的教學科研人員,其學術水平在國內本學科領域內處於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般為教授職稱,也有特別優秀的副教授、講師擔任博士生導師。有培養研究生經驗,至少培養過兩屆碩士研究生。能堅持正常工作,擔負實際指導博士生的責任。有協助本人指導博士生的學術隊伍,培養的研究生質量較好。有課程教學經歷,承擔過或正在承擔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碩士生課程。對年輕的教授(1972年以後大學畢業)申請擔任博士生導師,除具備上述條件外,一般應具博士學位。至少培養過一屆碩士研究生或在國內外協助指導過博士生的學位論文。

我們可以根據以下準則來評判一名教授是否是一名好的導師。1) 根據他的著作和他的參與度等。是的,我們可以很簡單地根據著作來判斷一個教授的水平,而他的學生能深入了解他在這些著作中的參與度。署名究竟是因為他資助了學生的工作還是真正指導了學生的工作(尤其是低年級的博士生)?比如說,我最近遇到了一名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博士後,他總是忍不住讚美他的導師多麼的知識淵博以及對他研究的幫助,這也說服了我去申請他們組的博士。 2) 畢業生的實力,即導師的學生們的實力如何?當然,如果是知名大學的博士後,很容易在大公司中找個一個好工作。但是,是否有畢業生做出一些開創性的工作或在一流的大學中任教?尤其是後者,更能反映出此教授在這個研究領域的權威性以及他的學生所受到的規範的研究素質培養。我就觀察過很多這種情況,教授很有名但未真正參與到實驗室的研究工作中,他的學生也不想在類似頂級大學中從事教學工作。 3) 他的畢業生和同事如何評價他?這有時是很微妙的。但是在你的打聽中,如果沒有75~80%的學生對導師有好的評價,你最好不要申請做他的博士。 4) 如果你還是不確定,我建議你可以在確定導師之前先跟隨他從事一些項目的小實驗(在很多大學中,這種實驗室輪轉學習也很常見)。

小編也是來自農村,和楊寶徳有一些相似之處:小編來自偏遠農村,為了供應小編讀高中讀大學,讀研究生時也做了很多學術研究,也知道讀研要承受巨大的壓力,也給老師做個很多事情。從我自身的讀研來說,我談下這個問題。

1、從學術科研來說

我當時是在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讀研,這個學院的碩士生導師居多,博士生導師比較少。碩士生導師水平除了個別年輕老師水平很高、學術成果顯著外,其他年老的老師科研成果比較少,項目不多。而博士生導師總體水平偏高,基本都有國家級課題、高級別論文發表。就從我導師來說,做學問很嚴謹,對學術孜孜不倦,對我們嚴格要求,不允許我們抄襲他們成果,必須自己認真研究,更不能造假。我很慶幸遇到這樣一位有學識的導師。

2、從老師職業道德看

由於他們都是碩博導師,職業道德還是可以的。總體來說,老師作風還是很正派的,沒什麼道德瑕疵,達到了為人師表的水平。當然也有個別老師暗示同學送禮,幫老師幹家務、購物,有的還幫老師去吃飯擋酒。不過我比較幸運,我幫老師做的事情比較少,佔用時間不多,並沒有影響我的學習時間。

3、楊寶德的導師不是個案

類似於楊寶德這樣的導師,可能在一所大學的一個學院是個別的,可是在整個高校中很普遍的,讓自己的學生幫自己做個人私事,利用學生賺錢的都有,甚至把生活當工人一樣驅使的都有,個別老師道德極其敗壞,像廈門大學的吳春明、北航的陳小武等。

總體來說,高校老師的職業水平還是很不錯的,不管學術科研還是職業道德都沒什麼問題,只是被一個老鼠壞了一個湯。我們要相信大學還是一片比較純凈的地方。


導師的做法固然不妥(這一點稍候再說),但也不至於致人於死地,況且,他即沒留下遺書,也沒跟哪一個人說過,因為家務太多要去尋死,所以到目前為止,也沒有證據表明他的死與導師有關。只不過,現在的人們,總要為死者討一個說法,找一個人負責,於是,他平時接觸最多的導師自然成為合適的人選,可能他平時對家人抱怨過導師,家人就猜測,只是猜測,是導師讓他做雜事讓他不堪重負而走上絕路。看看都是什麼事呢?拎包,這也叫事?洗車,這算是個事,但導師的車天天要洗嗎?陪逛街,也只是偶而。陪吃飯,如若下飯館吃飯也是致死的原因之一,那這導師有多麼丑,多麼令人做嘔,才令這孩子寧可自殺也不願陪她吃飯。

人和人不一樣,如果是我,或者是大多數人,都願意為自己的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即使不願意,迴避就是,難道還有什麼後果比死、比讓父母一輩子生活在黑暗中更可怕嗎?

所以,一定有一些不能公開的原因,長期累積下來,讓他對人世再無留戀。而導師的行為,如對他肉麻的稱呼、微信里暖昧的語言、老不自重等,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覺得,楊同學走上絕路,主要是由於理想的坍塌。

由寒門到擁有高學歷,承載了太多人的期望。在當今社會,物志追求漸漸成為大部分人的目標,對成功與否的評價也基本是看創造財富的能力,這樣簡單粗暴的標準,讓擁有高學歷,而又不能創造更多財富,且短期又看不到任何改善希望的人焦慮,自卑,甚至絕望。

楊同學由三本畢業至今也有四五年時間,自己的本科同學們有工作四五年的,也基本有了穩定的收入以及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而老家沒上過學的發小有做其他個體經營或是諸如小包工頭之類事情的也基本收入頗豐,娶妻生子,買房買車(以上是推測),每到過年回家,別人春光滿面,攜妻帶子,出行有車,而自己而立之年,老氣橫秋,孤身一人,車房遙無期,未來又一片惘然,此中心酸與鬱悶,不是當事人,是無法理解的。

本來,楊同學應當是對未來抱有極大的期望,期望靠讀博一舉翻身,然後事業有成,娶妻生子,光宗耀祖。而實際情況是,讀博並沒有給自己在學術上帶來哪怕絲毫的提升,學術研究上停滯不前,而整天是陷於各種無關緊要的諸如擋酒,購物,洗車這樣的雜務中~有人說,老師讓學生做些事情,是合情合理的。其實,我也認為老師讓學生幫忙做些家務無可厚非,這也體現了師生情誼親密無間,但是,前提是,你老師是在傳道授業解惑之餘,才能適當地去安排些其他事務,而不是完全的把學生當成小廝,雜役,甚至是當成網上所傳的那啥不上檯面的什麼……

其實,讀過研究生的大概都知道,楊同學導師這樣的人,在導師隊伍里,不是個例,而甚至是占相當大的比重,所以,過度地去批判個人,也是有失偏頗的,造成悲劇更深層次的原因,我就沒有能力做進一步分析了~

創建於2018.1.20

編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