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生謹慎小心,打聽徐庶的消息,諸葛亮想法很多,第一徐庶特別了解諸葛亮,看徐庶是否在曹操處為謀士,為了北伐;第二老朋友關心一下狀況,看是否可以收徐庶到劉備處;第三徐庶一身才華髮誓不幫助任何主宮,諸葛亮感嘆自己埋沒自己。文人謀士一向清高,但原則性很強,今人應該向古人這種有信仰有原則的風骨學習,有人會說這種人情商不高,不知變通,相反這恰恰是高情商的表現。


在回答這道問題之前,末將先說一下關於徐庶在「演義」和「正史」中的幾個不同之處:

徐庶投奔曹營是為孝。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下,劉備棄新野而走,於當陽長板一帶被曹操的騎兵追上,曹軍俘獲甚多,其中就抓獲了徐庶的母親。母親被抓,徐庶心如死灰,忠孝之間,徐庶選擇了孝。於是徐庶向劉備告別,投奔曹營。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是演義中關於徐庶的關鍵詞。徐庶投身進曹營後,戲份逐漸減少,甚至可以說是提前退出了歷史舞台。很多人就覺得這是因為徐庶一言不發的緣故,就在曹營做點文職混日子...

我們要注意,演義中是曹操想方設法把徐庶騙過來的。而實際上是徐庶自己投身曹營的。雖然徐庶都屬於迫不得已,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曹操是否主動招攬徐庶。

如果是曹操主動招攬徐庶,定會重要徐庶,至於徐庶是否儘力就是另一回事。而徐庶主動投身曹營,曹操用不用你就不好說了。

事實上徐庶是有能力的,但出身寒門,沒有什麼政治影響。在魏國官拜御史中丞。

回到題中,讓諸葛亮嘆息不已的就是徐庶的這個御史中丞的官職。

御史中丞:是秦朝時期設置的官職,主要以監督、彈劾為主,還能參與立法和軍事行動。相當於現在的最高檢檢察長加中央政府秘書長。

你說,諸葛亮他嘆息什麼!


個人感覺徐庶能力是有的,這個官職就說明了曹操對他還是很看重的,但徐庶進曹營後真的就沒動靜了,兩種可能,一是真孝順,導致看不上曹操,又沒法往回跑所以諸葛亮感到惋惜。二是他主動過去投奔的曹操,那徐庶本質上可能就沒那麼高尚了。但是出去一些原因沒辦法立功,比如說參考了楊修的故事,或者曹操才吃了劉備的敗仗,怕被人針對,自己怕死,不敢說什麼話,


諸葛亮知道徐庶的能力,在徐庶走時答應過劉備不給曹獻一計一某,也是考驗徐庶的人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