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演講(二)
主講人:李豐楙教授
題目:牽水狀與解除儀式

(1)研究專長領域

道教文學、道教文化、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代文學

(2)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1978年7月)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1974年7月)
國立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1969年7月)

(3)經歷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 (1992年8月迄今)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1987年8月-1992年7月)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1981年8月-1987年7月)
私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1978年8月-1980年7月)

(4)著作

一、學位論文
1. 李豐楙撰。1974 年。《翁方綱及其詩論》。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 李豐楙撰。1978 年。《魏晉南北朝文士與道教之關係》。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二、期刊論文
1. 李豐楙。1974 年12 月。〈翁方綱著述考〉。《書目季刊》。8 卷3 期。頁39-58。
2. 。1975 年9 月。〈翁方綱及其金石學〉。《中華學苑》。16 期。頁114-149。
3. 。1975 年11 月。〈翁方綱肌理說的理論及其運用〉。《文學評論》。2 期。頁241-304。
4. 。1978 年6 月。〈魏晉老子神話與神仙道教之關係〉。《中華學苑》。21 期。頁183-204。
5. 。1979 年6 月。〈嵇康養生思想之研究〉。《靜宜學報》。2 期。頁37-66。
6. 。1980 年1 月。〈六朝仙境傳說與道教之關係〉。《中外文學》。8 卷8 期。頁169-188。(比較文學會議論文)
7. 。1980 年6 月。〈葛洪養生思想之研究〉。《靜宜學報》。3 期。頁97-137。
8. 。1981 年9 月。〈《山海經》靈異動物之研究〉。《中華學苑》。24/25 期。頁1-25。
9. 。1981 年12 月。〈服飾、服食與巫俗傳說--從巫俗觀點對楚辭的考察之一〉。《古典文學》。3 期。頁71-99。
10. 。1982 年3 月。〈新詩的發展與流派(上)〉。《大地文學》。2 期。頁201-217。
11. 。1982 年4 月。〈道教煉丹術的發展與衰落〉。《中國科技史演講選輯》。2 輯。頁97-118。
12. 。1982 年5 月。〈新詩的回顧與前瞻〉。《幼獅月刊》。353 期。頁30-35。
13. 。1982 年9 月。〈長生不死的夢(道教煉丹術)〉。《人與社會》。1 卷3 期。頁24-28。
14. 。1982 年10 月。〈《漢武內傳》的著成及其流傳〉。《幼獅學誌》。17 卷2 期。頁21-25。
15. 。1982 年12 月。〈慧皎《高僧傳》及其神異性格〉。《中華學苑》。26 期。頁123-137。
16. 。1983 年6 月。〈總集始祖《楚辭》:談解題及其讀法〉。《幼獅月刊》。57 卷6期。頁24-25。
17. 。1983 年12 月。〈六朝道教與遊仙詩的發展〉。《中華學苑》。28 期。頁97-118。
18. 。1984 年6 月。〈唐人創業小說與道教圖讖傳說〉。《中華學苑》。29 期。頁175-212。2
19. 。1986 年1 月。〈鍾馗與儺禮及其戲劇〉。《民俗曲藝》。39 期。頁69-99。
20. 。1986 年10 月。〈不死的探求--從變化神話到神仙變化傳說〉。《中外文學》。15 卷 5 期。頁36-57。(比較文學會議論文)
21. 。1987 年2 月。〈兔子:智慧的原型〉。《國文天地》。2 卷9 期=總21 期。頁16-19。
22. 。1987 年2 月。〈從基礎研究到嘗試自我突破:試評傅錫壬的《山水寂寞衣冠淚:屈原的悲歌世界》〉。《文訊研究》。33 期。頁198-201。
23. 。1987 年9 月。〈西王母五女傳說形成及其演變--西王母研究之一〉。《東方宗教研究》。1 期。頁67-88。後收入《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頁215-246。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7 年。
24. 。1987 年10 月。〈道教神霄派的形成與發展〉。《幼獅學誌》。19 卷4 期。頁146-169。
25. 。1987 年11 月。〈唐人葵花詩與道教女冠--從道教史的觀典解說唐人詠葵花詩〉。《中外文學》。16 卷3 期。頁36-63。(比較文學會國際會議)
26. 。1988 年7 月。〈鄧志謨《薩真人咒棗記》研究〉。《漢學研究》。6 卷1 期。頁149-178。(明代戲曲小說國際研討會論文)
27. 。1988 年9 月。〈宋元道教神霄派的形成與發展〉。《東方宗教研究》。新2 期。頁141-162。
28. 。1989 年2 月。〈鄧志謨《鐵樹記》研究〉。《小說戲曲研究》。2 集。頁3-52頁。
29. 。1989 年3 月。〈鎮瀾宮建醮科儀之探討〉。《民俗曲藝》。58 期。頁23-45。
30. 。1989 年4 月。〈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與分析(中)〉。《宗教世界》。10 卷4 期/11 卷1 期=總40/41 期。頁29-38。
31. 。1989 年9 月。〈《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前言及第一輯提要〉。《中國書目季刊》。23 卷2 期。頁128。
32. 。1990 年1 月。〈符籙‧齋醮‧煉丹術--漫談中國皇帝與道教〉。《國文天地》。5 卷8 期。頁40-42。
33. 。1990 年2 月。〈臺灣的寺廟文學〉。《文訊月刊》。13 期。頁27-29。
34. 。1990 年4 月。〈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與分析(下)〉。《宗教世界》。11 卷2/3 期=總42/43 期。頁22-30。
35. 。1990 年6 月。〈宋代水神許遜傳說之研究〉。《漢學研究》。8 卷1 期。頁363-400。(民間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
36. 。1990 年9 月。〈綽號、渾號、號〉。《國文天地》。6 卷4 期。頁98-101。
37. 。1990 年10 月。〈《老子想爾注》的形成及其道教思想〉。《東方宗教研究》。新1 期。頁151-180。(東方宗教研討會論文)
38. 。1991 年5 月。〈臺灣儀式戲劇中的諧噱性〉。《民俗曲藝》。71 期。頁175-210。(《民俗曲藝》創刊十週年研討會論文)3
39. 。1991 年6 月。〈曹唐《大遊仙詩》與道教傳說〉。《中華學苑》。41 期。頁107-140。(南京國際唐代文學會論文)
40. 。1991 年10 月。〈《洞淵神咒經》的神魔觀及其剋治說〉。《東方宗教》。新2期。頁133-155。(東方宗教研討會論文)
41. 。1992 年1 月。〈民國六十年前後新詩社的興起及其意義:從影響信仰的介紹與分析(下)〉。《宗教世界》。11 卷2/3 期=總42/43 期。頁22-30。
42. 。1992 年2 月。〈嘯歌、彈琴與酒〉。《國文天地》。7 卷9 期。頁15-17。
43. 。1992 年5 月。〈臺灣中南部道教拔度儀中目蓮戲曲初探〉。《民俗曲藝》。77期。頁89-147。
44. 。1993 年2 月。〈鄧志謨道教小說的謫仙結構--兼論中國傳統小說的神話結構〉。《小說戲曲研究》。第4 集。頁201-226。
45. 。1993 年3 月。〈《道藏》所收早期道書的瘟疫觀--以《女青鬼律》及《洞淵神咒經》系為主〉。《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 期。頁417-454。
46. 。1993 年4 月。〈媽祖與儒、釋、道三教〉。《歷史月刊》。63 期。頁34-42。
47. 。1993 年6 月。〈近年來日本有關中國儀式及民俗的研究概述〉。《中國儺戲‧儺文化研究通訊》。2 期。頁366-389。
48. 。1993 年6 月。〈臺灣中部「客仔師」與客家移民社會--從文獻到田野的考察〉。《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7 期。頁60-78。
49. 。1993 年6 月。〈《中國地方戲劇初探》(磯部彰編著)與中日地方細戲研究〉。《中國儺戲.儺文化研究通訊》。2 期。頁366-389。
50. 。1993 年8 月。〈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22 卷3 期。頁116-154。(附古添洪評論頁151-154)(第十七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
51. 。1993 年9 月。〈臺灣東港安平祭典的王爺繞境與合境平安〉。《民俗曲藝》。85 期。頁273-323。
52. 。1993 年10 月。〈東港王船和瘟與送王習俗之研究〉。《東方宗教研究》。新3期。頁229-265。(東方宗教研討會八十一年年會論文)
53. 。1994 年1 月。〈臺灣學界如何正視臺灣文學研究〉。《文學臺灣》。9 期。頁7-9。
54. 。1994 年4 月。〈臺灣民間禮俗中的生死關懷〉。《哲學雜誌》。8 期。頁32-53。
55. 。1994 年5 月。〈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觀點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 期。頁287-318。
56. 。1994 年5 月。〈金門閭山派奠安儀式及其功能:以金湖鎮復國墩關氏家廟為例〉。《民俗曲藝》。91 期。頁395-464。
57. 。1994 年10 月。〈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臺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東方宗教研究》。新4 期。頁183-209。
58. 。1994 年10 月。〈現代文學歷史的重建:總評文建會贊助的四本研究生論著〉。《文訊月刊》。108 期。頁14-15。
59. 。1994 年11 月。〈臺灣田野的考察〉。《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7 期。頁60-78。
60. 。1995 年4 月。〈燈篙、水燈、中元祭〉。《表演藝術》。30 期。頁28-29。
61. 。1995 年7 月。〈複合與變革--臺灣道教拔度儀式中的目連戲〉。《民俗曲藝》。94 期。頁83-116。
62. 。1995 年8 月。〈序《臺灣齋教的歷史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史料研究》。6 期。頁186-190。
63. 。1995 年9 月。〈罪罰與解救--謫仙神話與鏡花緣的結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7 期。頁107-156。
64. 。1996 年7 月。〈山水、逍遙、夢:葉維廉後期詩及其詩學〉。《創世紀詩刊》。頁73-80。
65. 。1996 年9 月。〈傳承與對應:六朝道經中「末世」說的提出與衍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9 期。頁91-130。
66. 。1996 年9 月。〈雲林金湖的萬善爺信仰與牽習俗〉。《民俗曲藝》。103 期。頁1-29。
67. 。1996 年10 月。〈六朝道教的度救觀:真君、種民與度世〉。《東方宗教研究》。5 期。頁137-160。
68. 。1998 年11 月。〈臺灣中部紅頭司與客屬聚落的醮儀行事〉。《民俗曲藝》。116期。頁143-173。
69. 。1999 年1 月。〈煞:一個非常的宇宙現象〉。《歷史月刊》。132 期。頁36-41。
70. 李豐楙,謝宗榮著。1999 年2 月。〈臺灣信仰習俗概說〉。《歷史文物》。9 卷2 期。頁24-32。
71. 李豐楙。1999 年3 月。〈服飾與禮儀:《離騷》的服飾中心說〉。《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4 期。頁1-49。
72. 。1999 年8 月。〈中元節慶與信仰習俗〉。《傳統藝術雙月刊》。頁22-27。
73. 。1999 年6 月。〈嚴肅與遊戲:從蜡祭到迎王祭的「非常」觀察〉。《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 期。頁135-172。
74. 。2000 年6 月。〈端午節的民俗活動〉。《傳統藝術雙月刊》。7 期。頁26-31。
75. 。2000 年7 月。〈中國文學學門成就評估報告〉。《科學發展月刊》。28 卷7 期。頁541-547。
76. 。2001 年1 月。〈迎王與送王:頭人與社民的儀式表演—以屏東東港、臺南西港為主的考察〉。《民俗曲藝》。129 期。頁1-42。
77. 。2001 年6 月。〈鹿港施姓道壇與泉籍聚落〉。《臺灣文獻》。52 卷2 期。頁11-28。
78. 。2003 年12 月。〈出身與修行:明代小說謫凡敘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宗教意識__以《水滸傳》、《西遊記》為主〉。彰化師範國文系《國文學誌》。7 期。頁85-114。
79. 。2004 年7 月。〈儀式、演劇與祭祀〉。《傳統藝術》。44 期。頁8-12。5
80. 。2005 年6 月。〈香江之鏡:一個反觀臺灣的異地經驗〉。《傳統藝術》。55 期。頁4-6。
81. 。2005 年9 月。〈經脈與人脈:道教在教義與實踐中的宗教威信〉。《臺灣宗教研究》。4 卷2 期。頁11-55。
82. 。2006 年6 月。〈師受與書符:符咒的定製及其運用〉。《弘道》。27 期。頁67-73。
83. 。2006 年12 月。〈仙遊:全真道的求道、訪道與體道〉。《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6 卷4 期=總64 期。頁209-215。
84. 。2006 年12 月。〈臺南王醮的道教傳統與地方社會〉。《民俗與文化》。3 期。1-36 頁。
85. 。2007 年6 月。〈聖傳的敘述與詮釋--《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研究論集》導言之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7 卷2 期=總66 期。頁217-230。
86. 李豐楙,張智雄。2007 年1 月。〈符籙在齋醮科儀中的運用〉。《弘道》。30 期。頁45-50。87. 李豐楙。2007 年9 月。〈暴力敘述與謫凡神話:中國敘事學的結構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7 卷3 期=總67 期。頁147-158。
88. 。2008 年1 月。〈餘興不盡,佳兆成真--元宵燈節的祈福意義〉。《新活水》。16期。頁12-17。
89. 。2008 年6 月。〈丹道與科學、政治:戰後臺灣丹道的現代化〉。《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1 期。頁1-30。
90. 。2008 年9 月。〈文化識別:從事馬來西亞華人宗教研究的經驗〉。《亞太研究論壇》。41 期。頁1-30。
91. 李豐楙,李隆楙。2008 年10 月。〈道教藝術與結壇神像〉。《傳藝》。78 期。頁49-57。
92. 李豐楙。2008 年11 月。〈感動、感應與感通、冥通:經、文創典與聖人、文人的譯寫〉。《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 卷2 期。頁247-281。
93. 李豐楙,王福楨。2008 年12 月。〈引用與分享──一個網際的人文社羣〉。《國文天地》。283 期。頁21-25。
94. 李豐楙。2009 年1 月。〈臺灣社會年節過節意涵〉。《臺灣學通訊》。25 期。頁12-13。
95. 。2009 年3 月。〈陳榮盛道長が行った黃籙齋——六十四代張源仙天師のためになされた登仙の儀式〉。TAO。282 期。頁19-21。
96. 。2009 年6 月。〈從哪吒太子到中壇元帥:「中央——四方」思維下的護境象徵〉。《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 卷2 期=總74 期。頁35-57。
97. 。2009 年6 月。〈洞天與內景:西元二至四世紀江南道教的內向遊觀〉。《東華漢學》。9 期。頁157-197。
98. 。2010 年6 月。〈從玄女到九天玄女:一位上古女仙的本相與變相〉。《興大中文學報增刊》。27 期。(排印中)
99. 。2010 年6 月。〈五營、中壇元帥與張聖君:道、法護境的境域觀〉。《中文學術年刊》。15 期。(排印中)6
100. 。2010 年9 月。〈書符與符號:正一符法的圖像及其象徵〉。《清華學報》。40卷3 期。(排印中)
101. 。2010 年12 月。〈聖教與祖德:馬來西亞華人在喪、祭禮俗中的宗教認同〉。《成大歷史學報》。39 號。(排印中)
三、學術會議論文
1. 李豐楙。1991 年。〈臺灣的歲時行事與民間傳說〉。第一屆民間文學國際會議。臺北市:漢學中心主辦。
2. 。1992 年4 月。〈民間文學的傳播--以東港王爺神話為例〉。文學傳播關係研討會。
3. 。1992 年9 月。〈葉維廉近期詩的風格及其轉變〉。第二屆宗教文學會議。臺北縣:輔仁大學主辦。
4. 。1993 年10 月。〈道教與中國人的生命禮俗〉。第四屆宗教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內政部主辦。
5. 。1994 年3 月。〈臺灣慶成醮的神聖時空觀--一個非常觀的廟會文化〉。道教文化國際會議。九江市:江西省社會科學院主辦。
6. 。1994 年4 月。〈六朝精怪傳說的結構性意義〉。六朝隨唐文學研討會。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主辦。
7. 。1994 年5 月。〈崑崙、登天與巫俗傳統〉。中國詩學會議。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主辦。
8. 。1994 年10 月。〈道教的度脫觀〉。東方宗教研討會。臺北市:東方宗教學會主辦。
9. 。1994 年6 月。〈超越與重建--論巫永福詩的語言與心靈世界〉。臺灣文學會年會。
10. 。1995 年3 月。〈敦煌道經寫卷與道教寫經功德觀〉。全國敦煌學研討會。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主辦。
11. Lee, Fong-Mao (May 29-June 1, 1995). “臺灣金湖「牽車U0010bfab藏」習俗與萬善祠信仰,”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The Cult of Saint and the Cult of Sites Sources of ChineseLocal History and Hagiography (Paris).
12. 李豐楙。1995 年9 月。〈臺灣道教流派與聚落信仰習俗--以鹿港道士世家施氏為例〉。閩臺民間信仰學術研討會。福建省:福建省政府主辦。
13. 。1995 年9 月。〈節慶祭典的供物與中國飲食文化--一個「常與非常」觀的節慶飲食〉。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漢學研究中心主辦。
14. 。1995 年11 月。〈道教的自然生態觀〉。人與大自然--環境文學研討會。山東省:中國環境文學研究會。
15. 。1996 年7 月。〈道教劫論與中國文化〉。中華文化學術研討會。山東曲阜。7
16. 。1996 年8 月。〈六朝道教誦經的道德觀及其「出世說」〉。道家文化國際會議。北京。
17. 。1996 年9 月。〈薩守堅、王靈官的雷法與濟幽:從宋到明的考察〉。兩岸宗教文化研討會。四川省。
18. 。1996 年10 月。〈道教修行與臺灣社會〉。兩岸宗教文化研討會。臺北市。
19. 。1996 年12 月。〈道教的環保意識與簡樸生活〉。環保哲學與質樸思想學術研討會。臺北縣新莊市:輔仁大學主辦。
20. 。1997 年1 月。〈順劫與度劫:道教與中國民間宗教的末世性格〉。道教與中國民間宗教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主辦。
21. 。1997 年4 月。〈屈原《離騷》中的服飾象徵:一個非常觀的考察〉。中國文學研討會。
22. 。1997 年5 月。〈科學與特異、靈異:一個中國的怪異論述〉。「科學與人文」第四次研討會。高雄市:國科會,國立中山大學主辦。
23. 。1997 年5 月。〈中國服飾文化的「常與非常」結構〉。思維方式及其現代意義:第四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大心理系主辦。
24. 。1997 年10 月。〈仙詩、仙歌與頌讚靈章〉。魏晉南北朝文學會議。臺中市:東海大學,古典文學會主辦。
25. 。1997 年11 月。〈教宗教與社會、人生〉。「與全球同步跨越世紀」〉文化變遷與價值重建研討會。臺北市:臺北救國團社會研究院主辦。
26. 。1997 年11 月。〈北周建德元年李四海等造元始天尊碑記及妓樂圖考〉。東方宗教討論會第七屆年會。東方宗教學會主辦。
27. 。1998 年12 月。〈末世與希望:六朝道教的末世救劫觀〉。末世與希望研討會。中國哲學會主辦。
28. 。1999 年1 月7-8 日。〈遊戲與嚴肅:六朝詩的兩種面向〉。世變與創化:漢唐、唐宋轉換期之文藝現象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
29. 。1999 年3 月4-6 日。〈中部山線道士行業圈:陳、李兩個道壇的合作與傳承〉。第二屆海峽兩岸道教學術研討會。南華管理學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高雄道德院主辦。
30. 。1999 年4 月17 日。〈臺灣宗教學程中道教學程之規劃與檢討〉。宗教課程規劃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臺北市:政大宗教研究中心主辦。
31. 李豐楙,謝宗榮著。1999 年5 月29-30 日。〈臺灣宗教文物的分類架構〉。兩岸民俗文化學術研討會。臺灣省政府文化處,財團法人中華民俗技術基金會主辦。
32. Lee, Fong-Mao (27-28 May 1999). “禮生與道士:臺灣禮儀實踐的兩個面向,”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Ritual and Philosophy in China: Confucian Rituality and Taoist Liturg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Leide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
33. 李豐楙,李麗涼著。1999 年6 月14-16 日。〈《道藏》全文資料庫中的文字、符號與字型等問題〉。電子古籍中的文字問題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協8調委員會主辦。
34. 李豐楙。1999 年6 月14-16 日。〈節慶廟會與聚落休閒〉。休閒文化學術研討會。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財團法人中華民俗技術基金會主辦。
35. 。1999 年7 月6-8 日。〈禮生與道士:臺灣禮儀實踐的兩個面向〉。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國際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
36. 。1999 年9 月17-18 日。〈臺灣道教抄本史料及其運用〉。臺灣史料的蒐集與運用研討會。臺北市:國史館主辦。
37. 。1999 年10 月20-22 日。〈鹿港道壇與泉籍聚落〉。海峽兩岸「泉州學」學術研討會。泉州:泉州師範大學主辦。
38. 。1999 年12 月17-19 日。〈丹道與濟度:道教修行的實踐之道〉。宗教信仰與現代文明學術研討會。南投: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主辦。
39. 。2000 年5 月29 日至6 月2 日。〈火居與世俗:戰後臺灣道教的兩個面向--以臺灣中部的道教道士為例〉。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領域的轉變、啟迪與中國文化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法國遠東學院主辦。
40. 。2000 年6 月29 日-7 月1 日。〈神化與謫凡:元代度脫劇的主題及其時代意義〉。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文學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41. 李豐楙,李麗涼。2000 年6 月29 日-7 月1 日。〈《道藏》電子文獻檔建置之成果及其展望〉。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漢籍數位典藏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42. 。2000 年6 月29 日-7 月1 日。〈《道藏》電子文獻檔建置之成果及其展望〉。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漢籍數位典藏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43. 李豐楙。2000 年8 月1-3 日。〈收驚:一個從「異常」返「常」的法術醫療現象〉。海峽兩岸「世紀之交的宗教與人類文明」學術研討會。北京: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主辦。
44. 。2000 年10 月13-15 日。〈順與逆:丹道修練的身心觀〉。氣的文化研究:文化、氣與傳統醫學學術研討會。桃園縣龍潭鄉:中山科學研究院。
45. 。2000 年11 月16-18 日。〈多面王母、王公與昆侖、方諸聖境:從古神話到六朝上清經派空間神話的考察〉。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學與文化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46. 。2000 年11 月16-18 日。〈朱子家禮與閩臺家禮〉。朱子學與東亞文明研討會—紀念朱子逝世八百週年朱子學會議。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共同主辦。
47. 。2000 年12 月2 日。〈寬容與並存:北魏造像碑所反映的宗教心態〉。儒釋道三教關係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48. 。2000 年12 月28-29 日。〈供養與祈福:北魏道教造像碑的圖象與銘文初探〉。道教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家歷史博物館,中華道教總會,北港朝天宮主辦。
49. 。2001 年2 月27 日-3 月3 日。〈道教與中國文化〉。金禧校慶宗教學術講座系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
50. 。2001 年2 月27 日-3 月3 日。〈道教研究及其未來展望〉。金禧校慶宗教學術9講座系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
51. 。2001 年4 月29 日。〈道教與民俗的拔度科儀〉。臺灣宗教學會第二屆年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52. 。2001 年8 月20-22 日。〈情與無情:謫凡敘述中的情意識〉。欲掩彌彰__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近史所主辦。
53. 。2001 年9 月9-13 日。〈禮生、道士、法師與宗族長老、族人:一個金門宗祠奠安的拼圖〉。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金門: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漢聲雜誌社合辦。
54. 。2001 年10 月26-27 日。〈制度與擴散:臺灣道教研究的兩個面向〉。人類學與漢人宗教研究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55. 。2001 年11 月24-25 日。〈澎湖祀宴的禮儀〉。澎湖傳統藝術研討會。澎湖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
56. 。2002 年1 月18-21 日。〈順與逆:丹道修練與現代社會〉。道教教義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道教學院主辦。
57. 。2002 年3 月16 日。〈禮與俗:中華文化中社會生活的衝突與協調〉。2002中國文學「學理與應用」學術研討會—經典文獻中的禮俗與文化。臺北市:銘傳大學主辦。
58. 。2002 年5 月28-30 日。〈從誤入到引導:唐人小說遊仙類型的傳承與創新__一個「文學與宗教」的觀點〉。「唐代文學與宗教」學術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主辦。
59. 。2002 年9 月24-26 日。〈臺灣北部紅頭師與客屬聚落的醮儀行事——以桃園、新竹、苗栗為主的考察〉。兩岸客家「歷史、文化、社區」研討會。苗栗縣:苗栗縣文化局主辦。
60. 。2002 年10 月12-13 日。〈五營信仰與中壇元帥:其原始及衍變〉。第一屆哪吒學術研討會。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臺南新營太子宮主辦。
61. 。2002 年10 月16-18 日。〈制度與擴散:臺灣道教史研究的兩個面向〉。地方文獻學術研討會。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主辦。
62. 。2002 年10 月22-24 日。〈出身與修行:明末清初「小說之教」的非常性格〉。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
63. 。2002 年10 月24-26 日。〈收驚:一個從「異常」返「常」的法術醫療現象〉。醫療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
64. 。2002 年11 月29 日至12 月1 日。〈臺南地區入厝習俗與道教謝土科儀〉。南瀛傳統藝術研討會。臺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
65. 。2003 年3 月14-15 日。〈出身與修行:忠義水滸故事的奇傳文體與謫凡敘事__《水滸傳》研究緒論__〉。第四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臺中市:中興大學中文系主辦。10
66. 。2003 年10 月24-26 日。〈屏東東港迎王送王習俗下的兩個世界〉。屏東縣傳統藝術研討會。屏東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
67. 。2003 年10 月29 日至11 月2 日〈臺南縣王船文化與民俗技藝〉。「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綜合論壇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68. 。2003 年11 月12 日。〈聯合:馬華「道教」跨越族羣、地域的可能〉。「馬來世界的宗教與文化:衝突?融合?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蔡元培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主辦。
69. 。2003 年12 月68 日。〈常與非常:臺南定期迎王地區的兩個世界__以癸未科臺江內海舊區為主的考察〉。「2003 年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金門: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主辦。
70. 。2003 年12 月11-13 日。〈臺灣臺南地區迎王祭典與道教儀式的關係〉。「香港及華南道教研究國際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及道教文化資料庫主辦。
71. 。2004 年4 月16-17 日。〈經脈與人脈:道教在教義與實踐中的宗教威信〉。「宗教教義、實踐與文化:一個跨學科的整合研究」。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
72. Lee, Fong-Mao (May 29-June 1, 1995). “The Possibility of Integrating Malaysian Daoist Sects across Ethnic Groups and Regions,”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Search for the Interface: Interdisciplinary and Area Studies i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CAPAS of Academia Sinica and IRSEA & CREDO of Univ. de Provence, Marseilles)
73. (June 27, 2004). “Quiet Sitting and Chan Cultivation: The Religious Achievements of Taiwan’s Middle Class,”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Middle Class in Asia: Taiwan and Other Perspectives (Oxford University).
74. 李豐楙。2004 年11 月27 日。〈寺廟信仰習俗與現代社會〉。首屆『臺北學』國際研討會。臺北市:臺北市文化局主辦。
75. 。2004 年12 月6-7 日。〈專題演講:獨尊與並存:漢代喪葬禮俗的複合圖像__道教前史的綜合考察之一〉。「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__兩漢」。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法師中心,中國經學研究會,孔孟道會主辦。
76. 。2004 年12 月10-11 日。〈許遜與吳猛:一個「常與非常」觀點下的人物形象〉。「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
77. 。2005 年3 月24-30 日。〈臺南における王醮伝統及び地方における瘟神信仰〉。「宗教__相剋と和平:國際宗教學宗教史會議第十九回世界大會(IAHR TOKYO2005)」。日本:日本學術會議,日本宗教學會主辦。
78. 。2005 年4 月30 日至5 月2 日。〈專題演講:臺南王醮傳統與地方瘟神信仰〉。「第一屆國際道家學術大會」。臺北市:國際道家學術基金會,中華民國道家學術研究會,政治大學主辦。
79. 。2005 年5 月13-14 日。〈專題演講:道教壇場與科儀空間〉。「宗教、建築與本地化學術研討會」。臺北縣:天主教輔仁大學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主辦。11
80. 。2005 年6 月17 日。〈經典與聖人、文人__一個儒、釋、道的比較觀點〉。「經典、聖人與中古文人自我形象之再思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主辦。
81. 。2005 年7 月2 日至3 日。〈專題演講:一個複合的宗教圖像:喪葬禮俗中的儒與道士〉。「2005 年臺灣宗教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臺灣宗教研究的本土性與國際性」。臺灣宗教學會主辦。
82. 。2005 年10 月10 日。〈面具、諧戲與鬥爭儀式〉。「亞太傳統藝術節」暨「2005年亞太藝術論壇」國際學術研討會:「眾『神』遊/戲的國度:亞太文化中的『偽裝』藝術」。臺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北藝術大學。
83. 。2005 年10 月21 至22 日。〈正一符法與道教文化〉。首屆海峽兩岸道教文化論壇。江西省鷹潭市:首屆海峽兩岸道教文化論壇組委會主辦。
84. 。2005 年11 月26 日至27 日。〈遍招與安頓:招魂禮、俗中的巫、祝複合問題__一個文本在不同詮釋下的「諷諭」問題〉。「第四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上下求索__楚辭的文學藝術與文化觀照」。臺北縣新莊市: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
85. 。2006 年1 月13 日。〈逆修與順成:易理與丹道在先天、後天上的隱喻〉。「丹道與易道__內丹修煉與宇宙圖式」研討會。嘉義縣: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
86. Lee, Fong-Mao (June 3, 2006). “凶死與解除:臺灣民間「三教合一」的問題,” presented at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Religions: A Combination of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Viewpoints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87. (June 13-15, 2006). “傳承與創新:戰後臺灣丹道的現代化,” presented at From Eternity to Modernity: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aoist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 China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88. 李豐楙。2006 年9 月15 日。〈效忠與留根:馬華在義山事件中的修辭表現與政治困境〉。「印尼與馬來西亞的宗教與認同:伊斯蘭、佛教與華人信仰習俗」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主辦。
89. 。2006 年9 月15 日。〈整合與跨越:仙師信仰的在地性神話創造〉。「印尼與馬來西亞的宗教與認同:伊斯蘭、佛教與華人信仰習俗」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90. 。2006 年10 月31 日。〈從外游到內遊:內觀、內景體驗的形成__六朝仙道文化中的境意識與內景體驗〉。「遊觀與體現:中國文人的身體實踐與自我體現之再思」座談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
91. 。2006 年11 月16 日。〈神魔敘事與暴力神話——明清小說的敘事學〉。「新知與舊學__明清敘事理論與敘事文學」論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92. Lee, Fong-Mao (May 25-26, 2007). “洞天與內景:2~4 世紀江南道教的內向遊觀,”presented at Workshop on the Kinetic Vis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93. 李豐楙。2007 年6 月29 日。〈巡狩:一種禮儀性的宣示儀式〉。為道屢遷:中國文人12生活中的宗教/禮儀的實踐與創造。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94. 。2007 年11 月21-23 日。〈假作真時假亦真──一僧、一道眼下的情、慾與理〉。「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95. 。2008 年3 月26-28 日。〈王船、船畫、九皇船:代巡三型的儀式性跨境〉。「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96. 。2008 年4 月25-26 日。〈華人宗教:一個聽覺、視覺中的田野圖像〉。2008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臺中縣:亞洲大學管理學院國際企業學系(東南亞企業研究中心)暨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聯合主辦。
97. 。2008 年5 月5 日-7 日。〈道法二門:臺灣中、北部的道法複合〉。「中國地方社會儀式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主辦。
98. 。2008 年10 月16-17 日。〈代天巡狩:五府王爺的神格與神威〉。「南鯤鯓五王信仰與鹽分地帶文化資產」研討會。臺南縣: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主辦。
99. 。2008 年12 月4-6 日。〈塗炭齋之後:道教民俗中首過儀式的扮犯表演〉。「沈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法鼓佛教學院共同主辦。
100. 。2008 年12 月17-19 日。〈爐下弟子:木柵張家在祠廟信仰中的認同與識別〉。「歷史視野中的中國地方社會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
101. 。2009 年1 月6-7 日。〈東晉上清經派與道德經之關係〉。「中華海峽兩岸首屆道德經與道教文化」學術研討會。高雄市:中山大學教育通識中心,高雄道德院主辦。
102. 。2009 年4 月10-11 日。〈張聖者:一個法派法主的交流經驗〉。「2009 兩岸宗教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資料蒐集與分析」學術研討會。臺中市:東海大學宗教所主辦。
103. 。2009 年6 月9-10 日。〈六朝道教戒律之社會教育意〉。第二屆比較宗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宜蘭縣:佛光大學宗教研究所主辦。
104. Lee, Fong-Mao (June 23-24, 2009). “天道與官箴:貴惇《見聞小錄、官儆》的善書化,” presented at ‘Vietnamese Confucianism and East Asian Cultur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Hanoi, Vietnam :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Vietnam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105. 李豐楙。2009 年7 月25-26 日。〈本相與變相:王母信仰的形相與教義〉。「王母信仰文化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花蓮縣:花蓮勝安宮管理委員會,勝安宮慈善事業基金會,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共同主辦。
106. 。2009 年9 月21-22 日。〈代巡與和瘟:東港迎王的王爺神格及職司〉。「城市導讀與導覽2009‧東港」工作坊。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主辦。
107. 。2009 年10 月29-30 日。〈從後天進入先天:內丹之路(道)〉。「東亞的靜坐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新竹市: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法鼓佛教學院共同主辦。
108. 。2009 年11 月14-15 日。〈聖教與祖德:馬來西亞華人在喪、祭禮俗中的宗13教認同〉。「第二屆東亞歷史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市:成功大學歷史系主辦。
109. 。2009 年11 月15 日。〈從玄女到九天玄女:一位上古女仙的本相與變相〉。「九天玄女聖姆信仰文化」專題學術研討會。高雄市:中華道教慈明弘道協會,高雄道德院,仙山靈洞宮共同主辦。
110. Lee, Fong-Mao (Nov. 26-28, 2009). “注連與解除,” presented at New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Daoism in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ong Kong : Centre for the Studies of Daoist Culture, CUHK).
111. (Dec. 8-10, 2009). “五營、中壇天帥與張聖者,” presented at Symposiumon Exorcism in Religious Daoism (Germany : Seminar of Sinology, Humboldt University).
112. 李豐楙。2010 年1 月。〈凶死與解除:三個臺灣地方祭典的死亡關懷〉。華人學者宗教學研究論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辦。
113. 。2010 年5 月25-27 日。〈複合:鄉村之儒的神道觀及其禮儀實踐—以代天巡狩禮為例—〉。「儒學:學術、信仰和修養」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主辦。
四、他類論文(working papers, occasional papers 等)
1. 李豐楙。1987 年2 月。〈兔子:智慧的原型〉。《國文天地》。2 卷9 期=總21 期。頁16-19。
2. 。1989 年9 月。〈《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前言及第一輯提要〉。《中國書目季刊》。23 卷2 期。頁128。
3. 。1990 年1 月。〈符籙‧齋醮‧煉丹術--漫談中國皇帝與道教〉。《國文天地》。5 卷8 期。頁40-42。
4. 。1990 年2 月。〈臺灣的寺廟文學〉。《文訊月刊》。13 期。頁27-29。
5. 。1992 年2 月。〈嘯歌、彈琴與酒〉。《國文天地》。7 卷9 期。頁15-17。
6. 。1993 年4 月。〈媽祖與儒、釋、道三教〉。《歷史月刊》。63 期。頁34-42。
7. 。1994 年1 月。〈臺灣學界如何正視臺灣文學研究〉。《文學臺灣》。9 期。頁7-9。
8. 。1994 年11 月。〈臺灣田野的考察〉。《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7 期。頁60-78。
9. 。1995 年4 月。〈燈篙、水燈、中元祭〉。《表演藝術》。30 期。頁28-29。
10. 。1995 年8 月。〈序《臺灣齋教的歷史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史料研究》。6 期。頁186-190。
11. 。1996 年7 月。〈山水、逍遙、夢:葉維廉後期詩及其詩學〉。《創世紀詩刊》。頁73-80。
12. 。1999 年1 月。〈煞:一個非常的宇宙現象〉。《歷史月刊》。132 期。頁36-41。
13. 李豐楙,謝宗榮著。1999 年2 月。〈臺灣信仰習俗概說〉。《歷史文物》。9 卷2 期。頁14 24-32。
14. 。1999 年8 月。〈中元節慶與信仰習俗〉。《傳統藝術雙月刊》。2 期。頁22-27。
15. 。2000 年6 月。〈端午節的民俗活動〉。《傳統藝術雙月刊》第7 期。頁26-31。
五、專書(論文集)之一章
1. 李豐楙。1979 年。〈《洞仙傳》之著成及其內容〉。《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第1 卷》。頁79-97。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2. 。1979 年。〈六朝樂府與仙道傳說〉。《古典文學.第1 集》。頁67-79。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古典文學會第一屆論文)
3. 。1980 年。〈六朝鏡劍傳說與道教法術思想〉。《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第2卷》。頁1-28。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4. 。1981 年。〈六朝精怪傳說與道教法術思想〉。《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第3卷》。頁1-36。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5. 。1981 年。〈服飾服食與巫俗傳說〉。《古典文學.第3 集》。頁133-164。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古典文學會第三屆論文)
6. 。1982 年。〈仙道的世界--道教與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敬天與親人》。頁249-305。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7. 。1982 年。〈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與分析〉。《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敬天與親人》。頁189-242。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8. 。1982 年。〈近代中國文學的發展〉。《中國文學的發展概述》。頁307-387。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
9. 。1982 年。〈多采多姿的中晚唐詩風〉。《中國文化新論.二,意象的流變》。頁203-260。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10. 。1982 年。〈嘯的傳說及其對文學的影響〉。《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第5 卷》。頁21-68。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11. 。1983 年。〈十洲傳說的形成及其衍變〉。《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第6 卷》。頁35-88。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12. 。1983 年。〈神仙三品說的原始及其衍變〉。《漢學論文集.第2 期》。頁171-224。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13. 。1984 年。〈郭璞遊仙詩變創說提出及其意義〉。《古典文學.第6 集》。頁133-164。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古典文學會第六屆論文)
14. 。1988 年。〈許遜傳說的形成與衍變〉。《御手洗勝博士退官紀念論文集》。頁599-649。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15. 。1988 年。〈六朝道教洞天說與遊歷仙境小說〉。《小說戲曲研究.1 集》。頁3-52。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16. 。1989 年。〈仙、妓、洞窟--從唐到北宋初的娼妓文學與道教〉。《宋代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頁473-515。
17. 。1990 年。〈道教謫仙傳說與唐人小說〉。《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頁357-374。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18. 。1990 年。〈魏晉神女傳說與道教神降真傳說〉。《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頁473-513。臺北市:文哲哲出版社。
19. 。1990 年。〈元遺山與全真教〉。《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1-84。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20. 。1991 年。〈孟郊《列仙文》與道教降真詩〉。《唐代學術論文集》。頁261-284。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1. 。1991 年。〈唐代《洞淵神咒經》寫卷與李弘〉。《第二屆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481-500。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
22. 。1992 年。〈曹唐《小遊仙詩》的神仙世界〉。《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87-262。
23. 。1992 年。〈民國六十年前後新詩社的興起及其意義〉。《從影響研究到中國文學》。頁39-64。臺北市:書林出版社。(清華大學現代文學研討會論文)
24. 。1992 年。〈民間文學的傳播__以東港王爺神話為例〉。《文學傳播關係研討會》。
25. 。1992 年。〈當前《道藏》研究的成果及其展望〉。《中國文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頁541-571。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26. 。1992 年。〈廟宇、廟會與休閒習俗--兼及道教廟、道士的信仰習俗〉。《中國休閒生活文化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62-96。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27. 。1992 年。〈唐人遊仙詩的傳承與創新〉。《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頁409-440。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
28. 。1993 年。〈兩岸宗教交流之現況與展望〉。《兩岸文化交流面面觀》。頁349-372。臺北市:海峽交流基金會。
29. 。1993 年。〈苗栗義民廟信仰的形成、衍變與客家社會--一個中國式信仰的個案研究〉。《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建館七十八週年暨改隸中央二十週年紀念論文集》。頁91-116。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30. 。1993 年。〈煞與出煞__一個宇宙觀的破壞與重建〉。《民俗系列講座》。頁257-336。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31. 。1993 年。〈唐代公主入道與送宮人入道詩〉。《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頁159-190。
32. 。1993 年。〈道教廟宇與社會救濟〉。《宗教與社會救濟論文集》。頁193-234。臺北市:內政部宗教司。
33. 。1993 年。〈葛洪《抱朴子》內篇的〈氣〉、〈〉學說--中國道教丹道養生思想的基礎〉。《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楊儒賓主編。頁517-539。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34. 。1993 年。〈正常與非常:生產、變化說的結構性意義--試論幹寶《搜神記》的變化思想〉。《第二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5-141。臺北市:文津出版社。
35. 。1993 年。〈從道教看現代社會倫理〉。《宗教與倫理研討會論文集》。劉麗雯執行主編。臺北市:書評書目出版社。
36. 。1994 年。〈行瘟與送瘟--道教與民眾瘟疫觀的交流與分歧〉。《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373-422。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
37. 。1994 年。〈臺灣中部客仔師與客家文化--一種社會變遷中信仰習俗的起伏與消失〉。《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217-242。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38. 。1994 年。〈臺灣慶成醮與民間廟會文化--一個非常觀狂文化的休閒論〉。《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41-64。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
39. 。1994 年。〈臺灣中部「客仔師」與客家移民社會:一個宗教、民俗史的考察〉。《臺灣經驗.二,社會文化篇,宋光宇編》。頁121-158。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40. 。1994 年。〈崑崙、登天與巫俗傳統__楚辭巫系文學論之二〉。《第二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__先秦兩漢詩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編。頁54-102。臺北市:萬卷樓圖書。
41. 。1995 年。〈臺灣送瘟、改運習俗的內地化與本土化〉。《師大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29-861。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國文學系、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42. 。1995 年。〈臺灣鄉土小說中的社會意識變遷:從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臺灣的社會與文學》。龔鵬程主編。頁167-194。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43. 。1996 年。〈白蛇傳說的「常與非常」結構〉。《中國神話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13-431。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
44. 。1996 年。〈七O 年代新詩社的集團性格及其城鄉意識〉。《臺灣現代詩史論》。頁325-355。臺北市:文訊雜誌社。
45. 。1996 年。〈道教齋儀與喪葬禮俗複合的魂魄觀〉。《儀式、廟會與社區會議論文集》。頁459-484。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46. 。1996 年。〈命與罪:六十年代小說中的宗教意識〉。《認同、情慾與語言》,彭小妍編。頁85-12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47. 。1997 年。〈道教劫論與當代度劫之說:一個跨越廿十世紀到廿一世紀的宗教觀察〉。《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論文集》。李豐楙,朱榮貴主編。頁303-328。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48. 。1997 年。〈常與非常:一個服飾文化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及其現代意義:第四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49. 。1998 年。〈道、法信仰習俗與臺灣傳統建築〉。《聚落與社會》。郭肇立主編。頁107-129。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50. 。1998 年。〈仙詩、仙歌與頌讚靈章〉。《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頁645-693。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51. 。1999 年。〈邪煞的象徵:臺灣道教法派中的面具及其演出〉。《1999 苗栗國際假面藝術節專題暨展品專輯,周錦宏總編輯》。頁85-92。苗栗縣:苗縣文化。
52. 李豐楙,謝宗榮著。1998 年。〈臺灣傳統宗教文物簡介〉。《臺灣常民文物展--信仰與生活》。蘇啟明主編。頁23-31。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53. 李豐楙。1999 年。〈救劫與度劫:道教與明末民間宗教的末世性格〉。《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論集》。黎志添主編。頁40-72。香港:學峯文化出版社。
54. 李豐楙,謝宗榮著。1999 年。〈臺灣宗教文物的分類架構〉。《兩岸民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財團法人中華民俗技術基金會編輯。479-491 頁。南投:省文化處。
55. 李豐楙。1999 年。〈六朝道教的末世救劫觀〉。《末世與希望》。沈清松主編。頁131-156。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56. 。1999 年。〈嚴肅與遊戲:道教三元齋與唐代節俗〉。《傳承與創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週年紀念論文集》。鍾彩均主編。頁53-110。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57. 。2000 年。〈臺灣雲林舊金湖萬善祠及其牽習俗—一個自然⁄非自然、正常⁄非常觀點的結構分析〉。《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中國聖者傳記與地域史的材料=Culte des site et culte des saints: Sources d’hagiographie et d’histoire locale en Chine》。傅飛嵐,林富士主編。頁11-55。臺北市:允晨文化。
58. 。2000 年。〈嚴肅與遊戲:六朝詩人的兩種精神面向〉。《世變與創化:漢唐、唐宋轉換期之文藝現象》。衣若芬,劉苑如主編。頁1-57。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59. 。2000 年。〈嘲諷與浪漫:「笠」戰後世代詩人的兩種精神面向〉。《笠詩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陳鴻森編。頁1-39。臺北市:學生書局。
60. 。2000 年。〈中部山線道士行業圈:陳、李兩個道壇的合作與傳承〉。《道教文化的精華》。鄭志明主編。頁159-203。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宗教中心。
61. 。2000 年。〈臺灣道教抄本史料及其運用〉。《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二十一輯——臺灣史料的蒐集與運用討論會論文集》。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頁361-398。臺北縣新店市:史料中心。
62. 李豐楙,謝聰輝。2000 年。〈道教與臺灣家庭的關係〉。《家庭與宗教研討會論文集》。環宇國際文化基金會彙編。頁45-80。臺北市:言鼎文化。
63. 李豐楙。2001 年。〈道教藝術〉。《臺灣宗教藝術》。陳清香等編著。頁45-83。臺北縣蘆洲市:空大。
64. 。2001 年__________。〈供養與祈福:北魏道教造像碑的圖象與銘文初探〉。《道教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組編輯。頁93-120。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65. 。2001 年。〈禮生與道士:臺灣民間社會中禮儀實踐的兩個面向〉。《社會、民族與文化展演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王秋桂,莊英章,陳中民編。頁331-364。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
66. 。2002 年12 月。〈神化與謫凡:元代度脫劇的主題及其時代意義〉。《文學、文化與世變(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頁237-27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67. 。2002 年12 月。〈導論〉。《文學、文化與世變(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頁v-xii。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68. 。2002 年12 月。〈多面王母、王公與昆侖、方諸聖境:從古神話到六朝上清經派空間神話的考察〉。《空間、地域與文化__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頁42-132。臺北市:中央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
69. 劉苑如,李豐楙。2002 年12 月。〈導論〉。《空間、地域與文化__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頁1-22。臺北市:中央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
70. 李豐楙。2002 年。〈北周建德元年李四海等造元始天尊碑記及妓樂圖考〉。《道苑繽紛錄(柳存仁教授八十五歲祝壽論文集)》。李焯然,陳萬成主編。頁52-90。香港:商務印書館。
71. 。2003 年。〈五營信仰與中壇元帥:其原始及衍變〉。《第一屆哪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山中山大學文學院清代學術研究中心、新營太子宮管理委員會主編。頁549-594。高雄市: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出版;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72. Lee, Fong-Mao (2003). “The Daoist Priesthood and Secular Society.” In Religion in Modern Taiwa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a Changing Society, edited by Philip Clart and Charles B. Jones, pp. 125-157.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73. 李豐楙。2003 年12 月。〈出身與修行:忠義水滸故事的奇傳文體與謫凡敘事__《水滸傳》研究緒論__〉。《第四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頁373-421。臺中市:中興大學中文系。
74. 。2004 年3 月。〈生肖文化之謎、民俗藝術之美〉。《臺灣十二生肖宴全集》上卷。頁14-60。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75. 。2004 年5 月。〈安鎮、厭勝與辟邪求安〉。《驅邪納福:辟邪文物與文化圖像__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辟邪文物展》。頁10-21。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76. 。2004 年3 月。〈禮儀之美、飲宴之樂〉。《臺灣十二生肖宴全集》下卷。頁88-111。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77. 。2004 年。〈禮生、道士、法師與宗族長老、族人:一個金門宗祠奠安的圖像〉。《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王秋桂主編。臺北市: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78. 。2004 年12 月。〈出身與修行__明末清初「小說之教」的非常性格〉。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上冊。頁277-32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79. 。2005 年3 月。〈出身與修行:明代小說謫凡敘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宗教意識__以《水滸傳》、《西遊記》為主〉。《中國文學新境界》。林明德策劃。頁57-98。臺北市:立緒文化。
80. 。2005 年4 月。〈王醮科儀與迎王祭典__臺南地區瘟神信仰與地方傳統的交19流〉。《香港及華南道教研究》。黎志添主編。頁434-484。香港:中華書局。
81. 。2005 年8 月。〈獨尊與並存:漢代喪葬禮俗的衝突與融合__道教前史的綜合考察之一〉。《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__兩漢論文集》。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主編。頁527-596。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82. Lee, Fong-Mao (2005). “Les possibilit廥 d’int嶲ration des communaut廥 tao鮢tes en Malaisie par del  les disparit廥 ethniques et g廩graphiques.” In Dynamiques identitaires en  sie et dans le Pacifique, Volume 2, Presses de l’Universit  de Provence.
83. 李豐楙。2005 年10 月。〈臺南迎王與民藝傳承〉。《民間藝術論壇論文集: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綜合論壇__界限的穿透》。江韶瑩主編。頁323-330。宜蘭五結鄉:傳藝中心。
84. 。2005 年12 月。〈傳統的話語__臺北的民俗生活與傳承〉。《隱逸的城市靈魂》。黃孫權主編。頁98-123。臺北市:北市文化局。
85. 。2006 年。〈臺南王醮伝統と地方瘟神信仰〉。《道教研究の最先端》。堀池信夫、砂山稔編。頁190-216。東京:大河書房。
86. 。2006 年。〈制度與擴散:臺灣道教學研究的兩個面向〉。《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張珣,葉春榮合編。頁233-286。臺北市:南天出版社。
87. 。2006 年。〈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前後新詩社的興起及其意義__兼論相關的一些現代詩評論〉。《20 世紀臺灣文學專題Ⅰ:文學思潮與論戰》。陳大為、鍾怡雯主編。頁222-241。臺北市:萬卷樓。
88. 。2006 年7 月。〈面具、諧戲:鬥爭與通過儀式的表演〉。《2005 亞太藝術論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41-462。林會承總編纂。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89. 。2006 年。〈道教壇場與科儀空間〉。黃忠天主編。《2006 道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頁583-610。高雄市:昶景出版社。
90. 。2007 年9 月。〈許遜的顯化與聖蹟——一個非常化主師形象的歷史刻畫〉。《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文集》。李豐楙,廖肇亨主編。頁367-44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91. 。2008 年7 月。〈巡狩:一種禮儀實踐的宣示儀式〉。《臺灣民間宗教信仰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李進益,簡東源主編。頁5-36。花蓮: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所,勝安宮管委會。
92. 。2008 年8 月。〈巡狩——儀禮実踐のデモンストレ-ジョン——〉。《関西大學文化交流研究叢刊》第三輯。吾妻重二,二階堂善弘(編)。頁3-63。東京都:雄松堂出版。
93. 。2008 年10 月。〈臺灣節慶民俗與廟會文化〉。《長庚大學文化講座》第一輯。簡宗梧主編。頁153-176。桃園縣:長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94. 。2009 年1 月。〈大鯤之風:南鯤鯓代天府學術研討會的展望〉。《南鯤鯓五王信仰與鹽分地帶文化資產研討會論文集》。洪高舌等編輯。頁7-9。臺南縣北門鄉:南鯤鯓代天府管委會。
95. 。2009 年1 月。〈代天巡狩:南鯤鯓五王的神格與司職〉。《南鯤鯓五王信仰與20鹽分地帶文化資產研討會論文集》。洪高舌等編輯。頁12-33。臺南縣北門鄉:南鯤鯓代天府管委會。
96. 。2009 年6 月。〈跨越與整合:仙師信仰在大馬社會的在地性神話〉。《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宗教與認同:伊斯蘭、佛教與華人信仰》。李豐楙等合著。頁327-383。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97. 。2009 年6 月。〈效忠與留根:馬華在義山事件中的修辭表現與政治困境〉。《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宗教與認同:伊斯蘭、佛教與華人信仰》。李豐楙等合著。頁385-454。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98. Lee, Fong-Mao (Sept. 2009). “Daoist Combined Rituals of Thanking Earth and Retaining the Dragon.” In Florian C. Reiter ed. Foundations of Daoist Ritual.Wiesbaden, pp.47-70. Germany: Harrassowitz Verlag.
99. 李豐楙。2009 年9 月。〈本相與變相:臺灣王母信仰的形象變化〉。《臺灣王母信仰文化——世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編。頁17-49。花蓮:花蓮勝安宮管理委員會。
100. 。2009 年10 月。〈王船、船畫、九皇船:代巡三型的儀式性跨境〉。《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頁245-298。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
101. 。2009 年11 月。〈遊觀與內景__二至四世紀江南道教的內向超越〉。《遊觀__作為身體技藝的中古文學與宗教》。劉苑如主編。頁222-256。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
102. 。2009 年12 月。〈假作真時假亦真──一僧、一道眼下的情、慾與理〉。《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__文學篇》。王璦玲主編。頁1-50。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03. 。2010 年。〈書符與符號:正一符法的圖像及其象徵〉。《筆墨之外:中國書法史跨領域研究論文集》。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排印中)
104. 。2010 年6 月。〈從玄女到九天玄女:一位上古女仙的本相與變相〉。《新世紀神話研究之反思特刊》。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排印中)
105. 。2010 年。〈從哪吒太子到中壇元帥:「中央─四方」思維的護法象徵〉。德國。(排印中)
106. 。2010 年。〈注連與解除〉。《國際道教會議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排印中)
107. 。2010 年。〈凶死與解除:三個臺灣地方祭典的死亡關懷〉。《華人學者宗教學研究論壇論文集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排印中)
108. 。2010 年。〈複合:鄉村之儒的神道觀及其禮儀實踐—以代天巡狩禮為例—〉。《「儒學:學術、信仰和修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排印中)
109. 。2010 年。〈仙學獨立與宗教新境:1949 年以前陳攖寧與李玉階的開放之路〉。《跨界想像與文化書寫——近代文人生活的道與藝》。王璦玲主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排印中)21
六、專著
1. 李豐楙撰。1978 年。《翁方綱及其詩論》。292 頁。臺北市: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2. 。1981 年。《不死的探求:抱朴子》。510 頁。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
3. 。1981 年。《神話的故鄉:山海經》。530 頁。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
4. 。1986 年。《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367 頁。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5. 。1987 年。《探求不死》。208 頁。臺北市:久大出版社。
6. 。1992 年。《仙山靈洞宮壬申慶成福醮專輯》。1 冊。苗栗:仙山靈洞宮管理委員會。
7. 李豐楙,劉還月,許麗玲。1993 年。《雞籠中元祭祭典儀式專輯》。109 頁。基隆市:基隆市政府。
8. 李豐楙撰。1993 年。《東港王船醮》。1 冊。屏東縣:屏東縣政府。
9. 。1994 年。《溪南福龍宮癸酉年慶成福醮專輯》。1 冊。新竹:溪南福龍宮。
10. 。1994 年。《芎林廣福宮癸酉年慶成福醮專輯》。1 冊。新竹:芎林廣福宮。
11. 。1996 年。《金湖港文化祭》。104 頁。雲林:金湖港萬善祀管理委員會。
12. 。1996 年。《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426 頁。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13. 。1997 年。《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340 頁。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14. 。1997 年。《許遜與薩守堅:鄧志謨小說研究》。357 頁。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15. 。1997 年。《竹東惠安宮乙亥年慶成福醮專輯》。1 冊。新竹:竹東惠安宮。
16. 李豐楙,李秀娥,謝宗榮,謝聰輝等著。1998 年。《東港迎王--東港東隆宮丁丑正科平安祭典》。278 頁。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17. 李豐楙,謝宗榮,謝聰輝,李秀娥等著。1998 年。《東港東隆宮醮志》。216 頁。臺北市:學生書局。
18. 李豐楙,謝宗榮,李秀娥,李麗涼,謝聰輝等著。1998 年。《蘆洲湧蓮寺》。128 頁。臺北縣:湧蓮寺。
19. 李豐楙撰文。1998 年。《過節日:臺灣的傳統節慶》。63 頁。臺北市:文建會、雄獅圖書。
20. 李弦。1999 年。《大地之歌》。1 冊。嘉義市:嘉義市文化中心。
21. 。2000 年。《蝶翼》。341 頁。嘉義市:嘉義市文化局。
22. 。2000 年。《下午,寂寞的空廊》。1 冊。嘉義市:嘉義市文化局。
23. 李豐楙,李秀娥,謝宗榮等。2000 年。《文英館館藏臺灣宗教文物分類圖錄》。151頁。臺中市:臺中市政府。
24. 李豐楙。2004 年。《臺灣節慶之美》。199 頁。宜蘭縣五結鄉:傳統藝術中心。
25. 。2006 年。《臺南縣地區王船祭典保存計畫__臺江內海迎王祭》。219 頁。宜蘭縣五結鄉:傳統藝術中心。
26. 。2010 年。《李豐楙道教文學系列__常與非常:一個本土的思維方式》。北京:中華書局。(排版中)
27. 。2010 年。《李豐楙道教文學系列__定錄與誤入: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排版中)
28. 。2010 年。《李豐楙道教文學系列__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北京:中華書局。(排版中)
29. 。2010 年。《慶典禮俗》。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排版中)
七、主編、翻譯及其他著作方式之專書(論文集)
1. 王秋桂,李豐楙主編。1989 年。《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第1 輯》。1 冊。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2. 。1989 年。《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提要與總目》。410 頁。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3. 。1989 年。《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索引》。105 頁。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4. 李豐楙,朱榮貴合編。1996 年。《儀式、廟會與社區會議論文集》。1 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5. 。1997 年。《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論文集》。337 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6. 李豐楙,劉苑如主編。2002 年。《空間、地域與文化__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2 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7. 李豐楙編。2002 年。《文學、文化與世變》。708 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8. 李豐楙,廖肇亨主編。2007 年。《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文集》。682 頁。臺北市:中研院就院中國文哲所。
9. 李豐楙,林長寬,陳美華,蔡宗德,蔡源林合編。2009 年。《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宗教與認同》。524 頁。臺北市:中央硏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硏究中心亞太區域硏究專題中心。
10. 。2010 年。《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宗教節慶、經院教育與宗教醫療:伊斯蘭、佛教與華人信仰》。臺北市:中央硏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硏究中心亞太區域硏究專題中心。(排印中)

八、研究報告
1. 李豐楙。1998 年6 月。《國內中國文學相關期刊排序》。73 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計畫成國報告。
2. 。2000 年7 月。〈中國文學學門成就評估報告〉。《科學發展月刊》。28 卷7 期。頁541-547。
九、資料彙編
1. 王秋桂,李豐楙主編。1989 年。《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第1 輯》。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2. 。1989 年。《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提要與總目》。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3. 。1989 年。《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索引》。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十、學術書評
1. 李豐楙。1983 年10 月。〈土地之夢的失落:評介張雪映詩集《同土地一樣膚色》〉。《文訊月刊》。4 期。頁134-143。
2. 。1984 年12 月。〈評Taoist Books in the Libraries of the Sung Period: A Critical Study and Index〉。《漢學研究》。2 卷2 期。頁715-721。
3. 。1986 年3 月。〈寫實的農村隨筆:評吳晟《店仔頭》。《聯合文學》。2 卷5期。頁212-213。
4. 。1987 年2 月。〈從基礎研究到嘗試自我突破:試評傅錫壬的《山水寂寞衣冠淚:屈原的悲歌世界》〉。《文訊研究》。33 期。頁198-201。
5. 。1994 年10 月。〈現代文學歷史的重建:總評文建會贊助的四本研究生論著〉。《文訊月刊》。108 期。頁14-15。

(5)個人自述

從文學批評轉向道教文學後,又逐漸集中於道教、華人宗教,這一學術興趣的轉變,約歷三十餘年。在即將屆齡退休之前,檢討這一轉變之跡及目前進行的整理工作,約可分為五大端,其中多少都涉及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
(一)道教文學:道教與文學的關係凡有and、in、as等。目前已出版的四本專書,包括遊仙詩、遊歷仙境小說、道教文化等,都屬於and或in,主要探討中國文學與道教之關係,在道教(如齋醮儀式)中的文學現象,或文學是否受道教、神仙說的影響。而目前最感興趣的則是「文學as宗教」,乃選擇六朝至唐人小說的的謫凡主題:貶謫與罪懲,以此詮釋明、清的奇書體小說,即出身、修行的奇傳體,如何敘述謫凡的罪謫觀,三年內可完成一部專書。
(二)道教調查:道教諸派中正一派以符籙、科教為主,而丹鼎派則以內丹、性命之學為重,先前的調查就在臺灣地區所保存良好的,主要集中於道壇及其齋醮儀式、丹道諸派及其修行法。在大陸地區改革開放後,相關的調查資料漸多,能方便進行比較,印證道教作為民族宗教,正一、丹鼎各派都有其制度化的傳承。這些研究合經典義理、歷史文獻與田野調查、身心實踐於一,單篇論文可都整理成著作數種,論證道教所具有的民族宗教性格。
(三)華人宗教:近五、六年又從道教擴而及更為廣泛的華人信仰,乃嘗試與學界進行對話:諸如儒家的禮儀實踐、華人在諸種信仰的形成,及其信仰背後的義理結構。進行調查的地區,包括臺灣、香港以至馬來西亞,都與華南、嶺南的移民經驗有關,從而觀察其間的在地化,及與地方社會、移民社會的關係。這些調查都已在二○○八至二○○九年分別結案,待陸續撰述發表後即可集結成書。
(四)文化思維:在回應西方的理論、方法後,發現亟應關注東方民族的思維方式:形象思維、因而針對「聖與俗」的時間觀、空間觀,乃決定採用陰陽互補的易象思維:「常S非常」。這一漢語的語言符號原始於服飾象徵,即儒家禮制下的服制象徵,從一家之禮到一國之祀,俱一一具現於「常與非常」的禮儀實踐中。這類考察從儒家的社會生活哲學:張與弛,進而觀察節慶、廟會的常與非常。先前已完成六、七種調查研究,計畫總結為「常S非常」的理論專著一種。
(五)身體文化:道教修養論以形神、性命的身心之學為主,作為回應西方的身體觀,多年來已陸續探討道教的修煉,及其結合身與心和諧的內含。根據氣化的宇宙生成說,論述身體遊觀的存思法,既可回應印度佛教所引介的止觀法門,也可輔佐思索西方的身、心二元論。道教的身心觀與修養論,應是建立本土身體文化的一種嘗試,可論證其如何作為地方性知識,也具有普世性的價值與意義。
自進入研究院以來,二十年勤耕於茲,研究之路打拚於斯、收穫於斯也。今後將以三年為期,在退休之前試作學術生涯的第一次總結,然後靜思此後退休之年的學思歷程:還有哪些是最值得投入的?一個研究員的學術生命在到達頂峯之後,可自由任意選擇研究議題而不受評鑑的生命空間,將是人生「不亦快哉」的一大樂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