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重慶市開州區的城南故津廣場,可能很多當地人都比較陌生,不知道這個廣場在哪兒。

這是一個年輕的廣場,有着詩意的名字,就如成都的寬窄巷子、北京的南鑼鼓巷、重慶的磁器口,單聽名字就給人很有文藝範。其實開州很多景點的名字都取得很棒,如月潭公園(安康水庫)、尋盛橋(九拱橋)、風雨廊橋(調節壩),這些名字比括號裏的俗名檔次高很多。

城南故津廣場在文峯街道南郊社區附近,廣場北部和西側是漢豐湖寬闊的湖面,這兒成了開州城區最佳的觀景點之一,這兒也舉辦了很多活動和賽事,如釣魚大賽、摩托艇大賽等。站在廣場邊,湖水波光粼粼,對岸的鳳凰山、迎仙山盡收眼底,好一幅湖光山色的美景。

這兒爲何要叫城南故津呢?“津”有渡口的意思,字面意思就是開州老城南邊的一個古渡口。

漢豐湖北岸的鳳凰山下,曾是開州老城的所在地。這兒兩江(南河、東河)交匯,在舊時代及古代,交通設施落後,南河猶如一道天塹,把老城和外面的世界分割開來。沒有橋樑,那只有坐木船過渡口了,因此這個渡口就成了開州人民通往外部世界的著名且重要的通道。

直到1957年,南河渡口之上開始修建了南河大橋,這橋是建國後開州修建的第一座石拱公路大橋,於1958年建成通車。南河大橋的開通,結束了開州千百年來用木船引渡的歷史,可以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而南河大橋的開通,也讓這個古渡口退出了歷史舞臺。時代變遷,後來由於老城搬遷,南河大橋也面臨爆破。在2008年,服役了剛好半個世紀的南河大橋,和古渡口一樣告別了大家。在南河大橋上游約3公里處,石龍船大橋替代了南河大橋。

這是曾是南來北往的繁忙古渡口,也是南河大橋的南橋頭,如今這兒是漂亮、都市感十足的城南故津廣場。這名字讓我們記住了這兒的過去,不忘來時的路。(圖文由偉遊四方原創,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