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公路片子蠻有意思的,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受眾群體多,可接受程度高。

1865年黑人奴制度徹底廢除前,黑人一直被當做商品,深受剝削和虐待。南北戰爭結束後,黑人並沒有獲得該有的權利,依舊站在種族歧視的風口浪尖並遭受著不平等待遇,可見黑人運動想要真正的平權,必定是漫長而又猛烈的。


片子起始時間是1962年,義大利裔移民Tony一家人生活在犯罪率極高的布朗克斯區,這裡非洲和拉丁美洲後裔居民為主。

打架失業的tony遇上了要南下巡演的博士謝利Shirley,工資也足以讓人心動,這正是拯救tony低谷期的高級食物。這也許就是上天刻意給他們安排的緣分,讓兩個性格乃至生活氣息相反的人走到了一起,從而奠定了司機小湯跟謝利博士的友誼基礎。

Shirley南下巡演是因為想要通過自身的風采贏得尊重與肯定,每場演出結束都會想起熱烈的掌聲,雖然他知道自己下台後在他們眼裡就只是一個普通的黑人,但他還是勇敢的做出了行動去改變種族差異,是一種非暴力反抗的自我意識運動。

綠皮書是一本小冊子專門為黑人所寫的南部出行指南,是一種種族歧視嚴峻情況下,黑人對自我種族的光明庇護,綠色之意也為保證其旅途的順暢,沒有紛擾的假期。

導演巧妙地將幽默注入兩個人設反差很大的人物中,這種幽默並不是讓人感受捧腹大笑的快感,帶有一絲溫情,使得人物形象飽滿而又立體。

倆人一路上矛盾衝突不斷。

首先Tony說話有口音,粗魯,率性,熱情,有著江湖氣息和風俗幽默,同樣也是個種族歧視者,譬如很多細節:小心翼翼的用手指捏起來扔掉黑工人用過的杯子,好生這般厭惡。雖然是一個深入社會低下層謀生的街頭混混,但也擁有著幸福美滿的家庭。

黑人天才Shirley住在豪宅,舉止優雅,家教優越,家財萬貫,會八國語言,嚴格而苛刻力求完美,從小有著極高的音樂天賦並修得三個學位的紳士。

無論是Shirley談吐間的高級用詞,還是對他的要求嚴格,套近乎幾乎不成功的tony從生吞老婆給Shirley準備的三明治開始

炸雞起源於南部,黑人農奴的充饑食物。因為有這樣的歷史淵源,如果請黑人吃炸雞,這就會造成誤解,同樣西瓜也是。

Shirley第一次吃炸雞是在tony的一番調侃慫恿之下,無奈之餘只能嘗試,恩,炸雞真香。兩個人開開心心地吃到了忘我的境界,隨性往車窗外扔骨頭,但有著極其良好形象的Shirley讓tony後退撿了飲料瓶回來。倆人的關係近了一步。

當我們正式的與別人相處時才能發現對方是個怎樣的人。

Shirley不太會表達自己,他將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他是不安的,每天都要喝威士忌來化解情緒。憂鬱的他與樓下其他樂手白人放聲跟同種族聊天形成鮮明的對比,除了在台上演出之外他們跟博士交集很少。他們開一輛車,而Shirley卻需要司機。tony都看在眼裡突然心疼起Shirley,空閑之餘也沒忘給妻子寫信介紹Shirley,連天才也有難以捉摸的一面。

兩個人慢慢地也在向對方靠近,被對方吸引。

南方有些賓館,高檔餐廳,高級服裝店,白人廁所,大休息室,Shirley都不能接觸,並以紳士風度忍受這些侮辱,是一種無聲沉默的反抗。

侮辱和暴力並不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難得是有勇氣去改變。

路途中Shirley還教他給妻子如何寫信,溫暖而又挺拔的詩人形象,讓人眼前一亮。

他想要獲得真正得尊重, 放棄了自己最愛的古典音樂,不得不用流行樂取悅大眾。

影片中當Tony接了電話之後,鏡頭轉到YMCA的門牌,我就在猜是s是同性戀了。這也就與上文Shirley為什麼說自己離婚了覺得對不起妻子銜接上了。

tony一次次的解圍,在酒吧喝酒,在YMCA,tony用他的江湖手段擺平了一次又一次的困擾,他也慢慢在發現Shirley身上的優點並接納和包容。

當我們接受彼此時,才能放下隔閡與矛盾。 因為警車的不尊重言語,tony惹下麻煩。在大雨瓢潑中,Shirley的一句「」所以如果我不夠黑,也不夠白,我甚至不夠男人,告訴我托尼 ,我是誰?「」 從而推向高潮,徹底化解了兩人的內心的矛盾與隔閡。我的鼻頭不禁一酸,多麼直白的語句展示了他的內心。

我tony,舔狗之一,在線想念妻。

閑聊期間,tony也試圖向Shirley的內心靠近,告訴他聯繫一下哥哥,因為世界上有太多孤獨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

南下的道路漫長而又複雜,接受著一切不平等的對待。

既不能被白人所接納,也無法深入同族生活。這種與生俱來的糾結讓人物顯得異常擰巴。

當Shirley跟農場里的黑人奴隸對視時,內心世界的五味雜全表現的淋漓盡致。他們在烈日炎炎下飽受著飢餓壓迫與痛苦進行農作。

眼睜睜看著到了最後一場演出,Shirley被禁止出入餐廳,而tony變得圓滑了,經過跟Shirley相處的一段時間,他慢慢去理解他,也想在結局畫上完美的句號。此刻,Shirley被tony激勵,最終他沒有忍受低人一等的屈辱,選擇為自己反抗並拒絕最後的演出。

最終他們來到一家黑人酒吧,Shirley在黑人同胞面前上台彈琴突破自我。

慶幸的是最後結局設定在氣氛濃厚的聖誕節, 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tony妻子給他的擁抱。

Shirley沒有歸屬感,是一種自我迷茫的修復。而Tony一路上受到了藝術氣息的感染。

兩個月的公路時間,許些荒誕,又有著深入人心般溫暖,是個好故事。

文/mini ruby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