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一個月,票房45.57億——《流浪地球》不僅領跑了2019年春節檔,還穩穩拿下了國產電影的票房第二。

關於電影的各種細節在密集刷屏中傳播着。其中秦鑑姐最感慨的一條這樣講:

無疑,在電影票房和口碑均大獲成功的情況下,背後的故事纔有資格被講出來。

但遠沒有講完。

其實,在《流浪地球》成功的背後,還有另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它默不作聲,卻謹慎深重,它也很值得大書特書,因爲它可以複製,可以借鑑,可以在很多其他領域作出更深的探索,取得更大的價值。

資本和政策的扶持。

劉慈欣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獲雨果獎後,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在劉慈欣短篇小說中選出來三部作品,聯繫了很多國內外的大導演,希望可以執導,均被拒絕。

最後,他們找到了郭帆,讓他“試着弄一弄”。

郭帆自己曾經是國家電影局選中去美國好萊塢學習的新生代導演之一,他對成熟電影工業模式一直非常向往。

這一試,就一發不可收拾。

其實從2014年,由財政部、國家發改委、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七個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之後,國產電影就開始慢慢追趕超越了。很多青年導演和編劇,也都是在這種政策紅利下有了更好的選擇和發展。

這個故事不感人,對比“傳承故事”的蒙太奇感,它甚至有些平淡,但這樣的扶持模式,纔是所有故事的起點,並且,它在很多領域發生着,比如——

衆創空間。

這是一個起源於歐美的概念。它的雛形是駭客空間(Hackerspace)——在一個開放性的大空間裏,會員共享服務器、網絡、音視頻設備,工具等,進行獨立或團隊項目。

德國某駭客空間實拍圖

到了中國,它的模式被借鑑併發揚,成了很多地方政府扶持大學生創業團隊或起步階段新項目的重要形式:

由政府出資搭建場地,尋找管理團隊,成立衆創空間。

而衆創空間會在有想法、有技術卻暫時不具備創業能力的畢業生團隊,或者有創業前景的新項目團隊裏篩選,挑出更適合本地區的項目進行孵化。

如果不是中影的IP計劃,郭帆不可能拿到流浪地球的拍攝許可,如果沒有國家電影局的新生代導演扶持計劃,他也沒有機會去好萊塢學習。

那些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和半路轉行的郭帆一樣,他們只有技術和創意,沒有人脈,沒有資金,沒有經驗,除了技術和想法,幾乎只有熱情。

但是政府扶持的衆創空間給了他們一個機會。

一旦成功,就是雙贏。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在讀博士——馮必先,有一個創業夢。

求學幾年,馮必先創業的念頭越來越明晰。可創業的風險實在太大,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都讓他望而卻步。

先不說別的,一個8人左右的小團隊,想要在西安租一處非常基礎的辦公場地,每年開支也在三萬左右了。再加上團隊的其他開支,口袋裏沒有50萬,哪敢考慮創業?

2018年3月,馮必先參加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雙創大賽,當時還在讀研二的他,和自己的團隊一起,取得了陝西省金獎的好成績。

這樣的契機下,他得到一個好機會。

由於團隊研究的方向和咸陽高新區的三大產業非常契合,研究生還沒有讀完的馮必先,在咸陽高新區的雙創基地拿到了入駐資格。

首先被解決的問題就是:整整一年的辦公場地,免費使用。

這已經不是一筆小錢,同時,咸陽高新區還爲入駐企業免除了水電網費用,並提供創新孵化基金。

這份孵化基金的獲取門檻並不算低,但馮必先團隊通過了考覈。拿到200萬整的孵化基金後,馮必先沒有了後顧之憂。

直到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原來那個研究生團隊,已經成長爲陝西閃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他們拿到了市場風投,在很多大平臺得到展示。

這一切,就起源於咸陽高新區雙創基地。

咸陽高新的雙創基地,叫做築夢·創享空間。這裏對入駐團隊的要求是:圍繞電子信息、文化創意、生物醫藥、大健康、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等創新產業方向。

這裏的政策非常好,有多好?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場地免費使用和水電網費用,以及創新孵化基金之外,咸陽高新區管委會還配置了專門的創業服務團隊,來負責空間的基礎服務和管理。

也就是說,在創業團隊入駐空間後,從工商註冊的代辦、法務稅務的代理、政策和知識產權的諮詢,創業指導,到人事人力的管理,全部都有專業的團隊來負責,創業團隊需要做的,就是專注於產品,省去跟自己不擅長、不專業的部分打交道,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市場調研,瞭解市場需求,實現技術指標。

這裏大約是每一個創業者的摘星樓。

其實對馮必先這樣的創業者來說,最大的利好,還不止是資金和管理,而是這個平臺帶來的曝光度。

在很多情況下,企業需要有一定規模,作出一定貢獻,纔能有機會見到所在城市的決策者們,或者獲得很多推廣的機會。但對於政府扶持的創業街區,這些都稀鬆平常——咸陽高新區的雙創基地,就在管委會隔壁,有專門的對接人員,很多頂級資源就近在咫尺。

這個城市的建設需要什麼,哪裏需要,什麼時候需要,在這裏可以瞭解得一清二楚。

其實在很多一、二線的大城市裏,即使同爲政府支持的創業街區也未必有這樣的細緻服務。

自2017年6月份投入運營以來,築夢·創享空間累計入孵團隊25家,目前在孵的公司和團隊15家。行業涉及電子信息、人工智能、新媒體、醫療器械等,並與清華大學、西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十所高校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再回想之前秦鑑姐在調研冠捷時的疑惑:爲什麼選擇咸陽高新區?理由不言自明。

咸陽高新區的思路清晰可見:扶持同區內三大產業強關聯的創業項目。

這些項目團隊多爲7、8人左右的新技術科研團隊,相對已經形成龐大人事體系的大企業來說,投資成本更低,產能更高。

哪怕三個、五個甚至十個團隊中,只有一個出了成果,這就是三方互利的好事情。

劉德華的亞洲新星導項目,投進去幾千萬,甚至爲了這個項目的順利推進,提高了自己的片酬。然後我們得到了《瘋狂的石頭》和甯浩。

那些衝破堅硬石頭,在夾縫中求生的小草美則美矣,堅韌動人,卻屬實無用。而精心呵護、用心栽培的小樹苗,卻可以長成參天大樹。

這纔是當代世界的準則,付出越多,收穫越大。

很多事物在起步階段,都需要資本的呵護,和政策的規劃——無論是中國科幻電影,嚴冬之中的創業者浪潮,或是其他更多、更小的萌芽。

作者:蟲子

編輯:蟲子 審覈:酌月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