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東北二王兄弟,相信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朋友肯定不會陌生。在1983年,關於二王兄弟的傳說到處都是,各處貼滿了追捕東北二王的通緝令。1983年2月,二王兄弟在瀋陽製造了第一起血案之後,開始了逃亡的生涯。從遼寧到河南、湖北,最後再江西省境內被圍殲。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出現了,面對警察隊伍的追捕,二王兄弟爲何能夠逃亡7個月時間內?

  一、缺乏城市監控設備,身份證制度還沒有普及

  在當下社會,如果發生了什麼重大案件,警察隊伍一方面實施圍堵,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城市各個角落的攝像頭,監控罪犯逃亡的路線。包括罪犯的相貌和攜帶物品,都能看的非常清楚。即使在沒有攝像頭的地方,警察隊伍也可以利用手機定位追蹤到罪犯的蹤跡。但是在1983年,當時,全國各地的攝像頭數量幾乎爲零。直到21世紀初期,攝像頭纔開始逐步普及使用。在此之前,根本沒有這些設備。二王兄弟在犯下累累血案之前,盜竊了3支54式手槍。古人言“手握利器,殺心自起。”二王兄弟前往醫院小賣部盜竊被發現以後,選擇了開槍拒捕,打死打死多人。案件的性質從盜竊變成了持槍搶劫、殺人,這是根本的變化。案件發生以後,瀋陽地區的警察準備在市區內圍堵東北二王。但是由於當時條件的限制,在警察隊伍形成包圍圈之前,二王兄弟已經登上了南下的火車。

  曾經有人戲稱“按照現在的水平,二王兄弟逃不了1星期。”認真的說,這基本符合實際情況。在80年代,購買火車票是不需要身份證的,更何況當時也沒有身份證。按照現在網上追逃的技術,如果罪犯使用真實的身份證,很快就會被警察隊伍抓獲。但當時還沒有身份證,警察隊伍無法及時掌握二王的行蹤。在南下的火車上,乘警發現了二王佩戴的手槍,要求出示持槍證以後,二王才倉皇跳車逃跑。當時,車站的安檢系統是比較簡單的,攜帶比較短小的槍支根本查不出來。其實,90年中後期的白某,也是這樣的套路。把自動步槍一路帶到了西北的石河子地區,一路都沒有被發現。車站安檢系統升級也是基本上進入21世紀之後的事情了,當時,不僅僅是車站,地鐵、機場等處的情況也差不多。由於無法獲知二王的行蹤,追捕難度很大。當時,基本上是二王作案之後,才能確定二王的蹤跡。

  二、城市封鎖和圍堵機制沒有成行

  二王兄弟南下以後,曾經在衡陽、武漢、淮陰等地先後作案。起初,案情沒有對外公開,人們即使與二王擦肩而過也根本不知道。隨着二王犯下了罪行越來越多,爲了儘快將二王繩之以法,保障人們的安全。二王案件被公開,而是到處都是懸賞通緝令。進入這個階段以後,發現類似的嫌疑人,人們開始積極具備。例如在武漢和廣昌,都是百姓們發現了二王的行蹤。在80年代,東北口音在南方地區非常顯眼。其實,各地的警察隊伍發現二王總計以後,都在努力抓捕二王。例如衡陽地區的警察,在二王犯案以後,衡陽的警察隊伍反應很迅速,計劃將二王兄弟消滅在市區。但是萬萬沒有想到,二王兄弟跳上了貨運列車,逃出了警察隊伍的包圍圈。這樣的情況在武漢再次出現,二王兄弟最終出現在江西省廣昌縣,並被圍堵在廣昌。

  警種當時還不是特別健全,例如快速反應部隊,還沒有建立。在案發以後,需要報告市局,然後再進行圍堵和追捕。由於交通設備有限,很多地方都沒有電話,發現二王以後,只能跑到派出所報告。二王兄弟逃往旴江林場地區以後,廣昌縣和周邊幾個縣的警察隊伍迅速集結,開始追捕二王。當時,武警部隊剛剛組建,也加入到了大搜捕的行列。途經鷹潭的一支解放軍炮兵部隊,也被緊急調往廣昌增援。最後則是廣昌臨近各縣市的民兵,組成了龐大的包圍圈。截止1983年9月,也就是二王在瀋陽犯案的7個月以後,二王在旴江林場被先後殲滅。認真的說,在追捕二王兄弟的過程中,警察隊伍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當然,這些責任並不是警察隊伍本身造成的,這牽扯到各方面的問題,受制於當時的時代和條件。在經歷二王案件以後,警察隊伍進行了一系列的發展和調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