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從易

  (作者從易,“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青年文化評論人;本文系“荔枝網”及旗下“荔枝新聞”手機客戶端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起初《波西米亞狂想曲》並不太被業界看好,因爲它是一部音樂傳記電影,題材相對小衆。但電影自從去年底全球公映後,迅速成爲全球爆款。

  截至目前,電影在北美票房爲2.15億美元,海外票房爲6.63億美元,全球票房爲8.79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爲58.8億元)。在過去不久的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波西米亞狂想曲》拿下了5項提名中的4項,包括頗具分量的最佳男主角獎項。3月22日起,電影開始在國內藝聯院線放映。

  《波西米亞狂想曲》得以成爲全球爆款,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是,它呈現皇后樂隊(Queen)本身就擁有世界級的影響力,粉絲基礎雄厚。

  可能有些讀者對“皇后樂隊”這一名稱並不熟悉,但他們或多或少都聽說過“We Will Rock You”和“We Are the Champions”這兩首體育賽事上經常出現的歌曲,它們都是皇后樂隊創作並演唱的。皇后樂隊是一支英國的搖滾樂隊,樂隊成立於1970年,由主唱Freddie Mercury、吉他手Brian May、鼓手Roger Taylor,以及1971年加入的貝斯手John Deacon四人所組成。

  皇后樂隊的音樂風格和舞臺風格席捲了幾乎整個1970年代,他們將搖滾樂的舞臺變成了一個華麗、前衛、充滿古典和金屬意味的藝術現場,有“搖滾綜藝大廳”的稱號。

  後樂隊有着輝煌的職業生涯,也在音樂史上創下諸多記錄,時至今日,它們仍然坐擁英國、德國、荷蘭、奧地利、新西蘭等國史上專輯銷量第一的位置,他們專輯總銷量在1.7 億到 3 億之間。

  截至 2018 年底,“Bohemian Rhapsody”(這也是電影中文譯名的來源)是 20 世紀歌曲中流媒體上播放次數最多的,播放量高達 16 億次。2018年,皇后樂隊獲得了格萊美終身成就獎。

  電影按照時間順序爲觀衆呈現了這支樂隊組建、風格確立、創作、經典演出的全過程,並將焦點聚焦在樂隊的傳奇主唱Freddie(弗雷迪·默丘裏)身上,以其傳奇一生濃縮反映皇后樂隊的傳奇歷程。

  Freddie身上有兩個特質:追求自我與挑戰成規。Freddie是亞裔移民,特殊的宗教背景讓他的家族氛圍非常保守,但Freddie敢於挑戰父親對他的規劃與設定,並不掩飾他對異裝的癖好,而在發現自己的性取向後,他也勇於正視並接受,誤入歧途後,在隊友面前也能坦誠認錯……

  他的個人體質非常鮮明:對自我充分地釋放,這成就了他獨特的舞臺魅力,也將他裹挾到紛紛擾擾的傳聞與八卦中。

  Freddie追求自我的個性,也充分體現在他對音樂的探索上,他敢於挑戰音樂圈裏種種刻板成規,敢於變化,大破大立,因此他一直走在那個時代音樂的最前端。

  像片名來自他創作的“Bohemian Rhapsody”,這首歌長達6分鐘,當時一首歌的長度只有3分鐘,因此並不被唱片公司老闆所接受,但Freddie堅持己見。“Bohemian Rhapsody”共5章4種風格,有鋼琴伴奏、詠歎調、合唱、金屬,充滿實驗和前衛色彩,後來在電臺播出後一炮而紅。

  皇后樂隊能夠取得如此成就,與Freddie強烈的個性與燃燒自我的投入是分不開。

  天才何以爲天才?他們因聰明而早熟、敏感,並敢於摒棄教條、冒犯規則、離經叛道,他們的思維方式、言行舉止,往往比整個時代都超前。

  但天才的超前往往也意味着的代價。他們的離經叛道,讓他們看起來怪異,因怪異而不被理解,因不被理解而愈顯得怪異……這是不少天才難以擺脫的孤獨宿命。

  這在Freddie身上也體現得非常明顯,他敏感而孤獨,一呼百應、應者雲集絲毫削減不了他的孤獨,反倒讓他在孤獨中放縱並迷失。電影后半程並不避諱Freddie是如何在紙醉金迷和縱慾中愈陷愈深的,最終他不幸感染上了艾滋。

  在知道自己或許時日不多的情況下,Freddie打算將剩下的時間全部投入於音樂。

  電影最後20分鐘完美復刻了皇后樂隊最經典的一場的演唱——也是搖滾史上最經典的現場演出之一,1985年7月13日舉行的LIVE AID的大型搖滾樂演唱會。

  這是一場爲非洲饑荒募捐的演唱會,大腕雲集,演唱者還有大衛·鮑伊、邁克爾·傑克遜、麥當娜、鮑勃·迪倫,U2等等。在其他大腕也只唱一兩首歌的演出中,皇后樂隊足足表演了20分鐘,是當晚舞臺的最高潮。

  7萬人的溫布利體育場,全場觀衆跟着Freddie的節奏擺動雙臂,合唱歌曲,氣勢排山倒海、恢弘壯闊。皇后樂隊的演出也爲當晚籌集到了最大的單筆捐款。

  這20分鐘讓人恍惚置身那個無與倫比的現場,血脈僨張、心潮澎湃、忘乎所以。這一刻Freddie在光影中復活,或者他從來就未曾死去,畢竟傳奇永不隕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