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能從皇后樂隊的音樂中聽出宇宙的廣袤?也許是因爲他們中間有一位“最像牛頓的科學家”——布賴恩·梅。他是一位沉醉於星空的樂手,一位高歌的天文學家。

  撰文 | 李唐(山東大學物理學院)

  近期剛在國內上映的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又一次將早已風靡全球的英國皇后樂隊(Queen)帶入了人們的視野。

  1971年,皇后樂隊在英國倫敦成立,由佛萊迪·摩克瑞(1946 -1991)任主唱,羅傑·泰勒 (Roger Taylor) 和貝斯手約翰·迪肯(1997年退休)分別擔任鼓手和貝斯手,而布賴恩?哈羅德?梅(Brian Harold May)則是吉他手。

  對於熱愛搖滾的讀者來說,皇后樂隊可謂是圈內的超新星;每當他們開始活動,世界的各個角落都會在耀眼的光芒中體會那不斷向外輻射的強大能量。人們隨着令人震撼的音樂搖滾起來——在那種忘我之中,我們似乎置身於浩瀚廣袤的宇宙空間。

  也許,這種充滿歌劇色彩的風格與我們接下來的主角——布賴恩?哈羅德?梅對天文的熱愛有一定關係。隨着樂隊的大紅大紫,人們逐漸認識了那個作爲搖滾巨星的布賴恩?梅。

  但是,這僅僅是布賴恩?梅的一個側面,下面我們會一步步構造出他的三維形象——布賴恩?哈羅德?梅的傳奇即將開始。

  童年的夜空

  布賴恩?哈羅德?梅於1947年7月19日在漢普頓(Hampton, Middlesex)出生,是家裏唯一的孩子。布賴恩的父親是英格蘭人,母親是蘇格蘭人。

  在7歲的時候,布賴恩獲得了人生中第一把自己的吉他,也第一次收看了電視節目——“仰望夜空(The Sky at Night)”;這個節目由Patrick Moore主持,主要向觀衆們講一些與天文學相關的小知識。從那以後,音樂和天文成了布賴恩的生命中兩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他說服父親允許他在深夜看節目,並和父親一同做了一架小型望遠鏡觀察星空。這架望遠鏡現在還存放在布賴恩的家中——童年時對宇宙的嚮往與遐想是他最爲珍貴的回憶之一。

  在接受《天文》雜誌的採訪時,布賴恩還回憶起他小時候曾經試圖在天花板和壁櫥上面貼滿星星,“這樣當你置身於其中時,就好像在太空遨遊”。布賴恩說,正是這個節目中美妙的音樂和星空激發了他對於這兩樣事物的雙重興趣。

  在故鄉,布賴恩先是上了當地的文法學校,而後又在自願援助學校學習。在這期間,布賴恩組建了他的第一個樂隊——1984樂隊,由Tim Staffell擔任歌手和貝斯手。“1984”這個名字源於喬治·奧威爾的同名小說;布賴恩顯然是喬治·奧威爾的忠實讀者。

  布賴恩在數學和物理的課程中也表現出色。因此當他進入著名的帝國理工學院深造時,雖然對音樂的熱愛已深入靈魂,但布賴恩還是選擇了攻讀物理,並在1968年以物理學榮譽學士學位畢業。

  就在畢業的這一年,布賴恩創立了“微笑”樂隊(Smile)。團隊包括主唱和貝斯手Tim Staffell和後來的鼓手Roger Taylor(他也是皇后樂隊的鼓手)。但是,“微笑”僅僅維持了兩年。1970年,Tim Staffell在留下一個九首歌的系列後離開樂隊,隨後“微笑”也宣佈解散。

  博士期間的工作

  從1970年開始,布賴恩在帝國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他主要研究星際塵埃的反射光和太陽系平面中塵埃的運動速度。

  布賴恩的第一篇論文發表於1972年,主要是對MgI發射光譜的研究成果。在1971年10月和1972年4月,布賴恩對夜空光譜的一個狹窄的區間進行了觀測,這是MgI的特徵譜線的鄰近區域。

  第二篇論文的發表時間是1974年的2月。這次他主要記錄了MgI特徵譜線附近的黃道面光譜,這些光主要來自行星間的塵埃。通過計算這些塵埃的吸收光譜的多普勒效應,便可以知道它們的運動速度——這正是布賴恩的觀測數據的價值所在。

  未來似乎已成定數:布賴恩將作爲一個喜愛搖滾的天文學家工作於科學的第一線。

  1971年布賴恩·梅在Tenerife Observatory(圖源:Brian May Archive)

  再見,天文

  然而,在皇后樂隊開始取得國際性成功的1974年,布賴恩離博士學位僅有一步之遙,但他還是放棄了學業;這一時刻,感性戰勝了理性。布賴恩感到心中的那個聲音在召喚——從微微低語到振奮的吶喊;用他自己的話說:“我之前一直在爲一個科學的學位而奮鬥,但到了二十幾歲的時候,音樂俘獲了我。”

  從現實的角度來說,選擇是必要的。當時,布賴恩的博士論文已經到了最後的修訂階段,他白天進行繁重的研究工作,剩下的時間和樂隊不斷排練。一直以來,布賴恩的雙腳分別踩在兩條路上;但當道路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時,他不得不捨棄其中一條,從而全心全意地開始新的征程。

  布賴恩的做法使他的父親十分震驚;父親從未料到他會放棄已爲之努力多年的物理研究。從一位長輩的角度看來,音樂的前途要黯淡許多,能真正成爲明星的樂手寥寥無幾。家庭期待着一位做體面工作的科學家,而不是混跡於舞臺的搖滾歌手。從那以後,布賴恩有近一年的時間沒有跟父親說過話。

  直到樂隊第一次在美國演出的時候,父子之間的關係纔有所緩和。當時,布賴恩給父母買了來聽演唱會的機票,也預定了豪華的酒店。在看了布賴恩的演出後,父親對他說道:“好的,我知道了。”正是這句簡簡單單的話使父子關係得以冰釋。此刻,父親理解了兒子的選擇。

  後來布賴恩說起這件事:對他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在那時他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同。

  回溯布賴恩身後的道路,我們會發現:選擇意味着離別,但也預示着輝煌。

  歌劇院之夜

  我喜歡大的琴頸——又厚又平又寬。我在指板上塗了拉斯廷的塑料漆。顫音的有趣之處在於:琴臂由舊自行車的鞍形袋託組成,末端的旋鈕出自織針,彈簧則是一輛老式摩托車的閥門彈簧。

  布賴恩·梅[6]

  在皇后樂隊令人驚歎的光輝之下,布賴恩的父親和我們都不得不承認,布賴恩·梅的確做出了正確的抉擇。很少有樂隊能像“皇后”那樣徹底地體現70年代世界搖滾舞臺的豐富多彩。“皇后”就像一個綜合藝術的大廳,完美地將華麗搖滾、前衛搖滾、古典音樂及重金屬熔爲一爐。

  這支四人樂隊致力於發掘華麗和誇張的藝術風格,創造出一種帶有濃厚歌劇色彩的搖滾樂形式。主唱性感而空寂的嗓音、層層鋪墊的鍵盤和絢爛花哨的吉他獨奏是他們的標誌。“皇后”的音樂具有非凡的想象力,雄壯卻帶有一絲詭異,而且風格變化多端,你可以從他們的音樂中看到歐洲幾乎所有音樂形式(傳統和現代)的影子[3]。值得注意的是,如此博大的音樂居然全部是用傳統的搖滾方式表達出來的。

  《歌劇院之夜》是皇后樂隊最爲經典的專輯;樂隊在這張專輯的製作中耗費了巨大的精力,有報道稱這是搖滾樂史上製作費用最高的一張專輯[3]。其中著名的單曲《波西米亞狂想曲》成了“皇后”的招牌曲目;他們在酷似歌劇唱詩班的華麗配樂中不斷加入大段的重金屬吉他獨奏——這是“皇后”的典型風格。

  這一切是真的嗎?亦或僅僅是幻覺?被困於山崩地裂,無法逃脫現實的牢籠。睜開你的雙眼,擡頭仰望天空……

  古典與現代在這裏融合——嚴肅音樂的莊重,搖滾式的爆裂感,浮於雲端的縹緲與空寂,穿透一切的想象力以及命運之神的沉重……在曲終的那一刻,我們心甘情願地將榮耀和敬意給予布賴恩和他的隊友。

  (圖源:wikipedia)

  布賴恩是一位被許多出版物和評論家稱爲藝術家的吉他手。2005年,一項《搖滾星球》的民意調查顯示,布賴恩是有史以來第七位最偉大的吉他手。2011年在《滾石》雜誌的“歷史上最偉大的100位吉他手”榜單中名列第26位。2012年,他被《吉他世界》雜誌的讀者調查評爲第二大吉他手。

  前Van Halen樂隊主唱Sammy Hagar表示:“皇后”真的很有創意,並且創造了一些非常棒的唱片。他認爲布賴恩·梅擁有偉大的吉他音調,“我真的,真的很喜歡他的吉他作品。”

  布賴恩對自制的吉他情有獨鍾。除此之外,他還喜歡使用硬幣(特別是1970年告別套裝中的六便士硬幣),而不是更爲傳統的塑料撥片。因爲他們的剛性使他能夠更好地控制演奏。衆所周知,他專門爲此在口袋裏裝着硬幣。可以說,布賴恩不僅技藝超羣,同時也是一位很有個性的樂手。

  對於“皇后”和布賴恩的音樂成就,我們再無需多言——他們的音樂會告訴你一切。但是,布賴恩並沒有就此止步;他又一次做出了讓所有人吃驚的決定。

  重返象牙塔

  雖然布賴恩選擇了音樂,但天文仍在他心中佔據着一定的地位。在布賴恩30多年的音樂生涯裏,他始終沒有放棄天文這一愛好。他不間斷地關注天文學的最新動向,並且和天文界的人士保持着聯繫。

  布賴恩還在自己家後院的草坪上建了一座小型的天文臺(他家的後院不是一般的大),並安裝了一架口徑10英寸的望遠鏡;不過由於工作繁忙,他很少有機會使用它,更多的時候他還是用便攜式的望遠鏡觀察星空。

  2006年10月,布賴恩回到帝國理工學院,繼續攻讀天文學博士學位。這時的他已經59歲,離他上個世紀70年代放棄研究已有三十多年。布賴恩說:“我想完成我在70年代(在帝國理工學院)就開始做的一件事:一個天文學的博士學位。這件事已完全俘獲了我。”我們不免想起他在離開天文界時所說的“音樂俘獲了我”,只不過這次他邁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

  “不要以爲明星做論文就輕鬆。恰恰相反,做科研畢竟不是像看星空那樣簡單,重新拾起自己年輕時的工作是十分困難的。”他說道,“爲了完成合格的論文,我把其他的所有事情都拋在了腦後。工作的強度在過去幾個月內不斷增加,甚至到了我根本沒有時間做一個父親、丈夫、或是一個音樂人的程度。從把博士論文壓進箱底時算起,我已經當了35年的音樂人。”

  2007年8月布賴恩·梅就向帝國理工學院提交了題爲《黃道面塵埃雲的徑向速度分析》的博士論文。

  2008年5月14日,在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舉行的帝國理工學院頒獎典禮上,布賴恩博士畢業。他獲得了夢想的東西——代表了人類智慧對宇宙的不懈探索的最高學位。

  (圖源:tixsearcher.com)

  2007年10月,布賴恩被任命爲帝國理工學院的訪問研究員,繼續進行在天文學上的研究,同時參與帝國天體物理團組的工作。在科研工作中,布賴恩仍然留着一頭長長的捲髮;英國“皇家天文學家”Martin Rees曾對他開玩笑道:“我還沒有見過哪個科學家比你更像牛頓。”

  2015年7月17日,美國宇航局在約翰·霍普金斯應用物理實驗室舉行了新視野號飛越冥王星的新聞發佈會,布賴恩作爲科學團隊的合作者出席。他告訴專家組,“你們鼓舞了全世界”。 後來根據Patrick Moore的建議,小行星52665被命名爲了“布賴恩·梅”。

  作爲搖滾巨星的布賴恩和普通民衆擁有自然的聯繫,這讓他對科普工作充滿興趣。在一次去蘇格蘭觀測日環食的途中,他遇到了相識多年朋友的Patrick Moore。Moore問布賴恩是否願意寫一本科普書;他幾經思考,最終接受了這個建議。他和Moore、英國天體物理學家Chris Lintott合著了一本名爲《砰!宇宙的完整歷史》的天文學科普書籍。

  也許很多人認爲這是藉助明星名氣的炒作;但事實上,布賴恩的的確確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最瞭解什麼樣的語言容易被讀者接受;用布賴恩的話說,他能理解的別人也一定能理解[4]。對這本書,布賴恩也給予了很高的期望:他希望人們能通過真正意義上的閱讀對宇宙發展的故事有個整體性的瞭解,而不是草率地隨意翻翻或是買回來就扔到書架上不再翻動。後來,他們還寫了《宇宙旅行者》——布賴恩又一次將科學帶給了大衆。

  2007年11月17日,布賴恩被任命爲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的名譽校長;當選理由是:在這個浮躁的年代裏,沒有哪個人能像他這樣,如此地聲明遠揚,如此地家財萬貫,如此地受萬人追捧,卻又如此地保持着自己求知的可貴本性。他擔任該職位直到2013年。

  布賴恩·梅在智利帕拉納爾天文臺(圖源:eso.org)

  熱愛自然的勳爵

  布賴恩·梅始終關注慈善活動和自然保護。在2005年,爲表彰布賴恩對“音樂產業和慈善事業的服務”,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他CBE名譽勳爵。

  布賴恩反對在英國狩獵狐狸和宰殺獾。他創立的促進動物福利的團體“救我”(以布賴恩所寫的“皇后”歌曲命名)旨在保護所有動物免受不必要的、殘忍的待遇,尤其強調阻止狩獵狐狸和獵殺獾的行爲;他們更希望能通過有效的立法來保護動物。在2010年9月接受Stephen Sackur的採訪時,布賴恩說他希望因動物權利工作而不是音樂或科學成就而被人們記住。

  在中世紀早期,就有哲學家認爲存在着一種來自上帝的音樂——“天樂”。它體現爲天體的運動、各種元素的組合和四季的更迭[8];這是宇宙中的天體和元素所奏響的宏偉樂章。布賴恩從他對天文學的激情中得到了許多靈感;當羣星在他的腦海裏閃爍,天樂的曲調便開始迴盪。宇宙給予了布賴恩無窮的想象力——在永恆的光芒中,他生活、思考和創造。

  這就是布賴恩·梅,一位沉醉於星空的樂手,一位高歌的天文學家。他對於生命的那份執着與追求,每每讓我們感動不已。讓音樂和掌聲再次響起,讓我們再次唱響那熟悉的旋律:We will, we will rock you. We will, we will rock you……

  參考資料

  [1] Hicks, Tom R.; May, Brian H.; Reay, N. Ken (1972)."MgI Emission in the Night Sky Spectrum". Nature.240(5381): 401–402.

  [2]Hicks, T. R.; May, B. H.; Reay, N. K.; Ring, J. (1974).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Motion of Zodiacal Dust Particles--I: Radial Velocity Measurements on Fraunhofer Line Profile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66 (2): 439–448.

  [3]https://baike.baidu.com/item/QUEEN%E4%B9%90%E9%98%9F/3521332?fr=aladdin

  [4]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8%83%E8%8E%B1%E6%81%A9%C2%B7%E6%A2%85/15423493?fr=aladdin

  [5]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ian_May

  [6]Mick St. Michael. Queen in Their Own Words. p.62. Omnibus Press, 1992

  [7]"Steve VaiInter view". Queenonline.com. Retrieved 27 September 2014.

  [8]保羅·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文章頭圖及封面圖片來源:UTRECHT ROBIN/ABACA

  來源:賽先生

  編輯:Shin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