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佈了2018-2019年度美好生活指數最高的10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榜單。

這10個城市分別是:南京、長沙、合肥、廣州、昆明、呼和浩特、重慶、海口、鄭州、銀川。

評選標準是通過調查中國百姓在個人生活和工作、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滿意度,以及在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三個維度上對於美好生活的感受,並以此爲基礎對城市進行評選。

這十個城市中,除了廣州和海口位於東部沿海城市外,其餘城市均屬於中西部內陸城市。

製圖:融360說房

我們分別蒐集了這十個城市的GDP、人口、房價三個維度的數據製作成了上圖,以便對這十個城市樓市未來潛力做分析。

一,重慶、廣州價值潛力最大。

從GDP、人口、現階段房價這三個維度來看,這十個城市中,重慶、廣州價值潛力最大。

首先,從GDP總量來看。

2018年廣州GDP總量29442億元,在上海、北京、深圳之後,全國排名第四;

強二線城市的重慶一名只差落後廣州,排名第五。

這兩個GDP總值均在2萬億以上的城市,十大美好城市中毫無疑問的位列一、二名,處於經濟發展強勁的第一梯隊。

加上,近期新一輪改革開放提出,廣州、重慶這兩座城市未來發展前景可觀。

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正式發佈,綱要中將廣州定位爲國際大都市,被寄予厚望。

與此同時,作爲成渝城市羣中心城市的重慶,向東鏈接長江中游城市羣、向西直達西部高原,南北接壤陝西貴州、輻射雲南, 在國家級戰略的相繼落地實施之後,經濟發展仍能再上臺階。

其次,從人口和房價來看。

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政策。

據統計,2017年底重慶擁有常住人口3075萬人,常住人口數量全國第一。

但與人口表現不同的是,2018年重慶新建商品房均價約12575元/㎡,在這十個城市中僅排名第6。

同級別城市中的鄭州常住人口1100萬,合肥808萬,以人口大省著稱的河南、安徽省會城市人口,也纔是重慶的三分之一,但房價卻高於重慶。

可見,擁有巨大人口體量,以及同級別城市中,相對較低房價的重慶,未來發展潛力十足。

而廣州,作爲全國四個一線城市之一,其價值自不必說。

二、房價虛高的海口、昆明。

海南省的房價,在2018年可謂風口浪尖上蕩了一圈。

背靠旅遊資源,海南養老、度假地產的風靡程度,讓海南個別區域的房價有趕超一線城市的跡象。

圖片來源:諸葛找房

近兩年間,海口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從1.5萬元左右,一路漲到1.8萬。在2018年嚴防死守的調控政策下,下半年又有了回落的趨勢。

但觀察整個海口市發展,在十城中,海口GDP位於最末尾,僅爲1511億元,與其他幾個城市差距明顯。

當地227萬常住人口的基數也排在倒數第二,而海口的房價卻以15298元/㎡的價位位列南京之後,在十個城市中排名第三。

不僅如此,本身憑藉房地產發跡的海南,在歷史上曾遭遇過房地產泡沫,直至今天,海南的GDP對房地產投資的依賴程度在全國仍排第一。

與海南類似,經濟發展較薄弱的雲南地區,對房地產依賴性同樣較強,從昆明表現出的GDP、人口規模和房價水平來看,面臨着與海口相似的局面。

三、發展中的都市圈中心

分佈在長三角城市羣的南京、合肥,中原城市羣鄭州,以及長江中游城市羣的長沙,同樣上榜十大美好城市。

鄭州、合肥分別隸屬的河南、安徽省。這兩個省份是我國著名的人口大省。

隨着未來城市格局形成,鄭州、合肥對周邊區域的虹吸效應將逐漸發揮作用,人口吸引能力將持續增強,當地房地產市場需求量將會逐漸增加;

南京背靠中國GDP名列前茅的江蘇省,製造業發達,經濟前景向好,未來將是長三角城市羣的一大發展主力;

長沙相比於同級別的城市,處於價格低窪區,房價優勢明顯。

與隔壁武漢15414元/㎡的房價比,長沙9531元/㎡的均價簡直稱得上良心,再加上經濟情況表現良好,未來房地產市場擁有不小發展潛力。

四、銀川居民幸福指數高

相比於其他幾個城市,銀川和呼和浩特在過去的城市發展過程中較爲邊緣。

從十城房價排名來看,西部城市銀川、呼和浩特無論是在GDP總量上還是在房價上,排名都靠近末尾。

但是在十大美好城市評選中,銀川當地居民對學有所教、弱有所扶、住有所居、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滿意度均達到60%及以上,其中,“住有所居”指標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可見,當地居民幸福程度是極高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