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玄女,也稱“玄女”、“元女”或“九天聖母”,爲黃帝之師,也是道教著名女仙,集“房中術神”與“戰神”的神性於一身,象徵着道心對凡情的轉化。

自古以來,對九天玄女的信仰就非常流行,魏晉時即有道士祈禱供奉,唐五代時已有專門供奉之所,宋之後至於明清,九天玄女廟的數量不斷增加。

九天玄女(資料圖)

九天玄女的故事,應與“黃帝女魃”密切相關。玄女最爲人熟知的事蹟,是幫助黃帝戰勝蚩尤。

《太平御覽·卷七十九·皇王部四》中的《黃帝軒轅氏》章引《龍魚河圖》稱:黃帝攝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仁不慈。

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仁義,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敵,乃仰天而嘆。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以制八方。

九天玄女幫助黃帝擊敗了蚩尤,這不禁令人想起《山海經·大荒北經》中“女魃”的情節: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

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覆上,所居不雨。

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爲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皇帝戰蚩尤(資料圖)

女魃本來是天女,應黃帝之請止住風雨,降服蚩尤。而女魃也無法上天,只能淪爲旱魃,原本的神女和功臣反而成爲人人恐懼的妖魔。叔均將此事報告給天帝,於是天帝將女魃安置在赤水之北。

關於女魃與九天玄女的關係,有人認爲二者的故事情節相似,玄女是女魃的衍化;也有人認爲二者沒有關係,理由主要是兩者形象的巨大差異,玄女是光輝正面的黃帝之師,女魃則爲帶來旱災的妖魔。

筆者看來,兩種說法都有道理,卻也都有不足,因此筆者提出一種新觀點——九天玄女是女魃面向“先天大道”的轉化。理由如下:

一、二者事蹟的相似性,證明了其淵源關係。郝懿行在解釋“黃帝乃下天女曰魃”一句時,恰恰用到了《龍魚河圖》中“玄女”的說法,證明古人解經的傳統即是認爲“玄女”與“女魃”相關。

二、細讀故事的細節,也能找出兩者的一致性。如女魃本來不是妖魔,而是天女,且着青衣。玄女則是西王母身邊的神仙,而青色本身就與“玄”色接近。

再如,女魃無論是止雨還是帶來旱災,都與水相關。而九天玄女之“玄”就有“北方”或“水”、“水色”之意。兩則故事的核心都是“水”。

三、至於如何彌合兩個故事巨大的形象差異,筆者認爲,既然是神話,就應該側重於理解其象徵意義。

九天玄女娘娘(資料圖)

“水”之意象,代表人體的精華,也與人的情慾相關。

女魃本是天女,這一階段的她就如同青春期之前的兒童一樣,並無男女之慾;而捲入黃帝蚩尤戰爭後的女魃,則象徵着人們年齡漸長,後天的情慾污染了心靈,逐漸喪失了先天本有的純真。

先天真境變成後天的凡心情識,因此女魃不能返回天界了;同時也造成身體精華的流失,這就是所謂的“旱災”。最值得玩味的是天帝將旱魃安置於“赤水之北”。

赤,《說文解字》解釋爲“南方色也,從大從火”,“赤”的古字就像是一團燃燒的火。另一方面,郭璞闡釋“神北行”時說是“向水位也”。

合而觀之,“赤水之北”象徵着“水火既濟”。

旱魃到達了赤水之北,也就相當於後天之情慾歸入了先天的大道,從此情慾轉化爲大道的一種顯化,再不是那奴役人們、使人喪失理智的動物性本能了。

這是對女魃的一種淬鍊,只有不再迷失於妄心,纔算徹底地超凡入聖。因此,我們可以將女魃分爲三個階段看待:

一、天女階段,猶如未經淬鍊的嬰童般的純真。

二、旱魃階段,代表後天情慾的污染。

三、到達“赤水之北”後,經過淬鍊,後天情愛契合於大道,了道合真。

先天大道(資料圖)

理清了女魃的問題,再反觀九天玄女,一目瞭然。九天玄女正是代表着“大道對情慾的轉化”,代表着“超凡入聖”,這也就是玄女作爲“房中術”之神的根本原因。

提到“房中術”,不要過分臆想。陶弘景說:“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殺)人。譬如水火,知用者可以養生,不能用之者立死矣!”

可見“房中術”絕不是縱慾,而是一種潔淨精微的修行之路,其中充滿了岔路和歧途,不是普通人可以輕易嘗試的。

若是以“房中術”爲名行縱慾之事,其後果無異於三歲小兒玩弄利刃,只會損傷自身。對於普通人,如果能夠有所節制,忠貞自愛而琴瑟和諧,就是最好的情況。

回過頭來,再看玄女的“戰神”屬性,就不難發現:玄女所要戰勝的不僅僅是外在的賊寇,更是人性中的動物性本能的一面,使之同歸於道。

這也與中國文化一貫推崇的“內聖外王”之道相吻合。

(編輯:西銘)

聲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