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歷史上首位西行取經求法的僧人

他,曾遠至佛教盛地于闐,求得大乘佛法經典《大品般若經》。

他,爲促進西域與中原之間的的佛教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貢獻。

豬八戒?朱八戒!

吳承恩的《西遊記》讓大家記住了豬八戒這個角色。

反觀歷史,書中一同西行的豬八戒,在歷史能找到一位同樣是西行的僧人,而他法號:八戒。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歷史中的另外一位朱八戒

圖左小說《西遊記》豬八戒漫畫,圖右朱八戒法師(圖源網絡 侵刪)

白馬寺受戒、講經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夜宿南宮,夢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次日晨,漢明帝將此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表示這正是西方,佛的形象,漢明帝遂令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

白馬寺

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隨後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裏御道北興建僧院。爲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

八戒法師,俗名朱士行,是三國曹魏時代潁川地方的人,換而言之,公元203年出世的八戒法師,相較於公元602出世的玄奘法師,歷史上的八戒法師要比玄奘法師早上399年

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印度律學沙門曇河迦羅到洛陽譯經《僧只戒本》,並創行羯磨受戒,並在白馬寺設戒壇,八戒法師首先登壇受戒,他依法成爲比丘,這就與其之前僅僅以離俗爲僧,而未經依法受戒的僧人區別開來。

就此而論,八戒法師被公認爲是漢人中真正意義上最早的僧人,爾後,法師便在白馬寺鑽研《道行般若經》,並且公開授講,開中國歷史上中土僧人講經之先河。

西行求經

八戒法師在研習與講授《道行般若經》時,發現因爲傳譯者對經書的內容理解未透,進而把領會不透的內容進行刪略,使得經文脈絡模糊;且內容多爲直譯、一些地方詞不達意。法師也因此決定向西方去找尋原本,親自抄錄。

公元260年,年已57歲的朱士行踏上了西行取經之路,歷史上玄奘法師則是於公元629年纔跟隨八戒法師的腳步,前往西方求取真經。

八戒法師西出陽關,沿着絲綢之路,穿過茫茫黃沙的戈壁灘,一路上忍受着晝炙夜寒,風餐露宿的苦行。終於,八戒法師到了西行取經的第一站:鄯善(今新疆若羌附近)。

鄯善作爲佛法盛地,境內一直推崇的是小乘佛法,與他修行與追求的大乘佛法相駁,且當地的僧人並不遵守戒律,過着與俗人無二的生活。

但八戒法師很快在天山南路南道的東西交通要道于闐國(今新疆和田一帶)發現了驚喜,作爲西域佛教的中心和東傳中土的中轉站,儘管于闐國內盛行小乘佛教,對大乘教派極力排斥,但于闐是印度佛教東傳的必經之地、交通樞紐,因此佛教活動與典集也十分豐富。

八戒法師西行路線(圖源網絡 侵刪)

經過法師不懈的尋找,終於找到了《大品般若經》的梵文原本,並立即開始就地着手錄寫,經過整整二十二年,大師不費筆耕,於異國他鄉將這本共有九十章,總計六十萬言的《大品般若經》抄錄完畢,而此時的他以近八十歲高齡。

法師自知體力難以爲繼,便將凝聚自己心血的經書託付於自己的弟子弗如檀等人,囑咐衆人定要將經書送至洛陽,讓大乘佛法會在中土流行開來。而將佛經送至國內的過程中,由於于闐境內的小乘佛教僧人擔心《大品般若經》傳至中原,會造成大乘佛法的盛行,而稟請于闐國王出面阻止經書的傳出。

據傳,八戒法師得知經書送歸中原受阻,憤慨地將經書投入火中,以此證明送歸經書之決心,而整部佛經竟然在火中絲毫無損,國王因此被他的精誠所感,便同意其弟子送出佛經。傳說固然有誇大與修飾之嫌,但也並非空穴來風,所以從中也反映了八戒法師爲將佛經送回國內的不易與艱辛。

佛法永流轉,精神勵後人

弗如檀等人沿着法師來時的路,終於在公元282年將此經送至陳留倉恆水南寺(今河南開封市 ) 。直至公元291年,于闐僧人無羅叉和印度居士竺叔蘭共同傳譯出完整的《大品般若經》,取名爲《放光般若經》。

此經一經譯出,佛教僧衆奉若至寶,並迅速傳播開來,並對當時流行的般若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很多義學高僧和學者,如帛法祚、支孝龍、康僧淵等人都在《放光般若經》的基礎上作注或講解,形成兩晉時研究般若學的高潮。

儘管八戒法師只抄錄傳回了這一部經書,但其內容之多,其作用之大,影響之廣都是值得肯定的。

《大品般若經》(圖源網絡 侵刪)

黃沙鑑毅願,硃筆宏佛法。正是八戒法師爲心中執念,開孤身西行取經之先河。八戒法師的堅毅行爲激勵了後來的法顯、玄奘、義淨、真諦等法師的捨身求法,他們的執著探索帶來的是中國佛教的發展完善,他們的不懈追求、誓志捐身,爲促進西域與中原之間的的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

八戒法師爲證佛法,孤身西行取經。他的一生正是了“黃沙鑑毅願,硃筆宏佛法。青卷百千言,大乘經流傳”。

如此說來,與吳承恩《西遊記》一書中,作爲陪同與護送證道者西行的豬八戒,歷史中的朱八戒法師孤身求法的證道行爲,更加值得我們尊敬。(菩薩在線原創/整理,轉載需經作者授權。)

參考文獻:

陳楠楠,朱士行—漢地第一位開創中西文化交流的僧人,2010.

清揚,朱士行 絲路上西行求法的“第一人”,中國宗教,20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