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网上流传一段质疑紫菜可能是塑料袋冒充的视频,引发民众热议,不少人「谈紫菜而色变」。随后,相关部门迅速组织开展紫菜专项检查,通过现场检查,均未发现企业掺杂使用塑料或是塑料制品的现象,并证实「紫菜是塑料做的」等不实内容为人为恶意编造的,造成不少消费者恐慌。

虽然「塑料紫菜」已证实为谣言,仍有超粉对手中的紫菜有所疑虑,超哥教你几个鉴别真假紫菜的小妙招。

答案抢先看:

网上传出的「塑料紫菜」视频为谣言,目前并未发现紫菜为塑料薄膜制假的情况。

要想鉴别紫菜和塑料,若浸泡后的紫菜吸水;燃烧有类似毛发燃烧的味道;煮后体积增大,不完全浮于水面,则为真紫菜。

【不同生长期的紫菜韧度不同】

从一段谣言视频中看到,一女士紫菜撕碎浸泡在水里,并在视频中展示这紫菜拽不开,撕不碎,称「这肯定是用废旧的黑塑料做的」。

紫菜本身就是半透明的青紫色,乍看上去和黑色的塑料袋,特别是将其拉扯变薄后更像。这种视觉上的像也是导致大家产生误解的原因之一。

那这种「拽不开,撕不碎」的紫菜就是塑料做的?

事实上,一般紫菜分4次采收,即俗话说的头水、二水、三水(产量最大)、四水,四水以下的越往后口感越差[1],其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性质很可能使其的韧度上升,所以紫菜浸水后难以撕开可能是紫菜的质量不好导致的。

值得让民众安心的是,北京市食药监局近三年对紫菜进行抽检的结果显示,目前未发现样本中存在塑料薄膜制假的现象[2]。更何况把塑料做成「紫菜」的人力物力比真紫菜的生产加工还要高呢。

【紫菜和塑料的简单鉴别技巧】

紫菜的主要成分为粗蛋白(35.30%)、总糖(34.57%)、粗纤维(5.11%)[1],而塑料的类别有聚氯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3]等,用以下简单方法便能容易区别两者。

①浸泡法

真紫菜泡水后吸收水分,光滑;而塑料薄膜不吸水,表面有水珠。

②燃烧法

真紫菜主要成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燃烧会产生一种类似于毛发燃烧的味道,燃尽为残灰;塑料燃烧会熔化,滴油脂并有刺鼻的气味,残余物缩在一起[3]。

③水煮法

将未经浸泡的紫菜用水煮,煮前浮于水面,煮后体积略有增大,不完全漂浮在水面;塑料薄膜水煮前后体积不变,均漂浮于水面。

【总结】

把塑料做成「紫菜」的人力物力比真紫菜的生产加工还要高,不用太担心出现塑料紫菜的问题。

紫菜和塑料还是挺容易区分的,用浸泡法,燃烧法,水煮法就可以简单分辨。

「超哥话食」,教你识破谣言。

参考文献

[1]陈美珍,徐景燕,潘群文,高小燕.末水残次坛紫菜的营养成分及多糖组成分析[J].食品科学,2011,32(20):230-234.

[2]吴月辉.剥去这些流言的「科学」外衣[N].人民日报,2018-01-22(020).

[3]胡征.塑料薄膜的燃烧鉴别法[J].中国食用菌,1987(06):31.

作者:熊楚欣 赵力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