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加水就能跑?南陽引資項目遭質疑 新聞 第1張

浙江金華,青年汽車客車生產車間。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車加水就能跑?南陽引資項目遭質疑 新聞 第2張

車加水就能跑?南陽引資項目遭質疑 新聞 第3張

昨日,河南南陽,洛特斯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的氫能源貨車和客車。

新京報記者 雷燕超 攝

車加水就能跑?南陽引資項目遭質疑 新聞 第4張

龐青年 1958年1月出生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1986年,他創辦磐安縣橡膠廠,1993年任浙江杭通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1999年,龐青年出任金華青年汽車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集團黨委書記。

當地媒體報道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官方稱用詞不當被誤解;調查發現涉事青年汽車備受爭議

5月23日《南陽日報》“車加水就能跑”的報道引發熱議。南陽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稱,報道用詞不當,信息發布不準確導致誤解。

涉事企業青年汽車回應稱反應物和水通過催化劑反應實時制氫。專家稱,車輛加水就能跑,明顯違背能量守恆定律,“是一場騙局”。

青年汽車去年和南陽方面簽約,首期投資81.63億元,其中南陽市政府平臺出資40億元。

調查發現,青年汽車備受爭議,多地投資建廠未如期投產。董事長龐青年還被法院列為“老賴”。

新京報訊 “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5月23日,《南陽日報》頭版刊發“車加水就能跑”的消息引發熱議。

當地稱報道用詞不當導致誤解。涉事企業青年汽車回應稱反應物和水通過催化劑反應實時制氫。

南陽產出“水氫發動機”遭質疑

《南陽日報》這篇報道名為《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贊!》報道稱,“水氫發動機”在當地下線,“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南陽市委書記張文深“到氫能源汽車項目現場辦公時,為氫能源汽車項目取得的最新成果點贊”。

記者查詢發現,主導“水氫發動機”的是青年汽車集團,該集團官網介紹: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

有網友表示,水分解產生氫氣,氫氣再通過燃燒產生水,能量是守恆的。如果其他能量輸入,汽車根本無法行駛。

當地稱信息發布不準確導致誤解

昨日,南陽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回復新京報記者稱,目前該項目仍處於研發人員的驗證階段,並未正式生產,也未經過工信等相關部門的驗收。報道用詞不當,信息發布不準確導致誤解。

南陽工信局要求涉事的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寫情況說明,同時要求相關部門協調處理此事。

青年汽車集團總裁辦一工作人員稱,公司最近確生產出一臺“水變氫”的車輛,但對涉及的具體技術信息並不瞭解。一名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稱,此項目由南陽分公司牽頭,對細節並不瞭解。

青年汽車:反應物和水反應實時制氫

昨日下午,新京報記者來到南陽高新區的洛特斯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水氫車生產車間”,院內停着四輛白色的廂式貨車,有零星幾個工作人員在院內走動。車間為紅磚建築,面積有數千平方米。車間內兩條生產線分別組裝新能源公交車和白色的廂式貨車。

昨晚,青年汽車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公司與湖北工大聯合研發車載水解制氫的氫能源汽車,從2006年開始研發,2019年5月22日在南陽組裝下線。

“我們的車載水解制氫氫能源汽車不是光加水的,是反應物在我們研究的催化劑作用下,和水反應實時制氫,氫氣經過氫燃料發動機產生電,再通過電機驅動車輛,使車輛行駛。反應物和催化劑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我們生產廠家回收反應物和催化劑再利用。”

青年汽車表示,目前,正在進一步做車載水解制氫系統的可靠性和使用年限試驗,使用年限與車輛一致後,按國家規定程序申報產品公告後推向市場。

■ 追訪

青年汽車稱南陽項目預計銷售收入300億

昨日,南陽市高新區管委會一名楊姓主任告訴記者,南陽市、高新區都曾與青年汽車簽訂框架協議,“是當地的招商引資項目”。

南陽市高新區官網信息顯示,2018年12月28日,南陽高新區金華青年汽車氫能源整車項目簽約。項目首期投資81.63億元,用地1000畝,預計2020年建成投產。項目達產後預計銷售收入達300億元,利稅超百億,增加1000多個就業崗位。該項目首期投資81.63億元,其中南陽市政府平臺出資40億元。

上述項目的工商登記資料顯示,金華市青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南陽高新區投資有限公司在2018年11月27日註冊了南陽洛特斯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億元,前者認繳金額1.02億元佔股51%,後者認繳金額9800萬元佔股49%。青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兩大股東分別是何雅琪與龐博尹,他們是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龐青年的家人。

對於“南陽市政府平臺出資40億元”,上述楊姓主任解釋,因為青年集團的設備等未到位,目前只有部分前期投入。

南陽市高新區官網公佈的2019年重點工作臺賬中,要求各部門在2019年3月31日前協助完善南陽洛特斯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開始正常運行;完成租賃廠房、辦公樓裝飾改造,完成生產設備安裝;按協議約定股東資產資金投資到位,啟動新廠區立項、規劃、設計;協助落實氫能源大巴1000輛、氫能源物流車5000輛訂單合同。

另據南陽市招商局網站信息,3月11日下午,南陽市委書記張文深,在南陽賓館接見浙江金華青年汽車集團主席龐青年先生一行11人。“會上確定了市交通局、公交公司抓緊洽談先期採購200臺新能源公交大巴。”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南陽市政府採購中心信息顯示,南陽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向南陽洛特斯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採購青年牌 JNP6103BFCEV燃料電池城市客車72輛。客車單價120萬元,成交總金額為8640萬元。整車質保三年,電池、電堆、電機、電控、氫氣系統及配套設施8年或50萬公里(兩者以先到為準)。

高新區管委會方面稱,銷售及採購經過審批。

2017年青年汽車稱已有水制氫燃料車

記者檢索發現,早在2017年8月,青年汽車就宣佈全球首輛水制氫燃料電池卡車下線。當時有媒體報道稱,該車的車頂安置一個蓄水箱,車內的特殊轉換設置可以將水轉換成為氫氣,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產生電能,然後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使得汽車行駛。

當時龐青年表示,水氫燃料車的最大祕密,也就是科技成果,是一種特殊催化劑,在這種特殊催化劑的作用下才能將水轉換成氫氣;最終實現水氫燃料車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續航里程就能超過500公里,轎車可達1000公里的驚人表現。

當時就有人質疑稱,從化學反應的角度看,在電解水的過程中催化劑只起到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作用,其本身並不發生損耗,因此青年汽車的水氫燃料車在不加油、不充電的情況下如何實現電解水讓人費解。

■ 專家說法

加水車就能跑 違背能量守恆定律

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教授孫柏剛認為,純的水變油或使用神祕的催化劑把水變成氫氣,這都違背能量守恆。“純水變成氫氣作為動力,就和過去的水變油一樣,這是不可能的,是純忽悠。”

孫柏剛教授介紹,水變氫氣作為汽車能源的通常可能有三種途徑,第一種是水中添加甲醇變甲醇水溶液,第二種是添加硼氫化鈉反應產生氫氣,第三種是水中加入鎂粉或鋁粉,也可制氫。但上述幾種添加的是反應物並非催化劑,發生反應也都需要一定條件。其稱,以上三種途徑已是多年前的技術,並不是什麼值得業界關注的“新鮮玩意兒”。

此外,孫柏剛教授認為,對於這類信息的傳播會傷害到整個行業。“不明真相的人覺得做這個事情很簡單,政府官員不懂,媒體也跟着起鬨,這對我們行業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科普作家方玄昌認為,就目前的信息來看,“水制氫”明顯違背熱力學第一定律的“永動機”。其介紹,在制氫過程中,水只是介質,本身是不能產生能量的。催化劑也只是活化介質,終究需要能量。“必須回答一個問題,能量從哪兒來?如果只要加水就可以跑,那就是百分百的騙局。”

方玄昌稱,“水變氫”、“水變油”是多年來反覆出現過的“忽悠”,曾有不少地方政府和企業都上過當。浙商陳金義也曾投入上億元研發“水變油”,最終失敗。也有學者遭“忽悠”,吉林大學的金欽漢教授參與簽字“水變油”項目被撤去行政職務,並被告誡不得參與水變油相關的研究活動。

■ 縱深

青年汽車曾因騙補貼被工信部處罰

2001年1月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下設商用車集團、乘用車集團和汽車部件集團三大子集團,是一家生產、銷售NEOPLAN客車、MAN重型卡車、蓮花轎車及汽車零部件的綜合性汽車工業集團,均由龐青年實際控制並出任法人代表。

2014年,青年汽車將方向瞄準新能源汽車。龐青年曾表示,從2008年奧運會以後,青年汽車就開始研究電池。龐青年曾介紹,與常規的鋰電池相比,青年汽車研發的納米碳鋰物理電池,不但不易起火不易爆炸,還能在5分鐘內快速充滿電,壽命10年以上,使用成本極低。

但青年汽車也存在諸多問題。2017年2月,工信部針對新能源汽車騙補企業開出罰單,對金華青年汽車等7家騙補車企的行政處罰決定,包括撤銷這7家汽車製造商生產騙補產品的公告,取消其相關騙補產品的生產資質;暫停這7家公司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的資質,並責成上述企業進行為期2個月的整改。

當時,青年汽車被處罰的原因是其2014年銷售給上海巴士公交(集團)有限公司245輛新能源汽車,實際安裝電池容量小於公告容量,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不一致。

但另一方面,青年汽車仍向政府申請巨額補貼。新京報記者在工信部網站查詢到的“2017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補充)清算審核車輛信息表”上看到,金華青年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對7種型號,共計343輛新能源汽車申報推廣,共計申請清算資金7417.98489萬元,但因“未接入國家監管平臺”“國家監管平臺累計行駛里程不足2萬公里”等原因,被全部核減為0。

青年汽車多地投資建廠但未如期投產

據新京報記者瞭解,多年間,青年汽車曾經在浙江海寧、江蘇連雲港、貴州六盤水等多地設立青年蓮花乘用車項目,但均未有一家成形。

2006年,青年汽車與馬來西亞寶騰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正式進入乘用車領域。按照當時的方案,青年汽車集團與寶騰旗下控股的蓮花工程公司合作,將共同推出多款涵蓋轎跑、家轎、MPV、SUV在內的乘用車。同年,青年汽車宣佈在山東泰安投資28.32億元建立生產基地生產蓮花汽車,產能15萬輛。但直到2008年,該基地才投產出首款蓮花轎車。2014年,這一項目因經營不善停產。

2010年,青年汽車與寧夏石嘴山市政府達成協議,計劃投資267億元打造石嘴山汽車項目。青年汽車承諾在石嘴山建設年產21萬輛重型卡車、10萬輛蓮花轎車、51萬臺大型汽車發動機等項目,石嘴山市政府將為其提供擁有採礦證的煤礦。但在青年汽車進入石嘴山多年後,汽車項目毫無進展,但靠出售煤炭資源獲利10億元。

2011年8月18日,青年汽車與鄂爾多斯市政府、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政府簽訂投資協議,投資90億元在鄂爾多斯生產蓮花乘用車,計劃總共年銷售548億元,利稅200多億元。彼時雙方協議約定,在青年汽車客車項目第一臺整車總裝下線後60天配置不少於1000萬噸,剩餘資源在項目彎沉廠房建設、設備進場安裝、總投資完成50%後,鄂爾多斯市將配置給青年汽車6億噸煤炭資源。

同年8月26日,青年汽車再與鄂爾多斯市政府、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政府簽訂投資協議,承諾在鄂爾多斯投資瑞典薩博汽車AB項目,計劃投資200億元,並計劃年銷售1126億元,利稅高達332億元。這次雙方協議約定,在薩博AB項目土建基礎工程出零米、主要設備訂購完畢後,鄂爾多斯市將配置給青年汽車集團AB項目的煤炭資源或開採礦權分別為7億噸和6億噸。

但後來,青年汽車被指虛構成功收購瑞典薩博汽車的事實,欺騙鄂爾多斯市政府。根據法律文件,鄂爾多斯方面以詐騙罪報案並獲得立案。

公司實控人龐青年關聯風險達1624條

工商信息系統顯示,龐青年控股的企業有26家,其中1家吊銷,7家註銷,剩餘18家存續或者在業的公司主要分佈在汽車和進出口貿易領域。目前,青年汽車集團的自身風險有224條,關聯風險有829條;龐青年本人的自身風險有272條,關聯風險有1624條。

天眼查數據顯示,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被34次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最新一次為今年2月25日。判決書顯示,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拖欠貸款,將近5年未支付。法院認為,該公司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因此將其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5300餘萬元。由於拒不執行拒不申報,龐青年也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2019年5月16日,因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對龐青年及其一家控股公司金華青年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發了限制消費令。

天眼查數據顯示,龐青年名下共有73家公司,這些公司被法院強制執行56次,行政處罰5次,被列入異常經營名錄74次,被最高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158次,涉及的法律訴訟多為買賣合同糾紛。龐青年及其名下公司以及相關股東股權凍結記錄24條,所涉資金龐大。2018年,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凍結龐青年本人持有股權、其他投資權益的數額3615萬人民幣,凍結期限自2018年1月24日至2021年1月23日。

此外,由青年汽車集團注資的金華青年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寧夏三慶特種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磐安青年汽車有限公司、鄂爾多斯市青年汽車有限公司均是最高人民法院所公示的失信公司。其中,2015年至2018年期間,寧夏三慶特種汽車製造有限公司4次因未按規定提交年度報告信息而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2018年11月21日,因該公司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屆滿3年仍未履行公示義務,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2017年7月6日,金華青年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曾因提供不真實統計資料而受到浙江省統計局行政處罰。

新京報記者 雷燕超 康佳 李一凡 蔡妍霏 陳維城 樑辰 陸一夫 張熙廷 張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