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不是神,

請不要片面地相信母愛的神話。

產後抑鬱

最近,日本宣判了一起母親摔死11個月幼子的案件,案件之慘引起日本民衆極大關注。

幼兒尚在襁褓,還未來得及看清、認識這個世界,就被剝奪了生命,剝奪者甚至還是本應最愛自己的生母,實屬人間慘事。人們對這位母親的指責、咒罵聲不斷。

但隨着案情推進,人們又發現她也着實很悲慘。

這位母親名叫松下園裏,她原本很喜歡孩子,生育困難的她經過長期的不孕治療,才終於誕下三子,上天憐愛,一次就賜予了她三個小天使。

小天使剛來到這個世界時,還都發育不良,體重偏輕,但都旺盛地保持着生長力,當時的松下充滿母愛,“看着他們那麼努力地活着,心中充滿了疼愛”。

但養兒方知其中難,如今的家庭養一個孩子都得兩家老人加上媽媽齊上陣,更別提養三個。松下已經到了30歲,體力上稍弱,三個孩子加起來一天至少得喂24次奶。

半夜哄哭鬧的孩子是最讓新手媽媽們頭疼的事情,非凡君曾半夜被親戚家的嬰兒吵醒,當時真的感激母上當年沒有一把掐死吵鬧的我。

餵奶的工作不可替代,但此外的育兒工作着實需要家人共同替媽媽分擔,可怕的是,松下孤立無援。她本想求助老家的父母,但父母整日也得操勞家裏的小餐館,脫不開身。

好不容易捱了幾個月,松下的丈夫終於申請到了半年的產假,松下以爲苦日子終於到頭了,可沒想到丈夫笨手笨腳的,換尿布指望不上他,連抱孩子也不行,他一抱孩子就哭,丈夫只能幫着做些家務。

松下還是隻能親力親爲,她每天的睡眠時間只有一小時,有時候三個孩子同時哭鬧,她都無從下手。長期缺少睡眠和繁重的育兒日常,讓她患上了產後抑鬱症。

她只要一聽到孩子的哭聲,就下意識地感到痛苦,心跳加速。尤其是次子綾鬥,最讓她崩潰,相比另外兩個孩子,綾斗的身體狀況不佳,生長緩慢又經常吐奶,總是哭鬧。

時間一長,松下漸漸對次子厭惡起來,但她身爲母親又對自己的心理感到可恥,“無法像愛另外兩個孩子一樣愛綾鬥,這樣的自己太過分了。”這樣反覆糾結、對立的情緒更加重了松下的抑鬱症。

但她本人並未發覺,遺憾的是,當地援助機構也未意識到,在生產前,松下就因爲是多胞胎而去市政府諮詢過,但工作人員只發給她一些簡單的育兒手冊,沒有得到和多胞胎相關的育兒指導。

保健師也曾給過意見,可以把孩子託付給家庭支援中心,但松下連同時帶着三個孩子出門都辦不到,沒法提前去面試,最終還是放棄了。

丈夫休完產假,松下要承擔起全部的育兒、家務工作。這天,她剛送完丈夫出門上夜班,回家就聽到次子的哭聲,她突然心跳加快,並涌起一陣強烈的噁心。松下如同往常一樣,抱起孩子哄了一會,但孩子仍哭鬧不止。

松下氣得把孩子扔在地上,孩子吃痛哭得更厲害,松下又把孩子抱起來,然後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幾次往復讓她的怨氣得到了發泄。

可孩子卻沒了聲響,冷靜下的松子叫了救護車,在救護車趕到前的九分鐘,她一直抱着孩子,爲他做心臟按摩。

可這爲時太晚,

綾鬥頭部骨折,已經完全失去意識。

兩週後,綾鬥在醫院去世。

此刻的松下終於醒悟,她才發覺自己犯下不可饒恕的罪惡,她在法庭上哭着向死去的幼子謝罪:

“我很愛綾鬥。

他是我心愛的孩子這個事實從來沒有變過。

把一個沒有任何過錯的孩子的未來奪走,

真的非常抱歉。”

最終法院判決,案發時松下雖處於嚴重的產後抑鬱狀態,但抑鬱對於松下園裏的行爲影響有限。當地行政機構及衛生機構未能及時提供幫助,也不能減輕鬆下園裏的罪責。

由於性質惡劣,且被告人具備承擔全責的能力,最終松下因傷害致死罪被判決 3 年半有期徒刑,不過這比檢方提出的6年刑罰已是減緩了。

這是很多民衆的期願,一位同樣育有三胞胎的媽媽直島美佳發起了爲松下緩刑的署名活動,參與者超過三萬人。人們呼籲支援母親——

”讀着新聞眼淚就出來了。

要照顧一個孩子已經很艱難了,

三個孩子完全超過我的想象。

父親到底都在幹些什麼?

這位母親需要的不是刑罰而是支援!“

”產後我得到了丈夫和母親的幫助,

雖然只有一個孩子,

但也差點被孤獨和痛苦擊垮。

請不要片面地相信母愛的神話。

爲了所有即將出生的孩子,

請好好支持母親們。

三年六個月的囚禁對於一個長期患有抑鬱症的母親來說,或許重了,可對於一個無辜幼子,再長的囚禁也換不來生命的復甦。

據統計,我國產後抑鬱的發病率高達14.7%,這意味着每7個產婦中有1人得過抑鬱症,可大多數人都沒有進行過治療。

人們都以爲這只是無關痛癢的小病,甚至連病也算不上,直到越來越多的弒子慘案引起注意。

42歲的安德烈婭•耶茨,在丈夫出門上班後,親手將5個孩子一個個溺死在了自家的浴缸裏,5個孩子中,最大的7歲,最小的只有6個月。高密度的育兒讓她崩潰;

與婆婆吵架後,女子先後兩次將5月大孩子舉過頭頂,摔在地上,孩子當場身亡;

一位38歲的媽媽抱着只有7個月的女兒,從24樓一躍而下,當場死亡;

廣西一位產後抑鬱症的媽媽在與丈夫發生口角後,把兒子從31樓丟下去,隨後自己也跳了下去;

德州市齊河縣趙官鎮黃口村,一位母親連捅自己剛出滿月的孩子60多刀,嬰兒在送醫路上不幸身亡……

類似的案件不斷髮生,這些媽媽多數都是因爲和丈夫發生口角,丈夫長期沒有分擔育兒工作,最終導致慘案,可她們不是需要一個不哭不鬧不需要照顧的嬰童,而是需要一個健康的婚姻生活。

北京陸軍總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肖利軍說過,“婚姻狀況是誘發病情的最大危險因素,婚姻關係、夫妻關係、婚姻質量都會對產後抑鬱有很大的影響。”

但同時,並不是所有的產後抑鬱都與家人的漠視有關,發病的因素還與激素、內分泌、遺傳、性格等相關,其中家族精神病遺傳的因素大概佔30%—40%。

更需要我們改變認知的是,產後抑鬱並不是只屬於女人的“矯情”,如果是男人面臨同樣環境也有可能患上產後抑鬱。

在英國,單親父親約翰就因爲難以忍受艱難的養育工作,在兒子滿三歲之際,他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年僅41歲。

世間的女人們頂着母親這個稱號,付出了所有,也犧牲了所有,卻被視爲是分內之事。

也許當我們都能感恩母親們日復一日的操勞,都能正視女人們的偉大,產後抑鬱才能從根源消減。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