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現場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現年76歲的美籍華人程宇平23歲去往美國,至今已有50餘年。回到祖籍內江,他不僅用一口四川話訴說對家長的嚮往,還帶回兩幅從未公開的張大千真跡,第一次向世人透露了國畫大師張大千與其父程有秋在臺灣一段深厚情緣。

3月30日,程宇平先生張大千書畫作品捐贈儀式在張大千紀念館舉行,一幅《壽桃圖》,一幅《君之鄉裏吾鄰裏》,將海外遊子程宇平與祖籍四川內江重新聯繫在一起,讓張大千真跡重回家鄉懷抱,帶給許多人感動和驚喜。

“第一次來內江,我真切感受到自己回家了。”在捐贈儀式上,程宇平高興地說。當雙手徐徐展開張大千行書作品《君之鄉裏吾鄰裏》時,他激動得手有些顫抖。

“那一年,張大千先生一行人至臺灣遇到我父親程有秋,同是內江人,都說着一口四川話,雙方一見如故。父親借屋給張大千先生暫住,自此建立了深厚感情。離開後,張大千不遠萬裏寄回來一幅國畫《壽桃圖》和一幅《君之鄉裏吾鄰裏》書法作品給他,表達對父親的祝福和感激。”

程宇平表示,父親程有秋祖籍四川,世居隆昌,1908年生,1949年到臺灣梨山,數十年來思鄉情切,因此面對張大千倍感親切。

程有秋從1970年收到張大千寄來的墨寶後,便一直將這兩幅作品掛在家中牆壁上。直到1996年他去世,臨終前交待後人一定將作品“歸還”內江兒女,讓更多人去瞻仰大千書畫風采,傳承大千精神。

30日上午趕到內江,程宇平第一件事便是捐贈《君之鄉裏吾鄰裏》書法作品,協議由張大千紀念館永久收藏,用於傳承、弘揚大千書畫藝術;同時,委託張大千紀念館代管國畫《壽桃圖》,用於展示研究。

他的這一舉動,引來許多人關注,捐贈儀式現場相機“咔嚓”聲響個不停,掌聲雷鳴。

捐贈儀式結束,完成父親遺願的程宇平也如釋重負,笑容更加輕鬆,對於被授予“內江市榮譽市民”的稱號,他表示非常榮幸。

“"歸還"作品只是第一步,未來,我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大千先生風采,比如我們的後代,比如在其他國家的中國人,用作品說明大千先生愛國愛家的情懷,讓更多人知曉這段異地偶遇老鄉的佳話。”

12全文閱讀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