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欣荣(花莲慈济医院院长)
摄影/花莲慈济医院提供

     三月中旬,我参加了两场研讨会,一场是在「2019 台湾医疗院所空气品质净化研讨会」分享花莲慈济医院改善院内空气品质的具体成效与经验;另一场是在「2019 防癌高峰论坛」谈「脑癌的早期诊断与最新治疗趋势」。

     相对于台湾其他县市,花莲的空气很好,有口皆碑;在台湾各大医院,花莲慈院的空气品质好,也是不遑多让,这可是有经过认证的喔。

     尽管「室内空气品质(IAQ) 管理法」在二○一五年底才开始执行,但自二○一二年十一月公告后,花莲慈院即于二○一三年起积极推动院内空气品质自主管理,借由建筑智慧化改善来建构医院内部管理模式。在历经三年的智慧化环境感控成果应用,发展出结合环境控制与能源管理的室内管理模式,打造出兼具专属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品质管理系统,赢得SNQ 国家品质标章的认证。

     悬浮微粒是空气传染的重要媒介,也是医疗院所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途径。花莲慈院的空气品质管理措施,也突破只在回风口装设二氧化碳浓度感测器监管的传统方式,搭配门诊系统取得人流资讯,花费近七百万元打造室内智能健康环境能源管理系统,并应用人工智慧技术,持续分析现场空气品质环境因子,建构智慧化主动控制管理模式,使空调系统得以及早因应、适时提供合理的外气量,以维持时时良好室内空气品质的成效,同时还可省电节能。至今,院内空气品质包括细菌浓度等法定标准符合率是百分百,后续还将朝建置甲醛、PM10、细菌、真菌等多准则感控模式来努力。

      我们不仅打造健康、安全的医疗环境,近年更积极提升医疗品质。在「脑癌的早期诊断与最新治疗趋势」讲座中,就有人问「脑瘤可以预防吗?」我的建议是在四十岁后的健康检查可加脑部核磁共振造影(MRI),这能筛检脑瘤,还能早期发现中风、脑萎缩、认知衰退等脑部问题。

     年过四十以后,皮肤开始有点皱纹,我们看得到;身体内的器官有没有开始老化,却看不到。这也是十多年来,我积极鼓励民众要定期健康检查,尤其是透过高科技健检来检测潜藏病因;包括脑血管症病(CVA)、冠状心血症病(CAD)、 癌症(Cancer) 等我常说的3C 疾病。

     不过大部分人都会注重心血管与癌症的筛检,却常常忽略脑血管。中年之后,常见的脑部疾病很多,如脑积水、脑大小血管阻塞、巴金森病、失智症等,只要透过脑部MRI,就可以找出这些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如果是脑积水,可以手术引流;巴金森病、血管阻塞、失智症,则可以吃药控制。

    台湾一年约有二千多例脑瘤病例,发生率低但存活率也低。相对于很多癌症,脑瘤似乎让人束手无策。很多病人早期没有症状,也缺少有效的预防方法,往往等到出现头痛、半身麻木无力、视力模糊、言语功能和记忆变差、走路不稳或性格大变等症状时,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曾有位病人在健检时加做了脑部MRI 检查,发现脑部颞额叶交接处大脑皮质有个一公分的阴影。因病人没有不适,故依照医生建议在三个月后回诊追踪。结果阴影已增为三公分,确诊为脑瘤。因为发现得早,开刀后,病人至今仍健康的生活著。

    近年国际神经科倾向建议,年过四十的人健检应考虑加做脑部MRI。因为脑瘤的最佳疗法就是早期发现并尽速切除。早期脑瘤易干净切除,也比较不会损及功能。这十几年来,周边亦有不少亲朋、同仁因为这个3C 健检概念,掌握心、脑、肺的健康状况,甚至因早期发现病灶及早介入治疗,而避免悲剧发生。

     而长者脑部退化大多会出现记忆力退化,步态不稳且动作缓慢,或频尿甚至失禁等症状,多是失智症、巴金森病、水脑症或脑部小血管疾病引起,有可能是单一疾病,也可能同时罹患二个以上的疾病。有的病人依照症状看了多科医师仍无法获改善或控制症状而陷入迷惘。

    我的父亲在四、五年前脑部曾经撞了一下,初期只是出血,但很快就出现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记忆逻辑都出了问题。之后诊断是水脑症,经过腰腹腔引流手术治疗及复健治疗,现在快九十岁,甚至还能够带著我妈妈出游。

    不要小看平时的小毛病,有些人可能觉得只是头晕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严重的小血管阻塞所引起的头晕,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小血管多次梗塞还可能造成失智症,临床上常以记忆丧失、心智迟缓及认知功能异常表现,病人的个性也可能改变,出现情绪障碍。

    另外在生活中,我也建议四十岁以上的朋友,逐渐清淡饮食或素食,最好每天都能运动三十分钟以上,像是跑马拉松的人,脑干细胞会比不运动的人增加三倍。再来,控制好血脂、血压、血糖,就有机会延缓老化;再加上定期健康检查「保养」,在健康道路上不亮红灯。【本文获人医心传授权刊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