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各類選秀節目的冠軍混的都不如最後的亞軍和季軍火?」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題主只把亞軍季軍發展比冠軍好的例子舉了出來,但是還有很多冠軍發展得比亞軍季軍都好的例子啊:

比如,2005 年的超級女聲冠軍李宇春,發展得就比亞軍周筆暢、季軍張靚穎要略好一些,2006 年的超級女聲冠軍尚雯婕,發展得就比亞軍譚維維好略好一些。當然,05 06 的超女太火了,選手水準也高,發展差距拉得不太明顯——

那 2013 年的快樂男聲的冠軍華晨宇,發展得則比亞軍歐豪、季軍白舉綱明顯要好吧?中國好歌曲第一季的冠軍霍尊,發展得比亞軍莫西子詩明顯要好吧?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的冠軍張碧晨,發展得也比亞軍帕爾哈提、季軍余楓明顯要好吧?

所以,實際情況是,這麼多選秀節目里,有些冠軍混得比亞軍季軍好,有些冠軍混得沒有亞軍季軍好,各種情況都有。

造成這種情況有兩個層面的原因:1、決賽名次不一定能準確反映選手能力;2、選手能力不一定能決定發展狀況。

先說1、「決賽名次不一定能準確反映選手能力」:大多數選秀節目的淘汰率都很高,需要經歷一個相對漫長的節目周期,最終選出一二三名。很可能選到最後的階段,選手之間的差距已經很接近了,那麼有可能是選手能力之外的一些因素主導了最終比賽結果,比如,選手的人氣值(有實力的選手會自己組織粉絲投票)、選手是否願意簽約(通常冠軍都要和某個公司的經紀合約捆綁,如果你不願意簽約的話就會淘汰你)、選手精力體力是否跟得上(漫長的賽季比到最後很容易崩潰,發揮失常),等等。

再說2、「選手能力不一定能決定發展狀況」:娛樂圈對於歌手的要求是全方面的,不僅需要你有良好的條件和過人的能力,還需要你有能夠與團隊和商業夥伴溝通合作的能力,以及面對誘惑合理安排資源的能力(比如兩個活動的檔期衝突了,你選露臉但是沒錢的公益宣傳,還是悶頭掙錢的商演?)。有些冠軍選手在比賽階段一枝獨秀,但是比賽結束後,可能在作為職業歌手這個階段遭遇了一些挫折,發展得就會沒有同期的亞軍季軍順利。

所以,對於選秀歌手們而言,事業發展的路上偶然因素太多了,即便拿了冠軍,還是要時時留意處處小心。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些大型比賽還是很能體現選手水準的。總體看來,那些冠亞季軍的發展,通常要比四五六名,七八九名要好得多。換言之,能衝進這些大型選秀節目的決賽階段的,都是人中龍鳳。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題主首先產生了一個邏輯上的錯誤。自05超女引爆選秀市場以來,十幾年前的選秀節目累積起來數以百計,這麼龐大的統計基數,出現個把亞軍季軍火過冠軍的情況,是非常正常的。並不能以此倒推出冠軍總是不如亞軍季軍火的結論,很容易舉出大量反例。還有多少人能記得張碧晨得冠軍的那年,亞軍季軍是誰?又有多少人能記得華晨宇戴上冠軍桂冠的時候,誰站在他身旁呢?毛不易正紅得發紫,《明日之子》其他選手的名字,又有多少人記得?過去不到半年而已。

歌手、演員能不能火,能火多少年,實在是件變數太大的事情了。業務能力、個人性格、公司實力、運作策略、乃至於運氣,都有可能對個人命運產生巨大影響。當這些因素纏繞在一起,結局如何,就更是難以預料了。

選秀名次,就和考試名次一樣。能夠根據考試名次來斷言一個人步入社會後的命運高下嗎?稍有社會經驗的人都會知道這很荒唐。這是兩套截然不同的評價體系。

再者說,這堂考試本身的排名結果,也往往不是選手真實水準的精確反映。例如選手的人氣高低、選手的身體狀態能否跟上、選手是否願意與賽事組織方簽約,都會對賽果產生影響。

總而言之,一個藝人的發展道路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偶然因素,很多時候超出個人的控制能力。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這句話在演藝界,可謂尤其適用。


這個問題與歌手拋開選秀節目以後的境遇有很大關係,你可以假設冠軍就是比亞軍、季軍水平高,但選秀過後,所有的輝煌都成為過去時,這時候,誰被唱片公司看中、包裝,誰自己能創作優秀歌曲,或是得到某位詞曲音樂人的賞識,給他寫歌,那他就會有大的發展,甚至大紅大紫,而冠亞季軍的光環已經不重要了,它不可能跟你一輩子,你後續沒有作品,就算拿遍所有冠軍都沒用。因此,冠軍不一定混得好,亞軍季軍不一定發展的不好,就是沒進前十的選手,以上的條件具備了,也可能火起來。


記得瞿穎也是模特亞軍,紅火得不得了,而冠軍早巳不知幹什麼去了。為什麼?原因各有各的不同,出發點不同,決定她們的去向。很多明星,歌星,笑星,什麼星星,只是把拿冠軍當作一種進身的手段,功成名就了,找個好單位,捧著鐵飯琬,衣食無憂,又何必強顏歡笑,歺風露宿呢!再找個好伴侶(有錢有勢最不)則萬事大吉了。娛樂圈的殘酷競爭,早已不是什麼秘聞了,看得透的人及時抻身早,看不透的人隨波逐流,任憑風吹雨打,紙醉金迷,燈火酒綠,得過且過。


實力上來說,一二三的差距是很小的,甚至可以說沒有,戓各有所長,比如有的更擅舞蹈,有的更擅唱功,有的更擅表演能力。但比賽就是比賽,必須根本當時的需求分出一二三!而做冠軍,一般都有一種使命感,就是代表那個電視台,不能隨便參加別的公司的演出(說白點就是簽約限制,也所以導致很多有個性的都寧願選擇深造,暫時退出舞台),所以說,對冠軍來說,限制會令他們更縛手縛腳的,而實力本身就相差無幾,這麼一限制,二三名後的相對更自由,各種簽約,各種演出,曝光率大幅增加,所以。。。就是這情況!!


我覺得你說的有點偏頗,你拿冠軍和後面所有的名次比本身就不公平,第23456789或者總有個出名的吧,就相當於nba選秀,狀元固然是可以的,但是每年的最佳新秀也不一定是狀元,利拉德是第6,小斯第9.,杜蘭特第2,埃文斯第四,考辛斯第5,你這個問的就有問題,拿第一名和所有的名次比本身就不公平


我覺得這是個很普遍的情況。不光中國,外國也有這情況。選秀冠軍是比賽期間內一段時間發揮好的。當然也有憑關係黑幕奪冠的,比如某界好聲音。而以後在行業內的發展,就要看實力,運氣,包裝等一系列工作都到位才能持續有好表現。短跑好的不一定長跑也好。


本來參加這種選秀 冠軍不是最重要的 而是辨識度 話題性 觀眾緣 再通過出鏡率把這些體現出來 就火了 要想一直火下去 更重要的 是對自己的定位 包裝 等其他營銷 運作類的功夫了 冠軍雖然出鏡率最高 但只是體現硬實力 卻左右不了老百姓喜歡誰


1,選秀節目太多

2,信息發達,明星效應也進入了快餐時代

3,所以,有特色的,另外更重要的一點,遇上好的作品,或者有後台力推的,露面多。也就知道的多了。


這問題簡單,冠軍這東西無非就是個形式。得到這冠軍頭銜有個毛用啊!如今主要看個人影響力和魅力,觀眾要你火就會火,觀眾不搭理你,欣賞不來,你是冠軍也就那樣。而且這東西還要看有人會包裝和推你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