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晶元產業的江湖上,並非一成不變,搶佔未來制高點,搶佔未來商業機會,就有機會換道超車。

每一次應用場景的變遷,都會孕育新的技術平臺的變革,也是孕育新的企業巨頭的機會。現在又到了貝爾節點將發生作用的時候了,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將需要新的系統架構。

在物聯網前期的嵌入式系統的產業裏,目前採用比較多的是ARM的處理器架構,數據顯示在嵌入式領域有75%的系統設計是採用了ARM公司的微處理器架構。ARM是由ARM公司擁有的精簡指令集(RISC)處理器架構,由於具有節能的特點,非常適用於移動通信、嵌入式系統設計,所以在移動互聯網和嵌入式系統領域成為主流。ARM所採取的商業模式是IP授權,它的架構授權有三種模式:架構層級授權、內核層級授權、使用層級授權,架構層級授權在獲得ARM公司授權後可以對ARM架構進行大幅度改造,使用層級授權是隻可以用但不可以修改。

在物聯網領域另一個後起之秀是RISC-V,它是2010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David Peterson(2017年兩點陣圖靈獎得主之一)和Krste Asanovic領導開發的開源指令集系統架構,通過將核心指令集以及其CPU設計的IP開源,很大程度上改變運算平臺晶元的設計生態。RISC-V由RISC-V基金會管理,包括西部數據、英偉達、谷歌等矽谷巨頭都加入RISC-V基金會。因為它是免費開源的,而且可以靈活地進行修改並加入新的功能,所以RISC-V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採用。根據IPnest的調研,ARM公司在2017年的IP授權收入下滑了6.8%,原因之一是因為RISC-V加入了競爭。

RISC-V是我國發展運算平臺晶元產業的新機會,我國如果能夠抓住RISC-V,就有機會實現物聯網晶元產業的逆襲。方之熙透露,目前在矽谷,越來越多的初創企業採用RISC-V,而且RISC-V非常適合小公司,除了免費,而且修改外圍也可以不上傳。但這樣既有好處也存在問題,因為大家都可以修改而不上傳,就容易面臨碎片化的問題,就很難形成廣泛接受的通用運算平臺。如果有一個大公司來接手,它的發展命運就有點像當年的安卓,由於有谷歌的接手和控制,安卓就能維持持續化發展和規範化標準。RISC-V的勢頭正冉冉升起,如果中國通過大力支持RISC-V,並成為其中開源的最大貢獻者,共同搭建一個基於「開源架構」RISC-V的晶元公共服務平臺,面向國內外用戶提供各種軟硬體設計的公共服務。通過免費而高效的服務來控制這個架構,從而使國內從技術的追隨者、採用者,演變為主動推動者、建設者,形成以我國主導的「物聯網晶元生態系統」,換道超車,在物聯網時代獲得逆襲。況且根據以往的貝爾定律的經驗,一旦新的運算平臺生態系統確立後,將會「反噬」上一代運算平臺的市場份額。我國如能執此龍頭,就能領導物聯網運算平臺潮流,擁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包括信息安全機制),並可推廣到其它領域的晶元上去。如此一來,可望形成與X86、ARM三足鼎立的局面,不再受制於人。

印度政府在矽谷印度藉高管們的影響下,已經看到了這樣的機會,印度政府從2011年開始實施處理器晶元戰略計劃,這幾年印度政府資助的處理器項目都不斷向RISC-V靠攏,這有可能讓RISC-V成為了印度的事實國家指令集。據悉,這幾天,RISC-V基金會主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Krste Asanovic就在印度多地進行交流訪問。事實上不僅僅是印度,包括美國DARPA,以色列國家創新局(Israel Innovation Authority)都選擇基於RISC-V研製作為全國企業服務的處理平臺,越來越多的國家看到了RISC-V的機會,如果這樣的機會被印度政府或者任何一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個大公司抓走,我們再慢一步,未來我國要想贏得這樣的機會,要等下一個運算平臺的變遷,可能需要再等10到15年。

中國應該如何對待RISC-V?目前中國有不少公司關注到RISC-V。不過目前中國大部分公司僅僅使用開源的RISC-V代碼,而在RISC-V開源社區的貢獻依然非常少,也沒有太多的話語權。國家應該從更高的層次上看到RISC-V的戰略意義,及早對運算平臺進行佈局,推行指令集國家標準,是基於開源指令集RISC-V、還是其它已有的成熟的指令集,亦或重新設計一套自己的指令集,來開發我們物聯網及其它領域的運算平臺晶元,做更多的考量。

我國於2017年進口以ARM為系統架構的物聯網晶元約300億元。據預測,再過幾年,物聯網晶元全球需求為2000-3000億人民幣,方之熙相信,如我們有自主的系統架構及其上的生態系統,我國的晶元產業不光能滿足中國智能製造的需要,還能出口晶元,佔有這3000億元中相當大的份額。


RISC-V這個開源指令集目前來看,依然存在應用範圍過小的問題,主流晶元廠商都不選擇使用,只要還是停留在學術階段,這是很說明問題的,正常來講,如果存在開源免費使用的技術,又跟非開源的性能不相上下,似乎沒有必要選擇給arm交錢。

而且現在華為都能提出自己的cisc指令集,聽起來似乎稍有沉澱就可以擠出來自己的架構一樣,相比之下RISC-V指令集受關注發程度並不足夠。

說明其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抓住這個機會想要逆襲不像華為一樣埋頭苦幹十幾年看來也還是不太行,畢竟硬體行業一直不是互聯網那種,畫兩張ppt都可以辦個公司的行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