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度假出發前除了找房子,搞懂電信保險繳稅等當地事務外,也別忘了身為臺灣國民該辦的手續哦。這篇文章主要分享自己辦理健保和國民年金的一些要點和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忙有同樣疑惑的人解答。

 

一、健保

該不該辦理停保? 出國這一年到底要不要辦理健保停保,是許多打工度假者都會考慮的問題。

根據健保局網站,想辦理健保停保的對象必須符合「預定出國6個月以上」的條件。

雖然打工度假幾乎都是一年,但有些人可能會中途返國,無論返國幾日,假設出境未滿6個月內就返國將必須補繳這段期間的所有健保費用。假設是今年10月1日出國就得明年4月1日後才能入境,如果這半年內入境的話就得補繳半年內的所有健保費;如超過半年後才入境就不用補繳前面半年的費用。一旦返國踏入入境大門,即使只是短暫停留幾日,無論有無看醫生仍要辦理復保。

 

 

那出國期間持續投保健保的人有什麼福利? 即使出國期間在外就醫都可以拿收據並在6個月內回國辦理申請核退,因此生一次病可以申請到:

  • 國外當地的健保幫忙支付部分費用(如有辦日本國民健保是自付30%)
  • 6個月內回臺申請健保核退,每次門診上限可退2千臺幣(需準備門診收據,費用明細,診斷書,申請書,出入境資料)
  • 海外保險國外醫療給付理賠(看個人辦理的保險規定,有些保險公司可能會有賠償但書,如果不是健保身分,無法先和健保局申請核退,理賠金恐會打折)

 

由於我是出國前一個月離職,無職業的狀態下,也沒有家人的公司可以幫忙掛健保,所以必須投保區公所一個月是749元臺幣。最後我考量到以下幾點決定先停保

  • 身上已經有海外保險(確定一般生病門診可以理賠)
  • 會在日本當地辦國民健保(來日第一年可申辦減免,變成月付¥1600-2000)
  • 自己健康狀況(我出國期間可能面臨頑固智齒露出須開刀拔掉,但出國前醫生建議一年後再回診,萬一這期間真的必須看牙醫,打算屆時刷一趟機票回臺再辦理復保)

因此我在出國前前往健保署業務組請專員小姐幫我把健保轉入區公所,同時再辦理停保。健保費是按月計算,我是9月底出國,9月辦理停保,因此9月就不用繳健保費。如果是10月才請家人幫忙辦理停保,9月的費用還是得繳,無法追溯。而上述提到超過6個月後返國不用補繳半年的費用,像我是9月底出境,往後推算半年假設3月底返臺一趟的話,雖然已經超過半年期限,但因健保按月計算,復保後還是得繳交3月份的健保費。(如4月回來就不用繳3月份的了)

 

健保局也規定「曾辦理出國停保者,應於返國復保後屆滿3個月,始得再次辦理停保。

意思是,回國復保後如果要再辦理停保必須屆滿3個月,但如果只是停留幾日的話,其實可以在辦理復保時同時辦停保,但必須繳交這屆滿3個月的健保費。

比如說,今年10月1日出國,明年4月5日入境,4月5日返國後可以同時辦理復保與停保,健保署會從7月1日才開始幫你停保。而4,5,6月是有健保的狀態,這3個月內如果在國外就醫,可以回臺申請健保核退。至於前面所提的停保條件須符合「預定出國6個月以上」,如果之後要再回國,6個月的期限是從實際的出境日開始計算。

 

另外這次去健保署,專員小姐介紹我使用健保局新開發的APP——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

 

由於我不是公司單位,是區公所投保的個人健保,所以可以自行在網路上辦理停復保,非常方便。回國入境後就能打開手機APP申請復保。而前面所說的同時辦理停保,由於APP需要一些作業時間,大概等一兩天後在APP上看到已復保的紀錄就可以開始申請停保了。萬一資料填寫錯誤也不用擔心,之後健保署人員會打電話給你再行確認。

 

二、國民年金

這部分簡單許多,如果是25歲前不會有國民年金的問題。而我的情況是滿25歲且出國前已離職無勞保,所以必須繳納國民年金。詢問勞保局辦事處後得知,兩個月會寄一次繳納單至戶籍地址,可以請家人幫忙繳交,或一年後返臺再自己一次繳清。

延遲繳納會有利息,利率每年度有些許不同但差異不大。勞保局網站上顯示,107年度利率是1.04%。

 

以上為自己上網查資料後再跑一趟健保署,勞保局辦事處詢問的結果,做個紀錄也分享給其他有需要的人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