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愚童书的小愚老师。最近大家是不是都在追一部热播剧《都挺好》?姚晨演活了苏明玉,倪大红老师把苏爹塑造成史上最令人讨厌的父亲角色,郭京飞的微博每天都在“爆锤”苏明成,求生欲满满……现象级口碑好剧让网友们炸了锅,看完这部《都挺好》,小愚老师感觉苏州的天气是真挺好,但是剧中的每个人都过得不太好……

最好的孝顺,是孝而不顺——我爱你,但并不代表你可以插手我的人生。我爱你,但并不代表我必须听你的话。

英国著名作家尼克·霍恩比在其2005年出版的畅销小说《自杀俱乐部》中,借少女杰丝的口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皆祸害。2008年1月18日,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成立。尽管从2017年6月起,该小组被雪藏,但其小组成员,一度超过12万人。

前几天刷到一条抖音,文案这样写道:父母和亲戚都是追求幸福路上的绊脚石。这条视频的点赞很快超过5000,但不久之后,视频发布者便将其删除。

“苏大强什么时候咽气啊,我要被他气死了。”

子女与父母之间,到底什么仇,什么怨?当然,很多家庭父母子女之间都能相亲相爱,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也有不少家庭父母子女之间关系非常紧张。

家里出现了“苏爹”这种老人怎么办?我觉得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孝而不顺。

中国人最喜欢讲“孝顺”以至于出现了两大问题。第一:很多父母把孝顺妖魔化了,把孝顺变成了控制孩子的工具。就像苏大强一样:“你不听我的,就是不孝。”“你不顺我意,就是不孝。”

第二:很多子女把孝顺简单化了,认为孝顺就是事事顺从父母。“她是我妈,我得听她的。”“再怎么错,他也是我爸。”很多家庭都是这样走向破裂的。

我以前有一个同事,他爸特别好赌,每次输了都找他借钱,他每一次都给了,他老婆气得不得了:“你不能这么惯着他。”他就说:“他是我爸,我不管他谁管他。”结果他老爸越赌越大,有天晚上输了20万,被人押着来找他。老婆就跟他离婚了:“你要惯着你爸,你就一个人负责吧。”有时候,盲目孝顺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孩子可以“孝而不顺”,父母应该怎么做?为人父母,是不是应该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牢牢拴在裤腰带上呢?或者像剧中苏爹苏妈一样,为了两个儿子牺牲了本应给予女儿的一部分?

相信电视剧中为了自己把三个孩子的生活搅得一团糟的苏大强,只是作者刻画的个别案例,大多数父母总不至于那么自私。但是否能一碗水端平,也是多子女家庭面临的严峻问题。孩子敏感的心灵,父母守旧的观念,现实生活的压力,不知不觉中,手心手背有了区别,而那个被“淘汰”的孩子,只能在角落里,默默流泪。

有的受“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从孩子出生起,就以性别定待遇,男孩给予更好的、更多的,女孩“差不多”就行;有的是以年纪定级别,大的必须让着小的,小的犯错,是大的没带好头,大的犯错,是大的没有做好榜样,有好吃、好玩的,都必须给小的;

有的父母很早就意识到,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在具体养育中,依然难以避免出现偏差。不得不承认,无论哪种原因,多子女家庭,做到绝对的公正平等,确实不容易。实际上,父母无论如何选择,对每个孩子都是伤害,获得较多的孩子,会想尽一切办法,稳定地位,获得较少的孩子,也在想办法吸引父母的目光。

一期《奇葩说》中,马东也这样问过武志红:

很多人把长大以后的所有不顺心,不如意,改不了的毛病,克服不了的性格障碍,过不了的接人待物的那些门槛,都归结为原生家庭,有那么严重吗?

武志红回答了三个字——很严重。

家庭是社会的浓缩,人是家庭的浓缩。我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师,找我的精神分析师治疗已经三年多了。治疗得越深,越来越深刻地感知到,我之所以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和我原生家庭的联系实在是太紧密了。

中国人经常说“家和万事兴”,血缘关系是最可靠的关系,可往往正是最亲密的关系,结出了最沉痛的仇怨。那些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人,甚至要用一辈子去消化那些伤害。很多人会告诉你,要原谅自己的父母,放下那些年受过的伤,因为那些“已经过去了”,更因为那是“他们是你的父母”。然而,恰恰因为他们是生你养你的父母,才造成了比别人重千百倍的伤害。

原生家庭确实决定了我们的起点,但终点去向何方,却在我们自己的选择。明玉遭遇的种种不公,都转化为她前进的动力,她发誓要出人头地。终于,苏明玉凭着自己多年的努力,改变了命运,成为一个精明、能干、果断的女强人。

拿到一手烂牌的她,却打出了最漂亮的翻身仗。电视剧里,明玉说了这样一句话:“那些受到的伤害,你可以不原谅,也可以选择放下。”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可以自己拿回来。

很少人能真正完全抹去原生家庭的印记,因为就算在地理与经济上“逃”得再远,文化的云翳始终笼罩在头顶。所以,作为父母,对你的子女好一点。作为子女,对父母更宽容一些。我们唯有记住这样一句话——你的再生家庭,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