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春秋初,掘地見母、大殺四方的鄭莊公,為何沒能混成「春秋五霸」?

眾所周知,春秋是一個霸主稱雄的時代。傳統上認為,春秋共有五位霸主,但這五位人選卻莫衷一是,其中最無爭議的是「春秋第一霸」齊桓公。

事實上,春秋的霸業並非始自齊桓公,春秋「首霸」當屬鄭莊公。

鄭莊公,名寤生,是鄭國第三位國君。他14歲繼位,不得母親喜愛。公元前722年,鄭莊公的母親武姜聯合幼子共叔段發動政變,想要推翻鄭莊公,結果被鄭莊公一舉粉碎。共叔段外逃,武姜也被軟禁起來,鄭莊公甚至立誓,此生不及黃泉絕不與母親相見。後來,鄭莊公心生悔意,想要與母親和好,便在穎考叔的建議下,掘地見黃泉,以應驗誓言,最終母子相見,這便是黃泉見母的故事。

鄭莊公穩定國內局勢後,轉而對外。當時,鄭國與鄰國宋國、衛國矛盾衝突不斷,為了扭轉局勢,鄭莊公與齊國的齊僖公、魯國的魯隱公聯合,組成聯盟,對抗宋衛。齊魯是當時的傳統強國,與鄭國的聯合形成了當時最強陣營。在此後的戰爭中,鄭國逐漸佔據優勢,將宋衛打壓下去。

鄭莊公在周朝中央任卿士一職,權勢很大,處處壓制周天子,導致雙方矛盾加劇。公元前707年,周桓王聯合諸侯國討伐鄭國,鄭莊公率軍迎戰,最終周天子戰敗,周桓王肩部中箭。此一戰,鄭莊公威名大震,周天子權威一落千丈。

從此,春秋霸主時代的序幕被拉開,鄭莊公時的鄭國達到鼎盛,鄭莊公本人也被稱之為「春秋小霸」。那麼,鄭莊公取得如此成就,為何只贏得了一個「小霸」的稱號呢?他為什麼未能名列「春秋五霸」呢?

其一,未能舉起霸業大旗。

有霸業就要有霸主,若是沒有同盟國的承認,霸主也無從談起。公元前681年,齊、宋、陳、蔡、邾五國舉行「北杏會盟」,齊桓公被推舉為盟主,主持盟會,這開創了諸侯主持盟會的先河。齊桓公的霸業自此開始。公元前632年,晉、魯、齊、宋、蔡、鄭等國舉行「踐土之盟」,周天子派代表參會,確立晉文公霸主地位。齊桓公、晉文公是春秋典型的霸主,都曾主持過盟會,並得到諸侯國和周天子認可,代替周天子征討四方,行駛霸主權力。

相比之下,鄭莊公雖然在武力上稱霸一時,但他未舉行國盟會,他的盟國齊、魯都是大國更不可能尊其為盟主。此外,鄭莊公雖然是卿士,但他並不能代表周天子征討四方,甚至被周天子討伐。所以,鄭莊公並不具備一個真正霸主的資格。

其二,鄭莊公只是中原霸主,屬於局部稱霸。

鄭莊公被稱之為「小霸」,從規模上而言,十分貼切。鄭莊公所稱霸的地區是中原,輻射的範圍無非宋、衛、陳、蔡、周等國,並不能達到「春秋五霸」的廣度。

事實上,與鄭莊公同一時期的楚武王、齊僖公也稱霸一方,同樣被稱為「小霸」。嚴格而言,鄭莊公只不過是「春秋小霸」之一,但不可否認的是,鄭莊公是「春秋三小霸」中成就最高的。

當時的齊僖公和鄭莊公是親密盟友,兩者互為依靠,稱得上是「聯合霸業」。齊國遠在山東,西方有強國魯國為臨,要想進軍中原必須與魯國搞好關係,同時藉助鄭莊公在中央和中原的威勢。同理,鄭莊公也需藉助齊、魯兩國力量,並不能凌駕之上。

其三,鄭國地處四戰之地,無法維持霸業。

鄭國本是小國,與齊、晉、楚等幅員遼闊的大國本身就沒有可比性,以小治大只能維持一時,並非長久之計。鄭國之所以能成就一時的霸業,一是源自鄭莊公的強人政治;二是得益於齊、楚、秦、晉等國尚未崛起,給了鄭國「小霸」的機會。

鄭國地處平原,乃是四戰之地,戰爭爆發無險可守,十分的被動。當初鄭國與宋國開戰,動不動就長驅直入,打到都城之下,十分被動,這樣的地勢和國力也註定鄭國無法成就真正的霸業。事實上,鄭莊公晚年,他的「小霸」之業已經凋零,他死後不久,鄭國更是迅速衰落,淪為二線、三線的小國,任人魚肉。

綜上所言,無論天時地利人和,鄭莊公都不具備成為「五霸」的資格,以鄭國的先天條件,鄭莊公能成就「小霸」之業已是十分不易。

本文由野史著作郎原創,首發頭條號,歡迎關注。


鄭國地理位置不好,四周列國環繞,發展空間局限,只能搶佔別人領土。但是春秋時期,幾大諸侯國是不可能坐視鄭國做大。還有就是鄭國人口不多,鄭國軍隊10萬左右,已經算上是勉強支撐了。鄭莊公靠著不多的本錢,混到如此地步,已經是很厲害。


鄭莊公的地盤位置是限制他的一大因素,周圍幾個國家雖然當時都整不過他,但是畢竟鄭國也不大,想吞併不容易,一旦存在的吞併思想,其它諸侯國不會坐視不管,所以混個小霸也是相當不易。還有春秋和戰國的思想意識形態還不同,歷史時機不成熟,有很多條件限制了統一全國的思維。當然也多虧了寤生這個爹不親娘不愛的大神敢於第一個向王權對抗的精神才能讓大家意識發生變化,推動歷史發展到了戰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