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

中国台湾,台北,秋末。第55届金马颁奖典礼于11月17日晚落下帷幕。侠客,道义,真情,生死。这一年的金马给予我们很多电影之外的感悟。

关于光影中的人生,有人用电影笑傲江湖,有人妄图靠影像毕生邪念。起起伏伏特别多,那些能够风轻云淡看待得失,同时把握机会的人,我们称呼他们为「智者」。

我们有幸于颁奖礼前一日采访到著名演员赵涛女士;赵涛凭贾樟柯新作《江湖儿女》入围金马影后,她在电影中的表演大气内敛、沉稳深刻,尤其对江湖情义的演绎更是打动许多观众,称之为赵涛生涯最佳表演都不为过。正如贾樟柯导演的微博深情表白那句话:「毋庸置疑,你是最好的。」

此次专访时长略微短暂,但我们依然能从赵涛老师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她对电影、对表演、对江湖的独到见解。赵涛在采访之初便分享了她关于表演的个人见解和诀窍;而后关于江湖的定义,赵涛姐更著重情义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联结,在她眼中正是情义的延续才支撑起了整个江湖体系,情才是侠最重要的来源和动机。

此外,赵涛和我们同样表示了对贾樟柯新片《在清朝》的期待;我们在感受到了赵涛姐的坦诚和真挚之余,也见证了她的大气和侠情。

Q:您好赵涛老师, 这次您凭借电影《江湖儿女》入围金马影后,我们知道《江湖儿女》与《山河故人》一样都是大时间跨度的电影,您在电影中也是从青年演到了中年,其中您是如何把握好角色中年龄的尺度呢?

A:其实我在演一个角色的时候,我不会局部表演某一段青年或者中年的戏份。当我拿到剧本时,我会通读很多次;其次当我第一次读剧本的时候,会标注并写明我个人对角色的感受;而后再度剧本时,我会重新添加新的想法和看法,并推翻之前的判断。等这个过程结束之后,我会写一段非常完整的人物小传,人物小传会从她三岁开始写起,然后到小学、中学等等;我会把人物放到具体的场景中,这样反而更容易帮助我了解人物。

毕竟在那个年代的大同矿区,巧巧的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当我写到角色六七十岁的时候,我再回过头来看巧巧年轻时候的状态,我并没有明确真正的年龄概念;对我来说,赵涛是在跟著巧巧去生活、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天和每一个细节。

所以在这样一个状态中,我不会强调戏里具体的眼神和细节该怎么给,对我来说是没用的。我必须把整个角色的状态和气场掌握好,然后再进入某一个场景,我会发现状态抓得好的话,怎么演都对;如果抓不好的话,怎么演都不对。这句话是贾导跟我讲的,所以我特别理解当演一个角色的时候,我自己觉得准备的非常充分了,结果怎么演都不行,而最本质的还是自己对人物的把握不够准确。

在当你把人物的把握非常准确的时候,怎么演都对。当你把巧巧的人生过了一遍的时候,渗透到这个角色的时候,并让角色渗透到赵涛的身体里面。所以进片场的时候,不是赵涛带著巧巧,而是巧巧带著赵涛。

Q:在您主演的许多电影中都会有跳舞的场景出现,您是如何把跳舞的戏份融入到角色情感当中的?这可否算是角色对情绪的另一种方式的表达?

A:因为这是剧作中本身就有的东西。而且在导演的生命经验当中,迪厅文化对他来说很重要,而迪厅里面的舞蹈对他来说特别有代表性。其实每一个贾导电影当中或多或少都会一些舞蹈的场景和片段,也是他在剧作当中想要表达的一种情感,都是有那种文化在的。在那个年代的山西呢,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娱乐文化,去跳舞和看录像或许是贾导这样青年人唯一的消遣方式。所以当过了几十年后,回过头来再看迪厅文化的时候,贾导同样是非常兴奋的,因为这就代表了他们那个年代。

Q:您平时喜欢跳舞吗?还是因为角色的需要才去跳舞呢?因为这几部电影多少都有一些跳舞片段。

A:我虽然是学习专业舞蹈出身的,但实际上也是为了电影的需求。我记得在《站台》的办公室中,我准备了很多舞蹈片段给贾导看,然后让他选择。他都一一看完了然后对我说:你跳的很好,但是我不需要,因为你没有从人物本身考虑。(笑)

因为这个角色只是汾阳县文工团的一个舞蹈演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所以不会像你跳的那么好。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知道,演员的一切行为和表达方式都要以人物为本,所以在后面电影中的舞蹈都是根据人物本身的舞蹈训练状况来考虑,来表现。但是贾导实际上想要的还是比较生活化、贴切化的舞蹈表达,他并不需要专业的舞蹈展现方式。

Q:在《江湖儿女》中,您主演的角色巧巧偏向于江湖义气女子的形象,而在《天注定》中您也以侠女的形象出现,这两个侠女角色对您来说有哪些不同点呢?

A:我觉得《天注定》里的女性角色是被逼为侠,《江湖儿女》中侠却是为情而侠;我觉得两个是完全不同的人物。虽然她们都是女人,都经历了感情的波折和成长的烦恼,但是对我来说,每塑造一个角色的时候,都是完全不同的处理。

Q:.在《江湖儿女》中,您是和廖凡饰演的斌哥为情侣,而廖凡也算是江湖中的风云人物,黑道人物斌哥身上有哪些闪光点,吸引了巧巧那么多年对他忠心不渝呢?

A:其实在电影中两个人的情感世界并没有被描述。都是两个人面对外人的状态下,是什么样子的。所以第一场戏麻将馆的非常重要,重要在於戏里表达了两个人基本的情感状态。在那段情感戏份中你就知道,巧巧对于斌哥的崇拜感;以及一个年长男人对小女生就是斌哥对巧巧的宠溺感。可能斌哥身上有很多女孩子希望自己男朋友身上应该有的男人的特性;就是在小镇上非常风云的人物,有一帮兄弟跟著并处理一些事情;这是对年轻女孩子特别有吸引力的。

但是我觉得这都是表面上的,重要的还是斌哥在处理一系列事情中的态度和手段。江湖儿女嘛,江湖是由人组成的,人在这个世界当中是情和义。巧巧不论在斌哥的江湖里,还是自己的江湖里,实际上她一直在维持著人最初的情义,因此巧巧留恋斌哥的,还是斌哥最初赋予她的情和义。

Q:我们知道《江湖儿女》更像是《任逍遥》中故事的延续,其中巧巧和斌哥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见证者,而电影片名中的「江湖」可否指中国当代社会的变革浪潮呢?

赵:这我真答不了(笑),这得问导演(笑)。

Q:那就说一下您理解的江湖吧。

赵:就像我刚才讲的。江湖都是由人组成的,江湖里面是情和义。张一白导演曾跟我开玩笑说,廖凡和赵涛演的斌哥和巧巧是儿女,而所有儿女之外的人都是江湖。

Q:其实我们都知道贾樟柯导演有一个武侠梦,从《天注定》到《江湖儿女》再到筹备已久的《在清朝》,贾导的武侠情结与其他人有何不同呢?

赵:我也好期待《在清朝》,也想看一下贾导的武侠片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Q:您作为贾导的御用女主角,是否也代表了贾导武侠情怀于电影中的寄托呢?

赵:其实演员对于整个电影来说,是导演情感的一个表达。至于这个角色想要表达什么,还是从导演对整部电影的定义。导演想表达什么,想要什么样的人物出现。我觉得这还是导演的问题(笑)。

后 记

原本立志于中国舞蹈事业的赵涛在不经意间,与第六代导演贾樟柯产生了奇妙的联结。从2000年合作第一部电影《站台》开始,赵涛便成为了贾樟柯的御用女主角;而18年的演员生涯造就了她沉稳内敛、不动如山的表演特质;在近几年《山河故人》和《江湖儿女》大跨度的时间线面前,更见赵涛对角色的理解深度和表演功底。

在《天注定》和《江湖儿女》中,贾樟柯赋予了赵涛重情义、分是非的侠女形象,而涛姐的江湖传奇也随著贾导电影宇宙持续发散,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在新武侠电影《在清朝》提上日程后,我们更可于历史框架中领略赵涛姐的侠影英姿,关于她的儿女情长亦从古至今得以贯通。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