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后,长征11号将海上首秀,中国航天进入关键之年

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

要说一个国家的实力如何,除了看它的经济能力、军事能力之外,航天领域也是重要的体现之一。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国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成为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的首个国家,让世界对中国的航天能力再次刮目相看,感叹中国不愧是航天大国。

但需要注意的是,实际上相比俄罗斯和美国,我国在这一领域一直都是一个后来者,在这方面的成就只是最近几年体现的比较多而已。根据新闻我们可以了解到,完成“探月三步走”的第二步后,我国航天似乎将在今年进入关键的一年。

根据央视近日的报道显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抓总研制的200吨推力先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地面热试车获得了圆满成功。作为目前国内装药量最多、推力最大的高性能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整体式固体发动机,其整体性能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也就表示,中国未来的火箭将拥有更加先进、更加强劲的动力。

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后,长征11号将海上首秀,中国航天进入关键之年

长征十一号

随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主任包为民,近日也在会上表示,我国的长征十一号火箭海上发射的关键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按照原定计划进行着,预计在今年年中的时候,其将赤道附近完成海上发射的首秀,进一步满足越来越多低倾角轨道卫星的发射需求,让长征火箭的任务适应性得到大幅提高。

作为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的第一型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在2015年就已经成功首飞。此次200吨推力先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成功试车,也预示着长征十一号在未来将具备更大运载能力。

据悉,目前长征十一号的起飞推力是120吨,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了400公斤,而低轨运载能力更是达到了700公斤,其在24小时内就可以完成星箭技术准备和发射任务,发射准备时间不大于1小时,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对于长征十一号的运用似乎已经相当的熟练了。

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后,长征11号将海上首秀,中国航天进入关键之年

中国空间站效果图

通常需要寻求搭载发射多颗卫星的最佳工作轨道,可能都难以统一,并且卫星间的结构协调和电磁兼容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这就制约了搭载发射的选择范围,长征十一号的出现就让这种问题有了好的解决方法。目前我们已经成功进行了近200次长征火箭的发射,但固体火箭的发射次数并不多,就更别说海上发射了。

一旦此次长征十一号在海上的首秀取得圆满的成功,未来我国火箭残骸的落地选择将变的更加灵活,同时航区的安全性也将得到大幅提高。从目前的消息看,今年我国空间站飞行任务即将拉开序幕,同时“探月三步走”的最后一步也将在今年开始是,北斗全球化布局的脚步也仍未停止,可以说,今年是中国航天的关键之年。在今年之后,中国航天或许将迎来真正的腾飞。(智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