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顶梁柱”将为全国至少1000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自费医疗部分报销。

 ✎  天下网商记者 蒋菲



一捆捆的钢筋,终于压坏了刘勇的腰,当医生说最坏结果是“瘫痪,大小便失禁”时,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的余生可能要在轮椅上度过,而是妻子治病的药费怎么办?两个孩子上学的开销怎么办?作为一家四口的顶梁柱,自己怎么能够丧失劳动能力?他一咬牙,东拼西凑了11万多的手术费,让医生动刀治好了腰。


幸运的是,刘勇所在的贵州习水县为建档贫困户建立了“四重医疗保障”,覆盖了刘勇近九成的医疗费用,但对他的家庭来说,自费的1万余元仍是一笔巨款。


好在,刘勇又收到一笔名为“顶梁柱”的公益保险,报销后,他的自费金额不到300元,而这项公益保险背后,是阿里巴巴“公益宝贝”和蚂蚁金服“爱心捐赠”平台上,112万商家和3.6亿公众的爱心力量。

 

工地上扛出幸福生活


“我要是倒了,家就垮了。”刘勇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生病前说,是为了鼓励自己多挣钱;生病后说,是为了鼓励自己活下去。


刘勇在工地上


1982年,刘勇出生在贵州习水县桃林镇先锋村,家中6个孩子,他排行老幺。


像村里的年轻人一样,哥哥姐姐们早就进城打工去了,作为最小的孩子,刘勇留在家里务农,并于2003年结婚,先后有了两个孩子,开销大了,地里的产出却没变,于是家里成了建档贫困户。


刘勇的妻子

 

在先锋村,但凡哪家要盖新房,村里人都会过去帮忙,一年又一年,刘勇看着一幢幢几层楼高的砖瓦房拔地而起,外出打工的发小们寄回一叠叠现金,哥哥姐姐们也在不同城市找到工作,经济条件都比他家好。


渐渐地,刘勇也生出勇气,想要出去闯一闯。尤其妻子有严重的乳腺增生,需要一直服药,两个孩子上学生活都要钱,32岁这年,刘勇终于走出大山,奔赴浙江打工。


刘勇在工地上

 

没有学历和技术,刘勇只能去工地上背钢筋,靠力气赚钱。一捆钢筋30公斤重,扛着走平路就很吃力,刘勇还要不时弯腰换肩爬楼,时刻提防钢筋长长的两头挂到绿色防护网上,总之,这份工作既耗体力,又费精力,每天下班,他全身就像散了架。


刘勇知道钢筋是撑起整栋房子的骨架,就像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样,再苦再累,也得熬下来。


就这样,短短4年间,刘勇从10元一天干起,到后来一天能挣上100多块钱,再加上偶尔打打其他零工,他一个月能赚四五千块钱,“总比在家干农活强”。

 

腰伤一拖三年终成大病


生活在一点点变好,2015年,老家房子也翻新了,没想到刘勇却突然病倒。


起初,他只是单纯觉得腰酸背疼,以为吃点药就能缓解,实在扛不动了,就休息两天接着干。刘勇知道,自己的身体怕是出了什么问题,可他也不敢多想,更不敢去医院,就那么提心吊胆,如履薄冰地重复着工作,安然度过3年。


刘勇的家

 

到了去年年中,病情发展到吃药不管用,打点滴也不行,刘勇腰疼到躺不了床板,只能通宵起来走路,连续折腾了几个晚上,他回到老家的医院做检查,医生却建议他转到重庆的大医院去看看。


本以为只是工地上的职业病,刘勇却从医生的眼里感觉到,这病恐怕不好治,于是,他带上几千块积蓄赶到重庆。


这里的医生直言,他得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脊椎越来越狭窄,已压迫到神经。“不做手术会怎样?”刘勇还心存侥幸,“可能会瘫痪,大小便失禁。”医生的话如晴天霹雳。


刘勇的妻子

 

“我不能瘫痪,我要是瘫痪了,这个家谁能撑起来,两个孩子才上中学、小学,最起码要干到他们上大学,供他们有饭吃,有新衣服穿。”刘勇做了两天心理建设,决定动手术,他以为手术费不便宜,可两三万总够了,可当医院通知他住院要预缴12万元,手术产生的各类费用预计在11万元左右时,刘勇傻眼了。

 

医保加顶梁柱兜底药费


因病致贫、返贫,是农村贫困人口最为突出的致贫因素。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助理秘书长秦伟介绍,2018年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占到42.59%,是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在一个贫困家庭中,如果主要劳动力,也就是“顶梁柱”倒下了,这个家庭很快就会陷入困境。


刘勇的家

 

刘勇不幸占齐因病返贫的所有要素,他的收入本就不多,全用于一家四口的日常开销,上重庆看病的几千块钱,还是咬咬牙从床板底下掏出来的。为了能让最小的弟弟早日站起来,一家人慷慨解囊,大哥出2万,二哥出3万,三哥出1万,两个姐姐分别出1万……再加上亲戚们共同出力,终于凑够了手术的钱。


2018年7月,刘勇躺上手术台,无影灯下,他的感官和情绪被一并放大,下了手术台,他一直苦着脸,心想着这次承了哥哥姐姐们这么大的人情,要哪一年才还得上这么大一笔钱。


7月12日,刘勇出院,没想到只过了14天,他就拿到了习水县新农合住院报销补偿单,住院期间一共产生费用117699.43元,报销后自费部分为54000元,报销下来的6万余元很快到账,刘勇第一时间还给了部分亲戚。


到了12月,刘勇又获得政府医疗救助42000元。这些报销下来,他身上的债务重担至少卸下了90%。


刘勇更意外的是,今年过年前又收到了银行发来的短信,“入账11769.94元。”“报销不是已经结束了吗,怎么还有钱?”刘勇跑去问扶贫干部,才知道这是“顶梁柱”互联网公益保险,可以报销自费医疗部分。


这样一来,刘勇医疗费用自付金额不大,仅支出了适量的坐车、住宿、日常花销等费用,他有信心,很快就能把债还完。前几天,刘勇又出现在浙江台州的一处建筑工地上,重操旧业赚钱养家。


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遵义市习水县最近两年建起了“四重医疗保障”,包括:基本医疗保障、大病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政府医疗辅助,再加上“顶梁柱”,大幅减轻了精准扶贫对象的负担,住院产生的费用,个人通常最多承担10%。

 

计划覆盖百县1000万人次


“顶梁柱”的全称,是“顶梁柱公益保险计划”,由中国扶贫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蚂蚁金服公益、蚂蚁金服保险联合发起。说白了,就是给全国重点贫困县20岁至60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赠送一份“公益保险”。


在国家医保政策报销后,按照习水县当地情况测算,“顶梁柱”可以给贫困户自费医疗部分再予以90%的报销,以进一步减轻“因病致贫”的压力。


维持“顶梁柱”的经费,来自阿里巴巴“公益宝贝”和蚂蚁金服“爱心捐赠”两个互联网公益平台面向公众募集的善款,比如参与“公益宝贝”项目的淘宝卖家,每成交一笔订单,就会向“顶梁柱”计划捐款1元。截至2018年12月底,顶梁柱保险项目已带动了阿里平台上112万商家,3.6亿公众共同参与,获得27亿余次捐赠。


习水县是“顶梁柱”计划的第一个项目试点县,不需要村民跑前跑后,扶贫干部在支付宝“益起保”平台上提交身份证、银行卡、新农合交割单,就能在线申领赔付,3-5个工作日即可完成理赔到账。


“顶梁柱”项目进度

 

2017年10月,习水县政府出台红头文件《习水县进一步加强健康扶贫医疗保障工作补充实施方案》,把顶梁柱公益保险列入了习水县在扶贫工作中需要执行的五重医疗保障制度之一。


截至2018年4月19日,“顶梁柱”计划已覆盖习水县161488名贫困户,已理赔人数747人,分配爱心资金459万元。


同样拿到“顶梁柱”赔付的,还有习水县大坡镇龙灯村年仅23岁的袁胜利,他2岁时遭遇车祸,导致脊柱后凸畸形,随着年龄长大,脊椎逐渐压迫到神经,影响正常行走。


从17岁起,袁胜利瘫痪在家一年,做了5次手术,体内放置2根钢针,才得以像正常人那样行走。手术总费用122377.12元,自费部分本来有12000余元,袁胜利于2019年2月获得顶梁柱赔付的10685.2元,最终自费金额仅为1000余元。


目前,“顶梁柱”共覆盖贵州、云南、四川、新疆、内蒙古、河南、陕西、广西、河北、湖南、湖北、安徽等12个省(自治区)的66个县。2018年至2020年三年期间,顶梁柱保险项目计划投入3亿元,覆盖百县1000万人次,为建档立卡户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提供医疗保障。



本文由天下网商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今日话题

# 顶梁柱撑起他们的一片天 #

添加天网精灵互动交流

专注互联网商业的权威新闻媒体,记录互联网商业的人物和故事,提供天猫和淘宝商家集培训、营销、实战于一体的系统化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