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總感覺,有三種電影,專為低谷而生。

一種是酒精電影,像《西虹市首富》——辛辣反諷,借烈酒消愁。

一種是毒藥電影,像《暴裂無聲》——以毒攻毒,用痛苦使人清醒。

還有一種是暖湯電影,這種電影的頂尖是《千與千尋》。

2001年,日本處於一場經濟衰退中。

9月最值得期待佳片之一,真人版『千與千尋』來了 新聞 第1張

但神奇的是,那年《千與千尋》在日本創下2350萬人次觀看、304億日元收入的記錄,成為日本影史票房最高的電影。

最近,又有一部日本電影來了。

被稱為真人版《千與千尋》,當然Sir更想親切地稱呼它為……

高級版《捉妖記》。

因為被《捉妖記2》刺激到的同學,看它可以緩和下——

《鐮倉物語》

鎌倉ものがたり

9月最值得期待佳片之一,真人版『千與千尋』來了 新聞 第2張

《鐮倉物語》跟《千與千尋》有一個類似的世界觀:

在人類的世界,藏着一個妖精的空間。

在鐮倉,你身邊的每個人都可能是妖精變的。

警察可能是狐狸精、禿頂的人可能是河童(我們公司河童確實有幾只)、老太太也可能是幽靈……

9月最值得期待佳片之一,真人版『千與千尋』來了 新聞 第3張

9月最值得期待佳片之一,真人版『千與千尋』來了 新聞 第4張

9月最值得期待佳片之一,真人版『千與千尋』來了 新聞 第5張

這裏也住着一對新婚夫婦,他們是“純種”的人。

丈夫正和(堺雅人 飾),妻子亞紀子(高畑充希 飾)。

這對新婚夫婦遇見了許多妖精,有的帶來了好事,有的帶來了壞事……

和它的前輩《千與千尋》一樣,《鐮倉物語》的妖精世界也有悄悄藏下的現實性。

先說《千與千尋》的妖精世界,其實是孩童眼裡的成年世界。

在這個世界,千尋不得不第一次面對成年人的規則:

在孩子眼裡形象高大的父母也會被誘惑擊倒、人一定要主動“工作”纔有資格生存、要工作必須先從底層做起、即使相愛也可能沒有結局……

9月最值得期待佳片之一,真人版『千與千尋』來了 新聞 第6張

而《鐮倉物語》的妖精世界,更像是平凡人解構生活的一場幻想。

在這裏的夜市中,平時隱形的妖精們會現出原形,進行隱祕而規矩的交易。

9月最值得期待佳片之一,真人版『千與千尋』來了 新聞 第7張

什麼人經常出現在夜晚?

在日劇《深夜食堂》,夜裡出現的是脫衣舞娘、同性戀者、變性人、妓女、黑道混混、AV男優……多是邊緣人物。

所以在《鐮倉物語》,形形色色的妖精,也是在暗示身邊形形色色的人。他們平時戴着正常人的面具,在夜晚則會露出原形。

壞人?

《鐮倉》說,妖精不一定是壞人。

一位出現在夜市的幽靈老太太,不願離開人世,原來,是因為她向死神申請在人間多逗留一會,只為照顧癱瘓獨身的丈夫。

一位在遊樂場工作的青蛙怪,天天黑着臉賣氣球賺錢。原來,是因為死後放不下老婆孩子,決定以妖怪的形態留在人間,守護她們。

9月最值得期待佳片之一,真人版『千與千尋』來了 新聞 第8張

在鐮倉,妖精是人類不得已的選擇。他們在種種困境下,只能妥協為“妖”,掙扎着留戀某種更重要的人生意義。

妖精不壞,但未必所有妖精都可以交朋友。

有一天,主角夫婦處處碰壁——

小到剛買回來的魚燒糊了,大到寫了好幾天的小說黃了……幹啥都倒黴。

直到兩人在家發現了一位貧窮神,才明白倒黴事的來由。

貧窮神悄悄入住了他們家,帶來了厄運。

9月最值得期待佳片之一,真人版『千與千尋』來了 新聞 第9張

9月最值得期待佳片之一,真人版『千與千尋』來了 新聞 第10張

那怎麼辦?

按我們一般的思維,當然是送客了。能送就送,不能送就喊110……

記得嗎,《千與千尋》裏,千尋同樣碰見了一位“腐爛神”。

它又臟又臭,所有妖精都不想給它洗澡,只有千尋強忍着爬了上去。

最後,腐爛神回到真身,原來是一位河神。

9月最值得期待佳片之一,真人版『千與千尋』來了 新聞 第11張

有趣的是,《千尋》和《鐮倉》都在強調一種與眾不同的眼光。

這種眼光叫,別人把厄運當厄運,但你能不能從中發現不同。

所以這位窮神,雖然帶不來任何好事,但居然也和男主一家交了朋友。

我們一般把帶來好運的當作神,“窮”一般跟着“鬼”字。

而在日本文化中,壞的東西也可以是神。他們除了貧窮神,還有禍津日神(災禍之神),還有死神……

《鐮倉物語》裏的死神也很出彩。

她的扮演者是安藤櫻,就是《小偷家族》那位“哭進影史”的媽媽。

9月最值得期待佳片之一,真人版『千與千尋』來了 新聞 第12張

在這裏,她演的死神特有禮貌,總是帶着一副古靈精怪的笑顏,經常低下頭脫帽,連聲道歉——

“哎呀哎呀抱歉來晚了,沒有及時勾魂真是抱歉。”

哈哈哈你這死神也太欠揍了吧。

9月最值得期待佳片之一,真人版『千與千尋』來了 新聞 第13張

感覺日本人很擅長找萌點,甚至在我們平時忌諱的人和事上,他們也有着誇張的包容和尊重。

不光對待厄運,還有生老病死。

在《千與千尋》,有一輛列車。

故事沒有說明這輛車開往何處,只說它有去無回。車上都是透明的幽靈,看不見臉,安安靜靜坐着,到了站就帶着行李離開……

再年幼的人一看就懂,他們正在走最後一程。

9月最值得期待佳片之一,真人版『千與千尋』來了 新聞 第14張

而在《鐮倉物語》裏,同樣有一列老列車。

它也有去無回,從“現世站”開往“黃泉站”,專門將逝者靈魂送往黃泉之國。

9月最值得期待佳片之一,真人版『千與千尋』來了 新聞 第15張

不得不說,致敬《千與千尋》的地方真多,可能是日本文化的共性吧

後來,主角妻子不慎離開人世,他便要踏上這趟列車去找尋她。

日本人很喜歡用列車作為往生的意象,可能因為他們把生老病死當作一趟旅程。

不同於《千與千尋》安靜地瞧着“生死”的有去無回,甚至品味着它的悲涼。

9月最值得期待佳片之一,真人版『千與千尋』來了 新聞 第16張

《鐮倉物語》則讓人探進了這個必然的規律,放大了人的力量。

它似乎在說,生老病死中,唯有愛和陪伴纔是最好的解藥。

從這,你也可以看出兩者的區別:

《千與千尋》的主角是小孩子,但本質不是童話。

《鐮倉物語》的主角是成年人,但本質還是童話。

這是《鐮倉物語》的導演山崎貴一直以來具備的樂觀。

在他2014年的票房熱門《哆啦A夢:伴我同行》(日本83億日元、中國5.3億人民幣)中,孩子最終挽回了離去的同伴。

他喜歡給觀眾帶來圓滿,用“深情大過天”的價值觀,幸福而純真地看待世界。

圓滿是套路嗎?

講不好就是套路,所以想講好它,更是難度。

看完後,有一顆童心的Sir感覺是幸福的,簡單、平靜和幸福。

所以,想必《鐮倉物語》也不會讓孩子們失望。

這是一部暖湯電影,暖湯給孩子;邊上還放着一壺溫熱的酒,專為有童心的成人預備。

少有的給兩代人準備的幸福物語,錯過可惜。

9月最值得期待佳片之一,真人版『千與千尋』來了 新聞 第17張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漢斯寂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