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歲》是一部現實題材電影,由導演程工、任長箴聯合執導。現已定檔2018年11月27日上映。

講述了十五名普通中國人在2017年真實的生活狀態。並無交集的十四段故事譜寫著同一個世界角落的生活,它或許艱辛,或許無奈,或許也帶著些許苦澀,但每個人都在默默堅持著、愛著這樣的生活。


《生活萬歲》被譽為

今年最後也是最值得期待的紀錄片,

攝製組跑遍全國,用了3個月時間,

記錄下了15個普通人的生活:

失戀的舞女、生病的醫生、

為孩子賣房還債的奶奶、賣唱的中年男子、

給亡妻念情書的退伍老兵……

他們的人生只有60分,甚至更低,

但在導演程工眼裡,

日子雖苦,但他們都有屬於自己的光。

導演之一的任長箴說:

「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特別狹窄的角落,

眼前只有自己的生活,和認識的三五個人,

大千世界裡別人都怎麼活?你可以看看這片子。

你不要以為故事裡的人都是窮人,

有時候,他們所擁有的財富比你多得多。」

自述 任長箴 編輯 倪楚嬌

左起:任長箴、程工,《生活萬歲》是兩位紀錄片導演的首部院線作品

我叫任長箴,這次和程工導演合作了紀錄片《生活萬歲》。

整個90分鐘的片子,由14組(15個)人物故事構成。展現了2017年,在中國各個地區、各個角落的普通人的生存狀態。

90分鐘,看盡人生百態

這是一個單身媽媽的故事。

武漢機場,帶著女兒開夜班出租的單身媽媽。每天下午5點出?,次日凌晨5點交班回家。一邊開車,一邊招呼乘客,一邊照顧孩子,因為她不願意錯過孩子成長的每分每秒。

這是一個醫生的故事。

四川的一家醫院裡,一個醫生正扮成小丑的樣子,在病房裡逗生病的孩子們開心,從精神層面上減輕治療的痛苦。

但孩子們不知道,醫生自己也身患癌症。他說,在逗別人歡笑的時候,快樂也會感染自己。

這是一位老母親的故事。

為了幫兒子還債,這位上海老奶奶賣掉了自己唯一的房子。每天,她都要出去賣油墩子(上海的一種點心),一個只賣幾塊錢,這樣慢慢用賺來的錢還債。還完債的願望,是想換一張大一點的床,去一趟北京看看毛主席像。

這是一位退伍老兵的故事。

每天,他都在墳前給妻子朗誦樸素的情書。昔日的戰友、妻子、大兒子都已相繼去世,他平時就只能看看新聞、翻翻老照片,在院子里開玩具坦克、踢踢正步。在墳前,他對妻子說,別擔心,我很快就會去找你了。

我們通過採樣的形式,讓你看到的是人間萬象。生老病死里他們總佔一樣,但是他們一直在努力擺脫自己的麻煩。

這個片子里的每一個人物都在過著60分以下的人生,但他們都有自己的光、自己的夢想。

賣唱的盲人伴侶: 逆流人生,也要自顧自快樂

十分打動我的,是一對賣唱的老年盲人伴侶。

中秋節的飯桌上,老頭對老太太說:「反正我這也快完了,沒有多少時間了,只要我在,不能讓你自己到處摸去,到處買東西弄吃的。我盡量照顧你,人嘛,走到一起有今生沒來世是不是?」

他們連碰杯都碰不到一塊兒

老太太特別感動,但她一直在壓抑自己的情感,她拿起一塊點心吃,在那兒偷偷哭。你要知道,老太太怎麼哭,怎麼忍著,老頭都看不見。他還在自顧自表達:「人生是很高尚的,世間有很多生,有牛生,有馬生……」

這一幕,兩個人雖然都看不見,但是感情就在這一個空間、這一個畫面里蓬勃而出,所有人的眼淚也在那個點上蓬勃而出了。

這完全是一個困境里的故事。裡面有一首鄧麗君的歌《我願逆流而上》,老太太賣唱的時候唱的。

他們倆生活里的逆流,簡直太逆流了。他們碰杯都碰不到一塊,他們互相拿饅頭都拿不到一塊,但是人家沒為此就哭死,人家沒為此就沒有感情,而且人家該過什麼節過什麼節,該慶祝什麼慶祝什麼。

拉薩騎三輪的老頭:

「我不信金錢教,我還有良心」

有一個拉薩騎三輪車的老頭的故事。66歲了,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騎三輪、拉客、收錢……客人問他多少錢,他都說:「你看著給吧。」

裡面有一個細節,他問乘客:「你去過布達拉宮嗎?」乘客說還沒有。已經在拉薩20年的老頭說:「過去100塊錢,我沒捨得去,現在更貴了,更捨不得去了。」

他可能在拉薩打工,但是拉薩這個城市到底跟他有多大關係?他連布達拉宮都沒去過。那你生活在北京,北京跟你有關係嗎?你生活在上海,上海跟你有關係嗎?

你可能跟這個城市毫無關係,你的生活就是你自己,吃喝拉撒、生命運轉、生老病死,就是這些事。

我覺得某種程度上,他們也以一種看似比較低的生存狀態,給我們某種啟發吧。讓你知道這個世界不是什麼事都跟你那麼有關係的。你就吃喝拉撒就行了,慾望少一點,最後你總比他可能還好一點。

他的願望就是告老還鄉。最後他和幾個朋友在酒桌上,他要走了。整個對話氛圍嘻嘻哈哈,好像挺幽默,但他們的對話充斥著對這個世界的態度。

老頭說起自己的信仰:「我不是信『金錢教』的,我這心中間還有一個良心。」當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覺得至於他是一個騎三輪的,還是個拍紀錄片的,都不重要了。他生活里的光,他生活里的信念是什麼,你是能看到的。至於他的外在生活成了什麼樣,那是他的命運,那是人生百態。

失戀的舞女:

「姐沒服過誰,我不信天!」 有一個成都夜場里的領舞女孩,我們去拍的時候,她剛好處於失戀的階段。

她在面對父母的時候,裝得很不在意,「分手就是因為不想處了」。但是,她跟朋友在一起喝酒的時候,她一會兒失聲痛哭,一會又豪情萬丈,一會又沮喪。 她說:「這都不是事,姐沒服過誰,我不信天!」

我們剪的時候,我們都覺得這完全是一種「演技」的炸裂。任何一個女演員都演不到這份上,沒有什麼劇本能超過生活。

但是你說她內心的願望是什麼呢?她希望她接下來能有一個更好的感情,也可能是她想我誰也不靠,我自己也能挺好。在那一刻,一定她內心是有光的,她自己看到。她一定不會沉淪下去。

「看完片發現,

我原來對生活一無所知」

很多人問我,這部片子拍的是什麼?很多人說是窮人。但程工導演說,這拍的是螞蟻,是「哪怕被踩死了,都沒人看到,死了以後都沒別的蟲子吃它」的螞蟻,拍的是對它們的禮讚。

我不覺得這片子是拍給片子里的主人公們看的,而是拍給比他們生活狀態好的人,那些還能有錢、有心情到電影院去看電影的人。

一個從英國留學回來的80後,看了這部電影對我說:「看了這個片子以後,我才知道,我原來對生活一無所知,我目瞪口呆。」

一個電視台的朋友對我說:「一直以來我們拍的人都是社會精英,都是90分以上的人,但這個片子里的人都是60分的人,甚至更低。他們的生活和追求90分的人是不一樣的,但是這些生活才是真的生活。」

生活萬歲到底在拍什麼,我最後落到9個字上,叫「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就是生活給你的門不是敞開的,不是通達的大道。當我們進到這個窄門裡,我們接下來的路很遠,也有黑地兒,但是都要走下去。所以我們要在這條路上找到亮,找到微光,就是信念的問題。

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這個城市裡特別狹窄的一個角落,你眼睛前面看見的就是你自己的生活,和你自己認識的這三五個人,如果你想看到大千世界別人的生活是什麼,你就可以看這片子,當你看到別人的壓力的時候,你就知道自己有多幸運。你不要以為故事裡的人都是窮人,有時候他們所擁有的財富比你多得多。

程工《生活萬歲》導演。高分紀錄片《極地》導演

Q:一條

A:程工

Q:您之前的紀錄片《極地》講述了21個藏區普通人的故事,《生活萬歲》也是普通人的故事,您為何這麼喜歡拍攝小人物呢?

A:《生活萬歲》算是全國版的《極地》。因為小人物皮比較薄,好接觸,比較親近,挺好玩的。像我們這樣的就不夠親近,最不好玩兒了。

Q:您選人的標準什麼樣?

A:我們在全國三四十個城市,拍攝了三四十號人,一個城市一個,不帶重樣的。但片子里只用了15個人。確定的每個人,我必須要親自看到,和他聊天才行,必須真誠,打得開,得特別對。

這部片子拍的是螞蟻,挺卑微的,踩死了也就踩死了,都沒人看到它被踩死了,它死了以後都沒別的蟲子吃它。

Q:紀錄片里,每個人物出現的時候,您沒有打上他們的名字和城市。

A:不需要。你不需要知道他的名字,也不需要知道他的城市,因為這三十多個人是一個人,不需要有這些標籤。

程工在拍心臟移植手術

Q:每個故事平均拍了幾天?

A:4天。其實每個人每一個星期都發生著故事。

四天已經很長了。其中有一個換心臟的女病人,一共就給了我們5個小時的時間,上午到那,中午心臟就已經到位了,然後2點多鐘就推到手術室了。然後是第二天還是第三天,她醒過來了,就是這樣。

Q:片中的人物,看上去都挺苦的。在他們身上,怎麼就「生活萬歲」了呢?

A:所有人都認為他們苦。我覺得他比咱們都不苦,他們生活得挺好的,只不過和我們想要的東西不一樣而已。

人家吃完飯喝點小酒就睡了,人不用想什麼,對吧?人家1000塊錢就已經很滿足了。你肯定不這樣,我也不這樣。我認為這就是他們的生活萬歲。

賣油墩子的大媽,她要為孩子還債,她還完債以後有個念頭,就想去看看毛主席像,換個大點的床,就這麼一個簡單的訴求,沒有別的。

我覺得他們比我們很多人都幸福。我們不是在做賣苦的一個片子。我希望我們能降低一點自己的慾望。讓「燃點」,就是「能感受快樂的點」低一點。生活里,什麼樣的幸福感都沒有,太多這樣的了。我們比他們更悲哀。

Q:全篇,讓您最喜歡、最感動的是什麼?

A:其實全片子裡面最讓我感動,也是一直能出現在我夢裡邊,是一個空鏡。有兩個彩色的氣球在破河灘上飄。一開始一動沒動,然後一股風來了以後,它就動了一下,然後就沒了。我覺得這就是生活,我最喜歡的這個鏡頭。

Q:讓您感觸最深的人物呢?

A:那對賣唱的盲人老伴吧。片子裡面的盲人叔叔說:「有牛生,有馬生,現在我是人生,人生很難得。」這句話是智慧。

Q:題外話,紀錄片里盲人夫妻的家開著燈,現實生活中,他們也開燈嗎?

A:如果要是再一次拍攝盲人,我真的就不開燈了,就是粗顆粒的,純純粹粹地在黑暗中完成故事。對於一個紀錄片來說,這是一個我們的失誤。每一場戲全是摸黑拍,摸黑吃飯這場戲會更好。

Q:這部紀錄片的投入大嗎?

A:今天中午吃飯還在扯淡,人家的電影是做一個汽車,我們的電影是拿管焊了一個自行車。這電影充其量也就是十幾個人乾的,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給它弄完了,它就是一破自行車,這是我的《生活萬歲》。

Q:您為什麼喜歡拍紀錄片?

A:因為我是一個很懶的人。拍紀錄片的話,仨人就能把這事辦了,現在最多十幾個人。我懶得跟好多工作人員說話,我懶得去接受採訪。

但我又很勤快,我要把三腳架的腿、機器要擦特別乾淨,我每天坐在電腦之前,要把鍵盤裡里外外,每根線都擦特別白。我來你這採訪之前,我要先洗澡。

Q:這兩點在您的片子里有體現嗎?

A:你覺得我片子乾淨嗎?有錢味嗎?從《極地》到現在所有東西,沒有一個有錢味吧?沒有植入吧?沒有任何東西,我不允許。

Q:那您好奇片子上映之後…

A:不好奇。票房好不好與我無關,我也不關心,它賠與賺我也不關心,都無法給我帶來任何榮耀,和心情起伏。我自己對這個東西的看法比什麼都關鍵,我爸我媽說這好與不好我都不管。

Q:那您想借這個片子說什麼?

A:我們小時候都是看春節聯歡晚會長大的,對吧?關於這個片子的定檔,我本來是希望在大年初八到正月十五前後的時間點上。

因為過年,掩蓋的東西比真實的東西要多,圖高興嘛。當過完年以後,回家的時候,或者來到新的工作的時候,這個片子上映。就是給未來一年自己一個希望,想一想過去。這是我的夢想,希望每兩年能有一個。

Q:下一部準備拍什麼?

A:下一部我會拍中產,我覺得真的是一群更悲哀的,慾望更強的人。

你要花1500塊錢買條牛仔褲,這就挺悲哀的。我要花70萬買一台車,我們辛苦了一輩子都買不下一套房子,你說我們天天跟轉籠里的耗子似的,你說這不是最大的悲哀嗎?

就是已經進到那個輪子上,你就再也下不來了。


大概十年以前,我跟程工導演給上海電視台定製的一個紀錄片,就叫《生活萬歲》,做的就是普通人的故事,當時我們就有個願望,希望把它做成一個院線的大電影,最終呈現出來,現在是把這個十年的願望了,實現了。

這部電影沒有明星主演,而是由14組中國底層的、普通人的故事構成的,程工導演常年以來就拍攝這一類的題材,一直以來就關注這個人群,就像一條(加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49143475 )所寫的文案「在導演程工眼裡,這群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光。」這是一個厚積薄發的作品,電影中的人物不是突發奇想找來的,而是從日常而來。

我們在前期策划到底拍什麼樣的人時,其實前提並不是拍收入水平低的人,或者相應看起來他們生活特別苦的人。其實我們最終所選擇的這些人,是他們都處在某種困境里,這個困境有時候是身體傷痛的困境,有的時候是境遇的困境,比如他失戀了,有的時候可能是財力的困境,某種程度上,生活在困境里的人,是什麼樣的人?我們一去找我們發現,好多人都是這樣的人,至於怎麼找到的?只要你想做,你一定能找到這個人。

有人會問,為什麼拍小人物呢?其實大人物,中人物也有困境,但有的困境真的不是可視的,沒有辦法外化出來。我們的紀錄片,是要跟他有這種拍攝的接觸,所以我們必須在美術上,背景上,很多東西上,都完整這個故事。有的時候我們跟一個人談話,我們能知道他大量的困境,如果他的畫面沒有外化出來,對於製作來說是非常難的一點。

說回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生活萬歲》不是一兩個導演完成的,而是一個幾人的導演團隊完成的。我們整個前期的拍攝周期,只有四個月,一共拍到的是四十個人,所以它是一個非常大的採樣,所以單個人的拍攝周期並不長。但我們的前期導演很棒,比如有幾處酩酊大醉的部分,其實沒有演員能演成這樣的,只有這些真的人在自己的情緒里,在自己必須迸發這個情緒的狀態里,拿出那個東西是最真的,它一真就打動人。甚至觀眾已經忘記他發生什麼事了,你只被這些完全合理,完全真實的現象所打動。

這紀錄片看起來跟很多紀錄片不太一樣,有很多紀錄片都是長期跟蹤的那種,比如最近大家在網上看的福原愛的片子,那個跟了二十四年,就是把一個小孩從小一直跟到大,用時間換故事。它完整講了一個人的生命歷程和個體生命故事,而在《生活萬歲》里,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完整的生命歷程,而是他們生活當中的一個碎片或片段,我們用這些細節構成了他的生活。

我有個朋友說,我看完這個片子以後,我發現我原來對生活一無所知。我估計可能很多看過的人也會有這種感覺,雖然你生活在這麼多人群里,但我每一個人其實只跟自己周圍的幾個人保持一些聯繫,每個人的生活圈子都小到可憐得不行,真正跟你有密切聯繫的,你數一數,七八個人我都說多了。所以有機會能坐在電影院里看到最大多數的一個採樣,看到別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我覺得這是一件值得乾的事。

什麼是「生活萬歲」?就是生活一定是苦的,生活一定是艱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慾望,慾望達不到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苦了。那苦的時候,有的人是什麼狀況?就是抱怨,為什麼老讓我干這事,為什麼是我?憑什麼?為什麼?這樣其實你更痛苦,你並沒有改變那件事,但有時候你把它吞咽了,或者你接受了,面對它的時候解決了,然後你又有別的能量注入了,生活就又不一樣了。

生活固然冰冷,但我們要奮力燃燒,這個是《生活萬歲》的一個主題。但是在這樣的影片里,因為它是基於真實生活的細節來講的,並不可能真的像劇情片一樣,最後大家全燃起來了,那就有點煽情了,有點假了,所以我們只是提供生活里,這些綿密的細節給你,到你的心理自己去化合出一個感覺。如果說通過這部電影,我們希望能帶給觀眾什麼?就是那句話——「叫近窄門,走遠路,見微光」希望能讓你知道生活是非常漫長的,但是你只要有點信念,走下去的,或者高興地走下去,也不是不可能的,笑比哭好。

《生活萬歲》是怎樣一部電影?

這應該是我今年看過的最有意義的電影。

在這樣一個周五傍晚下班黃金觀影時段,全場稀稀落落散布著零星的觀眾,目測上座率不足十分之一,毫無懸念的只有少數人才會來看這種「硬核」紀實電影。

這部片子里沒有任何華麗的特效,沒有設計過的台詞,沒有複雜的剪輯,甚至簡陋得連旁白都沒有,僅僅是用幾個固定的機位來記錄一個個城市普通人的日常生存狀態。但是我卻如同胸口被打了一擊悶拳一般,不知為何一股迸發的情感自心中被引誘而出,卻卡在了扁桃腺,彷彿乾澀的雙眼有淚淌過,又害怕漏掉每一幀畫面。此時此刻我開始能理解草薙素子誤入電子腦影院迷宮時的感受。(攻殼機動隊TV版第一季12集)

片中跟拍了患有絕症的小丑演員,街頭賣唱的盲人夫婦,帶著三歲半孩子開計程車的母親,在拉薩頂著缺氧環境騎人力三輪的老大爺,北京街頭的個體戶導遊,穿著破舊軍裝滿身勳章為已經死去了二十多年戰友上墳的爺爺輩老兵,夢想成為足球健將的小學生和他的建築工人父親,失戀了還要故作堅強的跳舞女孩,扛著鐵鍬在黃土高坡山崖上為學生們開路的年輕支教,在方圓上百公里空無一人的林場孤獨執勤的護林員,做換心臟手術的患者,這樣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穿插呈現在我眼前,讓我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從象牙塔畢業之後就開始過著兩點一線辦公室生活的被資本家圈養的白領,好像從未真正的接觸到這個社會。

我們每天沉浸在消費主義的幻像中不可自拔,大老闆們忙著割韭菜,小布爾喬亞們急著相互排鄙視鏈,整天為了票子、房子、車子耗盡了所有的精力,成為了只有在玩命賺錢和拚命消費中才能活出生存價值的行屍走肉,沉浸在這種醉生夢死的生活里讓我漸漸變得麻木不仁,每天也都面對著一排排被工作壓力馴化的舔狗,讓我越來越難以分清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真,什麼才是TMD生活。而這部片子就好像一雙手,幫你拔掉了腦後插在MATRIX上的管子,向你展現了一個層次分明 質感豐富 有稜有角 的現實世界。

片子中那些在生活中儘力拼搏飽受苦難和貧困的個體,各有各的煩惱,各有各的煎熬,卻依舊帶著自己的希望和樂觀前行,與身邊的人相愛,相互扶持,相互依靠,飽含著令人羨慕的濃情與溫暖。

感謝導演讓我看見了真實,讓我想起了我真正應該善待的人,讓我開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

從這一刻起,我彷彿重新獲得了一股巨大的能量,讓我有勇氣用自己的智慧造福周圍的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我以為我會全程玩手機。結果是全程熱淚打晃。

看完只想說:生活萬歲。

【沒看的涉及劇透,慎點開】

10號下午4點看完這部紀錄片,一直不知道該怎麼描述怎麼評價從什麼角度。

我本來是不看記錄片的,但是看好像蠻有期待價值的。就去看了。

看了一會覺得。心想,這可能是個就是讓人知道還有人比你過得更慘的電影,讓觀眾好過一點。怎麼上來就是一個孤單漂泊的老大爺。但是結局的時候我發現不是。

影片用最簡單的拍攝方式,記錄了來自不同城市不同年紀不同行業的幾個社會底層人民的市井生活。他們看起來就在我們身邊,在街頭,在路口,在地鐵上,在燒烤攤。但是他們的生活不全被我們了解。紀錄片的意義就是通過這種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體現的,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在追求的信仰, 沒有狗血沒有特效,有的只是他們和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發生的事。真實而細緻讓我們看到了這個世界邊邊角角存在的不易,比修飾過的劇本還要打動人心。

一共大概有4,5個人物角色。女性角色有兩個,獨自一人帶著即將上幼兒園的單身女司機;一個自己一個人離開家漂泊的很酷的失戀女孩子。她雙手抱在膝蓋,整個空蕩的屋子昏藍色的色調,纖瘦雙臂上的紋身和空蕩昏暗的房間形成強烈反差。

該片就是通過這種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體現的,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在追求的信仰,無論愛情親情事業,大小與否。 生活才是追求他的唯一途徑。

但是到最後,突然音樂變了。每個人都振作起來。每個人都勇敢繼續的走下去。失戀花臂女孩振作起來,牽著她的幾隻狗出去散步

自己,其實也是在總是失落的時候,抬起頭繼續走下。

影片演的正是你我。孤零零的你我,要面對生活的你我。


11月18日晚在北京CBD萬達參加了報姐觀影團組織電影點映,由任長箴、程工 (任長箴在《舌尖1》擔任執行導演,是該片的「大廚」,然而《舌尖2》的「大廚」走了,菜也就沒有了胃口) 聯合指導的現實題材電影《生活萬歲》。跟我想像中的一樣,該片屬於那種無干擾的真實紀錄片,這樣的紀錄片形式的電影在國內好像還是第一次。十五個故事串聯成我們大眾的真實生活,裡面有鄉村教師、街頭藝人、快遞員、老弱病殘。但我沒想到的是,裡面有一對單親母女,生活在一輛計程車里。這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的母親曾經一個人帶著我的生活,結束後和導演閑聊幾句,得知影片中的母女與我年幼一樣,遭遇過家暴)。曾經看過很多單親的畫面,都回讓我想起過往的曾經,但今天的畫面是最為直接。十五個故事中有上海老人掙錢償還子女欠債;重慶的青春姑娘失戀;大興安嶺的瞭望員因工作無法照顧年邁的父親;廣東街頭藝人的女兒因父親職業問題離開他;盲人夫妻賣唱相依為命;快遞員做好事卻得到母親的質疑;絕症病人交換心臟;大西北的鄉村教師等。影片打破了包圍在我們身邊的那些「美好的塑料殼」,把視角聚焦在我們故意選擇忽略的人群。把他們當下生活的困難,呈現在你的眼前,有些人甚至可以用生存的艱辛形容,與大多數觀影人的生活格格不入。在當下的快消費時代,我們需要這些真實的東西來彌補網路虛擬帶個我們的假象。交流環節時有觀眾詢問最后街頭藝人父親與的女兒的關係進展,導演說:「不知道,有時間沒聯繫了,估計還那樣。我們關注的不是過去,不是未來,而是當下」。影片最後的字幕寫的是: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永遠失去了,我們要珍惜生命,不要浪費(記不太清了,大概意思是這樣)。電影的結尾還是帶有正能量的,在當下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會有坎坷、起伏,我們能做的就是戰勝它。想起《芳華》里最後劉峰說的:「與死了的人相比,我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

合影后單獨找到任導閑聊幾句,她說:「每個人看這部片子都會有他自己的感觸。」對我而言,則更加堅信我的生活方式:生命只有一次,珍惜它,別浪費它,不要等到白髮蒼蒼時,想起曾經沒做過的事而感到後悔。這是國產電影中一部不可忽視的佳作,無論你對生活是怎樣的態度,都可以來觀看這部電影,也許會讓你對生活有了不一樣的想法。感謝兩位導演帶給我們這麼一部與眾不同的影片。給我們看到了人生的苦難,引發每一個人的思考,對生活的理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