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標四線城市,獨生女兒,已婚,雙職工。婚後買車買房都靠自己和老公兩個人,父母沒出一分錢。孩子也是自己帶 父母沒幫一把手。對父母冷眼旁觀的態度有些抱怨,但是旁人安慰說:「他們死了錢都是你的」問問大家怎麼看待?


都已經長大結婚了,這些事情應該自己處理。小孩是自己生的,自己不照顧讓老人照顧,這個想法就有問題。

假如老人願意幫忙,那是他們疼愛子女,擔心他們受累,所以額外付出的,畢竟他們已經照顧子女很久了,享受一下晚年無可厚非。

而且他們真的死了,錢願不願意就給你,那也是 他們自己的事,做子女的在父母還活著時就提這件事實在很讓人寒心。

畢竟他們不僅有生恩,還有養恩。做人要懂得感恩,不要總想著索取。


去贍養照顧老人,本身是一種對父母撫養的反饋,是一種親情的羈絆。

可是到了現代社會卻成了一種金錢上的衡量。

現代社會壓力大,子女難,父母也難。

雖說人死了錢留給孩子,這個沒什麼問題。可是如果用這個理由來綁架別人就說不過去了。

子女與父母之間關係不再親密,必然是他們的親子關係內部出現問題。既然是親子關係出現問題,可能金錢能左右的範圍並不大,特別是沒有太多金錢的情況下。

中國式父母都是又想要中國式父母的威嚴,控制子女,又想要西方式子女的獨立,有事別來煩我,讓孩子自己解決去。子女們又要獨立又要依賴。這個擰巴的社會現象是由父母造成的,畢竟自己當爹媽就雙標,也別怪孩子也雙標狗。發現孩子不受控制,不符合自己預期,就是大打親情牌,最後亮出最現實的金錢。

和諧幸福的家庭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奇葩。


我來表達一下我的觀點:

如果是我,我會回答去下內容:

哦,我懂了,原來你的孩子巴不得你趕緊死呢!

我知道這樣回答肯定會引發矛盾,但我的理由是,這句話的邏輯起點是財產,一切都是以財產為中心的!那麼因此,結論的終點也是圍繞著財產來說的。

人年紀越大,生病的幾率越高,看病要花不少錢,還有可能會傾家蕩產。那麼,早點死,收益相比較來說,會比較值得。因此,同理,你既然用這話說我,那我就拿這話,懟你!反正你也是要死的,你的孩子應該跟你擁有一樣的想法,你死了,錢就都歸他了,為了保證收益最大化,你還是趕緊死吧,趕緊把你的錢給你家的孩子吧!!!


說白了這沒有對錯,就是感情和個人選擇的問題。

比如買房買車,可能是父母沒能力,根本拿不出錢來給資助孩子,那孩子自己努力買房買車沒問題。但也有一種可能,有些父母覺得為女兒付出不值得,生了女兒就不需要奮鬥,也無需為女兒準備任何財產,說白了就是父母重男輕女,雖然因為沒有兒子可付出,但也不準備為女兒付出,有錢就準備自己花了。這種情況父母和女兒關係可能並不好,如果雙方感情不好,人家不想付出很正常。

再來說帶孩子的問題,首先,孩子是你和你老公的,孩子自己帶沒毛病,如果覺得帶不過來,那麼你首先應該想的是和讓你老公分擔你的養育付出,而不是想著自己爸媽來幫忙。如果你和你老公都為此有了相同的付出了結果發現還是不能滿足育兒的需(比如我身邊就有男女雙方加雙方父母總共6個人照顧一個孩子都還嫌精力不夠的情況),那麼就需要尋求外部援助,先審視下自己的經濟情況,看看能不能請保姆什麼的,如果不放心或者錢不夠,再考慮雙方的父母。到了必須要考慮雙方父母的時候,也要與雙方父母溝通看具體情況。比如你這個情況,你老公有在帶孩子嗎?你想讓你父母幫忙帶孩子時,考慮過老公的父母嗎?雙方父母是個什麼情況,比如你父母都有工作,老公家父母都沒有,那麼肯定優先選擇老公父母。

我不知道你這個冷眼旁觀是個什麼狀況,但想問一下,你說這些話中都沒有提,你父母是什麼情況,你和父母感情如何?老實說,感情好的父母和子女間不可能不幫忙的,自己不幫忙,錢肯定要給的,如果真是我上面提的那種感情不好的情況,那你也別抱怨了,因為他們就是那樣的人。

至於死了錢是誰,都是未來的事情了,我一向鼓勵我父母花自己的錢,最好把自己賺的都花完,好好享受生活,但我父母一向特別節約,要省錢給我。這種感情都是相互的。


首先要分清楚,什麼是別人的事,什麼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別人的錢,哪些是自己的錢。父母為未成年的孩子付出,是他們自己的事,是義務,是他們應當做的事。對於已成年的孩子,他們有權選擇是否繼續付出。因為這是孩子的事。很多父母會選擇繼續無條件付出,是因為愛,並不是義務,所以感恩就可以了。對於無法幫你的父母,也沒有理由抱怨,因為孩子是你自己選擇生的,固然很難,依然要勇於承擔自己的人生。


雙職工帶孩子很辛苦!很辛苦!!很辛苦的!!!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我爸媽就是這樣,他們有多辛苦我知道!題主很倔(⊙o⊙)哦!如果你父母沒有提供主動幫助您可以和他們尋求幫助的,哪怕每個月收錢的我覺得都行。至於去世了錢的問題(-.-)我只想說您的朋友太天真了!萬一您父母想捐出去為社會做貢獻呢!⊙▽⊙
你都說了,是安慰你的,也有可能是父母生病,花了好多好多錢,還需要出錢
死了錢都是你的!這聽起來不錯好!!我感覺還是要平心而論,在某些事情上父母可能有自己的苦衷我們為人子女應當理解。
都成年了,且為人父母了,父母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至於死了錢是不是你的。始終看你父母意願。給是情分,不給是本分。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義務,子女對年老體衰的父母有贍養義務。但是角色是父母也好,是子女也好。各自的人生是各自的。我確實在知乎上指責過過度干涉成年子女人生的父母。理由有是,子女的人生終究是自己的,不是父母的附屬物。不知道邀我回答這個問題的人想得到什麼答案。

我的答案只會是,父母也有自己的人生,不是活該為子女奉獻一輩子。願意幫你買房買車帶孩子是情分。成年人,不應該自己負擔自己的人生么。我知道很難,人生在世,少不了難處,少不了苦楚。

別做巨嬰。我也常抱怨我父母,雙方控制不住脾氣的時候也歇斯底里的爭吵。但是,有人給我說,你父母死了錢都是你的。看啥語境。沒啥惡意就算了。但凡有啥惡意,懟它是輕的,沒撕爛它嘴,說明我當時情緒克制的不錯。即使老人半忽悠半逼迫你生的孩子,導致你現在的艱難,現在還不幫忙。我也沒法安慰你,都是做父母的人了,還認不清,自己的人生只能自己埋單。也就只有活受著了。可是連這種情況,都沒看出來。最後補充一下吧,其實自己買車買房,說明你們還是比較優秀啊。不應該為自己感到自豪么,抱怨父母什麼呢。
不知道你和你父母關係如何,說錯的話也請不要介意。是不是一直在父母面前很要強,或者說跟父母關係一般,還是父母比較喜歡打牌旅遊,所以他們才不願意幫你呢?我們獨生子女最不會的就是「巴結父母」,從小都是家庭的中心,什麼都是自己的,根本不用說軟話。但是現在長大了,就得學會和父母溝通了,就像很多答主說的,父母現在有自己的生活了,我們想要父母從錢、照看小孩方面幫助自己,就得放低姿態去哄,去求父母,千萬不要打道德綁架父母,撿好聽的說吧,更不要說「你現在不給我帶小孩,你老了我就不養你」這種太傷人了,即使有這種想法也不要說出來。如果不符合實際情況,請諒解。

父母把你養大已經盡責了,再說,你公公婆婆不也沒有幫忙嗎?大人想幫有能力幫,我們為人子女者應當心存感激,不幫也不要心有不甘或抱怨,說白了,父母辛苦了大半輩子了,也該享享福了。特殊情況除外。


應該說,你們這代奮鬥的資產你們有權利去享用,財富靠創造而不是繼承。
不太了解具體情況,題主和自己先生自己奮鬥買房買車,很是佩服的。真的,畢竟以中國目前的房價來看,能做到不靠家裡出資買房是很不容易的,我家買房老人就資助了。目前寶寶也是媽媽和公婆輪流看。

要看現實情況吧。我和先生雙職工,老人不幫忙看孩子就只能找保姆,或者一個人辭職看孩子。我們的經濟條件不足以找保姆。就是能找到,那點錢找到的保姆我也不放心。辭職,多半是我辭職,我先生工資高,我心裡不願意全職,我父母也不願意,所以他們願意幫我看,也體諒我們小兩口的難處。買房吧,當時我剛畢業一點存款沒有,我先生買了車,自己單身時候就沒怎麼想過存錢,所以手頭不寬裕,父母幫了著,自己借了些,攢夠首付,然後就是還借款,還貸款了。

如果自己收入高,買房壓力不大,不太需要父母幫助,就不用父母幫助了,畢竟他們老了,也辛苦了一輩子。但是如果小兩口在買房,帶孩子上很辛苦,很累,我覺得父母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幫幫好了。任何事都扯上責任,義務其實挺累的,就像現在出現父母把孩子告上法院,指責孩子不回家看看的。法院指定孩子一年必須回家看幾次。父母一定很心痛,很想念孩子,這是孩子給多殺贍養費也彌補不過來的。合理未必合情吧。題主大約也不是在乎錢什麼的,只是覺得被父母忽略,覺得父母是不是不那麼愛自己,心疼自己。其實世間家庭千千萬,有感情濃厚的。也有感情比較平淡的。調整心態接受就好,可能父母和自己就是比較平淡的,不是那種經常撒嬌的,二十偶爾打個電話,各自有各自生活的。父母老了以後或者住養老院,或者自己養老,自己定期去看望的,不是很親密的。
我覺得沒必要老是盯著雙方父母的房子什麼的。你這是中國可以給你!放在外國給得起要不起!而且我認為自己還年輕還可以拼,為啥要老人的東西呢是吧?其實老人身體健康就能給兒女們省好多東西。生病一回夠老人吃個一年半載的肉了。老人們的任務完成了現在該下一輩的我們拼搏了。他們把自己的父母伺候到死,把兒女養大成人就完成了任務。現在這些任務總該是我們這些小輩來進行了!


下面的答案絕大部分會是父母沒有義務幫忙帶孩子父母養大兒女就已經很辛苦了等等可惜現實中把義務劃分清清楚楚,【你的事情憑什麼要我做的】家庭基本感情不深。我也是獨生女,還沒結婚父母就想著以後幫我帶孩子【笑】,生怕別人帶不好or因為帶孩子引發婆媳矛盾,我身邊的夫妻工作繁忙無暇家庭時雙方父母都會搭把手,我想以後我的孩子有了麻煩我也會幫忙。本就是一家人,有困難互相幫助才算正常,有些事情,於理沒毛病,於情就傷人心。
活著時候問題還沒有解決,先想死了
三觀不正的人交了很多三觀不正的朋友 懶得噴了,畢竟我三觀也沒正到哪兒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