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代,讀書人間有個笑話,說「文人有新舊」:老派文人相見,總愛互問近期在讀什麼書,而新式文人照面,第一句是互問近日正寫什麼書。這調侃當然是不懷好意的,是對現代學者讀書稀疏、卻「勇於著書」的一個嘲諷。

但我尊敬的易中天先生,也許是足以推倒一世豪傑的例外。2013年,在66大順之齡,他暫告《百家講壇》的喧囂,宣布寫作36卷本的《易中天中華史》。5年之間,以每年4冊百萬字的網路小說速度, 皇皇20卷面世。論述範圍,從先秦一路鏟到了宋元,兩千年風雲盡在其盈盈一握之中。

這套巨著陸續出來時,我們的學界大佬們和媒介報端就是唯恐不及的逢迎。什麼「一顆文化原子彈」,什麼「可以終結」、什麼「前所未有」、什麼「破譯中華文明的密碼」,無所不及。但我閱讀兩三冊之後,即明白,易老師的書質量如何先不談,單我們的學術界生態就是還是非常惡劣的:即便是吳敬璉、樊樹志等這樣的清流大佬,都完全將學術公器當成了朋友私誼和親親之義的工具, 只有過場、背書與吹捧,沒有一句實話。

諸大賢的美意、各大佬們的高風,我這樣蠢笨之人自然難以體味。所以,若說如何評價這本書,我就作躲在角落裡丟冷磚的那個小人,晚飯後先匆匆籠統瞎談幾句好了——如有人大發慈悲給發稿費,倒是會全部買來讀一遍,然後斗膽寫一篇長批評意見書的。


易老師畢竟是用功讀書的人,其筆力之健也早已傳為佳話。所以這套書,論質地、論文筆,自然還是可以的,不是粗編爛造、專意掠奪讀者錢包的爛書。作為大眾入門讀物,自是最好不過,求全責備似乎也不厚道。

但老實說,從更高一點層面看,他的功底,顯然還不足以駕馭這樣一部通史,以至於此書在我看來,是他在名收利遂之後,失去自知之明乃至「書生意氣」的浮躁之作。 一般而言,讀書做學問的人,是年齡越大,披閱越居,膽量越小的。過去我們人所共熟的陳寅恪、錢穆、呂思勉這些一等一的史學大咖,年輕時也是豪情萬丈,最高目標就是寫出浩瀚的中國通史,實際到老反倒都縮手不敢寫了。

何以故?很簡單,因為中國歷史和中國學問太幽遠汗漫了,實際是一部通人之學,既要究古今之變,又要牢籠百家,單單一部「二十四史」你都讀不完,又如何有膽子講述出另外一部更有意義的「中華五千年史」?

過於自信,準備不足,已經先定註定《易中天中華史》是一個倉促臨盆的早產兒。他的脆弱、不成熟、乃至智商有障礙,都是與生俱來的病症,需要讀者與他自己不定期追蹤檢查才好。


在我理解,中國通史寫作,最忌諱也是最難跨越之處,莫過於兩點:一, 要麼是鸚鵡學舌式的陳詞濫調;二,要麼是自我作古式的游談無根。易老師於二者都可謂「雖不中亦不遠矣」。

易老師是一個性情很活躍、智力很發達、也有很多雜學之人。他在《中華史》寫作方面,並非全然新手,他在過去數十年書齋生涯中,對文學、美學、思想史、政治學等等研究與寫作的思路,都作過很多的思考,也有過諸如《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漢代風雲人物》、《品三國》等等成品,廣受好評。

但以上這些終究只是一鱗半爪的閑談與史論,當他真的盲目自信,想要作當代司馬遷,為三千年歷史獨立作一蓋棺論定時,他的學養、他的儲備、他的境界、他的閱歷,幾乎所有必備之具都一下子捉襟見肘了。可以說,他的硬傷、誤讀或曲解,真要挑,是比比皆是的。比如,他第一卷談「軸心時期」,照例搬來雅思貝爾斯,但他沒有細想過這一套話的問題,將猶太先知也牽強附會地列入;比如,他對《論語》「三年之喪」的解讀,不難看出他對過去的訓詁學傳統缺乏訓練;比如,他談唐代,率爾說唐是混血王朝,表面上接著陳寅恪在講,但是他對《隋唐制度淵源論稿》這本書是不求甚解的,完全沒有理會義寧大師後面的原話,說明他讀書不細而誤解。

《易中天中華史》這套書,只是粗讀,即可發現太多問題。種種硬傷,如掃落葉,旋掃旋生。


指出這些「小節」,當然不是自作高明的刁難。一部巨著有錯或很多錯自然難免,歷史不可能就此終結於某一次寫作,這也是它不斷重寫的意義所在。所以,我要指出的重點,在於說易老師在閱讀古書的點面、理解故事的大要方面都有問題。

他的問題,總體上是要複述往往不到位、想創新又常乏根據,顯得華而不實,立論多偏。易老師有言在先,說拜讀其書並非學習歷史知識,也教導我們不要在具體的知識點上糾纏對錯,要我們著力關注於他對歷史的「感覺」。但是,我想對易老師說一個更為常識的觀念:歷史的結論可以是「新史學」式的毫無定準,但是歷史的解讀必然是尊從固有文獻依據的,否則和信口開河無異了對不對?一個學者要嘩眾取寵,顯示出與眾不同,是很容易;但是問題在於,那與眾同異的東西背後必得有一個堅實的學術論證在支撐,否則瘋話誰都會說,沒什麼大不了。

所以,這套巨作,不要說實現他取代舊書,成一家之言的夢想了,即便是否可當「信史」都是個問題。這當然也不能殘忍地歸咎於易老師一人之身上。畢竟,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所要面對的世界太複雜,所要攻讀的文獻太過浩瀚,基本上個人的經驗根本無法比較圓滿地解釋一切。如今的人們,早已無法像往昔中國的哲人那樣能夠「執一御萬」了。

可以說, 陸離的歷史,加以輕率的自信,一開筆就已經註定這是一次出師未捷書先死之業。這不是易老師一個人的問題,而是現在所有率爾操觚者的共同困境。


在上面,我以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的辭令手法對易老師作了非常難堪的批評,但我的用意,並非否定這部書。

我個人大體感覺,如果不是太有學術潔癖,作為小孩的入門書或者大人閑來讀讀,是足以的——只是要大吹大擂說什麼 「嘉惠士林的功德」之類,那是說不上的。這套書,最好的地方在哪裡、而易老師在如林的史著中何以要另闢門戶,我以為這是我們讀這套書時最需要想明白的。如此,也才能看出易老師史家之用心何處,而我們作為讀者又有什麼必要花費個600元去讀買這套書吧。

論其優點,自然也難以縷清,但我的感想,其給人最大的欣喜有二。其一,是大氣磅礴,草蛇灰線,知識面匯聚古今中西,在文筆論述上擺脫過去通史的枯燥無味,出之以幽默與明銳,且擅以當下文辭去解釋古代人事。比如,他會說,「商周時期是用眼睛看世界,春秋時期是用頭腦看世界,漢唐時期是用心胸看世界,宋元有心無胸,明到了褲襠,清就到了膝蓋」,講的眉飛色舞,充滿興味和熱情。這樣的話,對錯先不論,但是可以擔保,司馬遷不會這麼說,陳寅恪也說不出來。過去古人講「學隨術變」,易老師可謂食髓知味。

其二,我個人揣測也是易老師「所以著」的最大關鍵點。即他的這套通史,問題意識、現實關懷、批判思路都是非常明顯的,是帶有啟蒙主義立場的寫法。這是《中華史》風格獨具的所在,也是體現易老師 「學術」與「思想」的世故、老辣所在。現在的學術和歷史研究,已經越來越學院化、專業化,技術化,和大的關懷連接不起來。易老師在寫作中,始終滲透著一種思路,即強調歷史學介入現實生活與社會的重要性。這也使得他的通史成品,不是一個冷冰冰的、單純技術的知識論史,而是一個有關懷的東西。

所以,《中華史》「失義求似」也好,「失事求似」也好,任何對此有非議的朋友,我想都需要注意到這一點,理解易老師的勞苦用心。


因此,作為一個淺薄而潦草的讀者,若要我易老師的《中華史》總體下個判斷的話,我也會當仁不讓。

我會說:該書花哨有餘,史實、義理、考據方面均有較大缺失,要「藏之名山」恐怕是無望的。但是,倘只是拿來當做入門書消遣,依然是當下同類書中的翹楚。

眼下,我暫時只能泛泛說及這些。我希望有時間時可以取來通讀一遍,再寫篇長點的議論——當然,前提是得等我買得起這麼貴的東西。

2019,1,21 ,晚飯後閑談


看了許多評論,對易中天中華史持的態度和內容反對意見的居多。主要意思是易中天的學識和能力不夠格,不足以駕馭這樣一部巨作。對此,愚以為,易中天不被認同的原因如下:這部中華史並不是簡單的對歷史考古還原,更多地加入了自己對歷史事件和現象的個人看法,這也是題目一開始就明確的,是易中天中華史,不是官方中華史。這裡解讀出來的古代中國的沒有我們閱讀的其他歷史資料上那麼偉大,遂對其寫書動機存疑。但現在的社會風氣,有春秋巨作產生的土壤嗎?易中天的言論觀點並沒有違法法律法規,沒有給社會代來危害,就要許多人自發的反對,甚至在自己控制的範圍內劃分為禁書,不讓小朋友看,這其實是變相的小型文字獄。比起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現在我們的學術土壤即便在民間也是很貧瘠的。真有人覺得易中天的觀點會給社會和下一代帶了危害,請有責任感的人也寫一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中國通史,以便糾正易中天的錯誤言論。當然,寫書是需要勇氣的,任何人寫出來,無論內容怎麼樣,都有高手能找到噴點和漏洞。一個人工作忙可以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寫。但若沒有面對自己內心的勇氣已及花費數年提筆耕作的決心,這份工作是完不成的。還有,這麼多批評易中天的人,真的把已經發行的書都看完了嗎,已經寫完明朝了,我現在等著看最難解讀的清朝,即便是現在,對於清朝的認知也有很大的爭議甚至是現實利益。


謝邀。關於《易中天中華史》,我僅看了一部分,對歷史學習和研究甚少,對照同類著作,參考近代專家學者和毛主席對歷史的學說的評價、指導思想及其時代意義方面的考量,對易教授在藝術上是佩服至致。不過,學術歸學術,藝術歸藝術。即使是外行,也覺得該書似乎文學和商業氣息濃厚,缺乏慎重和考證的學術原則精神。對於有關專家就《三國史》部分指出的某些常識性和嚴謹性的硬傷或質疑,本人也覺得有些道理。畢竟歷史是最重視依據的學問,研究一個朝代的歷史或寫一本專著往往需要一生專心至致,而寫出中華數千年的歷史,洋洋幾十冊,幾百萬字,的確不可思議。歷史對於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民族極其嚴肅,不能象有的國家以傳說、神話和臆想來盧虛構或戲說。由於學術性和科學性使然,欣賞一下可以,要當真,還是看專著好。所以,我只看了一部分,感覺象是聽說書,與金某先生有些共同點,也就放下了。有人說持異議者是妒忌或知識貧庸或無能,更不敢恭維。歷史是一門科學,重證據,講哲學邏輯什麼的,光有知識和才氣,閉門造車,或排列組合,或……激揚文字,包羅萬象,可能難免謬誤。當然,我等是外行,價值觀與易先生存在差異,所言亦不足為參考,只當茶餘飯後閑聊而已。


首先易中天老師以66歲起用6年左右時間寫《易中天中華史》值得肯定。

先來看成書過程:

《易中天中華史》是易中天於2012年開始寫作、於2018年完成的36卷本歷史學著作。易中天「隱居」江南某小鎮,以一己之力來完成36卷本《中華史》。從2012年起,每季兩卷與讀者見面,至2018年出齊36卷。易中天認為,要解決「歷史常常被我們誤讀」的問題,有三個解決辦法,即直覺,邏輯,證據,這同時也是易中天寫《中華史》的三大辦法。

再來比較一下先人寫史書的年份,司馬光父子寫巜資史通鑒》用了20年,古時能用20年,現代有網路電腦,用5一6年時間也差不多。

作為一名歷史學者請問現代誰敢寫中華史。請各位鍵盤俠不要吹毛求疵。

點??點贊!


我偶而見到了易教授的視頻講座。說是孔子弟子華很窮,冄要孔子給些小米給子華母親吃。原述是這樣的:子華使於齊,冄有為其母請粟。孔子日:與之釜。請益,日:與之庚。冄子與粟五秉。孔子日:赤子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君子周急不繼富。集解,鄭玄日:非冄有與之多。孔子講給六斗四升。冄有說多給點呢。孔子說,給十六斗。結果呢?冄有給了八十斗,多給了六十四斗。易教授說子華很窮,是否說孔子有點小氣,說給多了?學生理解,孔子不在乎給多給少,而在乎救急不濟富,不承認子華窮。古人鄭玄也證明孔子不是責怪冄有給多了。也如當今已不是一年半不一年半之爭了。何況還弟子曾參的事迹可佐證。曾參在魯國當個小小官,奉祿不過鍾釜,他就很高興了,可以養老母親了。你子華能代表魯國出使齊國,官比曾參的官大吧?奉祿比曾參的奉祿多吧?子華卻不能養母?我看冄有是在拍子華的馬屁!要知道,孔子是魯國人喲。冄有既靠孔子又倚有權勢的子華,豈不美哉?


易中天中華史立意頗為宏大,作者的本意是對三千七百年的中華史做一個宏觀上的梳理,找到先後發生的歷史事件之間的邏輯關係,從而發現中華文明因何而興、因何而衰、又因何復興的文明基因。可以說尋找文明的基因,正是我們這個時代迫切需要的,作者的宏篇巨著也體現了時代的需要。

出於宏觀敘事的需要,作者將兩條線索引入了中華通史的寫作。第一條主線是作者不惜增加了自己對歷史的理解和想像,將歷史大事件的因果和邏輯關係做了一個統一的解讀。例如在敘述祖先和國家的內容,大部分是邏輯推理,小部分是考古事實。這種敘事方式出於大歷史寫作的需要,大的歷史脈絡一定是後人從上帝視角解讀的結果,完全出於史實無法形成大的框架。然而這種方式也不可避免的帶來寫作硬傷,這就是作者會有意無意的選擇有助於自己觀點的史料並忽視不利於自己觀點的史料。這一硬傷在作者的第二條主線中被無情的放大了。

第二條主線是作者引入了西方文明作為參照解讀中華文明。作為已經步入現代社會的中國,在解讀自己歷史的時候,引入西方文明是必不可少的。對照東西方兩大文明,才能更好的看清自己,無疑是正確的思路。不過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具備相當深厚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識,否則就會既讀不懂西方,又弄不清東方。作者在西方文化方面的積累顯然不夠,從而造成對自己文明的解讀也出現了偏差。

比如作者將一神教信仰定義為信仰的唯一一種形式,並將西方文明定義為有信仰文明,中華文明定義為無信仰文明。然而西方文明的起源古希臘和古羅馬都是多神教的天下,按照作者的分類均屬於無信仰文明,但正是無信仰的古希臘和古羅馬創造了政治上的民主共和體制,至今對西方乃至全世界都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也就是說西方文明的源頭,文藝復興尊崇的文化,都是無信仰的文化,跟作者認為的基督信仰造就西方文明相去甚遠。而且到了現代社會,西方主流信仰雖然依舊是基督教,但是不信教的普通人越來越多,宗教越來越成為個人的選擇,而不是社會的選擇。按照作者的理解基督信仰在西方社會日漸衰落的事實就完全說不通。

關於一神信仰的問題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清楚的,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對西方信仰的理解僅僅是很多種理解方式中的一種,但作者以一種有爭議的理解方式作為基礎來進行東西方文明的比較,其結論有多大的參考意義就很值得商榷了。而且從作者在中華史中對西方歷史的描述上可以發現,作者在西方歷史文化的積累上有著極大的欠缺。

比如作者在描寫古希臘與波斯帝國的馬拉松之戰時寫道,雅典以九千兵力對波斯十萬大軍時取得完勝,以傷亡數十人的代價殺傷波斯六千餘人,一舉捍衛了雅典的自由。首先馬拉松之戰波斯十萬大軍的數量不知道作者從何而來,希羅多德的《歷史》一書只講了波斯傷亡六千餘人,沒講十萬大軍。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波斯海軍運送十萬人登陸馬拉松根本不肯,況且十萬人傷亡六千也不會潰敗。在對馬拉松戰役的描述上,十分重視邏輯的作者,明顯的邏輯錯誤躍然紙上。西方史學較為一致的看法是馬拉松之戰,波斯兩萬對雅典九千,這樣的兵力對比在冷兵器時代誰勝誰負其實難以預料。雅典取勝也不必冠以自由對專制的意識形態勝利,其實就是普通的古代戰爭的普通勝負。

再比如,作者將王莽篡漢和屋大維在羅馬帝國的改革進行比較,結論是王莽是書獃子搞政治-不切實際,屋大維是政治家搞改革-順勢而為,將王莽的失敗和屋大維的成功歸結為個人能力上的差異。這樣的結論充分說明作者對古羅馬的歷史一知半解。屋大維是古羅馬從共和轉向帝國的關鍵人物,屋大維的成功主要是順應了歷史大勢,也就是當時的羅馬必須從集體領導的共和制轉向個人獨裁的皇帝制,而且這一轉型是以格拉古、蘇拉、龐培和凱撒幾代人的殺戮、復辟和革命為基礎的。作者草率的認為羅馬從共和到帝國是因為羅馬需要對外征戰,因此需要獨裁統治。但歷史事實卻是羅馬的版圖在共和時代已經奠定,羅馬帝國並沒有大幅度擴張自己的版圖,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對外作戰。奠定古羅馬輝煌的大戰役,全部發生在共和時代。作者對古羅馬從共和轉向帝國原因進行了想當然的分析,然後想當然的對王莽和屋大維進行了比較。

作者對中華史中西方歷史的描述,幾乎每個主要章節都有重大的硬傷,這也造成了中華史中西方文明視角形同虛設。這個方面是中華史存在的最大硬傷。現代人寫史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從上帝視角進行分析評論,上帝視角包括幾千年文明的全局性分析以及不同文明之間的對比分析。但如果對西方文明的理解有偏差,上帝視角就會變成偏見視角。作者在西方文化上積累不足,又將西方文明作為重要參照引入中華史的寫作中,這一點是易中天中華史最大的硬傷。


地攤文學,圖個樂,騙點錢。

如果是成年人,可以看看權當消遣,看他能胡說八道些什麼。如果是小孩歷史普讀,勸家長還是不要給孩子看,這樣會把三觀帶歪了。

什麼夏娃是女媧的前身,女媧是蛙,三皇五帝都是一些動物,牛鬼蛇神,怎麼貶低怎麼來,還有模有樣的證明,論證。

噴子,鍵盤俠的風格濃得化不開,抹不去。

一句話,人家出賣歷史,出賣祖宗,為了迎合西方毀我文化,斷我根基的目的,真是臉都不要了,什麼扯淡的東西都可以。

一句話,雖然出版自由了,但是還是不適合,應該不準在各大平台,書店銷售。


從時間、精力和下的功夫上就有天壤之別。

我也是易先生的小粉,但出於對中華史這種大部頭史書的敬畏之心,姑且大膽議論如下:

如果說想了解中國歷史的話,老實講,近代的大部頭史書著作,恐怕是柏楊先生的《資治通鑒白話版》耐讀一點,是在坐牢時花了十年時間精編的。他坐牢期間,在監獄中干擾少,主要精力就在看書寫書。

易先生寫中華史花了幾年?5年。是在什麼狀態下編的?恐怕還是邊講座邊寫書的情況下編的。

我們再看一下古人,類似的大部頭史書。司馬遷《史記》是寫了兩代人,他爹和他。司馬光《資治通鑒》寫了19年。

注意啊,古人沒有電視手機這些分心的東西可以玩,這些大學者寫書時,晚上沒事就點著蠟燭,安靜的趴在書桌上「伏案」而作啊!甚至白天可能都在見縫插針的寫啊!

如果易先生不要那麼急,也閉門謝客花個十年甚至二十年來寫的話,那可能就談得上「歷史思想價值「。


謝謝邀請。我是易中天先生的fans。說到歷史,是繞不開史公司馬遷先生的《史記》。《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文化需要傳承,歷史需要普及。

易中天老師在歷史文化推廣方面我認為是有貢獻的。易老師用現代的眼光為我們解讀中華正史,對略有基礎的又急需普及歷史知識和觀念的人群是十分適合的。讀書時間少的也沒有關係,因為《易中天中華史》每卷書才十萬字,文字也足夠有趣。一般人用半天時間就能讀完一本。

我認為《易中天中華史》從現代觀,全局發展觀角度梳理出清晰的歷史脈絡,分析了重要的歷史節點,輔以史料,語言生動又足夠有吸引力。就當下而言,通過《易中天中華史》的閱讀,找到自己關注的歷史興趣點,從而按圖索驥,自發去找尋和發現我們魅力十足的千年文明歷史這是其最大的思想價值所在。一家之言,各位大大多多評點。


要寫一部地攤文學歷史不在話下,輕車熟路;

要寫一部掙錢的歷史讀物花點功夫,少人出錢;

要寫一部流芳百世的歷史讀物德才不濟,止增笑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