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幾乎每個月都會乘坐高鐵從北京去上海,而且每次經過南京的時候,都會浮現出1978年來這裡時的往事。我知道南京從公元229年孫權遷都建業,到公元589年陳朝覆亡,300多年,這裡經歷了六朝都城,形成南京在政治地位和經濟文化發展上的顯赫時期。其後雖然也有國民政府等在南京短暫的立都時期,但南京再也沒有成為中國政治及經濟的中心。

從北京去南京對比一下感覺反差很大。在北京燦爛的古建築,如故宮、天壇,匍匐在新帝都的顯赫之下如一盞盆景,兒時爬過的北京城牆,如今早已經拆除。但南京,雖然屢屢遭劫,這裡仍器型完整;古城斑痕累累,卻也還肌理清晰。城裡建築時尚繁華,但古都氣韻猶在。

說到經濟,1979年江蘇的GDP在全中國第一,後來的幾年不斷與山東激戰,但保持著第一的位置,廣東根本不是對手。但到了1989年,江蘇才徹底敗給廣東,但至今依舊維持著第二的地位,也依舊讓山東、浙江不敢覬覦自己的位置。

但是,江蘇的首府南京,卻在最近這二十多年時間裡,別說深圳了,便是過去很看不上的蘇州,也被甩開不少距離。看GDP的話,南京只有深圳(2.4萬億元)的一半,2018年為1.28萬億元,比不上蘇州的1.85萬億元。今後想超越蘇州都會相當艱難。

蘇州強在有一個「新加坡工業園」,有大量的日企在那裡。在外觀上,南京也不能和蘇州比,破落的形象更多一些。也許是沒有改建城市的經濟力量,才保住了舊有的市貌。

南京的大學數量、代表研究水平的院士人數等等,在中國主要城市中該是最多的一個。南京不能在過去40年的經濟高速發展期中獲得超越廣州的發展,特別是在江蘇的平均經濟技術力量要大大超過廣東的情況下,南京未能獲得發展,恐怕和歷史地理有著較大的關聯。歷史在過去的1400多年中,幾乎沒有讓南京長期成為首都的時期。地理上南京屬於長江三角洲的邊際,在人們的感覺中,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基本上到鎮江就差不多是盡頭了。在南京大部分人的心裡,不會把自己放在上海勢力範圍內的。歷史及地理都讓南京保持著這樣的狀態。

文化或者經濟發展的邊際是最容易發生革命性變革的地方,但南京的歷史太悠久了,變革對於大多數南京的官員、企業家來說,都不如維持現狀,在大的經濟運動的過程中,保持不輸給其他地方的態勢容易。不用說超越深圳,就是追趕廣州,在南京人的心裡都已經變得十分艱難。

南京朝天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