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如果盤點一下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的兵要地誌和阿根廷軍隊的能力及狀態的話,就會發現,對於阿根廷來說,福克蘭群島非但不存在地利,反而是一個不可守的絕地!

首先我們來看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的概況,該群島位於南美巴塔哥尼亞南部海岸以東500公里處,並不是什麼中小型島嶼,而是一個面積上萬平方公里的大型島嶼群,群島陸地總面積1.22萬平方公里,由東西兩個大島和200多個小島組成,其中主島東福克蘭島寬約88公里,長約140公里,面積6600多平方公里,而西福克蘭島長約130公里,寬約72公里,面積4500多平方公里。島上地形以丘陵草原為主,沒有自然生長的樹木,氣候陰冷潮濕,年平均氣溫5℃,戰爭爆發時島上居民兩千多人,2/3集中在首府斯坦利港,島上簡單的公路系統中心節點也位於斯坦利港,島上僅有的產業為畜牧業和漁業,95%的勞動力從事這兩個行業,島上有羊數十萬隻,採取放牧散養模式,而牧場遍布兩個大島。島上唯一開採的礦產是泥炭,供島上居民作為日常生活用燃料,由於缺乏經濟價值,所以開採量很低,僅供島上兩三千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島上唯一的正規港口是斯坦利港,自巴拿馬運河開通後,斯坦利港地位嚴重滑坡,僅供當地羊毛羊肉和漁業產品出口及糧食和日常用品進口之用,2015年之前港口只有一個單側停船的不到300米長的碼頭(2015年後在右側增加了一個100米左右的小型碼頭),而且碼頭上沒有設置港口機械,裝卸作業只能靠貨船自備起重機。島上主要機場為斯坦利港機場,1982年戰爭時跑道長度只有一千多米,不足以讓阿根廷空軍的噴氣式戰鬥機正常降落,只有C-130運輸機和普卡拉輕型攻擊機可在此機場正常起降。

1984年的斯坦利港,可以看到只有一個碼頭存在

2015年之前斯坦利港唯一的碼頭,長度不到300米,設施非常簡陋

從對福克蘭群島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首先群島距離大陸並不是一般人想像的"家門口",事實上從阿根廷在大西洋沿岸的四個空軍基地到福克蘭群島最近的距離約700公里,最遠的有接近1100公里,這意味著阿根廷主力制空戰鬥機幻影III和短劍從本土基地起飛,在群島上空只能停留很短的時間,根本無力爭奪制空權,除非能夠翻修擴建斯坦利港機場,讓噴氣式飛機進駐,而翻修擴建機場需要海量的建材和大量施工機械,這是島上完全無法提供的,必須從本土運輸。

斯坦利港機場跑道很短而且設施簡陋

同時,福克蘭群島是個巨大而並不適合居住的島嶼,由於氣候陰冷,資源匱乏,沒有任何工業和種植業,畜牧業非常單一而且停留在比較原始的分散放牧的水平,島上除了羊肉之外一切農產品和日常生活用品都依賴於外界輸入,這也意味著在福克蘭群島駐軍幾乎一切物資補給都要依賴外界輸送,而且由於島嶼巨大而且處處是可供登陸的海灣灘頭,所以防禦壓力巨大,二戰期間琉球主島不過2200多平方公里,日軍投入了超過十萬兵力進行防禦,阿軍顯然不具備投入這麼多兵力的條件,但是即使只防禦以斯坦利港為中心的幾處要點,也需要相當多的兵力,阿根廷陸軍在島上投入了兩個機械化步兵旅(第三,第十)及第九步兵旅兩個團(阿根廷步兵團編製相當於步兵營),兩個炮兵營以及一些工兵,憲兵,後勤單位共九千餘人,但是這些兵力分散在兩個主島的若干要點,即使防禦核心斯坦利港也不過四五千兵力,面對登陸英軍在任何一點都沒有數量優勢,最終被各個擊破,但是部署更多的的兵力又需要更多的補給和更強的運力,這最終都要著落在運輸上。

福克蘭群島幾乎看不到樹木

然而我們已經知道,斯坦利港只有一條不到300米長的碼頭,而且條件非常簡陋,吞吐能力很差,而快速擴建港口,增加吞吐能力顯然不是阿根廷的工業和工程能力所能完成的,而阿軍顯然也沒有這方面的準備,而更要命的是,4月19日皇家海軍征服者號核潛艇部署到位之後,反潛能力極弱的阿根廷海軍被迫遠離福克蘭海域,對島上的船運補給變得愈發困難,等到英國特混艦隊到位之後,就連貨船偷越封鎖也變得不可能了,甚至東西兩島之間的運補都變得非常危險,此時島上阿軍補給只能依靠C-130運輸機夜間偷運——而阿根廷空軍只有7架C-130,運補量只能說是勉強維持守島部隊生存。同時,運補能力的匱乏,使得島上守軍既不能修築有效的掩體(島上很少樹木,修建掩蔽部的頂蓋材料必須從大陸運輸而不能就地取材),而車輛和燃料的匱乏不但使得守軍難以機動而不得不坐守要點等待被各個擊破,甚至連遠離斯坦利港的防禦陣地的基本補給都難以保障,這使得守軍本就不高的戰鬥力和士氣又被進一步削弱。

阿根廷距離福克蘭群島雖然比較近,但卻是咫尺天涯

從某種意義上說,阿軍發動戰爭是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由於貧弱的工業能力導致其不能快速完成對港口的擴建,而港口的限制又決定了其根本無法輸送足夠的物資和建材機械來擴建機場和加強島上防禦力量,這又導致了制空權的喪失和進一步的補給災難——這一連串連鎖反應使得阿根廷雖然是在所謂"家門口"打仗,但是實際上卻和島上守軍"咫尺天涯",完全無力對島上和周邊海域的戰鬥提供有效的支持,相反英軍雖然是萬里遠征,但是卻能夠利用海空優勢不斷獲取補給和補充,此消彼長之下,戰爭的結局也就註定了。以誇張一點的說法,戰爭的結果油後勤決定,而後勤則由運輸決定,無法維持有效的運輸能力,則咫尺亦是天涯。


這裡是@特種力量 原創回答。看到這個問題,剛好與暗劍之前寫的一片文章有些重合,就直接拿來用了。

其實阿根廷敗給英國有很多因素,一個是阿根廷國內政治環境,一個是軍事裝備差異。英國能贏,也是慘勝,當初軍迷津津樂道的是,如果法國按時交貨,英國還能勝利么?歷史沒有假設,暗劍就從其中一個原因來說。

提起阿根廷,現在大家的印象更多在於足球踢的不錯。然而就是這麼個小國,當年硬是敢單挑英國,只能說膽子比腦子跑的快。

阿根廷空軍超軍旗戰機

在19世紀80年代之前,阿根廷的整體生活水平還是不錯的。但是1980年突然爆發的經濟危機讓以加爾鐵里為首相的軍政府無法應對,只有靠對外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1982年4月2日,阿根廷軍隊突襲佔領馬島,馬島戰爭正式爆發。

馬島戰爭局勢圖

這場戰役中英國SAS特種部隊作戰的乾脆利落、英國特混艦隊海陸空聯合作戰讓人印象深刻,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阿根廷的老式A-4「天鷹」戰機和大放異彩的超軍旗戰機,獲得了擊沉3艘英國驅逐艦和擊傷數艘軍艦的戰果。

阿根廷空軍美製A-4攻擊機超低空掠海攻擊

在此次作戰中,阿根廷陸軍和海軍的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師承美國和法國的阿根廷空軍,成為阿根廷軍隊中為數不多的精銳力量,也是此次戰爭中戰鬥力最強的部隊。

開戰前阿根廷空軍主要力量是自1965年開始購買的數十架美製A-4「天鷹」攻擊機。另外在1979年,阿根廷向法國訂購了14架超軍旗戰鬥轟炸機和15枚飛魚導彈。但是直到開戰前,法國也才交付了5架超軍旗戰機和5枚飛魚導彈。

不等交貨完就開戰,腦子秀逗了

而更為坑爹的是,在阿根廷與英國就馬島主權開戰時,法國立即宣布停止向阿根廷交付剩餘超軍旗戰機和飛魚導彈,並且把飛魚導彈頻率秘密告知了英國,讓英國能夠進行針對性的電磁干擾。而美國在1983年也宣布對阿根廷實施軍事禁運。深知飛魚導彈厲害的阿根廷空軍,企圖曲線救國,從利比亞、伊拉克、秘魯等國獲取飛魚導彈,但在英法情報局的監視和干擾下失敗了。

飛魚導彈發射瞬間

正是法美的釜底抽薪,讓阿根廷空軍力量捉襟見肘。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阿根廷空軍還是靠著僅有的5枚飛魚導彈以及老式A-4「天鷹」攻擊機,擊沉了英國皇家海軍謝菲爾德號驅逐艦、羚羊號導彈護衛艦和考文垂號導彈驅逐艦,並重傷多艘軍艦。

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被擊沉

而最為軍迷們津津樂道的是,如果阿根廷當年擁有足夠的飛魚導彈和完好的航空炸彈,馬島戰爭的歷史會不會改寫?然而歷史不容假設,這次戰役中法國、美國和英國的抱團行為,讓人們見識了資本主義國家的言而無信。如果國防力量假手於人,勢必重蹈阿根廷覆轍。

一戰成名的飛魚導彈

戰後,阿根廷軍政府隨之倒台,阿根廷也徹底淪為三流國家。由於受到武器禁運,軍事力量發展也極慢,而且經濟發展滯後,導致其只能選擇二手戰機。2013年阿根廷有意購買梟龍戰機,以替換國內老舊的戰機,然而最終還是購買了西班牙的二手幻影戰機。就在去年10月,法國媒體曝出法國最後一架超軍旗戰機已然退役,而阿根廷似乎有意購買4架二手超軍旗,以充實本國僅剩的5到6架的超軍旗戰機隊伍。

阿根廷還準備購買二手超軍旗

上了當不要緊,難得的是還能繼續主動去上當,阿根廷的行為暗劍也表示大寫的服!

關注@特種力量 更多精彩一起來分享。


馬島戰爭初期,阿根廷確實因地利的原因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其投入的兵力遠超英國,軍事裝備也並不落後,但其終究還是走向了失敗。首先是阿根廷錯估了世界形勢,認為這場戰爭即使美國等西方國家不幫助自己,也至少能保持善意中立,但在實際上,美國最終倒向了英國,並對阿根廷實施了制裁。其次是戰爭準備不足,阿根廷一方的士兵人數雖多,但大多數是新兵,訓練了三個多月,就上了戰場,作戰經驗很有限。在武器裝備上,即使不落後,但數量有限,一旦損失難以得到快速補充。出現準備不足的原因一是由於別國的制裁,更是由於阿根廷本國沒有重視這場戰爭,更沒有預料到英國這麼快就予以反擊,沒有給予阿根廷充分的準備時間。到了和英國戰爭階段,阿根廷更是頻繁失誤。比如,阿根廷高層認為英國可能會進攻本土,所以將一部分兵力部署在本土,造成馬島上兵力空虛,但最後英國並沒有進攻本土,阿根廷錯失戰機。由於指揮官缺乏戰爭經驗,無論是加爾鐵里還是阿斯蒂奇等指揮官都沒有細緻應對戰爭。同時,戰場情報工作也很失敗,比如,英軍在夜間偷襲聖卡洛斯港,阿根廷直到英軍行動4個小時後才知曉。相反對手英國則準備充分,具備國內外的支持因素,加上良好的決策機制,戰時內閣只負責大方向上的把握,具體戰場交給指揮官負責,使得英國完全具備戰場上的主動,為其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八國聯軍的時候中國更有地利。不能什麼都說是地利,更不能因為近就是有地利。空軍打仗更沒有地利這一說。

馬島戰爭主要是海空戰。海軍還有地利這種理論嗎?空軍有地利嗎?

過去陸軍打仗說勞師遠征,那是騎馬走路的時代。現在都是坐船坐飛機,那有什麼勞頓。沒有能力的,都是困難。上個樓梯都費勁的,怎麼去爬山?有能力的就不叫困難。

如果曹操水軍強大,東吳就沒有地利。阿根廷遇到的就是海空軍強大的對手。


擁有地利優勢的阿根廷在馬島戰爭上 ,打不過日落西山的英國,這並不奇怪。因為打仗是全面性的,不光是要擁有地理優勢,還要擁有兵力優勢,以及戰略優勢和軍事裝備優勢,還有戰略戰術優勢等等,是一個綜合性非常大的課題。

阿根廷在馬島戰爭中打不過英國,主要的原因還是軍事裝備落後導致的。就像中國以前的時候拿著刀槍來對付西方列強,自然就只有失敗的。一個是冷兵器與熱兵器交戰,冷兵器自然是要吃虧的。

阿根廷就是拿著二戰時期的武器來對抗新時期的武器,怎麼能夠撿到便宜呢?現在化的武器的換代是很重要的。因為阿根廷比較落後,武器也同樣比較落後。而拿著落後的武器去打先進的武器,自然就只有吃虧的,打不過英國就正常了。這樣的虧中國也吃過,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吃過這樣的虧,所以對於這樣的事情是不足為奇的。


再怎麼形容為日暮西山,當時的英國仍然要比當時的阿根廷強大很多,無論經濟總量還是人均,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阿根廷不是英國的對手,所以當時聽說阿根廷竟然要和英國為了一個島嶼開戰,大多數中國人都是很吃驚地。


馬島全稱馬爾維斯群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位於南大西洋、扼守大西洋和太平洋航道麥哲倫海峽、是各國科考人員去南極大陸的補給站。英國和阿根廷由於馬島主權問題爭議由來以久,兩國相繼進行多次接觸,後來1970年發現海底油氣資源後,英國態度越發強硬,甚至國內議員直接說寧願失去北愛爾蘭也不願失去馬島。二戰期間英國依靠馬島上岸基飛機成功掌握南大西洋制空權和制海權,使得從美國來運輸船只得以順利通過,可見馬島的戰略意義非常重要的。

1981年阿根廷爆發經濟危機,為了轉移國內矛盾,首相加里鐵里於1982年4月2日派兵佔領馬島,消息傳到英國國內後,英國議會快速授權給首相啥切爾夫人,並迅速組建以伍德沃德少將為指揮官的特混艦隊開往南大西洋。英國到達馬島附近海域後,迅速封鎖馬島周圍200海里、派出大量的軍艦進行警戒巡邏,馬島距離阿根廷280海里左右,英國把航空母艦放在阿根廷岸基飛機航程以外,使得這些沒有制空權和軍艦在阿根廷岸基飛機轟炸航程以內,阿根廷空軍幻影戰機掛載的飛魚導彈成功擊沉英國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

真正造成阿根廷失敗的原因很多:1、總統加里鐵里盲目樂觀,在回絕美國的外交調停後,乾脆美國鐵了心支持英國,並且積極為英國提供情報,法國也停止向阿根廷出售飛魚導彈。2、錯估英國的實力,瘦死駱駝比馬大、畢竟是老牌海軍強國,這裡強國指豐富的海戰經驗。把主力航空母艦放在阿根廷岸基飛機航程以外、用潛艇攻擊阿根廷的水面艦艇、封鎖航道和戰爭物資運輸、成功用擊沉貝萊格萊德將軍號巡洋艦、掌握真正的制空權和制海權後、點穴式清除阿根廷港口和機場、然後搶灘登陸。一句話阿根廷雖然坐擁地理位置優勢,但是不知道或更確切地說像英國人那樣以守為攻、以待時變。3、阿根廷三軍聯合作戰和軍人素養低下、指揮官頭腦不清醒、潛艇在英國的山貓反潛機目前碌碌無為,空軍狂轟濫炸下收穫不大除開飛魚導彈擊沉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外,斬獲不大、陸軍派上島上甚至不知道對抗登陸作戰部隊。4、沒有搞定老冤家智利,怕老冤家智利背後捅刀子,造成雖然近距離作戰,但是把馬島讓給別人......


英.阿馬島戰爭時,真正陸軍較量的戰鬥並沒有多大規模,主要是海.空軍唱主角。當時英國和世界上的那些強國相比似乎是日落西山的境地。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英國和阿根廷相比,阿國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阿根廷的優勢在於地利,可是英國人坐著軍艦.飛機到達戰區位置後主要是利用海.空軍作戰,阿國的優勢發揮不出來,後來的成敗也就不言而喻了。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英國在政治外交軍事經濟有巨大的優勢。阿根廷一個農業國有什麼出息。可悲的是阿根廷沒有幾個國家擁護。背後還有死敵智利捅刀子。真不知阿根廷政府是怎麼想的。竟然發動戰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