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發展到什麼程度,取決於觀察力的高低。


孩子是好奇的,他們每天以好奇的眼光看世界,他們的創造力,他們的想像,都是源於觀察。所以觀察力的培養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觀察力的培養,還有利於孩子專註做一件事,所以要讓孩子以後認真的學習,專註做好一件事,觀察力的培養很重要。


觀察力是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觀察力的敏銳程度決定了從世界獲取信息的多寡。無論是高情商還是高智商的培養,都離不開觀察力培養。觀察力強弱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分析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低。

  正如我們之前總在強調的,寶寶生下來就具備很多種能力,他們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無知和弱小。相反,從觀察力這一角度來看,他們往往強大和令人驚奇。

  剛出生的寶寶就知道尋找和吸允媽媽的乳頭進行吃奶;還有的寶寶出生不久就能模仿成人的面部表情,比如張開嘴巴,伸出舌頭;三個月以後就能嫻熟地對媽媽哄逗的表情給予回復和互動。敏銳的觀察力,讓我們的寶寶看起來越來越聰明。半歲左右的寶寶們,感知覺方面已經有了很好的發展。這使得他們已經完全有能力多角度觀察身邊的環境。

  個體的觀察力絕不局限在某一路徑,而是藉助於多條通道:用眼睛可以看到,用耳朵可以聽到,用鼻子可以聞到,用嘴巴可以吃到,用皮膚可以觸到,而且這些能力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我們人類(其他動物種類亦如此)的大腦會神奇地將各個器官通道的感覺整合在一起,形成對外部世界的一個綜合整體的認識,作為我們隨後進行更高處理的基礎信息庫。

  下面,借用小學六年級小學生描寫校園景色作文中的幾段,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多感官輸入對於孩子觀察能力的影響,除此之外,還能為孩子的作文增色不少:

  《秋韻》

  秋日來至,校園裡的一草一木為了應景也紛紛開始改變。它真的很美很美,讓人想畫幾十副畫都捨不得停下畫筆;讓人不禁想攬她入懷、收入囊中;讓人想「啊嗚」一口包進嘴裡,一嘗到底,她是咸甜還是苦酸?

  坐在石階上,涼涼的,滑滑的,像是給她敷上了一層薄薄的冰。抬頭,太陽亮得發白的光與湛藍的天空融為一體。青空下,一棵金黃色的銀杏樹「冒」了出來。一簇一簇的銀杏樹葉聚集在一棵樹上,風兒吹得它們左右搖擺,雨後的葉子伴著雨滴搖啊搖,或是累了,它們便停了下來。手抵著冰涼的石階,我邊伸懶腰邊向銀杏樹走去。在這個慵懶的下午,我順勢拾起了一片銀杏葉,放到自己眼睛前,底部些許的綠色,那種抹茶奶蓋的顏色,向上自然暈染成黃色,那種睡前故事書里懸掛在黑夜中的月亮的明亮的黃,那種屬於秋的黃。輕輕撫摸它,順滑的紋理逐漸向外展開,我輕撫下一絲塵土,指尖留下一滴水珠。湊近一聞,是草與土混合的味道,它不像草莓蛋糕一樣甜膩,也不像女士香水一般奢華,倒像是孩童在草地泥濘中玩耍一番後留下的氣味。我又撿了幾片,將它們塞入一個小布袋中,想將秋的美留在我的美術作品裡。

  此處省略近300字的一個段落。。。。。

  秋之韻,藏於無形之中,或許秋風一吹,便能在你的記憶中掀起漣漪;或許果實豐收,便會讓你想起遠方的朋友;或許秋雨一降,便讓你體會到大自然的多姿多彩。秋之韻,雖說藏於無形之中,但只要用心體會,奧妙就藏於其中。

  可想而知,沒有豐富的感知體驗,沒有實際在生活中進行觀察和收集,孩子寫出的文字終將是灰色干煸和抽象的,而不能如上述文字那般富有畫面感和質感。

  所以,想要養育聰明而高情商的孩子,父母一定要重視觀察力的培養。如上所述,培養的起點從寶寶很小的時候就已開始,而終點則是我們畢生學習的末端。培養孩子的觀察力,首先要創造更加豐富多彩的環境,讓孩子從小能夠觀察到更多更加新奇的內容。豐富的環境對於小孩子而言,就如同我們成人的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一樣,攝取的內容越多,實踐練習的機會越多,見識越廣闊,模仿學習的慾望就會愈加強烈,學習的速度越快,處理問題的思路越多樣。自然而然,我們的孩子會不知不覺地發展成為高能力的個體。

  除了環境的提供,父母們一定要有意識地拋棄固有的思維模式,跟孩子一起發散性思考,這樣才不至於桎梏在已有的常識里。我的一位研究生同學,去到紐約大學攻讀博士,他說自己的一位印度同學曾經問他,為什麼你們中國人都喜歡喝苦澀的茶葉?你們調料那麼多,為什麼不煮些花椒大料來喝呢?我的同學很詫異,是啊?為什麼?自己從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從來沒有思考過。於是他去查閱了一些資料,才發現原來我們很早以前是煮那些調料來喝的,後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油膩攝入增多,人們才開始越來越青睞青澀爽口的茶葉。

  敏銳的觀察也是科學研究的必備素養。很久以前的一篇英文文章里學過這樣一個小故事,化學教授把自己的手指伸進盛了液體的燒杯,然後把手指放進嘴裡,露出愉悅的笑容。學生也照做了,吃到手指那一刻都覺得苦澀難忍!學生們很奇怪,為什麼老師不覺得苦呢?之後教授揭秘:原來老師伸進燒杯的是食指,但放進嘴裡的卻是中指。通過這個小實踐,老師讓學生們體驗到仔細觀察的重要性。

  對於小孩子,可以有意識的引導:聞味道猜猜包子什麼餡的?家裡多了什麼東西?少了什麼東西?老師有哪些不一樣了?這些小小的事情,不僅培養孩子的觀察力,還能顯著提高孩子的情商,比如對於微表情的捕捉。觀察力的發展,讓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養成勤思考的好習慣。這樣,在觀察和思考不斷交錯的過程中,孩子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就會越來越清晰和透徹,自己逐漸摸索出很多的規律。

  當然,因為認知能力有限,孩子有時也會出現小小的誤解,此時父母在覺得好笑之餘,也不要忘記鼓勵孩子的細心觀察。四歲的孩子,剛剛聽大人們談論在公共場所放屁不雅,正好看到停車場里的標誌(見下圖),於是問,「這裡是不能放屁嗎?」此時,不要笑到讓孩子感到尷尬為好,一定要記得鼓勵孩子的愛觀察愛提問,「我們怎麼沒發現!你看得可真仔細,認識P了,還知道打個斜杠是不可以的意思!」


觀察有很多好處。比如作文,描寫無不基於觀察,所感也是基於觀察。社交能力,應變方法的選擇,無不基於觀察所得的信息來分析而出。觀察也培養出孩子閱題的深度,漫不經心,思想集中就容易誤解題意。感情,親情的互動也在於能細緻觀察對方的神情,從而回應恰當。父母能坐下來拿本書看,孩子也會學。父母能停在一株花前觀賞並讚美,花時間靜下來,孩子也會學。觀察的養成基礎是能靜下來,心的靜。


觀察力是構成智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有組織的知覺能力。它是在一般知覺能力的基礎上,當兒童心理活動的有意性達到一定水平時產生的高級知覺活動能力。它不只是單純知覺問題,而是包含著理解、思考,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某百科上的定義)

這下就容易理解了。觀察力是智力的一部分。增強孩子的觀察力,實際就是在增強他了解世界的能力,是在提升他的智力水平。

一個人的觀察力和他能力有很大關係,這個人的知識儲備、社會經驗、個人經歷、興趣愛好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俄羅斯專家根據的長期研究發現,大多數孩子的普遍特點是觀察力薄弱,這就是孩子們缺乏求知慾的原因。發展兒童的觀察力,是開發智力資源的重要內容。因為只有開始觀察了,才會根據觀察的事物進行思考。孩子在上學時認真觀察各種食物,有助於孩子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孩子好奇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觀察是智力的基礎,一個人的觀察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後天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所以,讓孩子有敏銳的觀察力十分重要,這是關係到孩子的切身利益的。


觀察力很重要,有了觀察力才有思考能力,有了思考能力才有動手能力,心靈手巧,孩子才會聰明。


只讓他干一個事情,看一個東西


觀察力是人的基本技能之一,良好的觀察力是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對於個人未來的發展與能力培養都是高度相關的。建議早期可以通過親子閱讀,提升孩子注意力與和觀察力,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