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灯泡灵堂。(图/记者李钟泉摄)

▲图为小灯泡灵堂资料照。(图/记者李钟泉摄)

社会中心/综合报导

当街残忍杀害3岁女童的王景玉,经高院7月3日二审宣判,依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再度逃脱死刑,小灯泡父母发出声明,主要重点有三,盼司法能够更为温暖、社会更加健全,希望「小灯泡案是这块土地最后一个悲剧」、「不要再有下一对心碎的父母」,内容引人鼻酸、深思。

以下为小灯泡父母声明全文 (引自小灯泡 - 从同理开始,用爱心点亮粉丝团)

【让小灯泡的光可以照亮社会黑暗冷漠的角落】

针对小灯泡案第二审的判决,我们尊重合议庭的判断,也感谢合议庭之前为被害人家属所做的一切努力。因为早有心理准备,也知道刑罚的极限,我们希望大家理解,不论审判结果为何都无法减轻我们一丝一毫的悲痛。

进入司法程序的这些日子以来,我们在意被告行凶动机、想透过案件审理程序知道悲剧发生的原因,因为我们深切企盼小灯泡案是这块土地上最后一个悲剧;此外,我们曾尝试过许多方法,试图在这个传统刑事诉讼程序的夹缝中,撑出被害人在司法审判程序的参与空间。过往,被害人保护在冷冰冰的侦查审理过程经常被忽略,改变恐怕也非一朝一夕,因此,相当感谢本案二审合议庭,给予被害人在诉讼上应有的空间与温度:

一、同理并重视被害人的审判

法院背负著「发现真实」的职责,必须不断重现、确认案发过程,而在这样程序中的被害人,也只能一次次地被撕裂内心的伤口。长期以来,我们的司法对此却早已麻木,仅当成例行公事般执行。

值得肯定的是,本案合议庭正视了司法程序中的残忍,在言词辩论的最后一庭,在重现案发细节之过程后,审判长于第一时间并非询问检辩双方有无意见要补充,而是转向我们,被害人,为这个不得不然的「再次伤害」道歉,为国家的残忍道歉。
这乍听微不足道的道歉,代表著我们的司法不是只有冷峻与严肃的一面,它能够更温柔地、更人性地呈现。

二、尝试与社会对话的审判

司法实务上,判决宣判时往往不会一并公布判决理由,因此在宣判后至判决理由公开前的这段空窗期,时常造成媒体、社会大众不必要的猜测与不安。

值得肯定的是,本案法官于宣判时,用近小时说明判决理由,并发布判决摘要新闻稿,尝试避免社会再次陷入撕裂与对峙之中,并愿意试著透过说理与社会对话。即便,判决结果不如我们所盼;即便,我们并不完全能够被判决理由说服;即便,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这样的说理,我们亦须肯定本案合议庭的努力。

三、试著思考修复的审判

我们特别注意到判决摘要的最后一个部分「附带说明」,透过『被告执行期间之处遇』、『假释之评估审查与社会安全网之建构』、『关于被害人家属之保护与权益保障』,来试图思考除了司法惩罚以外修复的可能性,这是以往判决前所未见的部分。足见,法官照应了被害者家属的恐惧不安,回应了家属希望防止再发生的呼声

感谢合议庭法官愿尝试思考加害人、被害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尝试著跳脱传统应报司法的框架,去深刻反省及思考如何避免憾事再次发生,即便这样的说明,并无实质法律上效力,但至少是个开始,有其宣示的影响力。

除了深深感谢社会各界对本案的关注外,期盼大家一起想想,如何让孩子有一个更安全的未来、如何修补我们这块土地上破掉的社会安全网,能承接住风险,防免下一个可能发生的悲剧。

回到初衷,我们自始至终希望小灯泡的离去,如果是一辈子深不见底的伤痛,那我们宁可留给自己来承受,对于社会大众,我们感谢大家的同情与关怀,更希望唤起社会对同理心、包容力以及社会安全网的重视。让小灯泡的光可以照亮社会黑暗冷漠的角落。

最后,再次感谢每位关心与重视本案的朋友,谢谢你们愿意陪我们一起走这艰困的道路。期盼我们的司法持续由冷峻转为温暖、我们的社会继续更健全地往下走,而不要再有下一对心碎的父母。

王婉谕、刘大经

丁稳胜律师、李宣毅律师、吴君婷律师
曾威凯律师、陈孟秀律师
共同声明

法务部长蔡清祥昨天走马上任,将面对死刑废除与否的争议,而对于小灯泡父母的公开声明,多数网友在留言底下加油声援,也有网友表示,对于判决结果依旧生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