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於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徵的病症,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多發在臉部和前胸,一般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會稍微長些。發生新生兒黃疸的寶寶除了偶爾會有輕微食欲不振之外,沒有其他不適癥狀表現。而且,新生兒黃疸不會對足月健康的寶寶造成健康危害,所以家長們盡可放心。

如果寶寶在出生半個月後黃疸仍不退,家長也不必立即去醫院檢查看寶寶是否出現膽管堵塞或是肝臟有異,因為很多生理性黃疸也會持續到1個半月左右。當發生這種情況時,家長可以再耐心地等待一段時間,並注意觀察自己的寶寶。只要寶寶吃奶很好、大聲啼哭、不發熱、大便沒有變白、體重仍在增加的話,就沒有必要擔心,照常餵養就好了。

但如果寶寶在出生後不到24小時即出現黃疸,或是2~3周後仍然不退,甚至還有繼續加深加重的趨勢,再或者是黃疸消退後重複出現以及出生後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的話,則可判斷為病理性黃疸,需要及時請醫生檢查治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