嗑过包肥早餐后,早早出发前往莫斯科地铁~
02 street to Metro (5).JPG

莫斯科总有绿意点缀、美女相伴
02 street to Metro (15).JPG

这个类似城墙的特色建筑,据说是旧地铁站入口
02 旧地铁站站 (5).JPG02 旧地铁站站 (3)1.jpg
这个入口大门就非常俄式传统啦
02 旧地铁站站 (9).JPG  

目前的入口,有著类似希腊神殿的造型。
M是俄语中地铁Metpo的第一个字母,鲜红色M字是莫斯科地铁的标志,圣彼得堡地铁则以蓝色M字代表。这个鲜红标记会引导你进入一座座魅力无穷的地下艺术宫殿。
03 革命广场站 (4).JPG
第一站来到革命广场站 (Ploshad Revolutsiy)
真性情导游 Olga 非常紧张团员会走丢,不断在行进中耳提面命,
这么紧张自有其道理
03 革命广场站 (22).JPG
莫斯科地铁总长约三百公里,近一万辆车次在地底穿梭,车次密集,约两三分钟就有一班,早成为莫斯科人日常交通的代步工具。使用率仅次于东京地铁,居全世界第二高,每日超过九百万人次在地底穿梭。
目前台北捷运日运量约一百四十万,这里可是高出六倍多呀,尖峰时期肯定比跨年时还可怕。
旅行社贴心安排在周日早上八点参观,除了让我们能多看多拍,也实在是非常害怕我们会被淹没在人潮中呀~
03 革命广场站 (20).JPG

都说有文化的俄罗斯人很爱看书报,看来是真的
03 革命广场站 (7)1.JPG

07 胜利公园站 (19).JPG


莫斯科地铁深入城市各角落,
大多数标志性建筑都有地铁站。 

不论距离远近,票价皆为28 卢布,
便利又没负担,只要搞懂这个地下蛛网,
想到哪都没问题。
 


地铁系统和市区交通的布局很相像,
皆由市中心放射延伸,呈辐射状和环状。 

360度的环线和其他11条放射状的地铁线
相互连结著,环线设有转运点,
借此通达全部 182 车站。 

 

传言说,这条咖啡色的 5 号环线
因史达林随手搁置的咖啡杯印渍而来。
 

果然是强人呀,随手即可改变世界~


莫斯科地铁为兼顾战备需求,大部分线路都建在深入地面下40~60公尺,最深的甚至到接近 90 公尺。长长的输送带把我们载往地下,隧道般圆顶、直挺挺灯柱、冷冽的乘客,让人真有股前往避难所的小忐忑。

03 革命广场站 (9).JPG

莫斯科至今总数约 182 个的地铁站建筑风格各异,各个地铁站以民族特色、名人、历史事迹、政治事件为主题而建造,其中最突出的是以爱国主义为题的地铁站。
1938年通车的革命广场站 (Ploshad Revolutsiy) 是其中代表,也因为红场和克里姆林宫就在近旁,通常是旅人最熟悉的一站。
03 革命广场站 (13).JPG

革命广场站中的80 座青铜人物雕塑的是以十月革命胜利和苏联红军反法西斯战争为主题。
冲锋陷阵的苏联红军、站岗值勤的哨兵,一个个鲜活的面孔让激情澎湃的历史年代鲜明起来。
03 革命广场站 (37)1.jpg
某些铜像特别光亮,观察到俄罗斯人经过时,常会顺手摸一把,Olga 说这是祈求顺利平安的意思
03 革命广场站 (40).JPG 

05 基辅站 (24).JPG
  在这么有气势的月台边等车前往下一站~


  地铁车厢门口注明沿线站名,电子萤幕显示站名

  车厢大抵上很现代,东方脸孔的我们,

  让这车厢看来好像台北捷运

  04 阿尔巴特站 (1).JPG

第二站是阿尔巴特站 (Arbatskaya) 建于1953 年,兼具防空洞功能,长达250公尺的月台是莫斯科第二长。
04 阿尔巴特站 (6)1.JPG 04 阿尔巴特站 (10).JPG

华丽典雅的灯饰、墙壁上花卉浮雕,让阿尔巴特站像个富有文艺气息的姑娘,冲淡了些战争的残酷气息。

04 阿尔巴特站 (13).JPG

红色大理石基座与白色的比例悬殊,显得这个拱顶空间更为巨大。
04 阿尔巴特站 (13).JPG

虽说莫斯科地铁兼顾战备需求修建,但在美学上的追求可谓世界第一,没有丝毫妥协
04 阿尔巴特站 (14).JPG

下一站来到基辅站(Kievskaya)
尽责的Olga在上下车之际紧盯著,分散大家要在相邻的两个车门上下车,以争取时间。
一来是车门开关时很短,尖峰时刻每班车之间的间隔不到 1 分钟;
二来大家被人潮冲散或是落单那可就麻烦了。
搞得大家像是参加校外教学的小学生,深怕一转眼老师就不见了,好紧张唷~
05 基辅站 (25).JPG  

基辅站(Kievskaya)以壁画彰显乌克兰历史
05 基辅站 (14).JPG 

柱体上主题壁画描绘乌克兰生活场景,石膏雕刻的镶边图案取自传统民俗风格,利用炫丽多彩的马赛克向人们描述著乌克兰的独特风貌
05 基辅站 (36)2.JPG 

这里还有以十月革命为主题的巨型壁画,国旗飘扬、热血青年等颂扬社会主义的主题,果然是个长期受到共产主义统治的国家

05 基辅站 (36)1.JPG  

华丽宽敞的拱门式通道
05 基辅站 (28).JPG

到处是型男美女
05 基辅站 (9).JPG

Olga 带著大家步行到同是基辅站的另一个转乘站搭车。
不同路线的转换都是在地底下进行,常需要搭手扶梯往更深的地底去,然后穿越很长的通道,换一个月台可能需要五到十分钟。庞大的地下蛛网,组织出四通八达的地下城市,俄罗斯人实在很厉害!
05 基辅站 (12).JPG 

数量惊人的圆拱式通道,通往月台或楼梯
05 基辅站 (54).JPG

这么美丽的月台,会让人忘却是来搭车的吧
05 基辅站 (41).JPG

观光客瞎拍的行径,引起当地人的注意,一群小伙子看我们拍得有趣,竟然也拿起手机反搜证,开始拍起这群怪怪的游客。 J 国民外交技巧一向纯熟,不但开心合影,也拍下这两位开朗的年轻人。
05 基辅站 (76).JPG  

最后一站是胜利公园站 (Park Podeby)2003年才通车,算是非常新的地铁站
风格迥异之前几站的华丽宫廷风,依旧是拱形圆顶、大量立柱与石材,仅运用简洁俐落的线条和单纯的色块硬是让气势加乘!07 胜利公园站 (3)2.JPG 

走到尽头的大型马赛克壁画,叙述苏沃洛夫将军击败拿破伦入侵的情景。
(对这个国家来说,胜利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呀,宣扬国威的主题处处可见~)
07 胜利公园站 (5).JPG

资深美女们与壁画合影时,77 瞥见这个有趣的画面。这么干净舒服的环境,累了打个盹都安心~
07 胜利公园站 (3)1.JPG

该回到地面上呼吸了,当然又得借助人体输送带的帮助。
动辄相当于地下二三十层楼的深度,全借由
电扶梯载运乘客上下地底月台,时间少则60秒,多则150秒。
(不确定这里有没有电梯,若身障者想搭乘或是要运送大型机具怎么办呀?!)
07 胜利公园站 (6)1.jpg
据说深达地下 84 公尺的胜利公园站,
通往站台的电梯长达126米!

电扶梯每间隔约三公尺有灯柱,除了照明的主要用途,也可测量深度与距离。
长长电扶梯的速度不算慢,若你想拍出人肉输送带的壮观,可别只顾著看镜头,免得头手被灯柱K到。
看著遥不见尽头的灯柱,77开始发晕,不禁异想天开,若没了这些灯柱,在这溜滑梯肯定超刺激!

07 胜利公园站 (14).JPG

莫斯科地铁一直让莫斯科人引以为傲!
实际功能的确优秀,曾有人形容,莫斯科是全世界最方便的地铁!
营运时间长、发车频繁、行车迅速、坐车舒服、票价低廉、四通八达等,都是胜出的原因。
07 胜利公园站 (19).JPG
他更为世人熟知的是艺术造诣的极致发挥。
地下宫殿、地下艺术博物馆、地下艺术殿堂等等的称号,都是世人的肯定。
据说,地铁站里头挂著一个看板写著:
「莫斯科地铁站没有一模一样的,每一站都有自己的特色。」

莫斯科的每座地铁站皆由著名建筑师操刀,接近200个车站各拥独特的建筑风格。
来自乌拉尔山、阿尔泰、中亚、高加索及乌克兰等几十种不同产地的大理石、花岗岩及各种矿石,铺满了车站的大厅、月台与拱顶。 
栩栩如生的雕像、精湛技艺的马赛克镶嵌画、细腻精美的浮雕、华丽典雅的吊灯、各式主题的画作以及无缘见到的玻璃拼花,在在都使车站化身成一座艺术博物馆。

除了兼顾功能完备与艺术造诣,历史见证也少不了它!

莫斯科地铁在不同时期完成,让它成了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
史达林时期盖的地铁站有著他好大喜功的夸张建筑风格;二战时期,战争主题就跃上了壁画与马赛克壁雕,这时候的地下车站也充当防空洞;赫鲁雪夫上台时,考虑到民生问题,于是在他任内兴建的地铁站都舍弃了豪华风格,改走朴实路线,完全没有装饰,只有冷冰冰的白色墙柱。

有这样的车站,莫斯科人骄傲是应该的!
05 基辅站 (16).JPG  

告别地下艺术殿堂,往下一站出发,经过长长的通道,两边几家商店开始准备营业。
店家橱窗摆设反映出俄人的严谨,举凡香烟、饼干、巧克力、饮料,全部都是一个一个立正站好。

07 胜利公园站 (23).JPG 

俄人的严谨美学几乎无处不在,车站、商店、建筑物都可轻易发现。

这是俄罗斯告诉 77 的第二个故事:原来整齐严谨也是可以兼顾美学的!


 分隔线 蓝色蜡笔.gif   

后记:
地下宫殿般的莫斯科地铁绝对是旅游必访,幸运又偷懒的我们看到的多是美好的一面。
若你打算自助旅行,有几点不可不知:

1) 人潮汹涌是常态,格外留意自身财物。
2) 对不懂俄文的人而言,毫无英文指示的地铁之旅肯定是一趟冒险之旅,事前准备务必充分。
3) 车门开关时间短,步伐要快。或是你也可以学习俄国人,上下车时先把手压在门上。
4) 尽量不落单、不深夜搭乘,全世界都一样,流浪汉和醉鬼最喜欢在地铁站睡觉与避寒了。

 莫斯科地铁站地图  英文  中俄文  地铁搭乘注意事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