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對策

5 人贊了文章

7月5日下午,侯立安院士於北京大學開展了題為「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對策」的報告,報告從中國城市黑臭水體概況、黑臭水體治理存在問題及典型案例、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及水環境質量改善對策幾方面內容展開。

? LAF

? LAF

? LAF

提及雄安新區建設,侯院士指出白洋淀作為一項基礎設施,枯水期缺水且常年Ⅳ類水質較多,目前無論水量還是水質,都較難滿足該地區當前建設和今後發展。國家已經採取包括南水北調等工程在內的調水措施,並要求水質逐漸提升至Ⅲ類以上。

總體而言,中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目前人均水資源量為2200m3左右,約佔世界人均水平的28%,很多水體變為黑臭水體無法應用又使缺水問題加劇。今年5月,生態環境部聯合住建部啟動了2018年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要求建立長效機制,逐步實現黑臭水體長治久清,並遏制黑臭現象反彈。對於出現黑臭反彈的水體經過核實,重新列入黑臭水體清單並督促整治。

? 侯立安

中國城市黑臭水體概況

侯院士講述了中國城市黑臭水體的概況,指出要治理中國的黑臭水體,必須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一河一策、因地制宜。

中國涉水標準中對於黑臭水體的分級判定和識別,除透明度、溶解氧(DO)、氧化還原電位(ORP)和氨氮(NH3-N),以及無黑臭、輕度黑臭、重度黑臭等明確的量化指標外,還有感觀的識別指標,即經過調查問卷,如果水體周邊的受訪者中認為有黑臭問題的人數佔據60%以上,就定義其為黑臭水體。這是一處亮點,使民眾尤其是水體周邊的居民能夠廣泛參與,確保其知情權及充分的發言權。

? 侯立安

黑臭水體主要成因在於岸上的點源及面源污染,即黑臭的現象在水裡,根源在岸上。此外則是水體水環境容量有所下降。

黑臭水體污染物主要來自於外源及內源污染兩大方面,外源包括工業、生活污水不經處理直接排放、不達標排放、偷排亂排造成的點源污染,以及大氣沉降、城市初級雨水徑流對水體產生的面源污染等。另外,河流、湖泊的沉積淤泥所散發的污染物,岸邊丟入的垃圾,青島海洋及太湖所爆發的藻類等都屬於內源污染。

? 侯立安

黑臭水體的形成機理中,直接原因是有機物污染。水體發黑是由於鐵、錳等金屬元素與水體中的硫離子形成硫化物並吸附於懸浮顆粒上所造成的;水體發臭是由於有機物腐敗分解,外加溶解氧不足,產生無機的氨、硫化氫,有機的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醚等惡臭物質,黑與臭同步發生。歸根結底,水體黑臭的根本原因是污染物含量超過了水體的自凈能力。

? 侯立安

黑臭水體危害了景觀環境及周邊居民的身心健康,阻礙了「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生態文明建設。

截止到住建部2017年底的數據顯示,全國295座地級以上的城市中發現有黑臭水體的有220座。由於中國水體地域分佈為南方多北方少,且南方氣溫較高,所以黑臭水體佔比較大。此外沿海城市等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黑臭水體佔比也較大。北京市自行組織篩查確定有141條段黑臭水體,問題較為突出。

? 侯立安

2015年頒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反映出國家對黑臭水體治理的高度重視,其中有兩個明確的階段性指標,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要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城市黑臭水體要總體上消除。整個國家對水環境治理的認識在不斷增強,治理的理念也有所轉變。由先污染後治理轉變為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由按照行政區劃來管理水,轉變成視山水林田湖草為生命共同體,跨流域治水;由一味追求GDP轉變為把水環境質量的目標納入政府政績考覈。

? 侯立安

「水十條」實施3年多以來,中國黑臭水體的治理初見成效,I~III類水質比例提升,劣V類水質比例下降。全國排查出來的黑臭水體中已有80%以上完成了整治。截止到今年6月,由住建部排查認定的北京市內61個黑臭水體已完成整治,北京市自行排查認定的黑臭水體的治理均已開工,有些已完成並取得了明顯成效。

黑臭水體治理存在問題及典型案例

然而,在水環境與黑臭水體治理實踐中仍存在著問題和挑戰。中國城市的黑臭水體問題相對突出,有些是尚未完成治理,有些是治理好又出現了反彈。

問題大致可歸納為幾個方面。第一,缺乏長遠、綜合的設計思路。對陸域景觀建設投入大量精力和生態治理資金,卻忽視了水下生態的構建;污染治理與生態治理不夠同步,忽視了水質惡化的源頭,往往都是末端治理,源頭控制措施較少。第二,缺乏系統、健全的管理機制。出現了為達標用自來水補水的情況,這種做法不可持續,是不可取的。另有購買設備投入大量資金,維護管理費用卻不肯投資的情況。第三,缺乏有效、創新的治理技術。能夠見效快且具有長效性的技術仍需完善。

? 侯立安

? 侯立安

發達國家也曾面臨過相似的水環境問題,經過幾十年努力,水體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韓國首爾清溪川曾一度面臨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排放問題,上世紀40年代,三面光的河道生態功能基本喪失,經疏浚、清淤,並全面截污後,河道得以修復。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在歷經1858年「大惡臭」事件後,開始控制「三廢」污染排放,並採用河道曝氣的生態做法及蘆葦牀等生態處理系統治理污染。值得一提的是,泰晤士河全流域200多個管水單位合併成立了水務管理局。另有西方藝術家打撈出泰晤士河裡投入的塑料垃圾在岸上作展,以喚起公眾環保意識。維也納多瑙河嚴禁工業生活污廢水排放,構建了無混凝土或外覆植被混凝土的生態河堤,經受住了歐洲百年大洪水的考驗。上海蘇州河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歷經多個階段及幾十年幾代人的制度變革,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 侯立安

? 侯立安

? 侯立安

總而言之,要解決黑臭水體治理的問題,需要全流域、系統化治理理念引領頂層規劃設計,多措並舉,一河一策,綜合治理

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及水環境質量改善對策

首先,樹立科學的黑臭水體治水理念。以「兩山」理論為指導,從過去的理論突破向實踐推進,採用多種方法、技術、措施,將「黑水」逐漸變為「綠水」,讓「綠水」常綠或更綠。

第二,建立健全配套的立法體系。進一步完善排污權交易法律制度。如合理控制城市各條河道的排污量,鼓勵同河道沿岸企業相互間的水權交易等。

第三,全面完善水資源管理制度

? 優化用水結構,強化水資源稅的調節作用。擴大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城市,對高爾夫球場、洗車等特種行業用水適當從高徵稅,以有效抑制不合理用水。適當賦予地方政府管理權,使其能夠因地制宜地制定相關政策。

? 全面推行河長制管理模式。以「河長制」為依託,建立「河長智」,實現「河長治」。建立能給河長提供技術決策的由行業專家組成的智囊團。將科學家最新治水科研成果,通過企業家轉化成產品,用於河道的長效治理。

? 強化「多級聯動、一龍管水」的職能體系。新成立的生態環境保護部水管理上職能增強,避免了責權不分的現象,基本扭轉了九龍治水的局面。

? 建立和完善激勵政策和機制。變限制發展為引導發展。引導企業清潔生產,儘可能使工廠產生的污染物喫幹榨凈、近零排放;發展循環經濟、生態農業。將限制、關停的產業引向綠色生產方向,淘汰落後技術,發展綠色技術和工藝。

? 進一步加快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以改善水環境質量。海綿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雨水管控和綜合利用,以及水環境質量的改善,有無黑臭水體是決定試點城市驗收時能否通過的硬指標,因此推動海綿城市建設能夠有效推進黑臭水體治理。

? 侯立安

第四,制定科學的治理方案。採用綜合技術,創新理念、機制,根據水體污染情況,採用外源阻斷、內源控制、原位修復等方法,採取不同工藝組合,最終建立水環境質量改善的技術體系。水質凈化層面,採用複合技術、結合生物方法,以消除黑臭水體;改善水動力層面,「流水不腐」,通過調水以減少水體黑臭幾率。盡量避免清淤,而是用生物等方法改進,不得已時,儘可能將清出的淤泥資源化利用,避免洪峯期流入河道,造成二次污染,可採用電動力學修復技術等實現淤泥快速深度處理。

? 侯立安

? 侯立安

? 侯立安

第五,探索前沿的治理技術強化工程材料創新,創新發展膜材料,嘗試採用納米等高新技術,儘可能延長其使用壽命及對污染的控制,降低造價。深化技術工藝創新,在淤泥處理、水質改善技術中考慮跨領域創新技術的綜合應用。採用水下智能機器人進行水下地形、污染源、水質的勘測控制,查找並解決問題。

? 侯立安

第六,創新先進治理模式。PPP模式、BOT模式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後要繼續推進第三方治理,並進一步明確企業權益。

最後,加強信息公開。全過程公開黑臭水體整治相關信息,確保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得到真正落實。

報告結尾,侯院士指出黑臭水體治理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如果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水是黑的、臭的,即使是局部現象,也會影響美麗中國願景的實現。最後,他呼籲大家共同為水體治理作出努力。

報告結束後,侯院士與上海水資源開發利用國家工程中心教授級高工顧玉亮及其他到訪人員進行了短暫交流併合影留念。

? LAF

註: 本文依據侯立安院士報告整理而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