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可以肯定的說,即使火箭沒有取得5個世錦賽冠軍,他的天賦和地位在撞球史上已經做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行雲流水般的進攻,魔術般的走位控球,火箭般的擊球速度,華麗的桿法……這些是巔峯時期的亨得利做不到的。

回想起20年前,1993年,18歲的他在英錦賽決賽上擊敗如日中天的亨得利,奪得首個世界冠軍。而亨得利那時候是24歲。火箭因為家庭原因一度遠離撞球了幾年,但因為熱愛這項運動,最終又重返賽場。而亨得利在1996年之前,也就是在奧沙利文18歲成人之前,完成了6連冠壯舉。而就在那一年之後的2年,1998年,火箭和巫師在撞球界開始嶄露鋒芒。

從此,一家獨大的斯諾克球壇發生了改變,羣雄逐鹿的斯諾克新格局就此成型。75雙雄開始橫空賽場。不,應該是75三傑和亨得利四足鼎立撞球界。但論成績,在這幾十年裏,火箭生涯36個排名賽冠,5次世錦賽冠軍,7個大師賽冠軍,7個英錦賽冠軍,3個冠中冠冠軍(6界5進決賽3次奪冠)傲視羣雄。唯一能讓他自己承認的對手只有一個人,而亨德利還不夠資格,那個人就是巫師希金斯。

在球員之間的勝率比拼上,希金斯和後起之秀的五虎將之一小特對他的戰績超過了五成。希金斯是23勝24負,小特是13勝12負。而80後四虎小丑,羅伯遜,丁俊暉,墨菲的戰績遠遠低於五成,而丁俊暉的勝率還不足三成,在五虎將裏墊底。2018年之前丁俊暉對戰火箭17次3平4勝10負。2019年又連續2次折戟。

火箭奧沙利文VS撞球皇帝亨得利。

1. 排名賽奪冠率:奧沙利文 34/200 = 17% 亨得利 36/216 = 16.67%

2. 邀請賽奪冠率:奧沙利文 19/66 = 28.7% 亨得利 20/95 = 21.1%

3. 勝率:奧沙利文 77% 亨得利 73%

4. 破百率:奧沙利文 9% 亨得利 6.66%

5. 50+率:奧沙利文 42.39% 亨得利 36.82%

6. 147 :奧沙利文 15 亨得利 11

7. 世界第一:奧沙利文 5 亨得利 9

8. 亨得利連續5個大師賽,連續3個uk。

9. 奧沙利文第一到最後一次UK跨越年份:25年,大師賽:22年

10. 亨得利世錦賽5連冠

11. 三大賽 奧沙 19 亨 18

12. 世錦賽 奧 5 亨 7

13. 大部分職業球員覺得奧沙利文是第一人。

很明顯,亨得利7個世錦賽冠軍的含金量遠遠不及火箭的5個高。上世紀能5連冠世錦賽就說明當時所處的斯諾克環境競爭程度沒有現在的激烈。暫且不拿亨得利來比奧沙利文,拿他跟希金斯比,孰輕孰重都很難定論,跟斯諾克之神火箭奧沙利文比,還是不用比了吧。

火箭奧沙利文跟NBA庫裏一樣,是斯諾克史上難以複製又個性使然的巨星。


客觀專業的回答在這裡。

我們先來比較一下兩人目前的主要成就,並做相應分析(數據可能與實際稍有出入,但不影響評價)。

【世錦賽冠軍】亨德利7-5奧沙利文

【三大賽冠軍】亨德利18-19奧沙利文

【排名賽冠軍】亨德利36-36奧沙利文

【冠軍總數】亨德利70-70奧沙利文

分析:這四項數據最能體現出兩人的差距,其實是不分伯仲的,我相信世錦賽冠軍和三大賽冠軍這兩個數字如果無限放大,那麼兩人的數據將更為接近,其實已經很接近了。

【147桿數】亨德利11-15奧沙利文

【破百桿數】亨德利769-1009奧沙利文

分析:這兩個數據只能說明一點,奧沙利文的攻擊力比亨德利略強一點,這一點其實是不可否認的,火箭的打法無論從觀賞性還是殺傷力,都是讓人絕望的,但這也只是他們兩之間的比較,亨德利巔峯時期的攻擊力也足矣讓所有人失去比賽信心。

【世界第一賽季】亨德利9-4奧沙利文

分析:亨德利最為厲害之處是他的統治力,8年年終世界排名第一,世錦賽5連冠,這種成就沒有一定統治力的球員是無法完成的,顯然亨德利的統治力比奧沙利文更強。如果奧沙利文球迷說火箭的時代有巫師和金左手,那麼亨德利的時代還有白旋風。

【比賽場次數】亨德利1287-1305奧沙利文

【賽季數】亨德利28-27奧沙利文

分析:這兩個數據成反比,很直觀的說明瞭現在的比賽場次比亨德利時代要多的多。但你去看吧,雖然完成同樣的數據,奧沙利文少用了一個賽季,但比賽場次反而比亨德利多一點,從這個層面來說,兩人也是不分伯仲的。

綜合評定:歷史地位不分伯仲。亨德利被授予爵士勳章(MBE),奧沙利文被授予官佐勳章(OBE),等級上雖然有所差別,但這並不是評價他們在斯諾克球壇歷史地位的標準。而奧沙利文在攻擊力方面更強,亨德利在統治力方面更強,各有所長。

有些球迷說的現在比過去比賽多啊什麼的,不存在的,奧沙利文也不是所有比賽都參加,即使全部參加,也未必是好事,頻繁參賽或許也會影響狀態。另外也會有球迷會說奧沙利文只是他自己不想而已,這就是奧沙利文,你不能拿他性格作為評價歷史地位的依據,如果奧沙利文像亨德利一樣執著,像塞爾比一樣勤奮,那他就不是奧沙利文了,火就是火,不一樣的煙火。

但火箭和皇帝最大不同的地方,職業生涯還在延續,所有這些數據還會上升。但我說了,相同時間獲得的成就是差不多的,另外評價歷史地位不是單單拿成績說話的,包括社會影響力等等。

所以,不要比來比去了,不同時代同樣偉大的人物!


歡迎評論區補充觀點……

關注「聊個芝麻球」,專註撞球資訊與評論!


當然是超越。

因為年代不同,亨德利的斯諾克時代還是工業1.0時代,而火箭的成績是在工業4.0時代取得的,難度大更多。

如果單從世錦賽冠軍這個數量,火箭要少兩個,作為斯諾克最高獎項,世錦賽可以成為球員巔峯的標誌,因此一直沒染指世錦賽冠軍的丁俊暉才會受到各方面的質疑。

但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現在無論是賽制,還是比賽的激烈程度,都要比以前密集和不可控,被眾多球手看好的特姆魯普,也是直到快30歲纔拿下世錦賽冠軍。

火箭超越亨德利是全面的,不僅是冠軍數量的接近,從80年代-2000年,戴維斯和亨德利分別引領了斯諾克時代,從2000年以後,火箭華麗的球風,水銀瀉地的進攻,令比賽的觀賞性大幅提升,斯諾克的個人表演時代,吸引了更多年輕人熱愛這項運動,並推向了全世界。

斯諾克運動更是在中國遍地開花,繼亨德利之後,火箭更成為了斯諾克球迷和投身斯諾克運動的年輕人的偶像,這裡面就有一堆的好手,象趙心童、羅弘昊,這些球員必將在不久的未來,站在斯諾克的中心舞臺。

亨德利是皇帝,頭頂著斯諾克的皇冠,但用現在時來看,他已經成為過去,而火箭還以45歲高齡頂著失眠和壓力,持桿徵戰在賽場,豪情萬丈,就這份能耐,還有不少的奇蹟等待著火箭創造,他還會給我們很多的驚喜。


很明顯,你這是兩個問題。一個是比世錦賽冠軍,一個人歷史地位。比世錦賽冠軍7比5亨得利勝,比綜合歷史地位來說,亨得利也是完勝奧沙利文的。

其實非常好分辨,亨得利江湖人稱撞球皇帝。你一聽就知道他曾經多牛,皇帝這個稱號也不是隨便給的。奧沙利文人稱火箭,因為他是個快槍手。而且又有五分二十秒的147最快記錄。加上奧沙利文的個性,以及這個媒體時代。奧沙利文的傳播最廣,基本奧沙利文已經神話了。當然他的天賦,他的才華是不能忽略的。之所以許多人喜歡對比,就是兩個人的粉絲喜歡對比吧。

再說一點,亨得利創造的這些記錄。全部是36歲之前的記錄,亨得利確實下滑的太快了。照75三傑這個年齡,亨得利在這方面確實遜色了很多。


比爾拉塞爾有11個總冠軍,甚至羅伯特霍里也有7個總冠軍,而邁克爾喬丹只有6個!但籃球之神只有惟一的一個:喬丹!!!

我要說的是,不管奧沙利之有幾個世錦賽冠軍,他就是惟一的斯諾克之神!


除了世錦賽記錄,亨得利還有什麼?


亨德利2000年左右得了一種怪病,握桿手沒有規矩的發抖,導致出桿極其不穩定,為此亨急得要發瘋,這是一次節目採訪他自己透漏的,還有一個就是折了自己使用多年的球杆,這兩點造成他成績斷崖下滑。奧沙對陣亨的優勢都是2000年以後取得的,之前卻是負多勝少。判斷一個球員的能力最直觀就是單桿破百能力,在他狀態急劇下降的情況下仍然打出將近800次破百,僅次於火箭,足以證明亨德利的強大


斯洛克之王毫無疑問是屬於斯蒂芬亨得利。斯洛克不像籃球足球,不需要太多觀眾,不需要太多激情。貴族運動亨得利纔是最好的詮釋者。奧沙利文在球場上順風的時候很狂,不順的時候扔桿走人。沒錢就去打,典型的叫花子


說亨得利不如火箭的,有幾個真正看過亨得利打球,火箭冠軍次數和147是多,但和賽事越來越多有關係,這樣的比較就好像貝利和馬拉多納一樣,沒有意義。兩個人都在巔峯期的時候可以說是不分伯仲。


皇帝30歲就拿到7個世錦賽了,統冶力太強,準度穩定性心理超過火箭,母球控制不如火箭。火箭天賦最高,巔峯期保持的出奇的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