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200375   

旅日最後一個月。

日本是我除了臺灣之外唯一待過的國家,也許是因為在臺灣沒有幾次遠行的機會,我沒有意識到會如此喜歡一個地方到這種地步。

第一次到日本旅遊的時候,內心相當不踏實,心想這不是真的吧!我竟然可以踏上日本這個夢想之地,光是呼吸就覺得幸福。遇到在緯來日本臺裡介紹的泡泡襪(渋谷限定),會興奮到對別人的下半身猛拍照;遇到日本的學生妹(只在謎片裡看過),也是想盡辦法收進相機裡珍藏...

然後,每到一個車站都要拍一次站名,每買一張地鐵車票都要拍照留念。遇到限定商品會拼命的買,行李箱被塞爆卻一點也不擔心;心想著來程與回程的班機時間安排得好差,真想多留一段時日(哪怕是多幾分鐘也好)。

後來,到日本打工度假一年,在人人稱羨的夢想地生活,心態逐漸轉變。從憧憬到一起生活,就好像談戀愛般,原先心中美好的部分會開始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現實。剛開始有些矛盾,購買物品的選項從『想要的』變成『必須的』,從『選擇可愛的外觀』到『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也漸漸矛盾中找到共存的方式。生活之餘剩下的費用,全數拿來旅行。

 

 

我沒辦法像其他人一樣在旅行中找到偉大的人生意義,只能尋得適合自己的旅行方式。

太常旅行就像是跳入拍照的坑,買了一臺新相機後,又會看到更高階相機拍出來的好效果,為此不斷掏錢,無止盡的循環;去了一個美麗的景點,對於類似的景點新鮮度會下降,下次只想探訪有別於之前去過的地方,並為此感到不滿足;日復一日也覺得累了。

後來,便嚮往輕鬆的旅行步調。

最近聽到一種叫做『生活旅行』的詞彙,試著在一個地點生活兼工作一陣子(約一到三個月),不追火車時刻表,不被時間趕著走,處在慢活的姿態中。

在這樣的日子裡,購買幾張本地的唱片,寫下背景是風景照的明信片,閱覽畫風粗糙卻深具人文氣息的畫展,參加不為觀光客所知卻富涵文化氣息的祭典;交幾個當地朋友,在勞動中融入當地人的風俗習性,在不同的光景中邂逅頻率一致的女人,在車窗風景的流逝中徹底感受到季節的轉換

這些,都是極端奢侈也極度任性的想法。而實踐這些想法大概就是屬於我的,旅行的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