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價上十萬的鏡頭有太多的品牌與焦段?——扯淡!

在目前相機行業中,主流的135相機品牌裡面,佳能、尼康、pentax的民用鏡頭沒有一款售價是超過十萬元的。而索尼也只有一款FE400mm f/2.8GM的售價逼近十萬,一款剛剛發布的FE600mm f/4.0GM超過十萬。而這兩款鏡頭現在屬於價格虛高的初上市階段,日後價格穩定,也肯定會跌入十萬元以內。

據我所知,就算是奢侈品牌Leica,它最昂貴的在產鏡頭noct、50aa也都沒有超過十萬元的售價。

所以扯什麼「售價上十萬的鏡頭有太多品牌和焦段」,鍵盤黨瞎BB的說法吧?

如果考慮電影鏡頭、古董鏡頭、定製鏡頭的話,確實有高價格的產品,但這些產品無法大規模生產,購買群體也不會是「攝影愛好者」。

舉個簡單的例子,尼康在84年奧運會定製了大概400枚AIS 300mm f/2.0規格的鏡頭。而這些鏡頭絕大部分都流入了電影公司。前幾年在淘寶有掛一隻,開價16.5萬,後面被土豪買走了。

而對於普通的用戶而言,花幾十萬去買一隻將近20斤重的手動鏡頭,這完全就是很愚蠢的選擇。非收藏目的前提下,不可能有普通的攝影愛好者會去購買。

同樣的道理,佳能有一款鏡頭,規格是EF1200mm f/5.6L。這枚鏡頭也屬於「定製產品」,幾年前貌似說定製價格是70多萬。對於現在的土豪而言,這鏡頭的價格其實也不算很離譜,但國內的攝影愛好者也沒見誰有啊……


沒有,根據自身經濟能力購買


作為攝影愛好者,我沒有十萬元左右的單枚鏡頭,其一經濟條件不允許;其二鏡頭越貴拍攝的景像成功率雖高,但攝影師的技巧、角度、焦距、曝光等掌握的好,一般的鏡頭也可以達到同樣效果。

如果是專業攝影師,我認為擁有一枚十萬左右的鏡頭會事半功倍。


沒有呀,窮人苦命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