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秦晉之好,其實只好了幾年而已,晉國完美堵住了秦國東出爭霸的路。

要說秦晉之好,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秦穆公,正是在他的手裡,秦晉之好的典故誕生,也是在他手裡,秦晉關係迅速惡化,成為世仇。

公元前659年,秦成公去世,他25歲的弟弟公子任好走馬上任,出任國君,是為秦穆公。在秦穆公上任之前,秦國只是個偏居西陲的小國,常年遭受西戎的騷擾,秦穆公上位當年,就親自出馬跟茅津一帶的戎人打了一仗,把戎人打趴下了。

仗是打贏了,可這也可以證明,秦穆公接手初期,秦國就是一個羸弱不堪的爛攤子。不過秦穆公志向高遠,他不滿足於經營爛攤子,他要把這個攤子做成名震天下的百年老店,比如東出爭霸,這是秦穆公的理想。

然而形勢比人強,秦穆公心比天高,秦國的實力卻嚴重製約了他的計劃實施,秦國沒有能力進行這麼高大上的事業,至少當時的秦國沒有。

秦國實力弱也就罷了,偏偏堵在家門口的鄰居晉國是個超級強大的國家,時任國君晉獻公在十幾年內勵精圖治,對內滅公族,解除其對君位的威脅,對外滅掉強敵虞、虢,攻驪戎、耿、霍、魏等國,擊敗戎狄,風頭僅次於齊桓公。

相對秦穆公而言,晉獻公就是一堵無法逾越的高牆,偏偏他這個窮小子想要東進中原變身高富帥,那就必須要越過這堵牆。

秦穆公腦瓜子靈活,現在爬不過去,先在牆底下紮根,等以後有機會了再爬,所以秦穆公就向晉獻公提親。晉獻公更是場中老手,一眼看出秦穆公並非凡人,以後很可能是晉國的威脅,現在籠絡一下很有必要,他將女兒伯姬許配給秦穆公,秦穆公搖身一變,就成了晉國國君的女婿,這是秦晉之好的開端。

伯姬的陪嫁小臣中有一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日後在秦國大放異彩的百里奚,雖然幾經波折,但最終百里奚還是達到了秦國,被秦穆公委以重任,秦國也開始了內政改革,國力逐漸增強。

當然按照當時的國力對比,秦國是遠遠無法跟晉國相比的,但晚年的晉獻公給了秦國機會。晉獻公寵愛妃子驪姬,晉獻公受不了枕邊風,就殺了太子申生,改立驪姬的兒子奚齊為太子。

晉獻公的其他兒子一見老爹這麼狠,二話不說就溜,晉國國內就只剩下太子奚齊和他弟弟卓子了。晉獻公以為再無憂慮,安心傳位即可,但他去世後,驪姬亂政,惹得大夫裏克殺死驪姬兩姐妹及奚齊、卓子,晉國君位空缺。

裏克等大臣想迎公子重耳回國繼位,公子重耳的弟弟公子夷吾為了奪位,以晉國河西八座城為報酬請求姐夫秦穆公出兵相助,秦穆公在大臣的建議下出兵護送公子夷吾歸國,是為晉惠公。

春秋時期還是講信義的,但晉惠公是個例外,信義在他面前如同廢紙。登上君位後,他先幹掉裏克這些不支持自己的大臣,隨後追殺兄弟重耳,以消除君位的隱形威脅,最重要的是,他不願履行之前許下的諾言,不肯割地給秦國。

秦穆公惱火不已,但當時還不是大打出手的好時機,所以秦穆公忍了,硬吞了這口悶氣。晉惠公卻得寸進尺,後來晉國發生旱災,向秦國借糧,秦國借了,可轉年秦國發生旱災,向晉國借糧,晉惠公不僅不借,還趁機攻打秦國。

是可忍熟不可忍,秦穆公當即集結軍隊,與晉軍大戰於韓原,大敗晉軍,活捉晉軍統帥晉惠公。

秦穆公本來是想把晉惠公拿來祭天的,但由於老婆穆姬(即伯姬,因秦穆公謚號為穆,而稱穆姬)的勸說,秦穆公放過了這個小舅子。晉惠公在答應入子為質和割讓河西八城後,方纔被秦國放回。

被晉惠公送出的是太子圉(yǔ),按照當時的繼承法,將來的晉君之位就是太子圉的,為了將來霸業考慮,秦穆公把自己的女兒懷嬴嫁給了太子圉,試圖將太子圉跟秦國拴在一起。

太子圉雖說是人質,可是有喫有喝有老婆,日子過得也自在,但有其父必有其子,他跟晉惠公一樣,也是一個忘恩負義之人。

公元前638年,晉惠公病重,太子圉擔心君位被自己的弟弟們搶了,連招呼都不打一個,拋下老婆就偷偷溜回了晉國,繼承君位,是為晉懷公。

這下子秦穆公從晉國國君的親家變成了晉國國君的老丈人,但秦晉之好已經幾經考驗了,畢竟他是女兒被人甩了的前老丈人。

秦穆公也是有脾氣的,被晉懷公這麼反咬一口,瞬間怒氣衝天,而且將晉懷公跟晉惠公一對比,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將來不會再坑秦國一次吧?

新仇舊帳一起算,秦穆公派人去楚國接回晉懷公的伯父公子重耳,這位落難公子已經流亡列國十幾年了,最窮的時候喫土、喫隨從大腿肉,要不是身體壯、心態好,說不定就走在了弟弟晉惠公前頭。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噁心一下晉懷公,秦穆公又將女兒懷嬴嫁給了重耳,重耳剛開始不肯,覺得懷嬴是自己的侄媳婦,娶了亂倫。但後來在鐵杆隨從的勸說下,重耳明白這是尋求秦穆公幫助的必要條件,也就乖乖同意了這門親事。

公元前636年,秦國派人護送重耳回國,晉國國內也有大臣作為內應,晉懷公在位不到一年就身死,君位被重耳奪得,是為晉文公。

晉文公繼位後,開始把他周遊列國取的幾個夫人接回來,其中懷贏是第一位的,這顯然是正妻的待遇,所以此時秦晉之好的關係有點混亂。首先秦穆公是晉惠公和晉文公的姐夫,又是晉懷公的舊老丈人,還是小舅子晉懷公的老丈人。

不管親戚關係如何,秦穆公助晉文公登位是一件很失策的事情,廢掉敵國的昏君而送去一位明君,這是增加自己遊戲的難度啊。

事實上的確如此,秦穆公雖然是晉國國君的老丈人,但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怎麼會拘泥於姻親,為了稱霸那是有什麼手段使什麼手段,在援助周王室的時候就小坑了秦國一把。

晉文公還是比較講規矩的,從繼位到公元前628年去世,晉國與秦國並沒有爆發大的衝突,和平的環境,為秦國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在另一方面,秦國其實也被晉國死死地摁在西部,無法東進中原。

秦穆公和晉文公都是圖霸中原的雄主,兩國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兩國必有一戰!果然,好不容易熬到晉文公去世,等了好幾年的秦穆公不願再等了,不顧羣臣反對,派兵偷偷越過晉國,前去攻打鄭國,以加強秦國在中原的存在。

這場出征非常失敗,不僅既定目標沒有完成,還在回程中被晉軍偷襲,崤之戰秦軍全軍覆沒,只剩下三位主將被俘,還是靠著懷嬴的斡旋,三人才能活著回到秦國(似曾相識的感覺)。

崤之戰導致秦晉關係徹底決裂,自此再無秦晉之好,秦國也被迫轉向西方發展,創造出秦霸西戎的功業。


一哥「俗人讀史記」之——       

秦穆公從秦晉聯姻中得到了什麼?

聯姻作為政治交易的手段在春秋戰國時是盛行多年的,也影響了後世的歷史人文走向,當然被後世津津樂道的秦晉之好到底有多好?秦晉之好的始作俑者秦穆公得到了其想得到的嗎?

 秦晉之好始於穆公,《史記-秦本紀》載(秦穆公)「四年,迎婦於晉,晉太子申生姊也」。秦穆公娶了個夫人是晉獻公(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驪姬的老公)的女兒,太子申生的親姐姐,其母親是大名鼎鼎齊桓公的女兒,秦穆公為何要向晉國求得這門國際政治婚姻呢?一是此時晉強秦弱是現實,秦穆公需要穩定的發展空間與時間;二是晉國是大國、天子同姓、爵高位重,聽起來好聽;三是此時秦國西邊戎狄未絕其亂,秦晉之間尚有小國相隔,有待一口一口吃掉。通過婚姻,秦穆公基本得到了其想要的時間和空間,國力發展很快,於是,也就幽了老丈人一默,(秦穆公五年)「秋,繆公自將伐晉,戰於河曲」。雖無下文,《史記-晉世家》也未見記載,看來是乘晉國內亂而進行的小規模試探性衝突,不過看來聯姻這種交易用途不明顯啊。

晉獻公死了,驪姬的兒子繼位了,殺死了太子申生,這下子,秦穆公就成了晉國新君的「候選人」姐夫,可以名正言順大張旗鼓地干涉晉國內政了,在晉國內亂經歷兩次弒君之後,秦穆公終於成功,其中一個內弟主動投懷送抱,「夷吾使人請秦,求入晉。於是繆公許之,使百里傒將兵送夷吾。夷吾謂曰:「誠得立,請割晉之河西八城與秦。」及至,已立,而使丕鄭謝秦,背約不與河西城」。這個小舅子不中,背信棄義。要說是兩個國家,土地不讓也就罷了,可是姐夫、小舅子財帛分得也太分明瞭,「晉旱,來請粟。(秦穆公)以船漕車轉,自雍相望至絳」。這個姐夫還是大方的,可小舅子就有點不夠意思了,第二(或許是三)年,也就是(秦穆公)「十四年,秦飢,請粟於晉。晉君謀之羣臣。虢射曰:「因其飢伐之,可有大功。」晉君從之」。這事弄的,不借糧也就罷了,還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了,嘿!接下來撕破臉皮開掐,用戰爭的手段捉住了小舅子,通過晉國大量外交活動,姐夫終於放了小舅子,「夷吾獻其河西地,使太子圉為質於秦。秦妻子圉以宗女。是時秦地東至河」。割地不不算,太子做人質,哪裡還有親情仁義,但秦穆公一方卻得到了其夢寐以求的河西之地啊。

時間過得真快,太子外甥成人了,(秦穆公)「二十二年,晉公子圉聞晉君病,......乃亡歸晉。二十三年,晉惠公卒,子圉立為君」。外甥回去當了國君,根本不相信鬼話,繼續與秦穆公為敵,秦穆公大怒,你小子不聽話啊,找您叔,秦穆公「乃迎晉公子重耳於楚,而妻以故子圉妻。重耳初謝,後乃受。繆公益禮厚遇之」。找著先不說幹架的事,先把您老婆嫁給您叔,好玩不?(秦穆公)「二十四年春,秦使人告晉大臣,欲入重耳。晉許之,於是使人送重耳。二月,重耳立為晉君,是為文公。文公使人殺子圉。子圉是為懷公」。這舅婿倆倒是合作幹了一件大事——勤王,開始合作擴張,沒多久(秦穆公)「三十年,繆公助晉文公圍鄭。鄭使人言繆公曰:「亡鄭厚晉,於晉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晉之彊,秦之憂也。」繆公乃罷兵歸。晉亦罷」。一句利益分配的勸說,合作完蛋了,嘿。不過秦穆公還是常常惦記著這個中原小國,三十三年春,秦國長途奔襲鄭國,中途滅了晉國的小弟滑國,而滑國的大哥晉國「當是時,晉文公喪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喪破我滑。」遂墨衰絰,發兵遮秦兵於殽,擊之,大破秦軍,無一人得脫者。虜秦三將以歸」。晉國發威,打掉了秦國的精銳門牙,從此秦晉之好便更是純粹的政治婚姻了,連故事也不好聽了啊。

 

 


我們先來解一道題。晉獻公娶了齊桓公的女兒齊姜封為夫人,齊姜的女兒嫁給了秦穆公為夫人。而晉獻公的兒子重耳也娶了齊桓公的一個女兒,在齊桓公死後,齊國內亂。重耳逃犯了秦國,秦穆公又一口氣把五個女兒一同嫁給了重耳。請問一下,重耳和秦穆公什麼關係?

其實秦國在在穆公之前不算強大,當時最強大的國家是晉國和齊國。秦穆公為了搞好和中原大國的關係,他和晉國聯姻,娶了晉獻公的女兒,百里奚作為奴隸陪嫁到了秦國。秦穆公聽說百里奚賢明,任用他為相,秦國才逐漸強大起來。

晉國內亂

晉獻公晚年寵愛驪姬,驪姬想要獻公立自己的兒子為國君,所以她設計陷害了太子申生。申生自殺後,重耳和夷吾逃出了晉國。夷吾對秦穆公說道:「如果您送我回到晉國登上王位,我願意把河西之地割讓給秦國」。於是秦國率兵護送夷吾回國。

而當時齊桓公稱霸得時候,諸侯會盟,曾有過這樣的一個規定:「諸侯不得以妾代妻,不得寵庶滅嫡,擅廢太子」。在《孟子》中有關於齊桓公盟約的記載

一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再命曰:尊賢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無忘賓旅。四命曰: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糴,無有封而不告。

意思就是:①諸侯不得以庶代嫡;②諸侯要尊重賢者;③諸侯要敬愛老人,不能怠慢賓客;④士大夫的官位不能世代相傳,不能霸佔權位,諸侯取士要公道;⑤諸侯不能擅自修築堤壩(下游沒水喝咋辦?),遇到災荒年,不能禁止別人購買糧食,不能胡亂封賞。

其實可以看出稱霸的諸侯並不是僅僅靠武力來維持霸權的,首先要講道理。所以後人對齊桓公的評價很高就在這裡。齊桓公聽說晉國違背盟約,發生的內亂。所以齊桓公起兵討伐晉國。於是秦國與齊國一起扶持夷吾登上了王位。

秦晉交惡

結果夷吾後悔了,心想早知道齊桓公會來,哪還用秦國出手。於是他開始耍賴,不願意割讓土地給秦國。有一年晉國遇到災荒,向秦國借糧。秦穆公向百里奚徵求意見,百里奚說道:「碰到災荒年,向諸侯借糧,這是當時盟約的內容,當然要遵守盟約。晉國國君雖然有錯,但是百姓無罪啊!」於是秦國借給了晉國糧食。當時秦國從渭水到黃河,接著到汾河開始運送大量的糧食到晉國,水上轉運糧食的船隻絡繹不絕,時人稱之為「泛舟之役」。

但是等到秦國災荒的時候,向晉國借糧。晉國卻不願意借給秦國,還打算趁機討伐秦國。於是秦穆公大怒,也開始討伐晉國。當時晉國的百姓說道:「秦國當年護送我們國君歸國,國君違背了諾言。晉國災荒的時候秦國借給了我們糧食,現在秦國災荒我們不但不借糧,還攻打他們。難道他們討伐我們不是應該的嗎?」

這次戰爭秦國大獲全勝,晉惠公只好把自己太子公子圉送到了秦國做人質才讓秦國退兵。後來秦穆公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公子圉,但是不久之後,晉惠公去世,公子圉拋下妻子逃到了晉國繼承了王位。

秦晉之好

而重耳這個時候還在齊國,齊桓公把女兒齊姜嫁給了重耳。重耳因為貪戀齊姜的美色不願離開,他的手下非常著急。他們一次祕密會談的時候,被齊姜的婢女聽到了。婢女告訴了齊姜,齊姜殺了婢女,然後對重耳說道:「你是一國公子,流亡在外卻貪戀美色,怎麼對得起這些忠心耿耿的門客呢?我為你感到羞愧。」

但是重耳還是沒有聽從,齊姜就灌醉了他,然後讓門客們強行帶著了他。秦穆公正惱怒公子圉不告而別呢,重耳就來到了秦國。秦穆公為了表示對重耳的重視,把五個女兒嫁給了重耳,其中還有公子圉的妻子。

晉國百姓都知道重耳非常賢德,大臣們也都希望重耳做晉國的國君。在重耳到達了河西的時候,晉國的百姓和大臣都去朝拜他,他在那裡舉行了即位典禮。雖然晉文公娶了秦穆公五個女兒,但是他剛剛繼位就派人接回了齊姜,封為夫人。

秦穆公最初的目的只是想和晉國結盟,得到中原大國的支持。他才放心的討伐西戎,後來則是因為晉國多次背叛,他要報復晉惠公和晉懷公。


導讀:秦晉之好是說秦晉兩國在秦穆公時期幾代聯姻的「蜜月」階段。用引號就是事實不是那樣。秦穆公利用晉國內部由驪姬之亂引發的幾代國君的更替來插手晉國內政。結果事與願違,自己護送回國繼位的晉文公在「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齊桓公之後第二個做了天下霸主。悻悻然的秦穆公在重耳剛剛去世就想穿過晉國南部徵討中原的鄭國。想在中原落子爭霸,結果引發秦晉兩國的崤之戰,秦軍全軍覆沒。秦國被迫向西方西戎要地盤「滅國十二,遂稱霸西戎」;向南攻滅巴蜀拓第地千里完成了稱霸的終極夢想。

秦穆公插手晉國內政的機會驪姬之亂

晉獻公晚年發生了驪姬之亂。驪姬為讓自己兒子繼承晉國國君的王位,挑撥獻公和幾個王子的關係。最終由於誤會父子反目,並設計殺死了太子申生。重耳、夷吾被迫逃亡。晉國內亂。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裡,秦穆公上下其手總拿晉國河西五個城池說事。結果?沒結果,晉國未來這幾個國君基本上都是糖衣喫進去,炮彈吐出來。

動蕩的晉國

獻公去世後,驪姬的兒子溪齊繼位。但是就在獻公的靈前,終於原太子申生的大臣裏克刺殺了溪齊。並邀請重耳回國繼位,迂腐的重耳說違反父命出逃不能回去。於是夷吾成為了又一個人選。但是疑心的夷吾不放心回國,怕是個套。於是爭取秦穆公的支持,請秦國護送回國。並主動提出事成之後割讓河西五成城給秦國,並且將汾陽之邑封給邀請自己為王的裏克。夷吾回國繼位,史稱晉惠公。

可是晉惠公立刻反悔了,河西之地不給了。這也可以理解,維護國家利益嗎?但是答應分封裏克的封地也反悔了,晉國人都不服。在尤其注重信譽的春秋時期,這樣的君王德行不足。於是有人就提議邀請重耳歸國。晉惠公聽說後安排殺手出國刺殺重耳。重耳被迫流浪八個國家,將近20年不曾回國。

晉惠公臨死前,在秦國當人質的太子圉偷偷跑回晉國繼位,是為晉懷公。重耳就在這種情況下來到了秦國。

秦穆公打重耳的主意

此時的重耳已經是花甲之年。在壽命普遍不長的古代,重耳就是現在OVER了都算是高壽了。可是雞賊的秦穆公照樣沒有放過重耳。好喫好喝好招待,同時賜給重耳五個美女。所以說秦穆公還是著實下了血本,並且一再要求萬一將來有機會回國記得給河西五城作為回報。

晉懷公因為追殺重耳的隨從家屬,惹的國人大怒。在這種情況下,秦穆公派兵三千護送重耳回國繼承王位。晉懷公兵敗被殺,重耳繼位史稱晉文公。從此重耳以花甲的年齡開始了自己的開掛人生。打小算盤的秦穆公臉被打的啪啪響,沒想到晉國完成了率先稱霸。

晉文公霸業初成

晉文公繼位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提高國家實力。政治方面:對內平定反對勢力穩定統治基礎。提拔才能優異的新貴,同時籠絡舊貴族,使晉國高層和諧相處。經濟方面:實行寬鬆的政治經濟策略促進經濟發展。發展農業,獎勵耕種;經濟貿易方面:降低稅收,使經濟獲得了繁榮的發展。軍隊建設方面:訓練軍隊,倡導忠君愛國,提升國家觀念。通過這些措施,晉國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國力漲了很大的一塊。為稱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周襄王時期,王子帶發動叛亂,聯合狄人趕走周襄王。晉國響應周王室號召勤王,擊潰了叛軍。通過尊王攘夷在獲得周王室好感的同時,在城濮之戰中聯合秦國和齊國軍隊一舉擊潰楚國。在齊桓公死後,晉國冉冉升起已有霸主之像。

公元前632年冬天,晉文公以周天子之命召集諸侯。齊昭公、宋成公、魯僖公、蔡莊侯、鄭文公、衛叔武及莒子在踐土會盟。正式通過會盟通過諸侯的認可,成為春秋時代的第二位霸主。從此開啟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主時代。

氣惱的秦穆公

在晉國稱霸後,秦穆公插手晉國內政撈取好出的手段破產。所以當晉文公死後,秦穆公稱霸中原的心思按捺不住了。不顧大臣們的反對,趁晉國國喪的時機派重兵穿過晉國南部國境攻打晉國的盟友鄭國。企圖在中原拿下一塊飛地,以備在爭霸中原的時候搶的先機。

結果被鄭國商人從滑國獲悉,用計破壞了秦軍祕密征伐鄭國的策略。秦軍被迫回軍。在回軍途中被氣憤的晉軍在崤山伏擊,秦軍全軍覆沒。這就是著名的崤之戰。從此,秦晉的「蜜月」期結束。秦國被迫把戰略方向轉向了西方。秦穆公通過「滅國十二,遂稱霸西戎」的方式完成了稱霸。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秦晉之好」,是指秦晉的聯姻,其實並沒真正的好過,秦穆公有他的小算盤。

秦晉第一次聯姻

秦穆公時,晉國的晉獻公大有稱霸天下之勢,秦穆公去晉國求親,晉獻公把伯姬嫁給他,並把人才百里奚也陪嫁過去,這是秦晉第一次聯姻,就是為了探一下東方的虛實,他們老秦人在家裡兢兢業業的打出一塊地盤,並沒怎麼參與過東方一切事宜。

晉獻公寵愛驪姬,驪姬為了自己兒子成為太子,設計陷害他們父子反目,太子自殺,重耳、夷吾跑向別國。獻公死後,晉國內亂,以裏克為首的大臣,殺死兩任晉君,晉國一時無君。秦穆公於是有 了他的小算盤,他用河西5城為條件,護送夷吾回國,登上大位,從而也能干涉晉國內政,方便索取利益。

第二次聯姻和小算盤

可是事與願違,夷吾就是晉惠公,一回國就反悔,就是不給河西5城。晉國發生饑荒,秦穆公借糧給晉國,可是第二年,秦國發生饑荒,晉國 不但袖手旁觀忘恩負義,還要打秦國,於是爆發了韓原之戰,俘虜晉惠公。晉惠公答應歸還河西5城,並把太子圉留在秦國當人質,而且秦穆公還把公室女子懷嬴嫁給太子圉,這是第2次聯姻,秦穆公是晉惠公的姐夫兼親家。

第三次聯姻

有了太子圉,等將來當上晉君,秦國以扶立之功就能又一次干涉晉國內政,索取利益,計劃又一次落空,晉惠公病重,太子圉怕君位旁落,就自己逃回晉國,拋棄妻子懷嬴,當上了晉懷公,這使秦穆公大為惱火,小子連招呼都不打就走,煮熟的鴨子飛了。於是一氣之下,去楚國接回了重耳,一口氣嫁他5個女子,懷嬴也在內。這是秦晉第三次聯姻。秦穆公又成了晉文公的老丈人。

成晉國小弟

這重耳更狠,秦國護送他回國,打跑晉懷公,當上了晉文公,不但沒撈到好處,還成了霸主,秦國儼然成了晉國的小弟,一起出兵東周,平定東周之亂,又參加城濮之戰,大獲全勝,成了名副其實的霸主。秦晉還一起出兵攻打親楚派的鄭國,秦穆公本來就不想當小弟,後來鄭國派燭之武說退秦軍,秦穆公果然撤兵,還留下幾千士兵一起保衛鄭國,秦晉撕破臉了,還好晉文公念秦國立他有功, 不與他計較。

崤之戰,

後來晉文公死了,秦穆公給他手下發牢騷說"我3定晉國,這霸主本來就是我的,是我讓給重耳的,現在他死了,我要打鄭國,佔領中原腹地稱霸"大軍出發,走到半路,計劃泄漏,只好滅了滑國,滑國是晉國地盤啊,公然挑戰霸主國。晉文公的兒子晉襄公,在崤山設伏,一舉把秦國打得全軍覆沒。

自此秦穆公稱霸的小算盤落空,轉向西邊的西戎,滅西戎12國,稱霸西戎。


秦穆公為了秦國利益,打了晉國三代君主的算盤,從迎娶伯姬到護送晉惠公,再到扶晉文公,總想以晉國恩人加親戚的身份,讓晉國受制於秦,謀取利益,最後失敗而結束。秦穆公的子孫後代君主,總有不乏東出者,總是受制於晉,甚至一度受制於分晉後的魏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